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九年級政治教學反思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2.38W

導語:教學反思是教師自我增強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途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政治教學反思,僅供各位老師參考!

九年級政治教學反思

九年級政治教學反思一

本學年我擔任九年級年級1、2班級思想政治課教學工作。本學年思想品德教育內容的建構,以“德育迴歸生活”的理念為出發點,以國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為基礎,遵循學生品德形成規律,體現國家課程要求,有機地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和國情教育內容,在適應新課程教學工作的要求下,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教學中去我力求突出學科特點:

一、樹立“依綱扣本,不唯教材”理念。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學生是“用教材學”而非“學教材”。教材只是為學、為研究、為問題的解決、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一種憑據,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我決不照本宣科,教材不是“唯一”。新課程強調的是要使教材同學生經驗與體驗建立聯繫,要搭建起教材內容通向學生生活的橋樑,為此,我認真鑽研教材,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用好教材。在以政治教材為綱的前提下,儘可能地為學生創設一個廣泛的學習舞台。不管教學方法怎麼變化,沒有紮實的基礎是經不起考驗的,因此必須夯實基礎,提高技巧。每上的一節課,我都做好充分的準備,我的信念是決不打無準備的仗。在備課過程中做好“兩備”——備教材,備學生;抓好“三基”的落實,即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二、貫徹“以人為本”理念。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本。新課程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為目標,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求教師以新課程的這種理念做支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突出新教材的人文性,營造出富有人文氣息的教學氛圍,才能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和成長。學生是有思想的主體。學生接受知識應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我注意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

採取相應的教學措施,認真貫徹“三為主”教學原則——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努力提升課堂效率,強化學生素質,提高學生能力和對技巧。

三、 聯繫時政,點擊教材。新課程強調政治課必須迴歸生活,政治課的生命力源於社會,所以,必須要善於聯繫社會熱點。適時地聯繫社會熱點,將教材激活,並遵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才能使學生獲得的理性知識轉變成為鮮活的和永不枯竭的能力。俗話説“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所以,教師要及時聯繫身邊發生的事例,結合教材,尋找出二者之間的切入點,教給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並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九年級政治教學的一個重點。

四、它山之石,點引教學。

質量是教學的生命線,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我總是堅持多查閲相關書籍、上網查詢資料、請教有經驗的老師並與之交流,虛心聽取意見,汲取他們的優點、結合教學理論指引好自己的課堂教學。不斷深入課堂,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本學期共聽課10節,與各位老師交換意見,跟同組的各位老師的團結協作和毫無保留的各抒己見,使得我在學習新課和複習時重點和方向都更清晰、更明確了。

“學然後知不足”,通過參加各種活動,我更加清楚教學相長的意義。銘記“學海無涯”,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國中思想品德教學反思二

九年來,不管是在以前的浞水中學,還是在現在的縣慶中學,我一直從事國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學工作,想想過去,雖無什麼成就,但深有體會。因為思想品德科目的特殊地位,所以,要成為一位受學生關注和歡迎的政治老師,並不那麼容易。思想政治課包含了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健康教育、法律教育、責任教育、養成教育、理想教育和國情教育等知識,是老師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辨別真善美、假惡醜、增進學生了解國情、愛我中華情感的一個重要科目。要很好地實現上述目的,就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技巧,為此談談教學實踐中的點滴,作出反思,以求改進今後之教學。

一、政治老師要具備廣博的知識

政治科目的內容最大的特點就是“多”和“淺”。“多”就是政治科目的內容涉及心理健康學、法律學、經濟學和政治學等知識;“淺”就是政治科目中涉及的內容在量上比較少。

在教育教學中,要讓學生很好地瞭解“多”和“淺”的知識,老師是最為關鍵的。所以,政治老師要想上好政治課,就不能滿足現狀,而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面來補充教學中的“漏洞”。只有掌握豐富的知識,在教學中才能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得心應手,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將“多”的知識連貫起來,將“淺”的知識儲存起來,將自己“立”起來,從而達到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二、政治老師要具備良好的修養

在教育教學中除了要求自身的專業知識要紮實、“業餘”知識要豐富以外,政治老師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和道德素質,不斷提高自身修養,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政治老師不但要教給學生專業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如何做人的道理,這就需要老師在言行舉止上要本着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做好表率,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老師自己要首先不做,也就是正人先正己,做好學生的楷模,對學生形成耳濡目染的作用,讓學生由內心深處散發出對老師的尊敬和愛戴之情。

三、政治老師要具備新穎的觀念

在傳統的師生關係中,師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老師是絕對的權威,錯的都是對的;學生是處於被動地位,不能反駁老師、不能質疑老師。這樣的師生關係嚴重影響了師生之間的互信與合作,師生關係就是簡單的授受關係,沒有情感的交流。

時代在發展,師生關係也要與時俱進。新型的師生關係只有建立在平等、民主、信任和尊重的基礎之上,並體現在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之中,學生才會因為受到老師平等、民主對待,得到老師信任和尊重而很樂意同其進行情感交流並接受老師的教育,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四、政治老師要具備教學的藝術

思想品德課的主要教學形式仍然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師要怎樣組織教學,取得什麼樣的教學效果,都與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藝術有直接的關係。在教學中,雜亂無章不是藝術,目標不明不是藝術,方法單一不是藝術,主次不分不是藝術。那麼,怎樣才能上好一堂政治課呢?

