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文學

大學生活感悟隨筆:青春的花苞裏孕育着可能

欄目: 文學 / 發佈於: / 人氣:2.06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心中時常會積累了不少感悟和見解,這個時候,你可能需要寫一篇感悟的文章來記錄一下。不過,你知道怎樣記錄感悟會更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活感悟隨筆:青春的花苞裏孕育着可能,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活感悟隨筆:青春的花苞裏孕育着可能

大學生活感悟隨筆:青春的花苞裏孕育着可能1

有的人花錢真的就把金錢看的如糞土一般,而有的人卻為怎麼省錢而苦思冥想,有的人花錢看心情,有的人花錢看價格。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種叫做為了喜歡而生活,另外一種確實迫於生計,不得不委屈自己。

大學有一個室友,感覺攝像不錯,分分鐘買了上萬的相機,想要個平板,當天下單,下午就拿在手裏。而對於有些人來説,買瓶飲料都要考慮好久,這種感覺恐怕要等很久以後才能體會到吧。

其實這種情況完全可以改變,未來的你完全可以過自己喜歡的生活,買東西可以買的是喜歡,而不是需不需要。前提是我們需要存在一個意識,既然我們比起他們差的很多,我們就要更加努力的去彌補這段差距,如果一開始就輸在心態上,那你就真的輸了。

物質匱乏又怎樣,即使再匱乏也要把自己的內心充實好,不能因為現在的原因而委屈了以後的自己,如果僅僅因為沒money而放棄充實自己,放棄給自己輸送精神食糧,這才是最要命的。現在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以後也要因為自己前半生的貧窮而貧窮,這樣是最得不償失的。

經濟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機會成本,它這樣定義:(Opportunity Cost)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簡單的説就是你做一件事情的同時必須要放棄做另外一種事情,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必須要考慮好哪種情況才能帶來最大的價值。

身邊的同學經常出去做兼職,一學期下來可以做到各種類型的工作。前幾天和同學聊天時他想我羅列了各種他所做過的兼職,聽起來真叫人心動,經歷了那麼多,都是滿滿的生活經驗。我比沒有做過幾次兼職,雖然我也很需要錢,但是把應當投資自己的年紀選擇做一些兼職,用有限的青春年華去還錢,我認為這個機會成本是划不來的。

接觸社會固然是一種鍛鍊自己的機會,可是我們更要把大好時光用來充實自己,不能因為錢而失去一些更寶貴的東西。

三毛留學歐洲時,生活異常的艱苦,甚至每頓飯只吃黑麪包和白開水,但是她依然沒有選擇把寶貴的留學時光用來做兼職,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用來學習,在艱難的生活條件下走遍了歐洲。

當自己的內心漸漸充實起來,外在的東西也會隨之而來。

窮,並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分不清主次矛盾,年輕的我們總以為缺錢才是最大的'問題,其實以後我們都會明白,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叫事。

怕的不是缺錢,而是在本該充實自己的年紀,為了掙錢而耽誤太多的大好時光。

大學生活感悟隨筆:青春的花苞裏孕育着可能2

和朋友聊天,話題聊到了差距!我想這個世界上差距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常態,沒有差距反而會很奇怪,讓人無所適從。

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差距,差在哪裏?僅僅是錢多與否的問題嗎?我想並不是這樣。真正的差距已經不僅僅限於物質層次,或者説已經超越了物質,上升到了精神層次,富人不僅僅在物質層次上享受到的資源超我們一大截,重要的是在精神方面,有時候我們想習追也追不上。

朋友説,他大學同班有一個富二代,雖然衣食無憂,未來已被安排好,但依然非常的努力上進,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的鍛鍊自己,不斷嘗試新鮮事物,幾乎走遍了整個中國,有着廣泛的見識,深厚的閲歷,做每一件事都自信心爆棚。

我説,這樣的人才是最可怕,家庭給予他們的資源已經夠多,加上他們開闊的眼界還有努力上進得心,對於普通出身的你我簡直就是望塵莫及。

我也曾仔細想過,窮人和富人相差的僅僅是money的距離嗎?其實並不是,錢的多與少都只是在物質上,這個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後天的努力可以被彌補,但是在精神,閲歷上的差距是難以通過後天的努力所能彌補的,即使能夠彌補也需要花費更大得代價,有人説不就是精神層次嗎?我多讀幾本書不就得到了嗎?可是僅僅在書上看,和真正的去體驗一番,這之間的差距真的是很大。書上把風景寫的再美,不去看一次又怎能體會出來。

初入社會,有些人的經歷和閲歷已經比我們多出很多,加上他們本身的資源這隻會讓他們越來越優秀,而我們想要達到他們那個層次也會越來越困難。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即使一切都已被安排好,但是學習依然名列前茅。這樣的人才是最懂得奮鬥的人。

看到這裏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奮鬥嗎?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你根本就沒有抱怨的餘地。這個世界上沒有天才,只有不努力的笨蛋,正是因為缺少物質的滋潤,所以才要更加努力啊,沒有傘的孩子,才更要努力奔跑,因為這是唯一可以突破自己的機會,不要等到七老八十回顧自己的過去時,想象着如果當初選擇另外一條路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結果,不是為時已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