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英語 > 英語閲讀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精選16篇)

欄目: 英語閲讀 / 發佈於: / 人氣:1.46W

對於閲讀教學,大家瞭解過嗎?知道怎麼書寫閲讀教學評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歡迎大家參考學習哦!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精選16篇)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 篇1

亮點:

1.本節閲讀課教學設計符合新課程標準理念。教學過程完整,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活動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具體表現在:

1).通過提問的方式,用圖片視頻導入,不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激活了學生已有的圖式,為閲讀教學進一步的鋪墊。

2).能設計多種題型來訓練學生的閲讀能力,符合學生的實際。

3).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利用已知信息構想和創設新的信息,有利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4).情感教學的滲透,及時的小結和反饋是另一個亮點。

2.本節課符合本學科的教學要求及閲讀課型。老師結合學生的實際來設計及開展教學。以學生熟悉的卡通人物激起學習興趣,採取了分層教學,由淺入深,結構合理,面向全體學生並照顧差異,重難點突出,既訓練了學生的閲讀能力,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聽説能力。在本節課中,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踴躍回答問題。教學效果良好,目標達成。

這節閲讀課教學目標明確,能夠根據學情來設計,切合學生實際。總體來説有:

1). 課堂以學生感興趣的圖片以及視頻動畫來引出本節課的主題,這樣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 閲讀課型特徵明顯,並進行分層閲讀,整節課的教學策略都是以任務型教學為主,明確每一個環節的教學目的。

3). 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都有一些微技能的滲透,且不停提示學生解題技巧。

4). 注重學生的反饋(學生舉手;利用不同顏色的字母卡)。

3.這一堂課是一堂實在,系統紮實,動靜結合的英語課。教師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考慮了學生這一年齡階段的特點,在本課的教學設計和組織上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視頻導入,充分調動起學生興趣。良好的開頭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起着關鍵的作用。本堂課一開始,教師就用視頻導入新課,使學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裏,被激活。

2.本堂課上,老師很好的貫徹了:在用中學,學中用,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同時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在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處於相對自然的態勢,不斷的在習得和使用語言,學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諧的交織在一起。

4.老師成功地給我們上了一節優秀的示範課.她的成功之處有下面幾點:

1).整節課的教學流程非常的流暢,教學環節很緊湊.

2). 在warming-up 這個環節,老師首先是播放了一段視頻<>,這段視頻是與教學內容有密切的關係,既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課文前對新授的內容有一定的心理準備,而且能夠強烈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3).整節課設計了多種的練習題型,而且各種題型的難度不一樣,遵循又易到難的學習規律,有利於鍛鍊學生的學習能力.

4). 在最後的discussion環節,老師能夠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從課本延伸到生活,非常好!

5.教學設計的評價

本課大教學設計構思精巧,體現師生互動,教師主導,學生主動大教學觀念。

教學過程的評價

1.新課的引入好。

教師通過展示學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及讓學生觀看“Tom and Jerry”的視頻片段引入新課文,銜接自然。 2.教學方法和手段分析

教師注重閲讀技能的指導,通過分段閲讀降低了閲讀的難度,並培養了學生的閲讀技巧,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而且教師注重細節,能及時糾正學生的朗誦發音錯誤。在教學的最後,教師滲透了德育教育,通過小組討論"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6.本節符合閲讀課型教學模式。整堂課以任務型教學方式展開,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從課堂預設到動態形成。優點如下:

1).從本課的整個環節來看,知識梯度由低到高,活動安排一環扣一環,環節緊湊步步深入,使人感覺思路清楚,便於學生掌握知識。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教態自然大方親切,具有良好的教師形象和個性魅力,有感染力。

2)、新課導入新穎,緊扣新授內容,具有鋪墊作用。老師採用的導入是一段動畫視頻,一來令整節課氣氛輕鬆,二則能夠引發學生的興趣,為課堂教學打下鋪墊。

3)、課堂教學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鍛鍊。

7.本節閲讀課設計合理,課型特徵很明顯。教師設計的教學目標符合學生實際,由於教師能以圖片和視頻引入,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容易被激發。通過看完視頻回答問題,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歸納和組織能力。閲讀過程中,注意泛讀和精讀相結合,並及時給予學生方法的指導,使得學生閲讀有針對性和目的性。讀後,通常老師都會馬上進入一個討論話題,但老師敢於創新,穿插了一個聽力練習,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我覺得,這個環節值得我學習。同時,值得肯定的一點是,老師課前能很好地備學生,在設計閲讀練習題目時,能有梯度和由淺入深。

8.本節閲讀課教學目標突出,符合學生實際,整個課堂學生參與度較高,各教學環節過渡自然緊湊,教學課件精心設計。我覺得本節課的亮點如下:

1)、導入部分引用一個“貓和老鼠”的卡通片視頻,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一個愉快輕鬆的氛圍中進入課堂教學;

2)、閲讀題型設計層層深入,在授課過程中不斷加入閲讀微技能滲透,讓學生進行有效閲讀,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愉悦,有進一步學習的慾望;

3)、能注重到培養學生的語言輸出技能,在讀後設計了討論環節,能鍛鍊學生説的能力。

9.本節課是一節閲讀課,它符合閲讀課課型特徵,教學目標完整,教學環節清晰且過度自然,通過完成一定量的聯繫來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練習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效果良好。其中我認為做得較好的是:

1).課堂通過一段視頻引入很好,很快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本節課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2).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也注意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

3).最後一個討論環節也是本節課的亮點之一。

10.老師的課符合閲讀課型,教學目標明確,各環節安排合理,容量恰當,以卡通人物引入,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教師能注意學生的反饋,實行分層教學;教學知識能由淺入深並能突出重難點,教師教態自然,課堂氣氛活躍,能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11.本節課為閲讀課,課型設計符合閲讀課的要求,也符合本校本班的學生特點。同時,它也符合新課程新標準的教學新理念。一節課下來,教學過程完整,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練習內容設計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教師啟發引導得當,學生學有所獲,是一節實實在在的有效的公開課。具體表現在:

