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節日慶典

濱州的風俗習慣有什麼

欄目: 節日慶典 / 發佈於: / 人氣:3.12W

濱州市位山東省北部、魯北平原、黃河三角洲腹地,版圖面積9600平方公里,那麼,你知道濱州的風俗習慣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濱州的風俗習慣有什麼
  濱州的風俗習慣一、婚姻

提親80年代起,提親方式多樣。一是介紹人對男女雙方情況(年齡、相貌、性格、文化程度、家庭狀況等)熟悉,熱心幫忙,主動為其撮合,或是受一方委託為其提親。二是男女雙方自由戀愛,為求名正言順,託一熟人作介紹人,此種提親只是形式而已。三是由大眾傳媒、婚姻介紹所承擔提親職能。經介紹人提親的男女須約定時間相看,首次見面僅對相貌、年齡、言談舉止有表層認識,以後則自行約會,對對方品性、家庭、職業、興趣愛好作深入瞭解。城鎮許多青年男女自由戀愛,將對方帶到家中,介紹給家人,自己充當介紹人。沾化、無棣縣少數地區尚有訂“娃娃親”陋習。

定親男女交往一段時間,認為滿意即可定親,有書面和口頭兩種方式。書面定親即將家中長輩的輩分、姓名、年齡等寫在紅紙上,名“帖”;另紙寫兒女姓名、年齡、屬相以及“年庚相符,屬命相生,願結秦晉之好”之類文字,名“柬”。然後由介紹人轉交雙方,男方要給女方放禮。80年代,部分農村地區多采用此方式。口頭定親即男女雙方(包括家長、兒女、直系親屬等)約定時間聚會,以交談方式將親事定下。地點一般選在男方,由男方設宴款待,並給女方見面禮。

議婚男女雙方商議結婚時間、彩禮多少、嫁娶議程、接(或送)親方式等。議婚由雙方家長、子女直接出面交換意見,有時須介紹人從中協調,往往商議多次才達成共識。議婚時,男方要付給女方一筆彩禮置辦嫁粧,女方往往退還一小部分以示客氣。

娶親娶親前男女雙方先到當地政府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女方置辦嫁粧,男方則要裝飾洞房,擺放新傢俱(若女方陪送傢俱,需提前送到),牀(炕)鋪設一新,門口貼對聯。娶親這天,一般由男方去接(有的由女方送),80年代初,坐馬車或騎自行車,中後期乘拖拉機或農用車,90年代多用小轎車。新娘有孃家人陪送,嫁粧同時送到。下車時放鞭炮、奏鼓樂歡迎。新娘、新郎步入院中,司儀主持婚禮儀式。之後,新娘入洞房,圍觀者隨即湧入,名曰“鬧洞房”,濱州一帶還有“鬧婆婆”習俗。是日,男方大擺宴席招待女方客人與賀喜親友,城鎮宴客多在酒店。90年代,政府倡導移風易俗,組織集體婚禮,既熱鬧又節儉,還有的青年男女選擇旅遊結婚。

農村中結婚彩禮過重現象較為普遍,城鎮接送新娘、婚宴講排場之風亦有蔓延之勢。

  濱州的風俗習慣二、生育

80年代起,國家倡導計劃生育,後定為國策,對生育習俗有較大影響。育齡大都推遲,生育胎數大為減少。婚後多年不育者,不再利用迷信方式求子,夫妻到醫院檢查,有病及時治療。懷孕後經常到醫院查體,分娩一般去醫院。嬰兒出生3天后,孃家攜帶營養食品及嬰兒衣服前來看望。因多為獨生子女,起名格外慎重,講究新鮮別緻、寓意深遠、順耳上口,農村起名還須把體現輩分的字考慮在內。全家人大都參與命名,往往起出數個名字,擇優而用。乳名多為疊字,大名兩字者漸多。嬰兒出生第12天,俗稱“十二晌”,親友帶禮物來賀,給嬰兒“圓耳朵”。出生1個月,俗稱“滿月”,孃家接母子去住一段時間,給嬰兒“鉸頭”。90年代,城鎮時興用嬰兒胎毛製作一支毛筆,作為永久紀念。至百日,為嬰兒掛長命鎖,穿“百家衣”,照像留念。週歲日,親友都來祝賀,主人舉行家宴招待。在農村,若為男孩,週歲紀念尤為隆重。過去流行“抓週”習俗,現漸廢。

