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工作報告

關於測量工程實習報告集錦八篇

欄目: 工作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88K

在現在社會,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測量工程實習報告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測量工程實習報告集錦八篇

測量工程實習報告 篇1

一、目的要求:

通過對實習場地的實地踏勘、觀測、概算與繪圖。使同學們瞭解建立地形圖的全過程。從而對《測量學》的基本內容得到一次實際的應用,使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同時在實際操作中,逐步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與組織測繪生產的能力。

二、實習任務:

1、 踏勘選點;

2、 圖根控制測量;

(1)、平面控制測量;

(2)、高程控制測量;

3、起算邊長與起算邊方位角的測量;

4、地形圖的測繪。

為了保證每個學生均有一定數量的作業實踐,規定每個學生必須完成的任務:

1、踏勘選點

每個學生隨同指導老師到到實地踏勘選點,埋石或打木樁並以紅油漆標點。理解選點的目的、原則與方法,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

2、控制測量

(1)、平面控制測量:導線的水平角與邊長的觀測和計算;

(2)、高程控制測量:四等水準測量,並進行外業觀測成果的驗算,取得合格的外業成果;內業計算各圖根點的高程。

3、邊長與起算邊方位角的測量:應用全站儀測定導線邊長;測定羅盤儀導線起算邊的磁方位角。計算各圖根點的座標。

4、地形圖的測繪:本測區圖根點的展繪;經緯儀法對40cm×50cm圖幅按1:500的比例尺,等高距為1米,進行地形測繪、清繪、整飾、檢查和拼接。

三、知識背景:

(一)水準儀及其使用方法

高程測量是測繪地形圖的基本工作之一,另外大量的工程、建築施工也必須量測地面高程,利用水準儀進行水準測量是精密測量高程的主要方法。

(1)、水準儀器組合:

1.望遠鏡 2.調整手輪 3.圓水準器 4.微調手輪 5.水平制動手輪 6.管水準器 7.水平微調手輪 8.腳架

(2)、操作要點:

在未知兩點間,擺開三腳架,從儀器箱取出水準儀安放在三腳架上,利用三個機座螺絲調平,使圓氣泡居中,跟着調平管水準器。水平制動手輪是調平的,在水平鏡內通過三角稜鏡反射,水平重合,就是平水。將望遠鏡對準未知點(1)上的塔尺,再次調平管水平器重合,讀出塔尺的讀數(後視),把望遠鏡旋轉到未知點(2)的塔尺,調整管水平器,讀出塔尺的讀數(前視),記到記錄本上。

計算公式:兩點高差=後視-前視。

(3)、讀數

用十字絲,截讀水準尺上的讀數。現在的水準儀多是倒象望遠鏡,讀數時應由上而下進行。先估讀毫米級讀數,後報出全部讀數。注意,水準儀使用步驟一定要按上面順序進行,不能顛倒,特別是讀數前的符合水泡調整,一定要在讀數前進行。

(4)、測量原理

測定地面點高程的工作,稱為高程測量。高程測量是測量的基本工作之一。高程測量按所使用的儀器和施測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GPS高程測量和氣壓高程測量。水準測量是目前精度最高的一種高程測量方法,它廣泛應用於國家高程控制測量、工程勘測和施工測量中。水準測量的原理是利用水準儀提供的水平視線,讀取豎立於兩個點上的水準尺上的讀數,來測定兩點間的高差,再根據已知點高程計算待定點高程。在地面上有A、B兩點,已知A點的高程為HA、為求B點的高程HB,在A、B兩點之間安骨水準儀,A、B兩點亡各豎立一把水準尺,通過水準儀的望遠鏡讀取水平視線分別在A、B兩點水準尺上截取的讀數為a和b,可以求出A、B兩點問的高差為:hAB=a-b設水準測量的前進方向為A點至B點,則稱A點為後視點,其水準尺讀數a為後視讀數;稱B點為前視點,其水準尺讀數b為前視讀數。因此,兩點間的高差等於:hAB=後視讀數-前視讀數若後視讀數大於前視讀數,則高差為正,表示B點比A點高,hAB>0;若後視讀數小於前視讀數,則高差為負,表示B點比A點低,hAB<0。如果A、B兩點相距不遠,且高差不大,則安置一次水準儀,就可以測得高差hAB。如果A、B兩點相距較遠或高差較大,安置一次儀器無法測得其高差時,就需要在兩點間增設若干個作為傳遞高程的臨時立尺點,稱為轉點(簡稱TP點),如TP1,TP 2,…點,並依次連續設站觀測。

(二)經緯儀的使用方法

(1)、經緯儀

經緯儀是測量工作中的主要測角儀器。由望遠鏡、度盤、水準器、基座等組成。測量時,將經緯儀安置在三腳架上,用垂球或光學對點器將儀器中心對準地面測站點上,用水準器將儀器定平,用望遠鏡瞄準測量目標,用水平度盤和豎直度盤測定水平角和豎直角。按精度分為精密經緯儀和普通經緯儀;按讀數設備可分為光學經緯儀和遊標經緯儀;按軸系構造分為複測經緯儀和方向經緯儀。此外,有可自動按編碼穿孔記錄度盤讀數的編碼度盤經緯儀;可連續自動瞄準空中目標的自動跟蹤經緯儀;利用陀螺定向原理迅速獨立測定地面點方位的陀螺經緯儀和激光經緯儀;具有經緯儀、子午儀和天頂儀三種作用的供天文觀測的全能經緯儀;將攝影機與經緯儀結合一起供地面攝影測量用的攝影經緯儀等。DJ2經緯儀主要由水平度盤、照準部和基座三大部分組成。

(2)、操作要點

三腳架調成等長並適合操作者身高,將儀器固定在三腳架上,使儀器基座面與三腳架上頂面平行。將儀器舞擺放在測站上,目估大致對中後,踩穩一條架腳,調好光學對中器目鏡(看清十字絲)與物鏡(看清測站點),用雙手各提一條架腳前後、左右擺動,眼觀對中器使十字絲交點與測站點重合,放穩並踩實架腳。伸縮三腳架腿長整平圓水準器 。將水準管平行兩定平螺旋,整平水準管。平轉照準部90度,用第三個螺旋整平水準管。 檢查光學對中,若有少量偏差,可打開連接螺旋平移基座,使其精確對中,旋緊連接螺旋,再檢查水準氣泡居中。

(3)、角度測量原理

1. 水平角的測量原理

水平角是指過空間兩條相交方向線所作的鉛垂面間所夾的二面角,角值為 0°~360°。空間兩直線OA和OB相交於點O,將點A,O,B沿鉛垂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得相應的投影點A′,O′,B′,水平線O′A′和O′B′的夾角β就是過兩方向線所作的鉛垂面間的夾角,即水平角。水平角的大小與地面點的高程無關。測量角度的儀器在測量水平角時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