1).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視聽結合,説寫兼顧,容量較大,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知識傳授方面,逐層深入,符合教學規律。

3).提問面廣,學生參與面大,師生配合。

4).最為亮點的是,教師能通過課文內容發掘其深刻的教育意義,做到德育與教學同步。

12.從本節課體現出老師:

1).課前認真準備,認真研讀教材,能根據學生實際,重整教材,設計有關練習的內容與形式。

2).整節課架構完整。

3).有效組織課堂每個環節。

4).能調動學生的參與欲。

5).説話環節的話題與形式較好。

6).作業的佈置能體現出課堂的延伸。

13.老師上的這節課閲讀課型明顯,教學設計和目標切合學生實際,內容設計面向全體學生,問題設計層次分明,結構合理,流暢。閲讀前以卡通片引起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這為閲讀內容主題做了很好的鋪墊。在閲讀解答時,能夠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答案的支持句子,學生從而養成比較好的閲讀習慣。讀後的討論拓展部分讓學生得到思想上的提升,是本節課的亮點。在課堂中,學生反饋積極,掌握了一定的閲讀技能、技巧,效果良好。

14.老師這本節閲讀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適當。優點:

1).上課時能展示教學目標,使學生知道這一節課要掌握什麼內容。

2).課型特徵明顯,符合閲讀課上課模式。

3).設計的問題形式多樣,符合學生的實際,由淺入深,學生做完所有練習後能很好地瞭解篇課文的內容。

4).通過導入圖片和視頻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將要學的內容很感興趣。

5).在教學過程中能滲透情感教學。

15.老師的課有4個亮點:

1).很符合閲讀課的課型,整個課堂結構很完整。

2).各環節銜接自然,練習的設計有梯度,適合各層次的學生。

3).滲透閲讀的微技能。

4).精心設計,插入卡通圖片和影片。

16.首先感謝老師能在短時間內勇於承擔本科組本學期的第一堂公開課,並且她在備課、製作課件過程中認真、嚴謹的態度非常值得我去學習。

17. 老師的課我認為有以下亮點:

1).以圖片、視頻引入新課,既起到“導”的作用,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設計符合國中生學習的心理特點。

2).反饋形式多樣(提問、舉手、巡視、舉牌),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讓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3).善於追問,深化知識。

4).講練結合,能及時調動學生動手參與的積極性

18.綜合各老師評課意見,本節閲讀課教學設計符合新課程標準理念,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活動由淺入深,環環相扣。

1).以直觀的圖片以及視頻動畫來引出本節課的主題,自然、生動,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閲讀課型特徵明顯,注重閲讀任務設計層層深入,符合本班學生的能力水平,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斷滲透閲讀微技能的指導,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反饋情況,並及時做出教學調整,讓學生進行有效閲讀。

3).能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輸出技能,在讀後設計了討論環節,能鍛鍊學生説的能力,最後教師還能結合本課主題進行課外延伸,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建議:

1.練習時,題目設計的層次感不夠強,題目設計的難度應有淺到深,這樣才有利於發現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2.要加強對易錯題的糾正分析,及時點撥。

3.導入部分可以先呈現問題,然後看視頻,效果會更好。

4.各個教學環節的檢查和反饋,可否儘可能面廣一些。

5.閲讀教學中,聽力的環節是否有效,值得探討!

6.給學生適當的表揚和鼓勵,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7.注意課堂指令的正確性。

1).本堂課中,老師在佈置fill the blanks while listening時,未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導致學生操練時有難度。

2).教師的指示不是很清晰。其實這也是我們較多老師的一個毛病。我們説當我們老師有足夠多的input(輸入)的時候,學生才能有output(輸入)。

8.視頻引入時,教師應先佈置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觀看,充分發揮視頻的作用。

9.最後一次閲讀只播放一次錄音,難度較大。

10.最後小組討論的問題"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提問不貼切.課文只是介紹“Tom and Jerry”的背景知識,並沒有提到Jerry通過計謀逃脱Tom的追捕。學生能回答這個問題完全出於本身已對該劇的瞭解,與本課內容無關。

11.閲讀過程中,加入聽的環節,是否有必要?如果要,應如何處理?

12.每一環節的轉接,老師給出的指令應清晰明確,讓學生明確知道接下來該幹什麼。

13.如果時間允許,把學生討論的結果即堂形成文字,然後老師馬上點評,可能效果更好。

14.引入部分的卡通角色圖片可以放在討論部分作為一個提示,課前直接由視頻引入話題會更加明瞭;

15.在post-reading部分,讓學生先聽後做或先做後聽或跟讀會比較好,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比較集中。

16.課前的引入環節中的圖片可以放到討論之前會更好。

17.某些題目的設計須謹慎,如在閲讀的第一環節中的第二小題。

18.給課堂上表現積極的學生一定的鼓勵,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會更好。

19.導入部分設計上可以多緯度一點,不要明知故問,力求高效。

20.最後討論部分和總結部分,可以給學生更明確的指示,在學生難以拓展話題時,給學生一些模式或參考答案

21.熱身環節裏的觀看卡通人物環節可以放在説的環節,那樣可以節省一些時間,並利於學生展開話題。

22.PPT的字體較小,最好用36號字,以照顧全體學生。

23.在核對寫的練習答案時,最好能讓個別學生把答案寫在黑板上,以便於核准、提點和照顧全體學生。

24.教師的課堂組織語言,尤其是指令還應提煉一下,使表達更清晰。

25.應設計一個全體開口朗讀的環節。

26.提問可以用多種形式。

27.聽力環節如果先讓學生對着課文聽並跟讀,然後再做練習效果會好一些。

28.導入視頻前可以先呈現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看視頻

29.老師的語言指令不夠準確,導致學生的思路不夠順暢,難以回答。如:學生看了圖片後老師問“What is it about ?" 討論部分老師問What is your favourite cartoon?what does it look like?