首先,要理清思路。在備課中必須吃透教材,教學中脱離教材,頭腦清晰,條理清楚,注重邏輯,防止陷入到不能自圓其説的雜亂無章的窘境之中。其次,要明確目標。要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貫穿在整個教學的始末,讓學生知道“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記什麼”“做什麼”“懂什麼”,防止出現教學完後學生還在“霧裏看花”的敗筆。再次,教學方法要多樣化。在教學中要堅持啟發性原則,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實際,採取不同的導入方法,讓學生每一節課都有新發現、新感覺。在教學過程中,隨時注意學生的反映和情緒,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節奏,防止老師在台上“云云”而學生在台下“呼呼”的尷尬情景。最後,主次要分明。“主”就是重難點,為什麼是重難點,怎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要詳講;“次”就是淺顯易懂,學生自己能看懂的,要略講。只有主次分明,才能防止“眉毛鬍子一把抓”的錯誤做法。

以上觀點雖出自本人,但並不代表我隨時都能做到,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我會努力按自己説的去做,爭取做得更好。

九年級政治複習課教學反思三

作為九年級學生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在老師的指導下,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一、夯實基礎,抓住重點

政治試卷的基礎題、客觀題的比例大,基礎知識是否紮實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必須加強對基礎知識的複習,幫助學生熟悉課本,提高學生的答題速度,提高能力。當然基礎知識內容繁多,這就要求提取精華,抓住主幹知識,多走“國道”“省道”“高速公路”,少走“鄉間小道”,突出重點,抓住課本最基本、最本質的東西,歸納成一兩句最主要的話,以便於學生識記、理解和運用。另外還可以構建知識體系,讓學生把握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繫,使學生融會貫通,提高綜合、歸納能力

 二、關注時事,聯繫實際

理論聯繫實際始終是政治課的生命所在,政治會考的一大特色就是將課本知識與時事熱點緊密聯繫,注意聯繫當前社會實際和學生實際。因此學生在複習時要注意圍繞所學重點知識,關注近來社會上的熱點焦點問題;此外還要特別重視對青少年實際生活問題的關注,運用所學知識,去判斷、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能力。如青少年上網,義務教育,同違法犯罪做鬥爭,行使和維護權利等緊密聯繫學生實際的問題。

 三、訓練思路,規範答題

濫做百題,不如精做一題。因此在複習中要精選試題,否則就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要研究歷年會考試題,分專題分題型,還要研究試題答案,發現並摸索內在規律,從而讓思維激活,觸類旁通。在做簡答題和分析説明題的時候,必須要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題、解題能力,不要急於下筆,審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首先要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也就是説要抓住關鍵字詞句;然後審清試題的指向性,迴歸課本,聯繫相應的知識;接着理清思路,組織答案,但答案一定要注意要點化、全面性和規範化;最後才落筆。

政治複習總的來説容量大、知識多、比較抽象,能力要求比較高,要想在有限的時間裏高質量地完成試卷,快速提高會考成績,不僅要掌握有效的複習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靠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的放失,狠下功夫,鑽研教材。

九年級政治教學反思四

我從事了多年的國中政治教學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學生在不同的情況下,一般會處於什麼樣的心理狀況之中;當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應採用什麼樣的方式予以輔助,並能收到實效。同時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行動究竟可能會給學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通過不斷的反思,我以為面對現在的學生,教師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僅僅是時間、精力和腦力,還有情緒也就是教師的愛。愛學生是和尊敬學生、信賴學生連在一起的。學生需要老師的撫慰,渴望老師的理解,同時更懼怕受到來自老師的損害。所以和學生相處,必須用真心去接納學生,用真情去投入,並且對象是全體學生。我信任紮實的基本功、崇高的敬業精力加上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那麼這樣的教師一定會被學生所承認,一定會受學生愛戴。這一定是每一位教師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前途是光亮的,但過程中需要進行不斷反思,並且在反思中逐步成長並走向成熟。

美國學者波斯納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短訶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因此,作為教師必須着眼於自己教學行動的改進,通過自己對教育教學活動的自我覺察,來達到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效能。在從教的兩年當中,本人就一直在進行教學反思,以求增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有人説:“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好的教學總有它不足的地方,總有須待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優化的地方。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追求平平庸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遺憾 ”就是這個道理。平時在教案書寫中,除了符合學校要求外,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每份教過的教案,我都會認真的回想並進行診斷,開出教與學的“病歷”,並且對這些“病理”進行剖析、交換,最後發現並提出解決這些教學“病理”的對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平時我還非常珍惜並利用進修等渠道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爭奪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換,學習他們的教學思想,剖析他們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要這樣組織課堂教學。同時與自己的課進行比較。通過這樣的反思剖析,從名家名師的教學藝術中得到啟發,得到教益。

時期呼喚創新教育。傳統的政治課堂存在許多弊端,如:教師講解多,學生思考少;師生一問一答多,學生探討研討少;教師啟動問題多,學生啟動問題少;強求一致多,發展個性少等等。這些傾向妨害和限制了學生與生俱來的個性和潛能,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育。作為教師,應當充分地正視和嚴肅地看待這一問題,要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創新意識和創新精力。從每一節課做起,要敢於在師生關係的改善、教學內容的處置、教學設計的研討、教學策略的運用等方面“另闢蹊徑”、“獨出心裁”,讓課堂教學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