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美的歷程讀後感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6.62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的歷程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的歷程讀後感

美是人們從過去到現在都在追求的。不管所處時代對美的見解如何,它都是在不斷髮展、昇華的。這些看法我們可以從美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中摸索發現。  《美的歷程》是一部廣義的中國美學史綱要。作者李澤厚在書中表達了自己對中國美學發展的看法。雖然只是對中國美學史的簡單概括,但其內容卻是提供給了我們更多能夠了解、讀懂中國美學史的引申知識。該書按中國歷史的時間順序,從遠古到明清分別展開敍述,給予了我們對時間軸更清晰的辨別。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獨具代表性的美,那是那時的人民的智慧,是我們能模仿卻不可超越的美。中國美學,自出現以來,它的變化都離不開人們的社會實踐與精神世界。

《美的歷程》把中國美學史分成十個部分,分別是龍飛鳳舞、青銅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漢浪漫主義、魏晉風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韻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以及明清文字思潮。十個簡短的詞句,卻能概括出那一時期美的最大特點。縱觀美學之歷程,中國的美學發展無不體現了社會的發展,思想的更新,美學藝術中也表現着濃厚的中國特色。例如龍飛鳳舞時代的山頂洞人在屍體旁撒紅粉,這一行為不再是對鮮明奪目的紅顏色的動物性的生理反應,而開始有其社會性的巫術禮儀的符號意義在。(《美的歷程》原句)中國自古就流傳着很多關於神明的故事,而從巫術禮儀的產生髮展到後來美學中所表現的關於神明的產物,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在神明這一方面的歷史的神祕莫測。對於中國美學歷史的講述,作者延伸到了器物、青銅、文學和書法等領域,在與中國歷史的結合下討論了中國美學的發展。人們對於美的追求變化,少不了實踐生活的因素對其審美意識的改變。龍飛鳳舞時代的遠古圖騰、符號和標誌,也許是當時氏族部落的`一個共同意識形態或觀念體系的代表標誌,那些圖騰符號可能是當時他們對龍蛇以及巫術禮儀的想象、做法。再到青銅饕餮,青銅本身以及它身上所繪製的圖案,莊重嚴肅,帶有恐怖且不能侵犯的感覺,美學到這一時代的發展,顯現着統治者對自己權力的重視以及自己位高權重的地位。先秦國家尚未統一,兵荒馬亂、不得安寧的中國大地上,各國人民對國家統一、生活安定的美好向往也在促使着這一時期美的發展。先秦理性精神,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使百家爭鳴發生了,宗教也得到了發展傳播。可見,這時的中國美學會帶有儒家及宗教的特點。

屈原是楚辭的代表性詩人,那時社會逐漸擺脱了巫術宗教的束縛,禮儀舊制也得到突破,所以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也更加嚮往自己構造的浪漫主義世界。正如《離騷》中屈原所述——忽反顧以遊目兮,將往觀乎四荒。中國從魏晉到明清的發展歷程,經濟不斷得到提高,特別是在唐朝出現了盛唐時期的繁榮景象,各方的交流溝通逐漸密切,文化與宗教也得到了碰撞、傳播,娛樂文化、文學藝術等也不斷髮展至民間。佛教在中國得到了極大的傳播,從過去到現在,中國的美學史上都少不了佛教的美學因素,敦煌莫高窟算是一箇中國美學有關佛教這一特點的代表性建築。人民生活的日益美好,也給了人們更多對於人生、世界以及宇宙的思考的機會。正如宋元時期出現的“非無舟人,止於行人”理想與審美。宋元時期的詩詞更多的是對自然的讚美與嚮往,表現了美好生活改變了人們對美的追求。

隨着時代的進步,對美的追求已下至民間,人們對於美的表達更加精細漂亮,美的形式也豐富多樣,文學、建築、器物等等,都是美的體現。從古至今,中國美學都在人們的社會實踐中不斷髮展,並且融合體現着人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中國美學史,從古至今的美。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