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文學

校慶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欄目: 文學 / 發佈於: / 人氣:2.41W

志願者活動是指志願者組織、志願者服務社會公眾生產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行為。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校慶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希望對您有用。

校慶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校慶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1

能當上華農百年校慶的志願者是多麼榮幸的一件事!在我得知自己被校團委青年志願者服務中心錄取為校慶交通指揮組的志願者時,心裏還是很興奮的。能在自己的人生當中遇上這麼一件喜慶的事,實屬難得!

在這次的志願服務過程中,我獲益良多。先不説豐盛的三餐,華農為我們精心安排以外,在這次的活動中,我更是收穫了友誼和感動。從華農校慶的彩排過程中,我就結交了來自不同學院,但都熱心為校慶服務的志願者們。從組長們的合理分工,組員之間的相互配合,我更是體會到一個團隊的力量。到了正式上崗的那一天,天還沒亮就得從牀上爬起來,為的只是為校慶出一份微弱的力量。從躍進北步行來到保衞處,看到大家都穿上志願者的馬甲,戴上專用的袖章,我們按照原計劃站在指定的崗位上,大家都喜上眉梢。剛開始車流量還不太大,我們尚算應付得來。但是隨着時間逐漸地推移,人流量、車流量逐漸增多,我們看到穿着色彩斑斕的校慶志願服,大家都昂首闊步地向會場邁進。車輛開始陸陸續續地駛入我們負責的3號停車場,我們就按照間隔好的位置指引車輛停好。司機們都很配合,我們也乾得很投入。後來我負責指揮的那部車停好了,從車裏走出一位高大的外國人,他向我友好地微笑,還向我問華山運動場要怎麼走,他並沒有用英文來問我,而是用了嫻熟的普通話。但是,我終於發揮了自己英語專業的優勢,用一口流利的英文解答了他的問題。顯然,他滿意地笑了,我也感到內心的.愉悦。

到了11點左右,本來按原本計劃是吃飯時間,但是車流量達到了高峯期。每當有車輛駛入,我們都必須跟着車輛跑到停車線,如此一來,我們跑了不知道有幾十趟了,並且還要跑到上面的那一層去,基本上是沒得休息了。後來,車位滿了,我們還需要指引司機走到六一區去停車。向我們問路的校友更是數都數不清,但我都耐心地向他們解答了問題,為校慶出一分力。

早上的志願服務歷時4個多小時才結束,毋庸置疑,這次的志願服務很考驗我的耐力和持久力,看着同伴們這麼辛勤地工作,我也不忍心去休息。我想,在她們身上,我真的學到了很多,包括她們堅持不懈的忍耐力和樂於助人的精神。

晚上的站崗時間不是很長,到了休息時候了,我也只能説句不捨,我想再辛苦也是值得的。畢竟華農的百年校慶,就只有這麼一次。能在這次校慶活動中展現當代志願者的風采,是我們的驕傲。到現在,每每看到我們交通指揮組的合照,我都非常感動,那是珍貴的友誼,那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讓我受益無窮。

  校慶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2

11月12日迎來了學校25週年生日,作為三年級的學生,能夠看到全校同慶,看到這兩年多來學校點點滴滴的變化,毫無疑問,我是幸運的。當得知學校招募志願者參與到校慶工作中時,我便興奮不已,希望能夠為學校做些什麼,一直是我想做的,提交申請表、參加面試選拔,很榮幸成為了志願者團隊中的一員,同時是會場指引小組的組員,這不僅滿足了我的心願,真正讓我可以參與其中,可以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

在第一次全體會議中,陳化水書記為我們講了志願者的整體工作安排及要求下,談到中山市市情,校史校情介紹,確實讓我感受到我對學校的歷史瞭解的並不深入,身為學生,本應該十分熟悉,深知校園歷史文化,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我愛學校的還不夠多;還需要多多的去觀察去了解學校的故事,凝結成我們學校的歷史校園故事。到後來,馬書記上台時,發問,11月12日是什麼日子時,我們都答不上來,以為僅僅是校慶日,卻沒想到書記説,這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00週年,這讓我很慚愧,確實雖然有一顆想為學校出力,卻對學校乃至中山的歷史瞭解甚少,最後,書記也提出了三個“爭”:為中山市爭光,為學院爭氣,為師生爭輝。即將到來的“迎校慶25週年”慶典活動是展示我校辦學成果、辦學實力,展示師生風采和能力,宣傳學校形象的良好契機,希望各位志願者能夠把握機會,認真負責,充分展示我校學子的綜合能力。

