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文學

秋日裏的小鎮隨筆散文

欄目: 文學 / 發佈於: / 人氣:1.55W

鳳凰小鎮,坐落在四面環山的狹長谷地,一條彎彎的小河,像一條潔白的哈達從中穿過,沿着河流徐徐展開的是一幅金色的畫卷,稻穀在稻田裏翻滾着金色的谷浪。

秋日裏的小鎮隨筆散文

秋天的鳳凰小鎮,可以説是四季中最美,最令人難忘的季節。當樹葉開始叛逃枝幹,南遷的鴻雁哀鳴着從小鎮的上空飛過。稻田呈現給人們的是一片金黃,秋風拂過,金色的谷浪如同翻滾的海洋,“沙沙”的聲音,是它奏起的歡樂樂章。稻田在秋日的陽光下閃爍着耀眼的金光,彷彿為小鎮平添了一圈金色的光環。

抬頭望向蒼藍空曠的天空,天空似乎也因秋的到來而特意打扮了一番,給人一種天高氣爽、風輕雲淡的感覺。一行南遷的鴻雁從我的眼際匆匆劃過,在天際沒有留下半點的漣漪。秋風起,鴻雁遷徙,飛往那未知名的地區與國度。而這一切,被我看在眼裏,痛在心裏,同時更讓身處異鄉的我感慨萬千。似乎那遷徙的鴻雁經過我的故鄉,它的肚裏滿載着故鄉給它準備的穀粒,它的脖子上,繫着故鄉捎給我的書信。

往事盈上心頭,不覺悲傷已盈滿眼眶。一滴不知名、鹹鹹的神祕液體,悄然光顧眼眶,裏面包含着未知的憂傷。心裏知道痛,但卻找不到更好的詞語來描繪與形容,只是靜靜地看着異鄉滿山的紅葉和金黃的稻田,暗自神傷......

收穫的季節,是金桂飄香的時令。但我卻在金色谷浪的濤聲中拋開了父母,叛逃故鄉,像一個孤魂野鬼般的在外漂泊,流浪。在流浪、漂泊的日子裏,曾千般地夢迴故鄉,夢見父母。但夢醒後的我,卻不知何時才能回到故鄉,何時才能扛上父母從肩上卸下的重擔。回憶,像水庫泄洪的閥門,一旦打開,似乎就很難關上,故鄉發生的劇情在心底一幕幕上映。

嘴裏習慣性叼着煙斗的阿爸,站在鳳凰小鎮的秋風裏,唱着那首古老的歌謠,牽着那頭啃食了多少個秋季的老牛,在寂靜的山野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國畫。然後在秋風裏和他身後的老牛,在土地上重複演繹多個故事中慢慢老去。秋風無情地裂開了父親厚厚的脣,風乾了他淳樸善良的臉頰,在那樸實而淳樸的臉上,爬滿了叫皺紋和歲月的東西,那是人人為之害怕的年輪。

爺爺站在秋日的風裏,不服老地揹着竹簍,拿着裝有鈎子的竹竿,看着老屋旁掛滿金黃的柿子樹笑呵呵,那沒牙的嘴裂成了一條縫。不服老的爺爺一步步逼近柿子樹,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柿子樹,一手倚着枝幹,一手用帶鈎子的竹竿去摘掛滿柿子的枝幹,然後小心翼翼地放入掛在面前的竹簍裏,那滿樹金黃的柿子如同爺爺最疼的孫子,他懂得用怎樣的方法去呵護他。而那掛滿金黃柿子的樹幹,留住了秋的顏色,卻留不住爺爺頭上僅剩的幾絲黑髮。爺爺在秋天裏採摘着秋天的顏色,收穫着他晚年的幸福。

燈光下專心致志刺繡的阿媽,穿針引線的手活已不勝當年,那叫歲月的痕跡,遮擋了她的眼睛。雖入秋季,但還沒有收割,這個時候,是阿媽最清閒的時候,閒下來的阿媽,卻有顆閒不下來的心。阿媽總會從那塵封已久的箱底,拿出在她年輕時為她未來媳婦做的嫁衣,那是她一針一線,在多少個煤油燈下繡出來的桃花瓣。有時,阿媽也會跑到田裏,用手慢慢地觸摸着那飽滿的玉米。一會摸摸這個,一會捏捏那個。那地裏的玉米齜牙咧嘴地笑彎了腰,露出了滿口的金牙。看着金黃的玉米,阿媽的嘴角裂開了縫,眼睛眯成了一條線。

