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文學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500字(通用11篇)

欄目: 文學 / 發佈於: / 人氣:2.55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再別康橋讀書筆記500字(通用11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500字(通用11篇)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1

再別康橋,始終是字字見真情,聲聲憶回長。它的三美將永遠留於我的心間!

一、音樂美。

全詩連用三個“輕輕的”,語句連貫,和諧動聽,顯得節奏輕快,旋律優美。詩中運用了復沓,疊句疊詞等寫作手法,造成了迴環往復的旋律和婉轉悦耳的樂感,令人回味無窮,回憶悠長。

再別康橋,恰似一曲美妙動聽的音樂!

二、結構美。

通讀全詩,此詩共四行一節,第一節詩行兩兩錯落有致,每句的字數基本為六七字,於參數變化中見整齊;行文押韻,逐節換韻,並對仗工整,有行雲流水之美感。又通過描摹不同方向及視覺,含蓄而又直白的表達了作者的真情實感,處處見真情。

再別康橋,猶如一幅精選的設計圖。

三、意境美。

全詩使我們彷彿感受到詩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風一樣來,又悄悄離去,而那至深的情絲,全揮之不去。

作者以“西天的雲彩”“金柳”“柔波”“青荇”“星輝”等自然景觀,通過絢麗的色彩及動態的描寫,勾勒出一幅依依不捨的離別圖景,流露出作者內心的不捨,惆悵與淡淡哀傷。全詩情景交融,情感若有若無,引發讀者無限遐想,含蓄的暗示出作者的朦朧情思並給人幽深,琢磨不透,含蓄的美感。

再別康橋,又是一段若有若無的情感,帶給人一種夢一般的輕盈,飄渺!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2

風平浪靜,踏上歸國的船隻,行駛在浩瀚的大海上。這時候徐志摩會想些什麼呢?

畢竟那是他曾留學的康橋,留下了他完美的回憶。在夕陽下,他走在河畔,看着那柔情似水的柳樹,似乎如同夕陽中的新娘,望着水中的倒影,盪漾在心頭。在徐志摩眼中那康橋的柳樹是如此嬌媚,而那柔波里的水草又是如此動人,那康橋的一切都是如此完美。在那裏徐志摩又留下了七彩的夢。不遠萬里踏上征途,到康橋留學,為的就是學有所成,提高自己的水平。但奔赴康橋後,卻發現康橋如同夢幻一般美麗,?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彩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着彩虹似的夢?,康橋的一切事物就連那榆蔭下的一潭,都沉澱着作者彩虹般的夢。可見作者對康橋是情有獨鍾。

但作者此刻不是奔赴康橋,而是遠離它,帶着對康橋完美的夢,漸漸離去,回首康橋,漸漸遠去。完美的夢,輪廓漸漸模糊,只變成了一點,便也不久消去。回想起曾在康橋度過的那段完美時光,此刻卻要驟然遠去,留下的是無比的惋惜和憂愁。

或許作者不是為了寫愁,只是為了安慰自己,留下紀念而寫下這首詩。但從文中卻表現出那樣的灑脱和寬廣的境界。揮手作別,那是作者的不捨。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又是何等灑脱,沒有兒女情長,沒有淚沾衣裳,有的只是揮手告別雲彩的瀟灑與自然。

懷着憂愁,卻能表現出瀟灑與風度,憂愁不能佔據整個心靈,是正因心境開闊,便能容納憂愁。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3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再次讀你,我不想把你讀成一首離別的詩,因為那太過於傷感。但我竟還是把你讀成了一個夢,一個我的夢,一個我的故鄉的夢。

那裏有河畔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那裏有一支長篙,撐着一船星輝。曾經輕輕的我走了,走得如此匆忙,竟還來不及和你打聲招呼。夢已悄然消失,消失在那斑斕的星輝中,尋夢,你的影子卻已逐漸模糊。

故鄉,你究竟是我過往的夢,還是兒時的一段回憶!我似乎找不到你了,那座橋呢,我怎麼只看到了那嶙峋的骨架,訴説着歲月的滄桑。曾經沉澱着彩虹似的夢的柔波呢!我不能做你的水草了,轟鳴的機器已將你的身體肢解得斑駁破碎,那樹蔭下的一潭清泉不再是你的血液了,那是你的淚啊!