1)能給出一個水平放置的,且其中心能方便地與方向線交點置於同一鉛垂線上的刻度園盤——水平度盤。

2)要有一個能瞄準遠方目標的望遠鏡,且要能在水平面和豎直面內作全圓旋轉,以便通過望遠鏡瞄準高低不同的目標A和B。水平角β為A和B兩個方向讀數之差:β=b-a

2. 垂直角的測量原理

垂直角是指在同一鉛垂面內,某目標方向的視線與水平線間的夾角α,也稱豎直角或高度角;垂直角的角值為0°~±90°。視線與鉛垂線的夾角稱為天頂距,天頂距z的角值範圍為0°~180°。當視線在水平線以上時垂直角稱為仰角,角值為正;視線在水平線以下時為俯角,角值為負。由此可知測角儀器經緯儀還必須裝有一個能鉛垂放置的度盤——垂直度盤,或稱豎盤。

(三)全站儀的使用方法

全站儀,即全站型電子速測儀(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種集光、機、電為一體的高技術測量儀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功能於一體的測繪儀器系統。因其一次安置儀器就可完成該測站上全部測量工作,所以稱之為全站儀。廣泛用於地上大型建築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測量或變形監測領域。全站儀與光學經緯儀區別在於度盤讀數及顯示系統,電子經緯儀的水平度盤和豎直度盤及其讀數裝置是分別採用兩個相同的光柵度盤(或編碼盤)和讀數傳感器進行角度測量的。根據測角精度可分為0.5″,1″,2″,3″,5″,10″等幾個等級。本次主要用於距離測量照準目標稜鏡中心,按測距鍵,距離測量開始,測距完成時顯示斜距、平距、高差。全站儀的測距模式有精測模式、跟蹤模式、粗測模式三種。精測模式是最常用的測距模式,測量時間約2.5S,最小顯示單位1mm;跟蹤模式,常用於跟蹤移動目標或放樣時連續測距,最小顯示一般為1cm,每次測距時間約0.3S;粗測模式,測量時間約0.7S,最小顯示單位1cm或1mm。在距離測量或座標測量時,可按測距模式(MODE)鍵選擇不同的測距模式。應注意,有些型號的全站儀在距離測量時不能設定儀器高和稜鏡高,顯示的高差值是全站儀橫軸中心與稜鏡中心的高差。

四、實習概述:

本次實習原定地點為婺源。五月九號我們興高采烈的從學校出發,經過三個小時的行程,於當天晚上到達。一切準備就緒,第二天早晨我們六點半準時集合,然後開始選點。我們跟着歐陽老師,從第一個點到最後一個點。我們的點分為兩組——A組與B組。由於是第一次跟着老師選點,我們更多的是看老師如何選點,不時向老師提出問題,老師耐心的給予解答。

比如包括點的距離與角度如何選定。我們總共12個組,前6個組測A組點,後6個組測B組,我們這一組分到側B組。選完點之後,我們馬上開工。我們從B1點開始測,由於對儀器不是很熟悉,我們在該上耗費了好長時間,最後測出的誤差在1分,由於超過了誤差限制,我們重新測,由於路上很多車子擋視線,我們不得不選其他點作為起測點。我們扛着儀器來到B4點這次速度比較快,誤差為20多秒,在誤差範圍之內。我們非常高興,接着往下測,到了中午,我們匆匆吃了午飯又開始測,累並快樂着。等到還剩兩個點時天突然下起了小雨,我們依然堅持測,在雨中我們又測完了一個點。我們來到了最後一個點,雨越下越大,路上車子時不時擋住了儀器的視線。我一次次的和他們溝通,讓他們把車子挪動一下。經過幾十分鐘的努力,我們終於測完了最後一個點。看着天上越下越大的雨,我們的心格外的輕鬆。然而不幸的消息來了,晚上得知當地國土局不讓我們在這裏測,第二天晚上7點我們從婺源返回學校。雖然我們從實習地點返回了學校,但我們的實習沒有結束,而是另一個新的開始。第二天早晨7點半我們在清心廣場集合,老師帶着我們重新選點,這次我們對選點的規則有所瞭解,速度也很快,緊接着我們開始進行角度的測繪。用了一上午就完成了任務,下午我們緊接着開始了高程的測繪,在下下午5點鐘的時候圓滿完成了高程的測量。隨後又用全站儀進行了距離的測量,直到天黑收工,這一天過的真充實。第二天開始了內業作業,對角度數據和距離數據進行處理。通過老師給我的B1點的座標,我們計算出了其它點的座標,在誤差範圍之內,我們非常高興。接下來我們便開始了碎步測量,相比前面的測量,碎步測量更繁瑣一些。剛開始速度好慢,一個上午才測了30來個點,我非常生氣。中午我們沒休息,開始找原因,原來我們配合不夠默契。為了達到默契我們開始了從新分工,因為之前之所以效率這麼高,全賴於我們合理分工,人盡其用。這次我負責現場做草圖及選點,陳達負責讀數,徐恆負責跑點立尺,肖曉光負責記錄和計算。每到一站,我會先領着徐恆把將要跑的點跑一遍,然後默記心中。使我將要畫得特徵點和他將要跑的點保持一致。這樣在測量的過程中,我們緊密配合,效率大大提高。用了兩天的時間我們就完成了碎步測量,我們很有成就感。雖然這期間下了兩天的雨,但是並沒有影響我們的進度。測完碎步點後,我便開始畫圖。在聚酯薄膜上先把水準確定,然後把水準點周圍的碎步點畫出來,最後將水準點連成實物圖形。當看到實物圖形一個個落成時才漸漸舒了一口氣。最後將各個地貌標出來,才算成圖。

五、實習收穫:

1、在儀器掌握方面

我們這次使用了三種儀器——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通過本次實習總得來説,我們對儀器的操作更加快速準確。對儀器的每個構件的功能更加熟悉和了解。不用死記硬背,在實習中輕輕鬆鬆掌握了各個鍵的功能。我們這次用到是J2經緯儀,精度很高。剛開始對儀器讀數不是很熟悉,經過我們的思考逐漸明白。它的度數可以直接從上盤讀出來,而分需要分兩部分,分的十位數可以從上盤刻度讀出,其各位數需要從下盤刻度讀出,秒從下盤讀出。理清這個邏輯以後,我們讀數很快很準確。水準儀相比經緯儀結構要簡單些,主要是三個調平,圓水準氣泡,長水準氣泡,上下浮動氣泡。按順序調平之後,直接讀出上中下三絲就行了。它的主要用途在於測高差。這次我們第一次用到了全站儀。全站儀是高科技,它的操作類是經緯儀。我們主要用全站儀測距離。全站儀是電子設備,精度很高,誤差主要在照準時。準確瞄準標杆底部和稜鏡可以有效減少誤差。