梯田裏未收割的稻穀,在秋風裏爭先恐後地搖曳着那飽滿的頭顱。從山腳到山頂,一塊塊的'梯田繪成了一幅魚紋,像一條金色的鯉魚,在秋日裏閃爍着耀眼的光芒。

阿爸同幾個叔伯,正把“板鬥”從寨老家裏搬了出來。(板鬥,一種木做的,呈梯形狀,寬口處不密封的器具。)然後阿爸和幾個叔伯輪流背到梯田裏,他們的笑聲和勞動的歌聲在秋日的鳳凰小鎮上空徘徊。放眼呈梯子形狀逐級上升的稻田,阿媽和幾個嬸嬸一邊在割成熟的稻穀,一邊在談論今年的豐收。幾個頑皮的小孩在田埂邊搜尋着,尋找那叫着“螞蚱”的小動物,當然,這是被現代都市人稱之為“蝗蟲”的東西,而在農村,不管是在孩子的眼裏或者大人的眼裏,那可是一道美味的菜餚。

當搜尋到“螞蚱”蹤跡的時候,便小心翼翼地去抓住它,害怕因動作太大而引起響動驚動它逃走。為什麼説“螞蚱”對小孩子或者大人的誘惑力那麼大?那是因為螞蚱是一道美味的佳餚,把抓獲歸來的螞蚱用線串成一串,掛在脖子上拿回家裏,放火上一烤,或者直接放在油鍋裏炸成金黃,再加上點鹽和其他什麼的,那味道可真賽過人世間的任何一道美味。當然大人雖然支持抓螞蚱,但也只允許孩子們在割完稻穀的田裏,而未割完稻穀的田裏,是不允許孩子們踏入半步。但割完稻穀的田裏,螞蚱卻很少,所以,孩子們也就不會聽大人的叫喊,依然在還沒有割完稻穀的地方抓,由於抓捕的技術不精,往往會把那成熟得搖搖欲墜的稻穀弄得掉了一地。而往往這時,就得承受大人的一頓罵或者一頓打。

阿媽抬頭望了望開始西落的太陽,便停止了手中的忙着的活,叫上同家的嫂嫂,從那“板鬥”裏盛了一袋穀粒,扛着和同家的嫂嫂一同往家裏走去。不多時便從那吊腳樓裏傳出錘子與石臼碰撞的聲音。發出聲音的東西叫碓(dui)(用木石做成的舂米的器具,用於去掉稻殼的腳踏驅動的傾斜的錘子,落下時砸在石臼中,去掉稻穀的皮。石臼:shijiu,用石鑿成的舂米、谷等物的器具。)

當稻穀的殼脱落之後,然後把米從石臼里弄出來,再弄在簸箕裏去糠(簸箕,揚米去糠的器具,用藤條或者去皮的柳條、竹條編成的大樶子)。做成新年收穫的食物,那是用來與來幫忙收割稻穀的人共同分享的東西,當一袋接着一袋的稻穀被別人從田裏背到家裏的時候,阿媽和同家的嫂嫂已把飯菜做好了擺在了桌上,等待辛勤勞作一天的人來共享。

穀物歸倉,牛羊歸圈的時候,忙了一天的人聚在家裏分享着豐收的喜悦。而那特意遺留在田裏的穀粒,成了鳥雀撒歡的天堂。因為在鳳凰小鎮裏,至今還保留着一些被世人稱之為陋習的習慣,淳樸的村民在收割時,總會把田裏的食物故意遺留在田地裏,贈給那些留下來過冬的動物或者是去往遠方從這裏路過的動物。小鎮裏的人與人之間沒有鈎心鬥角的心態,沒有把金錢奉為至上的概念,鳳凰小鎮的人們都有着一顆顆善良而樸實的心,他們用樂觀豁達、不思回報的心態坦然面對人生短暫的幾十年。

秋日裏的鳳凰小鎮美輪美奐,民風淳樸。而鳳凰小鎮是我的家,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是動物嬉戲的天堂,更是飛往他鄉,長途跋涉最需要補充食物的鳥兒停留的地方。而我在它身上停留不久後,也將要匆匆地與那羣停留下來補充食物的鳥兒去往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