你成為我的夢了,抑或你本就沒有存在過,只是我曾經欣賞過的一幅美麗的圖畫。今夜我審視着你,美景不再,“文明”讓你如此不堪。累了,想念你,尋夢,幸好,還有那千年的古樟聽我傾訴……“悄悄是別離的笙蕭”,故鄉和我相對沉默。

離別是一杯醇醇的'酒,輕輕喝上一囗,令人回味無窮。可是故鄉,我們的離別怎麼會是一杯苦酒,現在我只是在夢裏見到過你了。走時,我輕輕的走,來時,我悄悄的來。只有那棵蒼穹的千年古樟了,除此竟帶不走一絲回憶……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4

康橋,就是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1920年之1922年,這兩年時間是作者在此學習。康橋時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所以他後來説:“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1928年,作者故地重遊。在回國的途中,他創作了這首詩。可以説,“康橋”兩字一直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

徐志摩在第一節寫他離開母校的心情十分悲痛。連用三個“輕輕的”,讓我們大家都感覺到詩人輕輕的來了,又輕輕的走了!

第二節至第四節,描寫了康河的泛舟尋夢。夕陽中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樹蔭下的水潭,這些景物都出現在眼中。這段又用了暗喻的修辭方法將“河畔的金柳”比喻成“夕陽中的新娘”。又將清澈的潭水比喻成“天上虹”。這種手法使這幾段變得十分誘人美麗人。

第五、六節,作者借用“夢”,“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四個疊句,是這首詩詩推向高潮。最後一節以三個“悄悄的”與第一段三個“輕輕的”形成首尾。

胡適曾經説過:“他的人生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他深崇聞一多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詩學主主張。這首詩可以説,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5

再讀徐志摩《再別康橋》,別是一番感歎。

徐志摩曾多次訪問康橋,也曾寫下數篇有關康橋的膾炙人口的文章,對康橋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他曾醉心於古老、寧靜的學術之地康橋,在河光林色的康河,發現了大自然的美。可是在他最後所寫《再別康橋》的詩作裏,再也沒有“永為我精神依戀之鄉”之情,也不再熱切的希望再見遊地,而只是悄然地的抒發着那種“絕對孤獨”的感受,他是“輕輕地來,悄悄地來”來這舊遊之地。

在這裏,他要傾心關注的只是漫遊康河上的情景。雖然看到的仍是“柳影”、“榆蔭”,但心境不同,感受不同,就是那一泓綠波,也只是彩虹般的夢,儘管像新娘一樣的美妙柳影,也曾在心中“盪漾”,可是,這個夢,也不是長篙撐一葉扁舟,溯洄上流所能尋找到了的。從康河上,目前所能找到的,不再是過去所曾愉悦過自己思想靈魂的靈丹妙藥,而只是想“甘心做一條水草,在水裏招搖”。就是那過去的滿船星輝放歌的日子也已消逝,如今,康橋的夜晚,只是一片“沉默”。歌聲息了,離別的笙蕭不能靜悄悄了,再也沒有哪一位來為君奏一曲“驪歌”,就連白日滿耳聒噪的夏蟬,也突然一下子沉默了起來。在這沉默的時刻,詩人感到的不是象遠離家鄉時的那種“魂牽夢縈”的別情,當然也不會生髮出“重遊”的迫切心願了,詩人心頭縈繞回首的只是毅然的悄悄離去的黯然情愫。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6

我輕輕地打開書,低聲地讀着徐志摩先生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多麼美麗,多麼豐富的哲學詩句,我一遍又一遍地讀着,不斷回味。

徐志摩是一位著名的現代詩人和散文家。康橋情結貫穿于徐志摩的詩文創作之中,其中以《離開康橋》最為著名。在第三次歐洲之行回來的途中,徐志摩去找他的英國朋友,但是很遺憾,他的英國朋友都不在那裏。面對洶湧的大海和廣闊的天空,他寫下了回到劍橋的感受。