30.讀後的fill in 練習形式:邊聽邊寫,這部分應該先讓學生跟讀課文一次,再做fill in 練習,錦一步熟悉內容,形成較強的語感,有助於retell的順利進行。

31.應該讓學生帶着問題去看影片。如What's the name of the cartoon? Who are the cartoon characters in it?

32.呈現卡通圖片時,可以問:What can you see?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33.教師的課堂指令語言有時不夠清晰明白,應注意簡潔、明確。

34.引入部分的卡通角色圖片可以放在討論部分作為一個提示,課前直接由視頻引入更能直奔主題。

35.最後的筆頭練習(綜合填空),聽中完成對短文的理解並完成10個單詞填空的處理方法,未能達到很好的訓練效果,學生答對率不高。本人對這類題型平時的處理方法是先讓學生聽錄音跟讀全文,使他們有一個通篇認識,然後再合書完成這題(較差學生可考慮打開書找尋答案),評講完畢,再把短文讀一遍,加深印象。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 篇2

宋老師執教的這一堂課是一堂清晰實在,紮實系統,動靜結合的英語課。教師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本課的教學設計和組織上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英文歌曲和遊戲導入,充分調動起學生興趣。良好的開端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起着關鍵的作用。本堂課一開始,教師就用TPR活動導入新課,使學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裏,被激活。接着教師利用遊戲引出新詞教學,自然有效。

2,關注教學方法,體現了一個活字。教師的教學方法靈活,新單詞呈現形式多樣。應該説整堂課中,教師在引入新詞時,都是比較新穎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教師還注意利用生動的課件,圖片,卡片,身體語言,表情動作等作為教學資源,創設講解,操練和運用英語的情景。宋老師能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關注教學過程,儘可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實的去感受知識,體驗知識,積極參與,努力實踐,在活動中學會用語言表達交流,較好的體現了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

3,教學活動的設計豐富多彩,有效,訓練方式多樣,有全班活動,師生互動,小組活動,雙人活動,個人活動等,在活動中突破難點,在活動中發展能力。教師為了鞏固本課的內容,精心設計了多個活動:有歌曲,歌謠,遊戲,內容非常豐富不但使單詞,句型的操練面廣,練習次數多,而且還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參與熱情。將熱鬧的形式與有效的語言實踐有機結合。

在英語課中,活動的設計和開展還應該有利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課堂的活動應該以語言運用為落腳點,本堂課上,宋老師很好的貫徹了:在用中學,學中用,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在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處於相對自然的態勢,不斷地在習得和使用語言,學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諧的交織在一起。

以上只是我對宋老師這節課的點滴感受,望大家更多地提出自己的見解跟我一起分享!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 篇3

《Toys I like》是3BModule2 Unit2的一課內容。我也已將這一課內容教授完畢,但是與陳老師的一課相比較,我的課就顯得比較單一,設計思路似乎也比較狹窄,也可以説是屬於"傳統"型的,並沒有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由此也想到,我班的學生閲讀能力較差實在也不能太怪罪於那羣孩子們,純屬"教導無方"。

陳老師的課在教授單詞的基礎上,還進行了拓展閲讀。學生在學習了一些熟知的玩具的基礎上,她又介紹了三種傳統玩具:翻花繩,元宵節的兔子燈,更有民族特色的京劇面具。通過這一節課,她班上的孩子不僅是瞭解瞭如何玩,對於其中的所藴含的中國傳統文化也能有所感受,更重要的是閲讀技能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這節課上,陳老師選擇了學生喜聞樂見的玩具為話題,首先從簡單的玩具翻花繩入手,先由教師演示玩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帶着強烈的好奇心去閲讀文章。而傳統玩具兔子燈以及色彩絢麗的面具,也為學生喜愛和感興趣。因此,順勢呈現的5篇閲讀文章也激發了學生的閲讀興趣,圍繞着話題層層推進,輕鬆掃除了閲讀時的障礙。

在這一課上,陳老師基本採用學生自主閲讀的方式,有的是教師提出關鍵詞,引導學生用關鍵詞去理解整篇文章,有時利用關鍵問題來提綱挈領,抓住文章的中心意思。也有時學生自己排序,閲讀完成的閲讀文章。在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中,由易到難,從扶到放。這樣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所獲也更多。

這一堂課是值得我去學習的,如果説還有什麼建議的話,我認為在教授傳統的京劇面具的時候,還可以介紹一下西方國家的一些面具,這樣學生可能對外面的世界會了解的更多,也會與我們傳統的京劇面具有一個比較。英語學科強調學生能夠樂於瞭解外國文化習俗,我想如果能設置這樣一個環節,學生也一定會樂於接受的,教學效果可能也更好。

觀察了一下陳老師出示的5篇文章,單篇文章的字數就達到了80左右,這是我班的學生所不及的。當然,這也不是個一蹴而就的過程。這期間需要我去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在這過程中學生也是會有發展的,閲讀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 篇4

下午聽了老師的英語課,覺得自己又收穫了一把。兩位老師的課堂都很精彩,教學設計巧妙、安排合理、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師生關係和諧,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老師教態自然、語調親切,並能不斷地鼓勵學生,給學生以勇氣。以無私的愛心、童心去包容學生,用甜甜的微笑面對學生,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推動了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舊知引入新知。課堂伊始,教師對A 部分的食物類單詞進行了複習。通過free talk活用舊知,把學生帶入到一定的情景中,並過渡到新知。新舊知識相聯結,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新知引入新知。老師在用舊知引入新知時,還能利用新知引入新知。如:從drink the Coke到drink the juice.利用剛剛學過的單詞Coke來引入drink the Coke,繼而也引入了drink the juice.循序漸進,使學生在新知中得到進一步發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都非常注重情境的創設。將學生帶入到真實貼切的情境中,將每個單詞在一定的情境中呈現。如:前面講的 “I‘m thirsty. Can I have some water?”呈現 “water”,而後以a bottle, a cup 這樣貼切學生實際的教具,依次呈現了 “coffee”, “milk”,教學了 “pour the water”這一動作。又如:show the milk,教師又是在Listen and do當中呈現,而不是生硬地把它搬到學生面前。