2、在理論知識方面

這次實習我們主要用到了三種記錄表格,即測回角表格,四等水準測量表格,碎步測量表格。通過本次實習,我們對這三種表格的記錄,原理,處理方法更得心應手。這三種表格所體現的知識就是我們測繪中非常重要三種測量——角度測量,水平距離測量,高層測量。角度測量主要利用測回法,每個測回,用上下半測回的平均值來求得。水平距離的測量則是通過上中下三絲及豎直角來實現。不過我們實際用到的距離是通過全站儀測出的。這是因為全站儀的測量精度更高一點。用經緯儀或者水準儀測出的距離精度太差。或者我們僅僅用它粗測距離。高程測量這是通過水準儀來實現。在婺源的時候,為了測出大壩的高層,需要好多站,難度較大。同時還要注意把握前後視距及累計視距差。確保每一站的數據都在誤差的範圍內。只有有了比較好的理論的知識才可以在實際工作中清晰明確。

3、實際工作體會與感悟

在課堂我們學到的只是一些理論知識而已,在實驗課上我們可能會學到一些儀器方面的知識,而到了實際工作中,就不僅是學知識了,還需要社會協調。在婺源的時候我就深有體會。那是在我們測最後一個點的時候,路上老是有車擋我們的視線,我不得不一個個和當地人進行溝通。這就需要社會協調能力,而這隻有在實際工作中才會學到和鍛鍊。所以説,實際工作中,不僅是知識儲備的釋放還有人際交往的挑戰。其實後者往往在以後的工作佔有更重要的比重。我記得看到過一篇新聞,説在建設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時候,樑思成主要在協調各方面的關係,而他的妻子才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具體設計者。並不是説明林徽因的才能高於樑思成,恰恰説明實際工作中協調關係的重要性。

4、對測量學科的認識與思考

測量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我們只是學了它的一些皮毛而已。科學定義是:測量學是研究如何測定地面點的平面位置和高層,將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測繪成圖,以及確定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等的學科。它包括很多分支學科。我們主要學得是普通測量學,主要研究地球表面較小區域內測繪工作的基本理論、技術、方法、和應用的學科,是測量學的基礎。主要研究內容有圖根控制網的建立、地形圖的測繪及一般工程的施工測量。而我們這次實習的主要任務便是地形圖的測繪。我們需要畫的區域為清新廣場那一塊。具體點就是北到清新廣場末端,南到大路,西到那條河,東到一棟這一塊區域。比例尺為1:500。就個人興趣而言,我是比較喜歡地圖的,從小到大經常看地圖,地理也比較好。所以實習時我挺喜歡畫圖的。

六、實習結束語: 通過實習不僅鞏固了課堂所學知識,而且讓我們對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同時讓我們懂得了測量學科。向認真負責指導帶領我們實習的歐陽老師致敬!

測量工程實習報告 篇2

通過本次實習,掌握了經緯儀、水準儀的使用,具體如下:

水準測量原理:利用水準儀提供水平視線,讀取水準尺的讀數測定兩點間的高差,有已知點高程推求未知點高程。

操作步驟:

1、安置儀器(高度適中、架頭大致水平,固定儀器)

2、粗略整平(目的;使圓水準氣泡居中,視準軸粗略水平)

3、瞄準水準尺(目的:使目標和十字絲成像清晰)方法:

①初步瞄準(用準星對準目標)

②目鏡調焦(使十字絲清晰)

③物鏡調焦(使目標成像清晰)

④精確瞄準(使縱絲對準目標)

4、精確整平(目的:使水準管氣泡居中,視準軸精確水平。方法:調節微傾螺旋,使氣泡影像符合。

5、讀數(用十字絲橫絲在水準尺上按從小到大的方向讀書,讀取米、分米釐米、毫米)

6、計算

7、儀器相關:

⑴望遠鏡:用來瞄準遠處的水準尺進行讀數;

⑵水準器:整平儀器,使視準軸處於水平位置

①圓水準器:粗略整平

②管水準器:精確整平

③基座:腳螺旋進行測繪時注意

(1)標尺要立直,儘量避免晃動,有晃動時,應該選擇數據最小的時候進行讀取。在讀數前一定將視野的氣泡調平(兩側的線重合),否則造成的誤差會很大。

(2)當用經緯儀測量角度時,如果目標較小,最好使單線與目標重合,如果目標有一定寬度,可以用雙絲夾住目標。

(3)在測量時候一定要小心,因為稍微碰了一下儀器,就要重新調整對中水平,否則就會導致數據錯誤,也可能導致儀器的損壞。

(4)在讀取數據時,每位成員都要細心,既要看得準,還要果斷,不能猶豫不決,任何一個錯誤都有可能導致最終的成果的報廢。

(5)選點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並非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

(6)要先將道路和主要建築物確定下來,然後在添加其餘次要方面,這樣不但條理清楚,有利於作圖的準確和隨時進行實物和圖形的對比從而檢驗測量數據的準確與否。我們還要對所測過得範圍能夠做到胸中有數,避免漏測、重測。

測量工程實習報告 篇3

這是我的第一次實習,它將全面檢驗我各方面的能力:學習、心理、身體、思想等等。就像一塊試金石,檢驗我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踐中去。關係到我將來能否順利的立足於這個充滿挑戰的社會中。下面是我的實習報告:

  一、實習內容

一開始到這工地瞭解施工圖紙,自己慢慢一邊走一邊看.還是看不出什麼問題 出來.只看見框架柱和基礎面.木工棚.鋼筋棚等….隔幾天,李師傅叫我小李跟他一起去放線,放線是建築的基礎,對於我們初學者是必要的。在此期間,我對水準儀﹑經緯儀有了更好的瞭解,更熟悉的操作了測量儀器,更讓我在工地上實踐了儀器的觀測,使我適應了在不同條件下操作儀器。

這個工地我主要負責放線和打標高.有時候還幫別人在搞土方測量,測標高,是一種讓我們在更惡劣的條件下適應實地操作的技能,要適應最惡劣的環境才能更好的鍛鍊自己,讓我們學到更多更堅實。在土方工地是最累人的事,每天帶着水準儀跑上跑下的.還要完成測量任務,這是一個對於我剛實習的大學生是一種挑戰,也是一個體現我適應能力的考驗。

伴隨測量工作的同時,我們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實我們的實習生活。挖土、挖石子、搬磚……是鍛鍊我的意志。雖然我對於這些鍛鍊效果不佳,但在此同時也磨練了我,讓我知道工作的辛苦的,我要慢慢適應工地生活。

二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二個月的生活總算是充實的,該做的也做過了,該經歷的也在慢慢經歷,相信今後還有更精彩的生活,我會更努力去奮鬥。

  二、實習收穫和心得

本此實習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適應環境。通過這次實習我適應了這種工地生活。雖説以後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這段時間的鍛鍊,不論以後做什麼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種吃苦耐勞的毅力,也學會了適應環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與學校不同的問題,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應該怎樣去和工人交流等。