  濱州的風俗習慣三、稱謂

80年代,家庭及親屬稱謂與前基本相同,書面稱謂如家父、令尊、仁兄、舍弟等用者漸少,只在一些特殊場合使用,大都使用口頭稱謂。

社會稱謂變化較大。70年代末,社會成員間互稱同志。80年代,只在會議或公務活動中稱同志,一般場合稱師傅,若為熟人或同事多以姓氏相稱,根據年齡在姓前冠以“老”或“小”。農村鄉鄰多以輩分、年齡作為稱謂依據。90年代,城鎮中對男性多稱先生,對女性稱夫人、太太、女士、小姐等。工商界流行稱“老闆”(企業主)、“老總”(公司經理)。公務員間多以職務相稱,如對方為副職,則將“副”字去掉。對專業技術人員多以職稱相稱,如某教授、某大夫、某工(工程師)等。

  濱州的風俗習慣四、壽誕

為老人祝壽是傳統的敬老習俗。80年代,一般60歲以上老人才開始做壽。壽日這天,兒女、親友們帶着蛋糕、肉類、酒、茶及老人喜愛的`其它禮品來為老人祝壽。家中置辦豐盛的酒宴,老人穿戴一新居於首座,全家人一一敬酒,祝老人健康長壽。90年代,許多家庭到酒店為老人祝壽,有的到電視台、廣播電台點歌或包一場電影為老人賀壽。是日,因兒女們聚齊,大都照全家福像。

90年代,60歲以下中青年人也開始過生日;獨生子女為家庭關注的中心,每逢生日必過,且隆重,已失去壽誕習俗的原本意義。

  濱州的風俗習慣五、喪葬

80年代起,傳統喪葬習俗中部分禮儀在農村又流行起來。老人生命垂危時,子女即給老人換衣服,無論冬夏,均着棉衣。凡直系親屬均守護身邊,聽遺囑,目視老人離世。老人嚥氣,晚輩立即到院中面向西南“叫魂”,意在喚回死者靈魂,亦有訃告族人、鄰里之意。然後將死者置於靈牀上,供食品,上香,點長明燈。晚輩着孝服,門上貼白紙。主持喪事的族長或村幹部委派人向死者親友報喪,有書面訃告和口頭報喪兩種形式,主要內容為死者姓名和去世、入殮、出殯的時間。

80年代初,農村地區多實行土葬,須將死者裝入棺內,名為入殮。此時,親屬都須到場向遺體告別。死者若為女性,必須由孃家人在場。入殮後,棺材停放靈棚,晚輩按男女分列兩邊接受親友弔喪。弔喪者先哭後行跪禮,至親者還須付奠儀。停靈期3~5天不等。

出殯前一天晚上,喪家為死者舉行送行儀式,俗稱“送盤纏”,地點選在路口或空地。執事人預先擺供桌,置香爐燭台,備好菜餚酒食,晚輩及親友一一向死者魂幡叩首送行。禮畢,燒紙車、馬、轎、搖錢樹等,兒女們哭號着向火中奔,以示對死者挽留。出殯,又稱下葬,長子持靈幡,其他晚輩執哀杖,隨棺材至墓地。棺入穴後,晚輩捧土撒於棺蓋上意在親埋。然後鄉鄰堆土成墳。第三日,兒女們填土“圓墳”,燒紙祭悼。自親人亡故之日起每七日到墳上祭奠一次,“七七”為止。

父母在世的亡故者不循以上禮儀。80年代中後期,境內普遍推行火化,政府倡導移風易俗,禮儀逐步簡化。平掉分散在田間的墳墓,建立公墓,有的村建起紀念堂存放骨灰盒。90年代起,農村時興為去世者立碑或植樹以作紀念。

城鎮居民喪事較簡,去世後,在殯儀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親屬、友人、同事向死者致哀。之後,送火葬廠火化,骨灰盒送紀念堂存放。

  濱州的風俗習慣六、祭祖

80年代起,農村舊時祭祖之風又興。祭祖由掃墓、家祭兩種方式。掃墓又稱上墳,有固定日期。清明掃墓最為普遍,除祭祀外,還要為墳墓添土,防備夏日雨水沖刷。農曆七月十五與十月一日掃墓者多為女性,一般只上“新墳”(即亡故不久的祖父母、父母之墓)。春節掃墓最隆重,合族男性均到墓前叩拜先人,並擂鼓奏樂,燃放鞭炮。家祭,即在家中設堂祭祖。一般在年三十(小進二十九)凌晨,家長率子侄到村頭請祖先回家過年。在堂屋設供桌,懸掛“家堂”,陳列族譜,點燃香燭,擺上貢品。除夕,家人向祖先叩頭行禮,上香燒紙,燃放鞭炮。八年級送先人歸。仲秋節、先人祭日亦有祭祀者。

  濱州的風俗習慣七、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