從教師的課件到板書,我們不難發現,老師是花了一番心思的。教師根據不同飲料的特徵,設置不同的顏色,給學生形成明朗的視覺刺激,從而為教學服務。在板書的設計上,教師也關注到了這一點,通過幾種亮色帶給學生視覺上的衝擊。

在課堂結束,教師設計了一個Group work,要求學生操練所學單詞,運用所學語句:I like…。 Can I have some…? Have some…。此活動設計一方面能鞏固所學,培養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促進生生之間的交流,增進同學之間的情誼。其次,課文中的Let‘s do,經老師巧妙設計,以一個Listen and number的形式得到了應用,注重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練習中。看似簡單,內容卻豐富。

總之,老師的這節英語課上得還是比較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也會不斷學習優秀老師的先進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 篇5

第一次聽八里中心國小的喬老師的英語課,感觸頗深。

喬老師執教的這節英語課思路非常清晰,從free talk中自然導入本課的課題,由學生熟知的節日引入新學節日,從熟悉的節日所做的事,再引導學生學習諸如“visit friends”等一類新學的動詞詞組,喬老師並沒有單純地説教,而是通過各式圖片從視覺方面着手,刺激學生的感官,根據心理學研究,人對初次接觸的材料會具有很深的印象。這樣,學生對於每個節日的風俗習慣就能夠靈活掌握了。

她還通過遊戲讓學生猜相關的節日,進一步鞏固新學詞句,遊戲中所提供的key words,也為接下來所教授的新句型提供了可説的材料。有點不足之處可能還有一些節日的風俗有點相似,給學生猜帶來了一定難度,畢竟是新授單詞最好還是要多呈現和挖掘該節日相關特徵。另外,個人覺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的可能還不夠,也可能學生到了高年級參與性,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明顯低於中低年級的同學,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想方設法多方位刺激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很多學生都能説的很好,這主要和老師夯實基礎密不可分。喬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很注重學生語音語調的培養,讓學生不斷模仿自己的讀音,學生整堂課聽的也很認真,課堂小練筆,學生完成的情況還不錯,但發現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可能有點短。主要是所填內容確實比較多,再加上畢竟是新授課很多同學對相關知識掌握的還不是很牢靠,喬老師這節課的許多操練形式非常豐富多樣,值得我好好學習。

在喬老師課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熱情被完全調動起來,這樣的課堂氛圍更體現出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和諧和民主,讓孩子們快樂學英語。

每次聽課都覺得自己成長不少,收益良多,希望自己能夠多和其他老師取長補短,不斷積累經驗上好以後的每一節英語課。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 篇6

每一次走入各位同仁的課堂,都讓我品味精彩。

同年級組的劉長瑜老師,課堂組織有序,皆顧對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的培養,讓Sports Day在課堂上得以實現,在動中學英語,學生學得不死板。

布珊珊老師的Eating Out一課,活動設計的有趣味性,整個課堂有層次性,讓學生運用語言進行拓展性練習,課堂容量大,充分培養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

李琳老師將我們帶入了Splendid China,課堂設計突出,用一封電子郵件引課,從而開始介紹中國各景,學習研究名勝地圖,最後要求學生回覆郵件,整個課堂內容豐富卻渾然一體,體現了教高年級的特點。

李宏宇老師的常規課與公開課一樣,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是天衣無縫,常常叫人覺得換一個教法幾乎沒有可能。國小低年級的課堂最難開展的事課堂活動,因為它常常易於使孩子們處於混亂的局面而不是開口講英語。但是李老師的課上得很老到,從容自如,不慌不忙組織多個活動,讓孩子有秩序的動起來。

徐紅豔老師的課上的很精緻,用數學計算式導課,用精美的自制教具複習前次學習過的知識,並將課本知識用遊戲的形式呈現出來,並用多種活動鞏固知識。

柯琦霞老師的課可以用這幾個字來形容:紮實、豐富、輕鬆。要是錯過了這個聽課機會,你會感到遺憾。

趙耀的Space一課,突破以往的教學模式,將八大行星用科教錄像片分段呈現,各個環節自然流暢,體現了教授高年級學生的特點;並且趙老師上課教具常常使用的豐富而有創意,致使課後老師們競相觀摩。

新加盟國小英語組的寇丹丹老師,不愧為一年級英語老師,深諳兒童認知特點,把音樂在課堂上發揮得淋漓盡致,讓孩子在英語課上興奮不已。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其實就是“This is a…”,寇老師使用多種方法,操練到位,使孩子們將此句型運用的爛熟於心。

很遺憾我只聽到了這幾位老師的課,錯過了領略其他同仁才華的機會。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 篇7

沈老師撰寫的英語説課稿,步驟清晰實在,訓練紮實系統,設計動靜結合,意圖明確中肯。沈老師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考慮兒童的年齡特點,基本上體現了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的教學思想,結合國小生喜歡遊戲的特點,通過“Let’s do” 、“Let’s play”、“Let’s sing”,直觀演示等多種活動途徑,進行愉快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目標達成率較高。接下來就説課稿中的第二大環節“新知呈現及鞏固操練”談一談沈老師如何合理設計課堂活動的。

案例片段:

1.幻燈片出示教師的一天作息時間圖,教授“thirty、forty、breakfast”。

① 教學“thirty、breakfast”:幻燈片出示圖片1,師指圖中鐘面詢問學生時間,引出時間6:35(six thirty-five),教學“thirty”。接着師指着自己吃早飯的動作,引導學生説出“It’s time to have breakfast”,教學“breakfast”。

② 教學forty:幻燈片出示圖片2,同法教學forty。

③ 討論圖片3、圖片4。

④ 幻燈片同時出現4幅圖,教師用句型“I…at…”來總體描述自己的作息時間。在總結自己作息的同時,新授句型“I…at…”也給學生留下了初步印象。

(意圖:出示學生熟悉的老師的作息時間圖,利用多媒體設置情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有話要説,在瞭解老師作息時間的同時,不知不覺突破了本課的重點。)