輕輕地合上書,我的思緒還沒有從柔軟緩慢的情節和深深的回憶中走出來。徐志摩在《再別康橋》裏回憶的舊事,像一場夢,夾雜着許多淚水和歡笑。

我童年的記憶不亞於徐志摩的。仔細回憶,童年的時光總是那麼快樂。第一次“咿咿呀呀”學説話,第一次去上幼兒園,第一次考試得到100分,第一次有着那麼多的回憶,回憶即使被風吹走,親人、朋友,甚至陌生人對我的牽掛,會一直埋在我記憶的深處。

童年已經漸漸遠去,現在,我已經成長為一個充滿理想的青年。祖國美好的未來,還在等着我們去創造呢。我想這就是徐志摩的想法。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我十分喜愛這首小詩,安靜而深沉。我想,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只有從現在開始,抓住每一分每秒,努力學習,掌握優秀的技能,在未來才可以為國家和社會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7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多麼柔美的詩句啊。原來它是出自詩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別康橋》。

這首詩中字裏行間透露出作者對康橋的眷戀和珍視。讀着這首詩我彷彿也能想像當我再次來到自己深深眷戀着的地方而又不得不和它説再見時心中那憂鬱難忘的苦悶和傷感。其實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情感當你在一個地方呆習慣了你會對這裏產生一種無形的感情,只是平常沒有體現罷了。如果突然間讓你離開這裏你心中一定會有萬分不捨。

當我再談這首詩時,彷彿能看到徐志摩邁着蹣跚的步伐,帶着一臉的傷感來到康橋。筆直的站在橋上眼中充滿了不捨的淚水與那難言的心情,此時他只能讚美康橋。用“金橋、青荇和潭水”3個景象來渲染和表現對康橋的眷戀。夕陽把柳樹染成金黃色,倒映在康河中,對着豔麗的樹影,他的內心無法平靜。青春的荇藻,在柔波里輕輕招搖,這似水的柔情又禁不住激起了他浪漫的遐想。

詩人不得不離開了,他終於,悄悄地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因為他想讓康橋這個夢繞魂牽的感情世界以最完整的面貌保存下來,讓昔日的夢,昔日的感情完好無缺。所以他連一片雲彩也不要帶走。

此時我徹底的理解了詩人對康橋深深的愛愁,我被這種愛深深的感染了。

人間處處有真情。當我們面對離別時或許有時可以換一種心情去面對它,那就是把這裏的一切完整無缺的保存在記憶裏帶走。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8

“那榆陰下的一譚/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着彩虹似的夢。”這是現代詩人徐志摩《再別康橋》中的詩句。詩中喻譚為夢,自有作者的追尋。讀唐代文學家柳宗元這篇散文《小石譚記》同樣讓我認識到:一譚如夢!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與哲學家,字子厚,河東解人,世稱柳河東。他最拿手的散文是山水遊記,“永州八記”是他的代表作品。《小石譚記》作於唐元和四年,即柳宗元因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期間。柳宗元滿腔的政治熱情及高遠的政治抱負橫遭惡勢力的打擊,可知其抑鬱憤懣。而他借遊遣悶時所見的小石譚,雖位處荒郊,但能得到自然造化,毫無拘束地盡展風貌;其水,潺潺流淌而“如鳴佩環”,清清一泓而纖塵不染;其石,名具個性;其木,風姿迥異;其魚,隨心所欲;其岸,依水而曲……

其實,人世間,朝廷中,若能得此些許,勃勃雄心何愁不展,但人世多桀,與醜惡相對的美夢,實現起來卻總是舉艱難。其實人也源於自然,也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應該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而不應該把自己囚禁在狹隘的空間裏。打開渴望理解的心鎖,捅破心靈與大自然的隔閡,掙開一切內心的束縛與壓抑,從大自然中尋找生命的真諦,努力去追尋靈魂中那份最純潔、最原始的淨土。

但是柳宗元畢竟是柳宗元,當他在小石譚夢的影子前得到一絲絲快樂時,還是不能徹徹底底地忘卻自我,小譚固美,卻位處僻野,有怎能給樂眾生?