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對建築方面的有關知識在實際上有了更深一些的瞭解。應該説在學校學習再多的專業知識也只是理論上的,與實際還是有點差別的。這次實習對我的識圖能力都有一定的幫助,識圖時知道哪些地方該注意、須細心計算。在結構上哪些地方須考慮施工時的安全問題,在放線時哪些地方該考慮實際施工中的問題。達到能施工又符合規範要求,達到設計、施工標準化。沒有這次實習也許只是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不會考慮太多的問題,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看到的圖紙是否能施工。工地雖苦,但能學的是一些現實東西,鍛鍊的是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大學生活是緊張而又充滿期望的日子,學習的閒暇時總是憧憬着背起行囊,遠離親人朋友以及師長護佑,去走真正屬於自己的路。然而當我終於可以像剛剛長滿羽毛的雛鷹般離開長者們搭建好的巢穴,獨自一人走上社會工作這個大舞台時,卻發現人生的道路原來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經歷一番狂風暴雨的。短短60天的實習生活中,讓我學會了不少東西,會對我以後工作有很大幫助的,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走入社會,第一次走向工作,感覺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實習就是畢業前的模擬演練,在即將走向社會,踏上工作崗位之即,這樣的磨礪非常重要。經過實習,希望我們的人生能由此延展開來,真正地學以致用。

測量工程實習報告 篇4

一、實習安排

1。1性質目的

畢業實習是我們在校內完成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和實習、實驗、課程設計以後的一次綜合性生產技能鍛鍊實習。其目的是鞏固和運用所學的全部知識,特別是測繪專業的理論知識和課程實踐,通過參加實際工作,瞭解和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知識,鍛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1。2實習單位

南陽——測繪有限公司

南陽——測繪公司位於南陽市工業南路,成立於20xx年,註冊資金100萬元,年產值150萬元。是南陽市僅有的兩傢俱有乙級測繪資質的公司之一。主要承擔南陽區縣地形地籍測繪、國土技術、國土資源信息、土地評估、登記代理、房地產、規劃設計等測繪任務。公司同時還是日本賓得河南代理,索佳特約經銷商,拓普康特約經銷商,科力達南方河南代理。

1。3實習地點

本次實習地點位於河南南陽社旗橋頭鎮。橋頭鎮是社旗縣西部重鎮,位於社旗、宛城、方城三縣交接處。轄16個行政村,103個自然村,232個村民小組,43500人,83800畝耕地,南駐公路穿境而過。鴨河干渠橫貫全竟,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物產豐富,是我國優質棉產區。

1。4項目簡介

本次實習項目是南陽——測繪公司承接的社旗橋頭鎮1:20xx地形圖測圖任務。實測面積約為20平方公里,由10餘人採用全站儀自動跟蹤測量模式,在20天內測量完畢。

1。5實習安排

我是20xx年3月1日到達實習公司,去時測區內控制點已經佈設完畢,測圖面積近1/3。在實習公司我參與完成了餘下的測圖任務。

二、實習過程

2。1實習前言

近幾年隨着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數字化測圖以其測圖精度高、數據採集快,產品的使用與維護方便、快捷、利用率高,廣泛用於測繪生產、土地管理、城市規劃等部門,併為廣大用户所接受。它能夠更方便傳輸、處理、共享的數字信息,通過控制圖形圖層數據將用户所需專用信息輸出來,即數字地形圖,為信息時代地理信息的發揮產生積極的影響。

2。2作業原理

數字化測圖的主要作業過程分為三個步驟:數據採集、數據處理及地形圖的數據輸出(打印圖紙、提供數據光盤等)。

數字化作業流程圖如下:

本次在實習中測圖採用的方法為地面數字測圖,利用全站儀進行野外數字採集,在內業計算機上採用南方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成圖。

2。3測繪軟件

在本次作業中採用南方CASS5。0軟件進行內業處理。南方CASS5。0是基於AUTOCAD平台開發的,AUTOCAD的所有功能它都可以用,而AUTOCAD則是世界上大家所共認的繪圖平台,其編輯功能是有目共睹的,它均提供三種作業方式:電子平板方式、原圖數字化方式及內外業一體化。在CAD的基礎上,開發了許多功能,如量算定點、圖形複製、繪製多功能複合線等。除此之外,還提供了地籍表格繪製與圖紙管理等功能。

2。4作業流程

2。4。1作業簡介

野外數字化測圖是我國目前各測繪單位用得最多的數字測圖方法,利用全站儀自動跟蹤測量模式,測站架設自動跟蹤式全站儀,選擇日本拓普康(Topcon)測量儀器。

2。4。2作業過程

我們在測圖中也採用外業草圖+室內交互編緝來完成測圖工作。我們在測繪過程中共分3個地形測繪小組,每個小組3—4人不等,一人觀測並在全站儀上作記錄並編碼,兩人跑尺並內業繪圖。

在點號的編碼方式中,我們一個測區一個編碼的方式。根據控制點的位置和實際的每天工作量,人工實地繪製草圖,在草圖上標明,每隔10個點和測站互通點號,防止出錯。當在外業完成各點的編號(編碼)後,回到室內就可以把傳輸到計算機的各點在計算機屏幕上以展繪編碼的方式出來,再根據跑尺人員自己所走過的線路,輔以這些點號編碼,則可比較方便地把這些點連接起來。或者通過編制編碼引導文件,實現自動連線。當完成這項工作後,再把這些圖拿到實地對照,量取實地沒有測到的各種數據,再在計算機上進行交互編緝,從而得最終的地形圖。

2。4。3注意事項

2。4。3。1司尺要點

採用以上方法,對觀測及司尺人員的要求是比較高的。第一配合要默契,這一點測完了,下一點應測什麼應心靈相通;對觀測人員的輸入數字及字母的熟練程度要求較高,一般應在10秒內完成。第二司尺人員擔負着室內繪圖的工作,是測圖過程中的主要人員,所以對於地物(貌)的綜合取捨等要心中有數,並且應在跑尺前確定好跑尺的線路,儘量避免走冤枉路。

採用這樣的測量方法要省事、快捷。測站上所需要的僅是編碼及照準兩個過程,而司尺人員所需要做的僅是通過對講機報編碼、擺放稜鏡兩個過程。現在的全站儀測量一個座標,基本上在1秒以內,有的甚至達到了0。3秒一個點。受走路等原因的影響,測地物約30秒一個點、地貌在1分鐘以內,可以説,主要的時間是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時間,而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畫草圖的人員基本上是跟不上這個思路與速度的。經本人每天測量小時計,每天約可測600至900點。而且,連線的成功率在95%以上。