2. Let’s do:學生製作自己的作息表。教授句型“What time do you …? I…at …/ At …”“It’s late .”對於學生做好的作息表,老師用句型“What time do you …?” 詢問,引導他們用“I…at …/ At …”回答;並用“It’s late.”來評價某些學生的作息時間。

(意圖:由談論老師的作息時間過渡到談論學生自己的作息時間,與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聯繫起來,使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説,加上國小生愛表現的特點,在急於展示自己作息的情況下,必然要先努力學好本課的新授句型。)

3. Let’s play:轉轉盤。操練剛剛新授的句型,形式可以是:師轉生答、生轉生答、生轉師答。

4. Let’s sing:學唱《What time do you get up?》,鞏固新授知識。

(意圖:遊戲、歌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設計這兩項活動,使學生在樂中學,在愉快的體驗中再次鞏固了新授知識。)

評析:

一、活動的設計有趣味性

沈老師能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以老師的作息時間表引出新授單詞和句型,比較新穎而又自然,而且非常生活化。教師還注意利用多媒體、歌曲、實物、體態語言、表情動作等作為教學資源,創設講解、操練和運用英語的情景,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沈老師能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關注教學過程,儘可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實地去感受知識,體驗知識,積極參與,努力實踐,在活動中學會用語言表達交流,較好地體現了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

二、活動的設計有層次性

本課,沈老師在教學中先由老師介紹自己的作息時間引出句型“I…at…”,然後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時間表,通過談論自己的時間表引出新授句型“What time do you …? I…at …/ At …”,一步一步,循序漸進,並且讓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了拓展性練習,挖掘了學生創造使用語言的能力,從教師的語言輸入轉為學生的語言輸出,符合語言的習得規律。

三、活動的設計有生活性

沈老師這節課的設計非常的生活化,本身這節課討論的句型就是作息時間,老師以自己的作息時間引出學生的作息時間,讓學生感到非常貼近生活,易於理解。生活經驗來源於學生的現實生活和親身經歷,屬於直接經驗。對於這些,學生熟悉、印象深刻且易產生共鳴。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若能結合教學內容,聯繫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造各種真實的、學生所熟知的情景,更容易激發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也更有利於學生在情景中獲得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發展。

值得探討的地方是:在本堂課中,沈老師在佈置任務前或句型操練前,我認為應該更明確更詳細一點,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更好的.示範。比如教授句型“What time do you …? I…at …/ At …”引入不夠明確,沒有寫出具體的方法。同時,我們老師還可以增加課堂的足夠多的input(輸入),這樣學生才能有更多的out put(輸出)。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 篇8

今天聽了吳老師的一節課,本節課是第三單元Our animal friends第三課時,主要內容有(Sound time, Culture time, Cartoon time)語音部分,文化部分和卡通時間,內容雖多,但是吳老師卻安排的結構緊湊,容量恰當,教學目標清晰明確,能夠圍繞重點、突破難點的設計教學環節。

吳老師教態親切、英語口語流利,給學生創造了良好説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感受英語語音。導入自然,本單元的內容是講動物朋友,吳老師就設計由動物歌曲引入本課的教學內容,一下子就把學生的興趣調動了起來。本節課教學設計思路清晰,活動紮實有效,活動與活動之間都能做到過渡自然、環環相扣,每個版塊銜接絲毫不覺得生硬,值得我學習。

吳老師的教學活動設計的有層次性,從上課開始時學生運用“have、has”的句型來猜一猜、描述動物特徵,到課程末時學生能用“have、has”句型去表演對話,再到深入思考發揮想象給短文加

上自己理想的結尾,挖掘學生創造使用語言的能力,從教師的語言輸入轉為學生的語言輸出,符合語言的習得規律。特別是設計小短文結尾這一環節,不光學生覺得有興趣,願意去説去思考,連我都覺得很有趣,吳老師達到了她設計目的、教學目的,讓學生享受卡通故事的樂趣,享受運用語言的樂趣。

總之,吳老師的這節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潛能,極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體現出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學中用,用中學,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是一堂值得學習的優秀課。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 篇9

今天市教科院到我們學校指導工作,聽取了兩位英語教師的課既有共同點,同時又 各有千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兩位教師的導入設計了不同的情境,引起了學生的求知興趣。王老師帶領學生隨着 舒緩的音樂踏進了動物樂園,先讓學生感受動物的可愛,運用事先準備好的寵物進 入新內容的學習。陳老師先是和學生在自由交談中與學生交朋友,邀請大家到她家 做客,進而導入房間的樣子學習房間名稱,藉助形象的課件向學生展示各個房間的 樣子,真是恰到好處。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很快進入了學習狀態。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兩位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設計了不同的課件內容,化抽象為具體、直觀展示所 學知識,讓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得到新知識的訓練,形象而直觀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突出了英語教學以聽、説、讀為主的能力培養,使學生能快速地記憶單詞,進入 情景進行對話練習。

三、結合生活實際,運用所學內容

兩位教師的課程內容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達到了英語教學口語化的目的。從熟悉 的小動物、房子的樣子,以日常生活用語為主,從生活需要出發,使英語知識生活 化,口語化。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培養了學生説英語的意識,用英語的能力 。

除此之外,兩位教師還各自有不同的教學風格。

王老師的課

1、輕鬆自如

教師教態親切、自然,英語口語流利,給學生創造了良好説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在 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感受英語語音,體驗英語語音。這一點非常好,值得我學習。

2、教學紮實

王老師整堂課的思路非常清晰,活動紮實有效。在新課教學中圍繞幾個動物的名稱 展開紮實有效的訓練,以猜謎語遊戲、詞圖搭配遊戲、運動會入場式等把課推向了 高潮,使學生學的很有勁,也很紮實。