隨着日子的推進,終於到了校慶日,最令我難忘的莫過於:我負責嘉賓接待工作,下午兩點許,我們在大榕樹下待命的時候,馬書記來回奔波在行政樓和實驗廣場之間,當他走過我們身邊時,突然和我説,你們身後的圖案是有什麼含義嗎?我一時愣住了,也不知道怎麼回答,然後書記就説,這是個不錯的圖案,你們可以為它定義,附上含義,那衣服就更具有意義了。隨後就匆匆地離開了,這讓我心裏暖暖的,馬書記原本就已經很忙了,但他還是會關心我們身上細小的東西,然後對話之中也感受到了書記的親切和藹,在後來的工作中也確實更有勁了;隨後在工作中,我先是負責行政樓的嘉賓指引工作,臨時因為禮儀缺少人員,我隨着幾位男禮儀一同先往大榕樹下接待嘉賓,雖然我穿着不同地服裝,也素未相識,但禮儀們向我講解在接待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還示範規範的動作給我看,着實讓我感受到不管我們是否崗位相同,但我們都只有一個希望,就是把志願者工作做好,完成我們在校慶過程的的拼圖,即使不相識,也會為工作一起努力,有困難一起幫忙一起做。

隨着校慶圓滿的結束,慶典大會以及慶典晚會的圓滿落幕,想必我們學校向外界展示我們學校這25年來的輝煌成就,25年風雨兼程,現在迎來新的起點,20XX年是“一二五”的開局之年,中山市與總校簽訂新的協議,校企簽訂合作協議,充分調動社會資源,促進高校發展,沒錯,校園的環境越來越美的同時,文化氛圍也更加凝聚,也更多豐富多彩,在這裏,我真心地希望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能夠在未來的道路上狠抓學術氛圍,開設更具有競爭力的專業,能夠讓我們在就業以及創業上有更好的前景,讓我們學生看到更光輝的前景,與學校一起同行,一起去抒寫新的篇章。

  校慶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3

To give is better than to receive.這是一句可以説是非常有哲理的話,它曾經陪伴着我們走過高中的那段時光。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奉獻。雖然現在説這個有點為時過早,畢竟我們還沒有真正的進入社會,然而,大學對於我們來説也是一個“小社會”。我們是中山學院的一員,就像是社會中的一個行走者,應該努力為我們的學校添磚加瓦。

兩年前,我也還是個稚氣未脱的大一新生,來到這片陌生的土地,渴望得到成長的我在這裏一直不間斷的努力着,時光荏苒,不經意間已經大三了,在這裏度過的兩年,經歷了許多,心態越發平和了,回頭看看走過的路,有過歡樂,也有過難過;有過輕鬆,也有過疲憊;有過付出,也有過收穫;但心裏更多的是懷着一股感激之情。在這裏度過的每個美好時刻都是值得用一生去珍藏的。其實兩年間,學校也發生了很多讓人欣喜的變化。初來乍到那一年,體育館還只有一個地基,我們每天都會望一下體育館,想象落成那天會是什麼模樣,大家都憧憬着。而今天的體育館果然不負重望,大氣磅礴,無與倫比。

在經過報名和選拔之後,我很榮幸得成為校慶25週年400多名志願者中的一名。每個慶典都因為有大量的志願者而錦上添花,我也願意成為擁有使命感的志願者。接到工作證和藍白色的志願者服裝的一刻,無論是誰都會興奮和緊張。我的任務是一對一接待——接待到上層領導,説它簡單但又不簡單,簡單的是我只需要事先聯繫溝通好要接待的領導們,不簡單的是要懂得接待領導,讓來訪的領導感受中山學院校慶志願者的熱情周到。

11月12日,校慶當天,我們志願者早早開始準備工作,神經緊繃,一直是隨時工作的狀態。計劃趕不上變化,突發情況還是發生了,領導在來的途中迷路了,於是我趕到學院外面的君利酒店通過電話口述引導他們正確的路線,並時刻注意經過的車輛車牌號碼,以免錯過,終於,他們在典禮開始之前就坐於來賓席上了。校慶典禮,我駐站在場邊,看着台上演講者們激情飛揚的抒發着對母校25年來跨越式發展的感慨、收穫體會以及祝福,心裏泛起一陣陣的驕傲。回頭看着校道邊那紅色的牌子上“厚德、博學、求是、創新”的校訓,這是學院寄予我們每個學子最誠摯的祝願。二十五年,九千多個日日夜夜,,使我們感到慶幸的是校慶取得了圓滿的成功。這是全體中山學院人的成功,是中山學院的光榮傳統和偉大精神的成功。

這次校慶最應該感謝應該是為這次校慶努力籌備了那麼久的教職員工們。正是他們的業績、工作和每一個努力構築起中山學院的歷史傳承和今日的輝煌;而且,也正是他們對中山學院這一共同事業的理解、信念和熱情為校慶慶典定下了基調,營造了氣氛。為此,我們由

衷地感謝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學生、每一位志願者和每一位在平凡崗位上的工作人員。毫無疑問,假如沒有他們深切的理解、熱情的支持和積極參與,建校25週年校慶的慶典年就不可能那麼隆重、熱烈,就不可能那麼精彩、令人難忘。

20XX-20XX年,二十五年的風風雨雨,二十五年的櫛風沐雨,二十五年的春華秋實,成就了現在的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路漫漫其修遠兮,未來的路還很長,中山學院還很年輕,它那翱翔的翅膀,直擊長空,必定會在今後的每一個25年裏畫出屬於自己那獨特的生命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