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瑪格麗特的小鎮讀後感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3.03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瑪格麗特的小鎮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瑪格麗特的小鎮讀後感

瑪格麗特的小鎮讀後感1

在一座名叫瑪格麗特的小鎮上,有一間叫瑪格麗特的房子,這裏住着五個瑪格麗特。

7歲時她是愛傻笑的小孩子梅,17歲是憂鬱的少女米亞,24歲是憂傷的年輕人瑪吉,35歲則是性格乖戾的瑪琪,直到死亡來臨,她又重新變回了瑪格麗特,她們是同一個人但又不是一個人。

一個深愛瑪格麗特的男人,來到這座小鎮的第一天就迷失了。於是,他傾盡一生去讀懂她的心。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魔法,我們會衰老直至消失,但依然有人相信,愛可以永恆。

該書以31歲的大學助教N的視角展開,講述其與學生瑪格麗特的一生,同時也是“我”在自己命不久矣之時,留給女兒“簡”的“父母愛情”。

《瑪格麗特小鎮》共六章,前五章圍繞着“我”與瑪格麗特展開。作者開篇以“我”回憶與瑪吉(24歲的瑪格麗特)的相遇開始,一步步將被“詛咒”的瑪格麗特的神祕面紗揭開。

愛永遠是個難解的題。正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無數個人也有無數個關於愛的答案。

當N第一次遇見瑪吉時,他發現愛是深切、狂野和結局。但他不知道愛着瑪吉意味着他同時愛着很多個瑪格麗特。7歲她灰頭土臉,你問她什麼問題她都只會咯咯笑;17歲她是憂鬱的藝術家,面對你她只會翻白眼;35歲她體型敦實,髮根灰白,她如你對她充滿厭惡一樣討厭你。直到39歲來臨,她成為抑鬱瘋狂的格蕾塔,以藥丸和剃刀結束了生命。

我們每個人都是千千萬萬個瑪格麗特中的一員,都走過了天真、叛逆、自我懷疑……的階段,我們窮其一生無不在尋找自我、接納自我的路上。如果説瑪格麗特代表着我們不為人知的一面,那麼N則是這場救贖之旅的唯一見證人。

他接受了瑪吉的17歲、24歲、35歲,甚至是52歲、77歲,他決定與她共度一生,“魔法”在此時發生,其她瑪格麗特們消失了,又或者説,她們重新變成了一個人。故事若是到此就結束,那便是一個真愛至上的愛情故事,但顯然,人生是一場未知的戲。

瑪吉與N的婚後生活並不只有甜蜜,還有柴米油鹽的瑣碎。瑪吉最終還是在平靜的時間裏將自己消磨殆盡。“失去似乎無休無止。就在我覺得不會再失去她的時候,又會發現以另一種方式再次失去她。”

小説的前五章以N寫給女兒簡的信結尾。有趣的`是,當N第一次去到格麗特小鎮時,對小鎮入口處的招牌的描寫是:褪了色的招牌上寫着“歡迎到來”,下面一行的字寫得更大些:格麗特小(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字已經剝落)。底部該寫人口的地方,是一個難以辨認的不停被修改的兩位數字。人口可能是00,也可能是99,無法確定。讀到這裏時讀者可能都會在心裏埋下小鎮人口稀少的種子。

直到簡將父親的信翻至最後:招牌上終於有人補上了殘缺的“瑪”和“鎮”字。現在這個招牌上寫着:“歡迎來到瑪格麗特小鎮”,下面寫着“人口:02”。

小説最後一章為“簡的城池”,以簡短的文字講述了簡從出生至二十五歲的人生,她一步步接受母親的離世,接受兩位“姑媽”不同於大眾的相互陪伴,接受父母以死亡才明白的道理——“愛情通常都有盡頭,但在它尚未消逝的時候,仍然是值得擁有的。”

瑪格麗特的小鎮讀後感2

《瑪格麗特小鎮》是《島上書店》系列書。

《島上書店》是20xx年7月,我帶着毛毛到海邊度假看完的。當時很多不順的事情趕在一起,心情低落,想自己靜靜,找個海邊,帶着毛毛,一人一狗,徹底放鬆。《島上書店》的內容比較適合我當時的心情,而且也寫了讀後感和讀書筆記

就是鑑於以上原因,就買了系列書《瑪格麗特小鎮》。春節放假,正好有時間和心情看看書。就算是培養下閲讀習慣吧,至於讀書筆記的寫作能力,也僅限於所思所想,想到哪兒寫到哪兒而已。

本書是描寫愛情的,從故事構思和寫作手法上都不同於傳統的故事敍述方法,很吸引人,開始讀後就想快些知道結果。這本小説以書信體的方式來向自己的女兒講述父母之間的愛情,委婉親切,感人至深。小説中帶有魔幻主義的色彩,關於男主人公初到瑪格麗特小鎮時的印象,以及見到了四個不同的瑪格麗特分身的相關描寫,更為全書增添了充足的神祕感,引誘讀者想一探究竟。就像原文所説的,瑪格麗特小鎮是那種非得想辦法讓自己迷幾回路才會偶然遇到的地方。