3、活動設計有層次性

本課中在出示了動物玩具後,王老師先讓學生拿實物説,然後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 生猜動物,同時初步感知了單詞的 寫法,然後運用手中的單詞卡多種形式的對比練習,學生很快掌握了動物名稱及單 詞的認讀。拓展部分運用所學內容自由對話,挖掘學生創造使用語言的能力,從教 師的語言輸入轉為學生的語言輸出,符合語言的習得規律。

需要探討的地方:

1、對學生的小組活動需加強指導,所佈置的任務不夠明確,小組活動合作性不強 。

1、整堂課放手給學生的時間少,如果能增加生生對話,小組活動,可以給少數性 格內向羞澀的學生提供更多口語練習的機會。

2、課件製作不夠精緻,猜謎遊戲學生看着動物猜失去猜得意義了。 陳老師的課

思路清晰,環環相扣。教學目標明確,英語口語流利,備課充分,練習方式多樣化。本節課單詞多,知識密度大,陳老師就選用富有創造性的表演,結合學生的實際 生活(自己的家)激勵學生大膽開口説英語,培養學生自信心,達到了學以致用的 目的,培養了語言交際能力,遵循了實用性原則。

一點不成熟的看法:

1、 課堂教學缺少學生操作性活動,沒有面向全體學生。活動能夠促使學生獲取 知識,主動運用英語交流,發展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課基本上沒有小組操 練新單詞和新句子,教授新課時,一問一答都是以“教師為主,個別學生回答”, 關注學生的面不夠。

2、 教學過程中沒有注意到細節,比如:遊戲之前沒有講清楚遊戲規則致使學生 不能很好的完成;“snack”教學時應注意讓獲得零食的學生説説該生詞,體現英 語學科説的特點。

3、 拓展部分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是否考慮讓學生自己設計理想中的家的 樣子,然後運用所學加以描述,這樣會更好的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總之,我們的英語教學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設計多種多樣的活動,教學過程中 注意細節的處理和發音的準確性,評價機制要公平競爭,照顧到學生的自尊心,確 定教學目標時以實際運用為出發點,在學中用,用中學。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 篇10

此次的教師課堂教學研討,對我來説是個很難得的學習機會。眾所周知,學習才能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聽課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通過聆聽商埠街國小王俊麗老師的課,讓我看到了自已的不足,更感覺到要提高自身素質,趕上新課改步伐的緊迫性。現就談談自己今天聽課評課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紮實基本功

教師本人的基本功能直接影響到學生英語的日後發展。從俠義方面來説包括兩個方面:語音的標準及語言的流利,規範的板書。國小英語對學生聽和説的要求相對多一些,因此,教師語音的規範及語言的流暢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修煉自己的語音語調基本功,確保我們説出的每個單詞,每個句子沒有發音上的問題,從而潛移默化影響學生。規範的板書除了能利於學生抓住本課的重點內容,利於課文的理解外,也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巧設情境,有效互動

英語的學習要求詞不離句,句不離文,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學會運用。所創設的情境如何即利於課文的導入,也利於重點單詞、句子的引出是一節課成敗的重要方面。像陳老師以自己肚子餓來引出有關食物和如何詢問自己和他人的喜好;而呂老師則是在不斷的比較中學習比較級等等。這些情境引出的不僅僅是幾個單詞,幾句話,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

三、精心備課,認真教學

兩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從導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英語知識的結構體系。能根據自己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來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較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四、注重基礎,適當拓展

在基礎知識掌握的前提下,進行相應的拓展延伸。由於前面將基礎知識都夯實了,後面的拓展學生進行起來也就得心應手。正是這種“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遠見,提高了整節課的課堂效率。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 篇11

一、注重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

張老師教態自然、語調親切,並能不斷地鼓勵學生,給學生以勇氣。以無私的愛心去包容學生,用甜甜的微笑面對學生,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推動了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注重遵循學生的發展認知規律

舊知引入新知。在warm-up中,教師對I have…句型和動物單詞進行了複習。接着,張老師介紹卡通人物XiaoBei,把學生帶入到一定的情景中。 Because he is too greedy for fun, he is missing. Let’s go to the Zoo to find XiaoBei’s mother.由此過渡到新知。新舊知識相聯結,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注重創設真實貼切的教學情境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都非常注重情境的創設。將學生帶入到真實貼切的情境中,將每個單詞在一定的情境中呈現。如:張老師通過XiaoBei在動物園找媽媽時,遇到了elephant, 由elephant的外表特徵“long nose”和“short tail”呈現單詞 “long” 和“short”,而後又通過pig和XiaoBei的特徵對比,依次呈現了單詞“big” 和“small”。在真實的情景中,讓學生學習新知,這樣的學習既有意義,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注重形成明朗的視覺刺激

從教師的課件到板書,我們不難發現,張老師是花了一番心思的。在課件中出現的單詞long, short, tall, big, small,教師就根據單詞的意思,製作不同形狀的單詞,如:long的單詞是長長的,Short的單詞是短短的等等。在板書的設計上,張老師也關注到了這一點,通過不同形狀的單詞卡片帶給學生視覺上的衝擊。

總之,張老師的這節英語課上得還是比較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也會不斷學習優秀老師的先進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謝謝!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 篇12

沈老師本節課目標明確,條理清晰,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能熟練用句型對話。

一、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課伊始,沈老師通過英語問候,聽英語歌曲,活躍氣氛,輕鬆的將學生帶入英語課堂。同時這首歌曲中,滲透本課的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There is a …可以讓學生在輕鬆的氣氛中進入到本課的學習。為了創設學習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本課創設了許多環節如:聽聽看看、唱唱、讀讀比比、説説演演等,讓學生輕鬆愉快地進入英語世界。然後再引導學生通過參與合作,將所學知識和技能轉化為語言運用能力。如“Introduce.”這些活動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練説、參與,享受學習的樂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温故而知新,注重新舊知識的結合。