2。4。3。2碎部要點

在測量的過程中,碎部點的取捨和測量至關重要,測點過密,造成成圖密集,不該要的要了;測點過少,沒有把握地形的基本要素,因此對於碎部點的確定,就注意以下幾點。

1。建築物比較方正的可只需測出三點,第四點可由計算機來完成,南方的許多建築物看起來較方正,其實是不規則的多邊形,則需要全部實測點位。

2。不規則的地貌應儘量能多測一些點,因為在傳統測圖中一些細小的變化可通過手工來完成,但計算機的模擬是無法比較真實的反映出這些實際地形的。

3。對於程序中規定順序繪製的圖塊,如橋樑,廣告牌等,最好能按其順序進行測量。

2。4。3。2其他事項

1。要使用的所有儀器設備一定要經過具有資格鑑定部門的鑑定。

2。測圖單元的劃分,儘量以自然分界為界,如河流、道路等等以便於地形圖的施測,也減少了接邊的問題。

3。能夠測量到的點儘量實測,儘量避免用鋼尺量取。因為用全站儀所測量的速度遠非皮尺量取所能比的,而且精度也會高些。

4。實地數據採集時,配合要默契,不在測站可視範圍,則通過使用對講機來傳遞信息,跑稜鏡的人要將自己所要採集的地形地物數據點信息及時報告給測站人員,以確保數據記錄的真實性。

5。由於數字測圖很多工作是在計算機上完成的,所以如何加強檢核是每個單位所就解決的。特別是在測區遠離內業地點時,必須有一定的措施。

6。儘量在測站的可視氛圍進行數據採集,在通視不良的地方或者需要通過舉高支桿來觀測的時候,則引點到附近設站進行採集數據,避免由於支桿偏離地形地物點位而帶來的人為誤差。

7。外業進行數據採集時,一定要注意實地的地物地貌的變化,儘可能地詳細記錄,不要把疑問點帶回到內業處理。

三、實習體會

畢業實習是即將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的一次大演習。它集合了大學4年的專業所學,,是對知識的一次綜合運用。在南陽三維測繪有限公司短短的時間裏,我收穫很多。

首先,通過畢業測量實習,我學到了很多,比如對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加強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實習中,面對的是實實在在的任務,來不得半點推委和逃避,野外作業也沒有給你回去翻書的時間,一切都必須在現場解決。因此,這讓我深深明白理論知識的重要,在學校餘下的時間裏,我要安心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梳理和回顧,做到胸中有溝壑,一目瞭然。為以後實際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拓展了與人交際、合作的能力。我深感一次測量工作的圓滿完成,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快速而高效。因此,在以後的工作中自己在不斷加強業務能力的同時,要學會和同伴和睦相處,學會包容,學會忍受。

再次,通過實習我也認識到虛心求教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同伴有的只是中專或者中學學歷,他們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在理論知識上他們往往有些欠缺,但是他們豐富的經驗卻是一種寶貴的財富,這種財富在課本上是學習不到的。因此,在以後的工作中需要向常年工作在一線的測繪工作人員學習,不能擺架子,耍脾氣。虛心求教,認真學習,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使自己更快的成為一名合格的工程人員。

測量工程實習報告 篇5

一. 實習前沿:

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在實踐中鞏固知識,我的工程測量實習報告。實習又是對每一位大學畢業生專業知識的一種檢驗,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不到的知識, 人情世故、生活態度、待人處事、職場的生存之道等,使得我們既開闊了視野又增長了見識。實習也是我們走向工作崗位的第一步。我們在獲得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進行一次較全面、系統的訓練以鞏固課堂教學知識加深對測量學的基本理論的理解同時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併且提前與實習單位對接為實習單位提供對口的技能人才。通過實習通過寫實習報告總結這二個月的實習經歷回望來時路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升自己為以後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為走上社會奠定基礎。

二. 實習專業簡介:

“測繪”顧名思義測量繪圖之義。它屬於大地測量學的分支學科,就是工作人員通過計算機技術、光電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空間科學、信息科學為基礎,以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為技術核心和一些人為的操作儀器如:全站儀,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gps接收機、gps手持機、超站儀、陀螺儀、求積儀、鋼尺、秒錶等,將地面已有的特徵點和界線通過測量手段獲得反映地面現狀的圖形和位置信息的一門學科,實習報告《我的工程測量實習報告》。我的專修專業是建築工程技術,實習的專業卻是地形測繪。這兩門專業看起來是兩門不同的專業,但是測量這個崗位卻緊緊地把這兩門專業聯繫起來,使得我有了這次實習的寶貴機會並且積累了許多經驗。

三. 實習目的:

實習是工程測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在於除驗證課堂理論外,還是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的環節,更是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和訓練嚴格的科學態度和作風的手段。此次實習的目的在於以下方面:

1:學會熟練操作全站儀以及其他儀器;

2:通過實踐來掌握三角測量的的作業程序和測量步驟;

3:學會以及熟練運用軟件來繪製出地形圖;

4:學會基本的數據處理。

通過實際的操作從控制點的建立到地形點的測繪再到手繪成圖等等,可以增強測繪地面點的概念的認識,提高解決工程中實際測量問題的能力,為今後參加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 實習安排:

我此次畢業實習的進程安排大致如下:

(1)XX年12月---XX年1月在成都光大測繪諮詢有限公司測量崗位上進行頂崗實習並書寫實習日誌;

(2)XX年2月---XX年3月書寫實習報告並要與指導教師進行次的交流;

(3)XX年4月---5月上交實習報告、實習日誌和實習鑑定表。

五. 實習單位簡介

六. 實習內容

XX的年末我們來都我們的實習單位——成都光大測繪諮詢有限責任公司。經過初期的接觸和側面的簡單瞭解,我得到了我們所做的工作是石油以及天燃氣管線線路的測量。而我在此項工作中所從事的外業通俗的説法就是在野外搞實際測量。

剛開始來到新公司從事新的工作以及面對新的面孔以及新的語言,一切在我的眼中都是“新”的。我在師傅以及其他老員工的帶領下迅速進入狀態,經過長達數十天的跋涉和跋涉,流過無數的淚水,當然也有略帶有鹹味的汗水,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其他隱形的資源,最終拿下數十公里的管線測量工作。

測量工程實習報告 篇6

一.實習時間:

xxxxxx

  二.實習地點:

xxxxxx

  三.小組成員:

組長:xxx;組員:xxx

  四.指導教師:

xxx

  五.實習目的:

實習是工程測量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除驗證課堂理論外,還是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的環節,更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訓練嚴格的科學態度和作風的手段。通過控制網的建立、地形點的測繪、手繪成圖等,可以增強測繪地面點的概念,提高解決工程中實際測量問題的能力,為今後參加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實習設備:

DS3型微傾式水準儀,DJ6型光學經緯儀,塔尺,三腳架,盤尺,半圓儀,測釺,直尺,50*50圖紙等。

  七.實習內容

1. 水準測量:根據已知水準點的高程,測量其他水準點的高程;

2. 導線測量:通過測角和量距,求出各導線點的座標;

3. 碎步測量:根據控制點,測定碎步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 繪圖。

  八.實習步驟:

1. 水準測量:

(1)水準測量原理:

水準測量是利用水準儀提供的水平視線,藉助於帶有分劃的水準尺,直接測定地面上兩點間的高差,然後根據已知點高程和測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點高程。

