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火把節的作文5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3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火把節的作文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火把節的作文5篇

火把節的作文 篇1

彝族的火把節

彝族的火把節是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流傳與雲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白,納西,基諾等族也過這一節日。火把節多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節期三天。本詞條將從彝族火把節起源、傳説、主要活動和意義幾個方面進行詳細介紹。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場面最壯觀、參與人數最多、最富有濃郁民族特徵的節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節多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節期三天。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語支的民族都要過火把節,有的學者認為此節原系彝族十月曆法的一個年節,火把節又叫星迴節,俗有“星迴於天而除夕”之説,相當於彝歷的新年。

火把節由來傳説不一。一説天神與地神鬥爭,人們用火把助地神滅蟲戰勝天神。一説出自《南詔野史》及師範《滇系》。這兩書載:南詔首領皮羅閣企圖併吞另五詔,將會五詔首領集會於松明樓而焚殺,鄧賧詔妻慈善諫夫勿往,夫不從而被殺,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對丈夫執着的愛戀,找到丈夫的屍體並順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視火把節為紀念民眾與惡魔鬥爭勝利的節日;武定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穀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火把節的由來雖有多種説法,但其本源當與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關係,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驅蟲除害,保護莊稼生長。火把節在涼山彝語中稱為“都則”即“祭火”的意思;在儀式歌《祭火神》、《祭鍋莊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績敍述。火把節的原生形態,簡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徵。在彝族地區,對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雲南瀘西縣彝族在正月七年級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婦選一塊最肥的肉扔進燃燒的火塘祈禱火神護佑平安。永仁縣彝族在同樣正月八年級或九年級奉行祭火,稱作開“火神會”,涼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聖之地,嚴禁觸踏和跨越。

到了節日,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或進行集會,唱歌跳舞,或賽馬、鬥牛、摔跤。近代,人們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萬歲。

啊!彝族的火把節真好,我愛彝族的火把節。

火把節的'作文 篇2

彝族的火把節

相傳很久以前,天和地是相通的,天上的神和地上的人和睦相處,經常互相往來。有一年夏天,一個名叫耿丁的天差下凡遊玩,卻和人間英雄豪星發生了矛盾,於是兩人比賽摔跤,結果耿丁被摔死了。天神大怒,放出許多蝗蟲來破壞莊稼。豪星帶領人們燃起火把,舉火燒蟲,保護了莊稼。從此每年農曆的六月二十四日便成了彝族的火把節。

耶!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八月十一日的火把節了。我終於可以來參加易門縣浦貝彝鄉舉行的火把節。這一去,不僅讓我品嚐到美味的羊肉佳餚,還讓我體驗到濃厚的彝族風情,真是“一舉兩得”呀!

當我們到達場地時,正好是我特別好奇的神祕祭火典禮。祭火典禮分為三個階段:取火、迎火和送火。這些都是由大畢摩和彝鄉同胞們共同完成的。聖火是取自神祕而美麗的人間仙山——馬頭山。聖火是用傳統的鑽木取火的古老方式,這代表着彝族人民追求光明和幸福的美好心願。

轉眼,到了晚飯時間。百桌羊肉湯鍋盛情迎賓客,熱騰騰的羊肉湯、香噴噴的粉蒸肉、香醇的彝家米酒……瞧這陣勢,想不香飄十里都很難啊!這光聞着就讓人口水氾濫,心動不如行動,美食,我來了!

吃飽喝足之後,夜幕早已降臨,火把狂歡之夜開始了!

在星月的照耀下,在羣眾的歡呼聲下,在花鼓隊、嗩吶隊的簇擁下,大畢摩點燃第一堆烈火時,天空中頓時燃起耀眼的煙火。伴隨着絢爛的煙火,第二堆、第三堆熊熊焰火也相繼燃起。唱歌跳舞勒過索(好玩呢),喝酒吃肉吶基維(好吃呢)。醉美狂歡夜,激情火把節……明月升起,激情的火把燃燒起來了,熊熊烈火照徹夜,激情的熱浪一波接着一波,人們都被這火把的熱情燃燒起來了!裏三層外三層的人羣,絢爛的火把,動聽的民謠,彝家的左腳舞,滿天的絢麗煙火……不一會兒,我也被熱情好客的彝族同胞們拉入狂歡的行列中,一同跳着歡快的左腳舞。然而一波波熱浪向我湧來,那也許是火把的盛情邀請,也許是人們的激情熱浪,也許是彝家同胞的熱情好客,也許是……近四萬名羣眾圍着熊熊的火把唱歌跳舞,歌頌着美好生活,遠處頻頻綻放的焰火,把浦貝的夜晚裝飾得繽紛絢麗。這是一個民族團結、幸福美好的狂歡之夜!