因為英語缺乏語言環境,英語教學中遇到的難題之一就是學生前學後忘記。為了幫助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英語課上要不斷地將舊知識重現,巧妙地與新知結合起來,讓學生温故而知新。沈老師老師在本課的教學中,教授新單詞的同時複習已學單詞,注重知識的積累。如:sometimes,沈老師是出示some + time + s的形式導入,複習已學單詞的同時,引導學生理解sometimes的意思。

三、使語法知識更形象化。

名詞單數和複數之間的對比,通過圖片單數和複數的呈現,在感官上給於學生明顯的區別,使學生清晰並能夠正確運用“There is ”和“There are ”句型,從而讓學生認識“There are ”及其句子結構。

但本節課在教授的過程中,也有幾個問題:

1、本課的主線不清晰。標題為open day,應以題目為主線,突出標題。

2、環節銜接不夠流暢,一些知識的出示不夠巧妙。如:引出sometimes we watch TV in the classroom這個句型時,沈老師由there is a Tv in in the classroom.説出sometimes we watch TV in the classroom。可以問問學生Do you watch TV in the classroom?當學生們説Yes,we do.時,老師也可以順勢説出句型sometimes we watch TV in the classroom。這樣的引入更有啟發性。

3、知識點操練的不到位。Lots of講解的同時可以讓學生們用Lots of/many/much這幾個詞組造句,及時的瞭解學生們的掌握情況。

對於沈妮老師這樣一年教齡都不到的年青教師來説,無論從教材的處理,課堂上師生的配合,教態等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相信在她的不斷努力下,一定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 篇13

今天聽了張老師上的牛津國小英語5B Unit9 The English Club。她在設計導學時更多的考慮的是上節課學了什麼,這節課將要學習什麼,兩者有什麼聯繫。導學單1讓學生想象自己是各種人物、事物或建築物,為課堂中的Change,change,change做鋪墊;導學單2學生通過各種自學的途徑寫下已經學會的單詞等,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為課堂中Little teacher環節服務;導學單3學生通過預習語篇,完成人物、國籍和語言的信息,讓課堂中對語篇的掌握更加容易。

其次,她在備課時儘量遵循從簡到繁,從易到難的原則,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教學出發點,妥善、恰當地安排教學內容和選擇或改進教學方法,儘可能縮小知識銜接的坡度,使學生能深刻地理解難點,熟練地掌握重點。

高年級英語的教學應該適當的給學生自我學習自我展示的空間,我在此課中充分考慮到這個因素,以學生為主來設計教學環節,並且加入了情感教育的滲透,雖然一節課的比賽競爭激烈,但是學生們仍互為朋友,情感教育得到了體現。

國小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閲讀能力的培養。在課文中的重難點解決後,讓學生跟讀、齊讀、自由讀,指導學生泛讀與精讀,並設計了適當的有梯度的聯繫層層加深。在學生們掌握了課文內容以後,讓他們學會在小組討論新朋友,進一步把所學很好的運用,學生自己又在討論中生成了不同的小語篇,並樂於展現自我,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提高。上完這節課,我認為有幾點可以改進的地方:chant的設計有點高於學生的水平,節奏偏快,chant的設計目的是複習,可以設計的簡單有趣,效果會更好;Little teacher的環節,個別預習的學生變現突出,但是其他同學沒有很好的對新詞掌握,需要在其他環節加入更多朗讀與復現;文本的閲讀我可以大膽的放手學生齊讀,帶着他們讀反而讓他們有依賴性,不利於發現問題。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 篇14

趙老師執教的對象是三年級學生,三年級學生由於剛剛接觸英語,對英語非常感興趣,但於此同時存在的是他們的基礎還非常薄弱,還不會説很多的英語句子。這一節課上的是牛津教材第一冊Module 3 Unit 1,關於七種顏色的詞彙課。如果是按照傳統的方法進行教學,會顯得枯燥乏味,並略顯簡單。在本課中,趙老師能突破傳統的教學思路,大膽實踐,把重點放在單詞的運用過程中,充分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活動的設計有趣味性

趙老師能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設計生動活潑的活動,如:本課一開始,教師通過歌曲:Clour song 既起到複習熱身作用,也為後面的運用做好鋪墊。在新課導入的時候通過多媒體呈現美麗的彩虹,還有一朵紫羅蘭花,自然引出七種顏色,通過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的景物自然過度到今天的單詞教學。在練習鞏固的時候,趙老師用what‘s missing? Let’s chant等的遊戲的活動,進行操練,既培養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和想象力。

二、活動的設計有層次性

本課中,趙老師在教學中先讓學生學説表示顏色的單詞,如:red 讓學生掌握單詞的音、型、意。再讓學生找一找身邊有什麼東西是紅色的,用簡單的句型進行表達,如: I have a red bag/pen等等,。最後,讓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拓展性練習,挖掘學生創造使用語言的能力,從教師的語言輸入轉為學生的語言輸出,符合語言的習得規律。能遵循語言教學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的道理,注重活動設計的生活性。

三、活動的設計有生活性

趙老師在課堂一直在進行英語語言的滲透,如:think it over , let me see , here you are , you‘re welcome , what colout is it ……使學生在無意識中學習英語,這樣幾年下來,

需探討的地方:

1、整堂課缺少一個大的語言情景,是否應該課件呈現一副自然美景,讓學生感受自然之美並且給孩子一個語言運用的素材。如果能夠一條線索貫穿起來就更加好了。

2、對學生的小組活動需加強指導,培養學生用英語交流的習慣。整堂課中小組活動比較少,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更好的學語言並且運用語言。

總得來説趙老師的這堂課是非常成功的課,值得我們學習和鑑戒。以上是我對趙老師整堂課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妥之處,敬請大家的批評指正。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 篇15

老師的閲讀課分為三部分:Pre-reading,In-reading,Post-reading。我認為她在課堂上做到了三個注重,即注重了閲讀方法的指導、注重了閲讀能力的培養、注重了英語思維的訓練。

一、注重閲讀方法的指導

課堂上,3號老師沒有采用枯燥的説教形式,而是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Animal riddles;Read quickly and answer;Watch,discuss and answer;Read and match;Listen and follow;Read in roles;Imagine and say;Enjoy and think;Imagine and think…)中讓學生自然習得閲讀方法,如:文字信息閲讀法、圖畫信息閲讀法等,自始至終滲透閲讀方法的指導。這些好的閲讀教學方法利於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從而提高閲讀能力。

二、注重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

3號老師就如一個魔術師,她懂得如何利用手中的魔術棒,催開學生燦爛的思維之花。在她的課堂上,我們不難發現,她十分注重對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設計了很多有效問題: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Why? What does the little red hen get after hard work?

