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月亮與六便士觀後感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2.14W

“我那時還不瞭解人性多麼矛盾,我不知道真摯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惡中也找得到美德。”

月亮與六便士觀後感

合上書的一霎那我還是沉默了,讀書像是從上帝視角觀看別人的人生,有一種隱祕的擔憂和快感。

我為書中的每一個人的遭遇而感到悲傷或是憤怒。我為施特略夫同情,我為勃朗什悲痛,我為愛塔動容。可是我卻找不出一個準確的詞語來形容我對思特里克蘭德的感情。作為一個女性,僅憑他説出“因為女人除了談情説愛不會幹別的,所以她們把愛情看得非常重要,簡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們還想説服我們,叫我們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愛情。實際上愛情是生活中無足輕重的一部分。我只懂得情慾。這是正常的,健康的。愛情是一種疾病。”我對他便是不齒的。可是作為一個平等的,同樣被這個世界,被世俗常理所禁錮的人來説,我對他又是敬佩,甚至暗含嫉妒的。因為他活的那樣純粹,那樣炙熱,那樣的義無反顧。他以一種近乎極端,近於瘋狂的形式,完成了我們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完成的事情:追尋月亮。

毛姆筆下,思特里克蘭德,一如《刀鋒》裏的拉里一樣,求仁得仁,得其所哉,為了自己的夢想,在遙遠的邊陲之地,過着原始又純粹的生活。以一種文明人無法理解、他自己很滿足的方式,結束了人生。而直到書的結尾,文明社會的那些人,還在道貌岸然的評斷他們。在這裏,毛姆對激情燃燒的藝術家流露讚美之情,而道貌岸然,拿着成型語錄批判他們的人,都被他當成了庸俗的魔鬼。

小説是被誇張了的現實,毛姆用他傲嬌毒舌,又帶着點兒英國範的筆調,給我們展示了思特里克蘭德的一生。書中,思特里克蘭德是驕傲且輕蔑地,他不通人情,不諳世故,他易爆易躁,他活的自我、乖張。可他又極其純粹,他心中只有畫畫,他説“做出這件事來的.不是我,是我身體裏一種遠比我自己的意志更強大的力量。”他是被魔鬼控制了的,他可以拋妻棄子,可以玩弄摯友恩人,他可以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但他不能不畫畫,就像他自己所説:“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兒。我由不了我自己,一個人要是跌進水裏,他游泳遊的好不好是無關緊要的,反正他得掙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很多時候都在想,我們碌碌無為,終其一生,最後到底成為的是我們想成為的人,還是別人希望我們成為的人。我們最終的樣子,到底是靈魂的決定還是外界的推動。誠然,要拋棄一切,去追尋月亮,太難了,因為月亮太遠了,因為六便士太近了。因為大家都説月亮無用,六便士至少還能果腹。我們的心中夾雜了太多的雜念,以至於把月亮的光輝都掩蓋了。我們不夠純粹,不夠勇敢。

可是這個世界上還是有那些義無反顧追尋月亮的人,一如梁武帝,一心求佛,就地出家;一如明熹宗,千里江山,鍾情木工;一如齊後主,萬里河山,沉迷綢緞。坐擁天下,萬人之上,卻仍阻擋不了他們對於月光的渴望。梵高為什麼要自殺,尼采緣何瘋狂,蘇格拉底誓不越獄,他們都像書中所寫的那樣:“我覺得你很像一個終身跋涉的香客,不停的尋找一座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神廟。”

可惜,我們還是抬頭看見了月亮,低頭撿起了六便士。有人發問:沒有夢想的人生和鹹魚有什麼區別?所以如果你也有一樣熱愛的事物,不論是大是小,普通抑或弘高,能找到這樣的事物,已是極大的幸運,不要拋棄,不要放棄,哪怕還有一絲光亮,也不要為六便士所困,囿於平凡,囿於普通。

至於故事的結局思特里克蘭德為什麼燒掉了他的曠世鉅作,我想是因為他已經找到了內心的月亮,與它融為一體了,他的靈魂歸於平靜,後人如何評斷,再無干系。追尋自己的理想,已是最大的報酬,而最終滿載還是空手而歸,都應是無怨無悔的了。因為這個過程就已經是最大的財富了。

最後,用書中的話來紀念偉大又純粹的思特里克蘭德:“他終其一生在尋找表達自己的途徑,但他所要表達的東西不需要任何人評價、認可,甚至不需要任何人見到。也許是人性中魔鬼的那部分將他的肉體和靈魂一併攥在手中,要他變成無情無理的怪物,而天使的那部分懸浮於蒼穹之上,等待他的一切消失殆盡之後,令世人知曉地球曾經有這麼一位天才到訪過。紀念永遠的思特里克蘭德,你是個混蛋,你是個了不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