主人公“我”愛上了瑪格麗特,很簡單的故事,卻在不經意間進入到了一段像科幻電影樣的環境中,在一個叫瑪格麗特小鎮的地方,有個叫瑪格麗特的房子,房子裏住着五個瑪格麗特。分別是“愛傻笑的小孩子梅,憂鬱的少女米亞,憂傷的年輕人瑪吉,性格乖戾的中年瑪琪,耳聾的老太太瑪格麗特。”而在這五個瑪格麗特中,“我”都愛着,並希望能讀懂她們的心。

愛一個女人一生,意味着你要去愛一個少女、一個少婦、一個忙忙碌碌的中年婦女,以及一個嘮嘮叨叨的老太太。這是一個新奇温暖、浪漫療愈的有趣故事,關於一個人為什麼會愛上另一個人。

摘抄語錄:

“因為我所知的關於她的事,已經足夠讓我確定自己想知道其他一切關於她的'事;我對於她的瞭解,正是她所希望我瞭解的;我對她的瞭解,就像世上任何人對他人的瞭解一樣。而愛情伊始不就是對彼此的好奇心嗎?”

常言道,戀人通常都是小偷,的確,愛一個人就很難不從對方那裏盜取某些東西。等你長大些,你可能會跟我爭論。你可能會説真正的愛是不會盜取任何東西的。你可能會説真正的愛讓一個人保持完整。那你就錯了,簡。愛情就像一個學步的貪婪孩子,只認得一個詞,那就是“我的”。

瑪格麗特曾經説過:“抵達瑪格麗特小鎮的最佳方式是盡力讓自己迷路。”讓自己迷路,説來容易,做起來難。你的心智總會狡詐地折返回固定模式;它想方設法讓你找到正確的路。每遇到一座標誌性建築,就沒法挪步了,朝前也不是,退後也不是。回答“是”或者“不是”都是兩難。所有的“是”和“不是”平分秋色,相互抵銷。通常,最後你總是又回到了起點。

彼此相愛的兩個人必須瞭解對方的一切,這是一句謊言。愛情當中必須時不時保持距離。

瑪格麗特的小鎮讀後感3

當還是30歲的我,在一夜之間變成50歲的我,不僅是身體衰老,連思想都是老年人的思想,你還會愛着我嗎?這是否能成為真愛的考驗。

瑪格麗特小鎮上住着五個瑪格麗特,他們分別是7歲、17歲、25歲、50歲和77歲的瑪格麗特,25歲的瑪格麗特瑪吉將在外面遇到的男人帶回瑪格麗特小鎮,“當你能愛上5個瑪格麗特的時候,那你一定是真的愛我。”這是來自瑪格麗特的真愛考驗。這是一個奇特的男人,他接受了5個瑪格麗特的説法,並嘗試着去接受他們,不管過程如何,最後的結果是這個男人和25歲的瑪格麗特結婚了。

作者的想法很新穎,他將女人的不同階段分裂成一個完整的、獨立的個體展現在讀者面前,帶着我們去思考,這是值得欣賞的地方,但文章的後面總有種落入俗套之感。

結婚後的瑪吉愛上了另一個男人,他的丈夫為了報復她上了另一個女人的牀;心上已經沒有丈夫的瑪吉和他的丈夫離婚;他的丈夫在離婚後發現他依然愛着瑪吉,然後踏上尋妻之旅;幾年後帶着孩子的瑪吉回到了他丈夫身邊;又過了幾年瑪吉自殺了;最後他的丈夫也死了。

我的描述很無聊,這就是文章後半部分給我的印象,俗套又無聊。

我不知道是不是不出軌就不能證明其實還是愛着的,我只看到了瑪吉和他的丈夫像是毫無道德感的兩隻動物,為了尋找真愛的妻子染上疾病,一點都不能打動我。出軌、離婚後才生下的孩子、自殺、重病不治,不是很爛俗的內容還是什麼。

跳過書中讓我厭惡的後邊部分,前半部分5個瑪格麗特的存在讓我深思。

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當有了孩子之後,一個女人會變成另外一個人。其實不管有沒有孩子,每個女人都有無數張面孔,或者説不只是女人,人在生長過程中,肯定是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樣子,社會造就了人,人也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不斷改造自己,以適應不同時期的需要。

當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想的最多的可能是玩耍與吃飯,當開始上學時緊接着我們要考慮自己的'學習狀況,這會你如果已經開始考慮你的養老問題,開始考慮你年老的老婆或者丈夫有疾病時的解決方法,你確定是你的生活很有計劃性而不是你有病。

日積月累是一個很有含義的詞彙,人在積累過程中不斷變成一個又一個陌生人,感情卻會在一日一日的積累下,變成獨屬於自己的陳年佳釀。我們會因為曾經的回憶去嘗試接納一個日積月累後的人,但那不是對我們的考驗,不是為我們設置的一場專科考試。

如果有人問我,我的丈夫突然變成了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我會不會愛他愛的死去活來,那麼答案是肯定的,我不會。70歲的丈夫對我來説是一個完全的陌生人,他不是我熟悉的,可以很放鬆的將背靠在他身上的那個人。可是當我和他一起走過幾十年的時光後,70歲那會的他可能會成為一個很討厭的老頭子,但肯定會是我最可愛的老頭子。

我的愛情是陪伴。當我們都成了50歲時,我還愛你;當你突然從30歲變成50歲,我可能無法愛上你。對我是這樣,對你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