Can her friends enjoy it with her? Why not? What are they doing when little red hen needs help?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What will happen next year?...這些有效的問題引領學生自由表達。不難想象!在老師們這樣長期的引導、啟發下,學生一定會是思維活躍,並具有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

三、閲讀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我們應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

1.針對中低年級的學生可採取師生互動型策略。這種策略有助於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師生共同積極參與,關係融洽。教師首先通過自己繪生繪色地講述故事、運用實物、播放錄音、多媒體展示等多種手段引出閲讀材料,使學生初步感知,併產生要閲讀的興趣。接着讓學生帶着問題閲讀,在學生的交流、老師的講解下理解一些單詞、詞組的含義。

設計一些Yes/No的問題或簡單的選擇題,讓學生反覆閲讀,仔細體會。讓學生根據閲讀材料的特點進行表演、複述等,憑藉互動共振的效應,促進了語言材料的內化。

2.針對中高年級的學生可採取主動參與型策略。這種策略有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首先讓學生自己閲讀理解,因為現今的閲讀教材與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有利於將知識化難為易。在學生開始閲讀之前,教師提出一兩個指導性的問題,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帶着問題快速閲讀,其目的是給學生的第一次閲讀確定一個目標或任務,實現對閲讀過程的監控。接着再拋出一些細化的問題,要求學生細讀課文後,生生間或師生間展開交流、討論,來梳理全文信息。然後要求學生跟讀錄音,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培養語感,加深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最終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活躍了學生的英語思維,進而提高了學生的英語素質和能力。

四、結合TPR,動中學詞低年級英語閲讀教學評課稿

新課標倡導學生在學習英語時要動口、動手、動腦全身參與。如:3號老師在教學單詞sleep,eat… 時,引領學生一起做相應的動作,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過來了。整個環節學生的情緒高漲,邊説邊做,其樂無窮!

老師們,教學永遠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再完美的課也會有缺憾。這幾節課我覺得基本都是以教師問、學生答的形式進行,學生説的機會相對比較少。如果適當增加學生問、學生答的機會,課堂就會更飽滿一些。

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評課 篇16

王老師的本堂課可以説是一節非常成功的英語課,她非常自然而流暢的完成了教學任務。這説明她的基本功非常的紮實,而且平時對課堂教學和教學的研究一定是深入的。這節課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時間進行閲讀、分析、思考和討論,注重了教材內容的思想性、知識性和欣賞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終身發展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 本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做好前測,巧妙導入

前測是科學設計、有效教學的基礎,用好前測,教師既能瞭解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又能使學生客觀認識自己的知識儲備情況,這對整體的閲讀教學具有重大意義。王老師能巧妙設題:導入時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寫出你知道的工作名稱以及運用句型I'm going to be a teacher.使學生複習了已有知識,進一步複習鞏固與工作相關的詞彙,也為建構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

2. 精心設計,培養閲讀能力。

在首次閲讀時,老師先設計了兩個簡單的問題:What is she going to be when she groups up? Where is Tiantian going? 然後在難度上有所提升,完成兩個填寫表格的教學任務。與此同時也引導學生關注使用一些連接詞,如first、then、next、finally等。這些詞不是難詞,但學生在平常寫作中不會有意識的去用,而王老師的處理就使文章的框架水到渠成。尤其是retell寫作策略,非常受用,學生可以根據板書的內容很清晰地複述課文,長期堅持,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本節課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密度適中,效率高。講與練時間搭配合理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學生的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合理。總之,這是一堂設計到位、行之有效的閲讀教學課。

3. 教師主導 學生主體

縱觀整堂課,學生思維活躍,而且對課堂上的活動都是積極配合的。我想主要是因為王老師的課堂教學始終貫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在老師的指導和感染下,學生處於相對自然地狀態,他們不斷地習得並使用語言,學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諧地交織在一起。全班同學積極合作,認真討論,動腦,動口、動手,真正體現了新課程使學生在合作中提升語言思維能力的理念,有效的完成了本堂課的教學任務。

4.教師的專業素質高,基本功紮實

王老師雖然是為年輕老師,但從這節課可以看出她紮實的基本功,這可以從以下幾點可以看出:

一、看語言:全英文授課,教師的課堂語言,準確清楚,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

二、看板書:雖然課程思路和重點在課件中體現得很充分,但是呂老師大氣的板書準確的表達了本課的知識要點。

三、看操作:教師運用教具,操作多媒體電腦等比較熟練。

四、看教態:王老師課堂上的教態明朗、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師生情感融洽。從課的開始到結束,教師始終是像一個大姐姐一樣,面帶微笑地和學生在交流,而學生也不因為有這麼多老師聽課而拘束,與老師配合相當密切。

5. 教學效果好

本節課教學效率高,課堂容量很大,學生思維活躍,從上課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來看,準確率高,犯錯誤的不多見,實現了在知識、能力、思想情操目標的達成。

6. 不足之處及改進建議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本節課也存在幾點不足之處:

(1)、整體時間安排有些前緊後鬆。沒有給個體學生留下足夠的機會去展現自我,比如説在複述課文與讀小作文時,每次活動只有一男一女。

(2)、整堂課沒有照顧到全體學生,尤其是對後進生有所忽視。長期的全英語教學教學使得好學生越來越好,但基礎差的就很難跟上。

(3)、整堂課老師缺乏激情,顯得很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