這是我的假期快樂事蹟榜中的no:1,同時我也希望下一次的火把節我還能再去狂歡一日。

火把節的作文 篇3

今年暑假期間,爸爸帶我回老家——大理劍川。劍川是大理白族自治州中白族人口最多的一個縣。

我們回家的時候,剛好遇到白族一年一度的火把節。聽爸爸説,火把節是白族的一個重要節日,也是最為隆重的節日。火把節有着種種傳説,流行最廣的是《火燒松明樓》的故事。

遠古時候的六月二十五日這天,南詔王把其他五詔請到松明樓上祭祖,美酒歌舞讓五詔紛紛醉倒,南詔王下令點燃了松明樓,燒死了客人,把一切都化成灰燼,侵佔了這些小國的河山。洱海王的王后憑自己戴給丈夫的手鐲找到了丈夫的遺體。南詔王還想納洱海王后為妃,逼她成親,王后説:“請讓我燒了丈夫的皇袍就無怨無悔”。南昭王下令把柴堆點燃,火苗越來越高,香煙裊裊無語,美麗的王后身披錦繡長袍縱身跳入火海。為了紀念王后,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五日這天要舉行火把節。

火把節這一天,只見我家四周的街坊鄰居就紛紛忙碌起來:孩子們忙着準備松香面,以備夜晚使用;大人們忙着準備好小火把、紙錢、香燭、供品等物,到墳山祭祖掃墓。老家的農村裏有個習俗,村裏生了男孩的幾家人相約,由幾個新生男孩的父親一起,上山砍火把杆。生了女孩的人家,女孩的父親則忙着開挖火把杆坑。坑挖好,火把紮好,還要把各種各樣的水果一個個綴結在火把上,大家就齊心協力把杆放進坑裏豎起來,等待晚上點火把。據説這樣做是對刀耕火種農耕生活的美好回憶,也是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的象徵。

盼呀盼,夜幕終於降臨了,整個村子裏面的人都出來了。大家圍在村頭大火把底下,邊唱歌跳舞,邊等着當年生女孩的人家捧着大盤大盤的炒豆和糖果分給大家品嚐,再喝着生了男孩的人家斟滿的酒杯,痛快地暢飲。傳説炒豆和糖果分到的越多,就意味着今年的運氣就越好。村子裏面的小孩們則拿着一支支用松明做的小火把,背上揹着一袋袋松香面,在人羣中竄來竄去快活地追着大人去撒火把:把燃着的小火把對着某人的腳,再拿一把松香面撒在上面,只聽“轟”的一聲,一團火球就會突然升騰而起,火苗直撲被撒人的腳杆,嚇得被撒的人滿臉驚愕,高聲尖叫,手腳並舞,吸引來了無數人的目光。傳説被撒到松明火球的人一生都會紅紅火火,平平安安,所以大家都十分樂意接受這種特殊的祝福。

我和弟弟拿着爺爺早就為我們準備好的小火把和松香粉,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當中。每當我們撒出一把松香粉時,那噴出的火就猶如一隻只火龍在旋轉,時而又猶如一朵朵盛開的煙花,時而又猶如用許許多多的蠟燭組成的大火圈……成千上萬種花樣,五彩繽紛,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再加上風聲、火聲、爆炸聲,小孩的嘰嘰喳喳吵鬧聲,大人、老人的吆喝聲,整個村子都沉浸在熱鬧、幸福、祥和的氛圍中!

今年的火把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讓我看到了老家農村的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體會到了在城市裏面所沒有的節日氣氛,也看到了鄰里之間的融洽的生活寫照。

火把節,歡樂的火把節,讓我們大家永遠難忘!

火把節的作文 篇4

老人來了,彈着平日積滿灰塵的月琴;小夥子來了,吹着非常久沒有摸了的笛子;姑娘們來了,手拉手腳碰腳地挑起了歡快的舞蹈;孩子們來了,圍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鬧着……火光照紅了每個彝家人的臉,也照亮了每個彝家人的心。聽,那悦耳的歌聲,唱出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讚美,唱出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企盼。

火把節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節日,它更是我們彝家人勤勞勇敢、不屈不撓精神的象徵。

火把節的作文 篇5

經歷過很多難忘的事情,他們像大海的小魚一樣多,有的是去七花廣場玩,有的是去游泳。特別是那一次難忘的火把節值得一提。

記得那是我一年級,是在邱北的普者黑,爸爸我爺爺、奶奶、哥哥、姐姐一起過火把節。到了晚上,我們拿上火把去點火,我們就出門去玩火把了,火越來越大,有很多人圍在火堆旁跳舞,真是熱鬧極了。

這就是一次難忘的火把節,它讓我很開心,真希望我還能參加一次火把節。

Tags:火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