設水準測量的進行方向為從A至B,A稱為後視點,a為後視讀數;B稱為前視點,b稱為前視讀數。如果已知A點的高程HA,則B點的高程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點的高程也可以通過水準儀的視線高程Hi來計算,即

Hi=HA+a

HB=Hi-b

(2)水準測量的外業施測:

1)水準點:用水準測量方法測定高程的點。

2)當預測高程的水準點與已知水準點相距較遠或高差太大時,兩點之間安置一次儀器九無法測出其高差。這時需要連續多次設站,進行復合水準測量。每測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預測水準點到已知水準點的高差,從而可得其高程。

3)水準測量的檢核

計算檢核:閉合導線的高差和等於個轉點之間高差之和,又等於後視讀數之和減去前視讀數之和,因此利用該式可進行計算正確性的檢核。

測站檢核:對每一測站上的每一讀數,進行檢核,用變更儀器法進行檢核。變更儀器法要求變更的高度應該大於10cm,兩次高差之差不應超過規定的容許值,即6mm。

閉合水準路線的成果檢測:理論上各測段高差之和應等於零,實際上上不會,存在高差閉合差,其不應該大於你容許值,即,若高差閉合差超出此範圍,表明成果中有錯誤存在,則要重返工作。

4)水準測量的內業計算:

檢查水準測量手簿;填寫已知和觀測數據;計算高差閉合差及其限差;最終結果見附表。

2.導線測量:

(1)導線測量概述:

導線從一組已知控制點出發,經過幾個點,又回到起始點上,形成一閉合多邊形,成為閉合導線。由於測量了多邊形的各內角及邊長,閉合導線也具有檢核作用。

角度檢核條件:

多邊形各內角的觀測值之和與其理論值之差,

應滿足限差要求,其中n為多邊形角個數。

座標增量檢核條件:

上述理論值應為零,可實際上一般不等於零,但也應該滿足限差要求。

(2)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

導線測量的外業工作包括:踏勘選點及建立標誌,測角,量邊等。

1)踏勘選點及建立標誌:

在選點前,應先收集測區已有地形圖和已有高級控制點的成果資料,將控制點展繪在原有地形圖上,然後在地形圖上擬定導線佈設方案,最後到野外踏勘,核對、修改、落實導線點的位置,並建立標誌。

選點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①相鄰點間應相互通視良好,地勢平坦,便於測角和量距。

②點位應選在土質堅實,便於安置儀器和保存標誌的地方。

③導線點應選在視野開闊的地方,便於碎部測量

④導線邊長應大致相等,其平均邊長應符合表6-3所示。

⑤導線點應有足夠的密度,分佈均勻,便於控制整個測區。

2)測角:

導線轉折角的測量採用測回法觀測用DJ6經緯儀測兩測回,當盤左、盤右兩半測回角值的較差不超過±40″時,取其平均值。

3)量邊:點間距離已經給出,無需測量。

(3)導線測量內業計算:

導線測量內業計算的目的就是計算各導線點的平面座標x、y。

計算之前,應先全面檢查導線測量外業記錄、數據是否齊全,有無記錯

算錯,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數據是否準確。

1)準備工作

將校核過的外業觀測數據及起算數據填入“閉合導線座標計算表”中,見表6-6,起算數據用單線標明。

2)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

①計算角度閉合差 n邊形閉合導線內角和的理論值為:

式中 n——導線邊數或轉折角數。

由於觀測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誤差,致使實測的內角之和 不等於理論值 ,兩者之差,稱為角度閉合差,用fβ表示,即

②計算角度閉合差的容許值 角度閉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觀測的質量。各級導線角度閉合差的容許值fβp其中圖根導線角度閉合差的容許值fβp的計算公式為:

如果 > ,説明所測水平角不符合要求,應對水平角重新檢查或重測。

如果 ≤ ,説明所測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對所測水平角進行調整。

③計算水平角改正數 如角度閉合差不超過角度閉合差的容許值,則將角度閉合差反符號平均分配到各觀測水平角中,也就是每個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數vβ,vβ的計算公式為:

計算檢核:水平角改正數之和應與角度閉合差大小相等符號相反,即

④計算改正後的水平角 改正後的水平角βi改等於所測水平角加上

計算檢核:改正後的閉合導線內角之和應為(n-2)×180?。

3)推算各邊的座標方位角

根據起始邊的已知座標方位角及改正後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導線邊的座標方位角。

本例觀測左角,按式(4-18)推算出導線各邊的座標方位角,填入表6-6的第五欄內。

計算檢核:最後推算出起始邊座標方位角,它應與原有的起始邊已知座標方位角相等,否則應重新檢查計算。

4)座標增量的計算及其閉合差的調整

①計算座標增量 根據已推算出的導線各邊的座標方位角和相應邊的邊長,計算各邊的座標增量。

②計算座標增量閉合差 實際上由於導線邊長測量誤差和角度閉合差調整後的殘餘誤差,使得實際上的誤差保持在一定的範圍內。

測量工程實習報告 篇7

一.前言

20xx年12月19日至12月30日,學院組織了土木工程部分班級的實習工作。在實習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以測量員的身份,以廣西大學西校園靠大門西側的商學院附近為實習場所,參加了地形圖的測繪以及施工放樣的實習工作。實習是土木工程的學習流程中必不可缺的環節,它讓我們鞏固了學習的內容,把理論投入到應用中,做到學習與實踐的統一的同時,也為大學畢業後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經過兩週的實習,我們順利地完成了實習任務。

二.實習內容

12月19日,我們來到了土木試驗樓底集合。在人員到齊後,領了本次實習工作中的全部儀器。之後來到了實習地點——商學院附近的草坪,在瞭解了第一個實習任務後,我們立馬行動起來。

2.1控制測量

2.1.1 踩點選點

在開展正式測量工作之前,我們跟着實習老師進行了踩點選點工作。通過參考往屆學長學姐們畫的地形圖樣圖,我大致瞭解了測區範圍,在心裏留了個底。拿着鐵錘和木樁,我們連同幾名組員一起,首先把公共點B-1定了下來。在大致按照測區的外圍,逆時針走了一圈後,控制點就基本定下來了,但是由於沒有經驗,我們組的點位沒有選好,導致給後面的測量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麻煩。

控制網大致示意圖如下:

控制區面積約為62500m2

其中有兩個已知控制點

一個公共控制點

地形圖規格為50 x 50 cm

比例尺為1:500

2.1.2 水準測量

根據事先安排好的順序,第一天是第7組使用全站儀測控制點的座標,所以我們組先開展了水準測量的工作。

使用到的儀器:水準儀,水準尺;測量方法:水準測量;測站檢核方法:雙面尺法;路線:附和;起點:A014,終點:A015;AO14到A015的高差h=-843mm;fh容=±29.4mm,fh=-17mm,成果合格;測量目的:測量出各控制點的高程。