唉,一譚如夢,樂難遣憂!我也只能這樣感歎了。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9

《再別康橋》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宛如一曲動聽的輕音樂。1928年秋,作者在此到英國訪問,舊地重遊,勃發詩興,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化作縷縷情絲,融匯在所書寫的康橋美麗的景色裏,也馳騁在詩人的想象之中。全詩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緻入微的將詩人對康橋的的愛戀,表現的真摯、濃郁。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匆匆的人們沒有抬頭仰望過西天那一朵悽美的雲霞,有沒有看到過一隻輕靈的銀燕在七彩的雲幕下振翅翱翔,輕輕地沒有一絲污濁的雜音。那就是他,一個灑脱不羈、柔情萬種的浪漫才子,一個把人生演繹的轟轟烈烈的著名詩人。

漫漫的長飛,飄過大海,飄進倫敦,飄進那個久別的康橋。“在浪漫的國度裏,接受詩的洗禮,放縱對美的追求,雙膝跪地膜拜夕陽最後的輝煌和悲壯;徹夜躺在自然的懷抱裏,擁抱着夜,擁抱着夜裏所有美好的一切,在大地濕軟的懷中睡去”,追求浪漫的人生,釋放浪漫的激情,將它化作綿綿的詩雨,在漆黑恐懼的夜裏給茫然的行人以沁人心脾的希望和温柔。

詩意綿綿,情意濃處,渴望愛神的垂憐。悽美的愛情伴隨着風兒、花兒、鳥兒、草兒的低唱,伴隨着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伴隨着舒曼的《夢幻曲》在優美的詩中上演。在矛盾、追求、掙扎、迷戀、折磨、逃避和鬥爭中書寫着屬於自己的戀愛狂想曲。

一切都如他期盼的一樣……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10

輕輕的我打開書本,低聲誦讀徐志摩先生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多麼優美,多麼富有哲理的詩句,我一遍又一遍地讀着、讀着……

徐志摩是著名的現代詩人、散文家。“康橋情結”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再別康橋》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徐志摩第三次歐遊的歸國途中,去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面對洶湧的大海了遼闊的天空,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輕輕的合上書本,我的思緒卻仍沒從柔緩的情節,以及深深的回憶中走出。徐志摩在《再別康橋》的舊事,好似一場夢,夾雜了許多淚水和歡笑。我童年的回憶也絲毫不比他遜色呀!細細回憶,童年的時光總是那麼快樂——第一次“咿咿呀呀”學語,第一次去,第一次上幼兒園,第一次考一百分,第一次……那麼多的第一次,那麼多的記憶,記憶就算隨風飄散,親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給予我的關愛,永遠埋藏在我記憶的深處。童年已經漸漸遠去,現在,我長成了一個充滿理想的少年,祖國美好的未來,還等着我們去創造呢!我想徐志摩也就是這樣想的。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我喜歡這首小詩,寧靜而又深沉。我想:我們這代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只有從現在起,抓住分分秒秒,努力學習,掌握過硬的本領,將來才能為國家、社會做更多一些有意義的事。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11

悠閒中重拾徐志摩詩集,真的是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更是一種情感的釋放,一種靈魂的洗滌,特別是那首《再別康橋》。“康橋”的清新淡雅,“康橋”的美侖美奐,飽醮深情的志摩以無限的眷戀,描繪的是一個令人神馳心往的清幽家園。那片片西天的雲彩也是作者的摯愛。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樸實無華的句子,帶給人的是一種飄逸灑脱的感受。別具一格的用詞,使詩的意境更為精妙地體現,貼切而生動三個輕柔的動作加上“輕輕地,輕輕地,輕輕地”,詩中淡雅的憂傷像毛毛細雨,潤物細無聲地滲透人的心肺。

再讀《別了康橋》,開頭的幾句,它就把我的三魂六魄都攝了去。感懷着它給我的清幽的美和傷感的情緒。詩人的才情,詩人的多愁善感就如徐徐飄來的楊絮,平素中夾着深藴,渾然天成。在你隨心所欲中體味它的空靈、輕快。作者對劍橋大學的愛,對那讀書生活的印象,揮之不去,縈縈於心,此中真情,此中真意,如何表達?這就莫過於康河了。“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康河周圍的一草一木,成了作者感情發泄的寄託物。正因為作者情之所致,所以就連河畔的金柳也成了新娘,“自己”還情願做水草。寫到這裏詩人心頭“盪漾”起了一陣陣不可抑制的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