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品德《我是獨生女(子)》教學反思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2.66W

近幾年來,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一課,我旨在引導孩子正視在這樣的社會環境和背景下成長的自己,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的方法,形成認識自己、超越自己的良性循環,逐步建立起涉及設計自我和規劃人生的能力。基於這樣的理解,我預設了條理清晰的四個教學環節:當代獨生子女面面觀,不做小皇帝、小公主,親情傳真,總結延伸。我還設計了多媒體課件,輔助孩子深入體驗,從而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品德《我是獨生女(子)》教學反思

  一、活用已有教學資源。

本課學習中,如果按教材順序來講,學生只能通過討論來了解人們對獨生子女的評價及其原因,就缺乏直接的感受體驗,於是,在有選擇、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時,我從孩子的實際生活捕捉有意義的內容,及時把社會上的新信息、新問題吸收到課程內容中,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時效性和生動性,使這門課向兒童自身開放,向他們身邊的大自然開放,向他們生活的社會開放。因而,我讀了學生的週記,安排了親情傳真,這樣強化了他們的體驗。這樣,教學內容不是一個孤立的知識體系,而是真正的博大生動的社會生活畫面。孩子們在一定的'情緒體驗中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二、創設真實教學情境。

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知識與活動不可分離,知行統一,欲知必行。所以,教學中,我創設了以學生生活為基礎的真實可感的教學情境————觀看七歲的肖夢楊勇挑家庭重擔的視頻,從而聯繫自己講講喜愛那時現實生活中如何承擔責任;讀媽媽的信,瞭解獨生子女家長的複雜心理;寫一寫宣言等,讓孩子不知不覺參與到教學活動去,觸及和調動他們的情感,改變或形成了他們的態度和價值觀。

  三、走進學生課外生活。

課外實踐是品德與社會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催化學生情感養成。課外實踐,可以是課前的活動,如我組織孩子們在週記中吐露心曲,還讓家長抽空給孩子們寫上期末寄語;更重要的是課後延伸,把自己的宣言告訴父母,在現實生活中把宣言轉化成實際行動。這樣,讓學生更多地從體驗、理解、感悟中得到收益,提高了社會生活能力,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養。

縱觀這堂課,收集的資料不少,學生也有一定的體驗,但細細思來,其中的問題還不少。

1、層次不夠清。整個一堂課儘管活用了很多資源,但我沒有很好地整理,以致教學層次不清,而且每個教學環節知識蜻蜓點水,沒有給足學生交流的空間,所以學生沒能真正聯繫起自己的生活。這是第四課的第四課時,我的導入很直白,沒有自然地與前一課時鏈接一下。

2、課堂有些悶。究其原因,緣於我的引導,學生只是在揭獨生子女的短,沒有了氣勢。如果在看了小孟陽的夢陽的生活片段追問: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好孩子?再總結:獨生子女當然有好的一面,大家應取長補短。這樣一來,就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自信。

3、及時關注,生成資源。對於學生的發言,我沒有很好地歸納,如學生講身邊的小皇帝、小公主時,我應點明什麼是挑食,什麼是懶惰,什麼是不體諒,強化孩子的認識,進而水到渠成地講一講班中的例子。又如孩子小組交流身邊的小皇帝時,我沒有組織好全班大交流,對一些不好的習慣孩子們其實是不清楚的。我應幫着歸納、引導,提升其認識。還有“宣言”一環節,沒有明確宣言的對象,沒能細化。

4、如何讓學生用情去體驗是個困惑。儘管媽媽的信是那麼感人,但從孩子的神態來看,他們不能身同感受。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體驗,很難。“宣言”是寫了,也豪邁地説了,但真的能到行了嗎?

這一堂課帶給我無盡的思考。今後,我會勤學習有關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