因為之前做好了預習工作,所以在開始自由測量後,我們迅速進入了工作狀態,開始回憶操作步驟,同時分配好組員的任務,依照實習要求,輪流負責立尺,儀器設置,讀數,記錄和計算。

測量的大致步驟為:1.在已知高程點和未知點的連線的垂直平分線的一個位置上安置儀器;2.由立尺的人員在後視點立尺,讀數的人員瞄準後讀數;3.記錄,翻轉尺面,重複步驟2;4.在前視點,重複步驟2、3;5,計算,紅黑麪高差差不超過5mm即為該測站測量合格。

測量第一個任務過程比較順利,沒有出什麼大差錯,唯一的問題就是因為兩點之間的遮擋物過多,影響了讀數的速度。在整理並驗算後,誤差在容許範圍之內,水準測量的工作順利結束。

2.1.3水平角測量

本組開展水平角測量工作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天早上,時間較緊,因為第二天早上全站儀的誤差過大,接着下午考試,所以進度拖慢了一天(具體後述)。 使用到的儀器:經緯儀,鐵釺,花杆;測量方法:測回法;路線:閉合(A014);Σβ測=899°59′09″,Σβ理=180(7-2)=900°;f=-51″,f容=±0°2′39″,

成果合格;測量目的:測量閉合路線各內角角值。

進度的滯後,使得組員都處於比較緊張的狀態之中,擔心角度測量再次出差錯並返工重測。吸取了全站儀的教訓,我在測量前做足了準備工作,將測回發的步驟熟記於心:

1.在測站上安置好儀器,包括對中整平;2.盤左位置,精確瞄準左方目標A,配置水平讀盤為0°00′00″或者稍大位置(置零);3.鬆開水平制動,順時針轉動儀器,精確瞄準右方目標B,讀數;4.盤右位置,瞄準右方目標B,讀數,鬆開水平制動,逆時針旋轉儀器,瞄準左方目標A,讀數;5. 驗核計算β左-β右≤40″,取β=(β左+β右)。

在該項任務上,我們組出現了一點失誤,具體為,在第一個角度測量的左方目標與最後一個角度測量的右方目標不同,導致最後在驗算時差了測量值與理論值30多度,着實讓我們士氣低下,還好不久之後就發現了錯誤,驗算後也在誤差範圍之內,算是虛驚一場,也讓我們知道了在注重速度的同時要更加細心的道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A014這個已知控制點太熱門,導致我們大組的三個組和其他班的一個組都想使用,效率變得很低。

2.2 碎部測量

2.2.1控制點座標測量

在第二天早上,輪到我們組使用全站儀測量控制點的座標,因為在第一次使用時,事先複習不到位,所以效率比較低,並且最後出現了誤差過大的錯誤而返工重測第二次。

使用到的儀器:全站儀,量衣尺,花杆,鐵釺,稜鏡;測量方法:極座標發;路線:閉合(A014);相對中誤差K=1/26896,容許誤差K容=1/20xx,成果合格;測量目的:測量出各控制點的座標,以供展點。

全站儀的大致使用步驟為:1.在控制點上安置儀器,包括對中整平,量取並記錄儀器高;

2.設置儀器,輸入測站點座標,後視點座標,瞄準後視點定向;3.將稜鏡立在後視點,量取並記錄稜鏡高;4.對準稜鏡,測量,記錄數據;5.換下一站,重做步驟1~4;6.結果檢核,計算相對中誤差。

第一次測量是,結果與已經座標X數據相差3m之多,使得我們一個早上的工作化為浮雲,經過回憶思考,總結出出錯的原因:後視點的定向不準,因為控制點之間遮擋物(主要為汽車)太多,所以我們使用了花杆來定向,在瞄準的時候又只能瞄準花杆頂部,導致了定向誤差,而誤差的不斷累積,就超出了容許範圍。

第四天一早,(因為其中一組在第三天時全站儀返工了兩次,所以第三天沒能夠使用)我們7點半不到就拿着器材來到了測區,為的是在汽車來到停車位擋住視線之前測完。第一次測量的熟練度加上更加細心的操作,第二次測量得到了一組令人滿意的數據,並將控制點展繪到了圖紙上,為接下來長達五天的碎步測量打下基礎。

2.2.2碎部測量

我們組馬不停蹄地開始了碎步測量的工作,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項任務——繪製地形圖。這是一項重複工作多,考驗耐心和組員間的配合的工作,所以身為組長的我考慮好了組員間的分工,以求達到最高效率和最好質量。

使用到的儀器:經緯儀,量衣尺,水準尺;測量方法:極座標法;測量目的:測繪地形圖;圖紙比例尺:1:500;個人主要負責工作:刺點、指揮。

主要步驟:

一。安置儀器,在選定的測站上對中整平儀器,並用量衣尺量取儀器高i;

二。定向,瞄準另一個控制點,配置水平度盤為0°00′00″;

三。跑尺,依次將尺子立於地物、地貌特徵點上;

四。觀測,依次瞄準立尺,讀取:水平角β、視距KL、中絲讀數v、豎盤讀數L;

五。記錄,依次記錄以上數據;

六。計算,計算平距D=KLcos2α,豎直角α=90°-L,高程H=H0+Dtanα+i-v;

七。刺點,利用量角器,兩腳規,根據D、β把立尺點的位置展繪到圖紙上,並在點旁邊標註高程,同時隨手連線相關點而成地物輪廓。

測量的一開始,我們組內配合不夠效率,集中表現為立尺讀數的速度不夠快,我刺點也刺錯位置。但在磨合協調後,效率漸漸的有了提高,整個步驟下來如行雲流水一般順暢,也使得我們追上了其他組的進度。

到了12月26號,四個組之間的進度基本持平,就剩商學院旁邊的綠地部分沒畫,因為地形複雜,所以第7組的組長提出再多設幾個公共控制點。於是我們用26號下午把控制點找了出來,為最終階段的測量做好準備。

在12月28號,我們組完成了全部的碎步測量工作,歷時5天。

2.3 施工放樣

2.3.1建築物軸線放樣

結束了測繪工作,我們開始進行測設。因為之前的實驗課我們班沒有做過測設,所以在聽老師講的時候心裏有點懸,不過理清之後覺得比碎步輕鬆得多。

設計圖:

放樣參數:

規格:20m x 30m

放樣方法:通過已經測量控制點放樣

使用器材:經緯儀,鋼尺,鐵錘,木樁

測量目的:把建築物主要軸線在地面上標定出來

距離中誤差K=1/6667<1/20xx,合格

大致步驟:1.在地形圖上畫好所需放樣的主要軸線,計算出靠近控制點的兩點的座標和方位角,再根據控制點和一個已知方向,求出水平角;2.用經緯儀測設出角度,用鋼尺和木樁測設出距離;3.測設完成後用經緯儀和鋼尺檢驗角度和各邊距離,求出相對中誤差。

這個測設任務在檢核的時候,我們組的誤差過大,與理論值差了3釐米,不過當時因為知道理論值,所以很快找出了問題所在。

2.3.2圓曲線測設

圓曲線測設與軸線放樣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上手比較快。

設計圖:

放樣參數:

偏角α=60°

設計半徑R=20m

曲線長L=20.994m

切線長T=11.547m

外矢距E=3.094m

切曲差

q=2.15m

大致步驟:將經緯儀安置在交點處,從交點沿着兩切線方向分別測設切線長T,可以定出ZY和YZ點,沿轉向角α的內角平分線方向測設外矢距E定出QZ點。

該項任務之中沒出差錯,順利完成。

2.3.3高程測設

測量結束的倒數第二天,我們進行的是高程測設和土方量計算。

設計圖:

設計參數:

已知高程點A014,H=77.380m

後視讀數a=1.472m

測設高差 +0.7m

設計高程 H設=78.080

應讀前視 b=0.772m

大致步驟:1.在已知點A與測設點B之間安置粗平儀器,並瞄準已知點立尺讀取中絲讀數a;2.計算立尺立於H設=上時的應讀前視讀數b;3.實地操作,將尺立於B點上的豎直面,在讀數人的指揮下,上下移動立尺,知道尺子上讀數為b為止,此時沿尺底用鉛筆劃線,即為H設。

在檢核時,我們組的數據誤差過大,因為每一條標高先都是不同同學測設的,所以比較容易找出問題所在,另外我們組犯的錯誤是用粉筆劃線,導致不好量距檢核。

2.3.4土方計算

因為場地不夠,我們只能在紙上聯繫土方量的計算。

大致步驟:1.計算設計標高,計算出各格的平均高程,再求出算數平均值,即為設計標高;2.計算施工高度,施工高度=地面高程-設計標高;3.繪出施工零線,不填不挖的邊界線,稱為施工零線;4.計算各格土方,V=hxS;5.檢核,填方量與挖方量之差<500m3。

具體見表格。

2.4儀器考核

實習最後一天的內容是儀器考核,8分鐘內用經緯儀測角度一個測回。因為組長要第一個先考,所以不免有些緊張,導致選點錯誤,選了一個很難瞄準的鐵釺,浪費了不少時間。還好最後在8分鐘之內完成了考核。

至此,實習就算正式結束。

三.心得體會

每當到了測量實習期間,西大里面都會有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起早貪黑,揹着器材,到處跑。現在化身為這道風景線,百感交集。

測量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不僅考驗了一個人理論學習的能力,還需要很強的實踐能力,可以説是理論結合實踐的體現。

除去專業技能的鍛鍊和提高不説,這兩週的實習給我最大的感覺是辛苦。這裏的辛苦,不是指身體上的累,而是精神上的辛苦。因為在實習的同時還要參加期末考試,所以經常是天黑後迷迷糊糊地去吃飯然後馬上直奔圖書館了。不知道學院能否調整一下實習時間,讓考試和實習交錯開來。

其次,我更加明白了無論是現在的學習還是以後的工作工程中,細心的重要性。因為粗心而犯的錯,小則只用塗掉重寫,大則返工重做。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

無論是作為一名組長還是一名測量人員,耐心也是一個必不可缺的素質。在實習過程中,重複工作較多(尤其是碎部測量),一直做下去會容易心煩,一心煩就容易出錯,一出場又容易心煩這樣的惡性循環。而與組員之間的交流也需要耐心,因為不能理解對方的真正想法而出現矛盾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雖然很辛苦,但是這次實習機會對我們來説非常寶貴,也給我們嚐到土木工作者的艱辛,為以後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並讓我們做好心理準備。

測量工程實習報告 篇8

前言

在20xx至20xx學年第二學期末,自20xx年12月1日起,我們進行了為期14天的工程測量實習。

這次實習的內容是對工程測量知識的實踐化,實習的要求是讓每個同學都對工程測量的實際操作能夠達到基本掌握的程度。這次實習與以前的課堂實習相比,時間更加集中、內容更加廣泛、程序更加系統,完全從控制測量生產實際出發,加深對書本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掌握與綜合應用,是培養我們理論聯繫實際、獨立工作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質。也是一次具體的、生動的、全面的技術實踐活動。

在實習的第一天,由常允燕老師給我們做了實習的動員。在動員會上,常老師強調了本次實習的重要性,並分析了水電校地理條件較複雜及建築物密集等因素給本次實習帶來的困難。並鼓勵同學們努力克服困難,努力完成本次實習。還講解了儀器操作、搬遷中的注意事項,並要求在實習期間自行保管實習備品。本次實習中需要用到的儀器主要有水準儀、水準尺、腳架、經緯儀。當天我們就正式開始了室外的測量工作。

(二) 實習目的

(1)鞏固課堂教學知識,加深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理論的理解,能夠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內容得到一次實際應用,使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 (2)通過實習,熟悉並掌握三、四等控制測量的作業程序及施測方法。 (3)掌握用測量平差理論處理控制測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4)通過完成控制測量實際任務的鍛鍊,提高獨立從事測繪工作的計劃、組織與管理能力,培養良好的咱也品質和職業道德。 (5)熟悉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的工作原理。 (四) 實習心得

為期兩個星期的工程測量學習已經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讓我深刻明白了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性。測區是我們重慶市永川區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校區,雖然測區比較大,基本上是整個學校,測繪圖也是我們整個學校的平面圖,為了能儘快地完成任務,我們小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進行測量,我們在測量的過程中也並不感到累,也沒有感到辛苦,反而還能自得其樂。

測量學首先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繫起來。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目標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信息社會裏,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做為地球信息系統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信息。構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及各種專題的和專業的地理信息系統,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統一標準,可共享的測量數據庫和測量成果信息系統。因此測量成為獲取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最可靠,最準確的手段。測量學的分類有很多種,如普通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作為建築工程系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測量的各個方面。測繪學基礎就是這些專業知識的基礎。

通過這次實習,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鍊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準儀、經緯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經緯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於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於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温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於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於可變動誤差來源)。瞭解瞭如何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2)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水平。(3)通過各種處理數據的數學方法如:距離測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長改正,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來減少誤差。第三,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後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通過實踐,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練,學會了數字化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我們在這次的實習中,也瞭解到了要想很好地進行測量,首先必須要掌握過硬的基本理論知識,要有實幹精神,每個組員都必須親自實踐,而且要分工明確,工作也可以交換來做,還需要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實習測量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沒有錯誤,我們應該不氣餒,繼續一次又一次的重測,重計算,一次次地練習,一次次得提高測量水平,我們不斷在經驗中獲得教訓。而且也多虧了老師的指導,我們實習之初,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多虧的老師的耐心講解,才使我們解決了不少測量中的難題。

我們在實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難,在我們實現之初,我還有點擔心自己不會測,測不好,擔心只有兩個星期的測量時間,自己不能按時的完成任務,但是,經過我們小組的反覆測量,我們的團結、默契,克服了測量中的種種問題,終於按時完成了任務。在測量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