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修好這顆心讀後感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2.79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修好這顆心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修好這顆心讀後感

修好這顆心讀後感1

《修好這顆心》是星雲大師與劉長樂先生繼07年合作《包容的智慧》後的又一次智慧互動。平易之處與我們交流人生的閲歷,世間的故事,生活的感知,從心治、義利、篤學、慈愛到忍辱、捨得、財富、格局。書中觀點和態度更加與時俱進,也更入世、更實用、更貼進讀者的生活,而故事也更幽默、更動人。

一粒種子,你把它放到地毯上、桌子上,它不會生長,因為地毯、桌面都不是它的緣分。它的緣分是土地、陽光、水分。

一個人也會有自己的緣分,世界上沒有單獨存在的東西,每個人都要依靠很多條件、緣分來幫助才能成功。所以,有時候,朋友一句話就決定了對方的命運。一塊錢、一個念頭就決定了人一生的命運。

人生是一條激流,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舵手。凡事都不是命定的,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改變自己的命運。今日脱下襪和鞋,不知明日來不來!弱者等待時機,強者創造時機。懂得變通,不通亦通。明白無常的道理,就會肯定自己的未來,做自己因緣的主人。心正則一切皆正,心淨則一切皆淨。治人先治心,心治則身治,身治則一切皆治。不是用規矩來要求人,是尊重、包容、平等,彼此立場互換,要讓人“感動”後心甘情願地奉獻,是一種“無為而治”。“義者,宜也。”義可以養心,利可以養身。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孔子説:“見利思義”。“義然後取”。不是你的,你拿走,就是不義。合理的分配就是“義”。鋭氣藏於胸,和氣浮於面。才氣見於事,義氣施與人。

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格局是一種志向。格局有多大,未來才可能有多大;格局越大,得到的助力越大。願意為人做一件事,你就是一個菩薩。當你微笑着面對世界時,世界會陪着你一起微笑。

我命在我,成事在人。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度。夢,一定是天馬行空,但決不能空虛縹緲。誰有選擇,誰就有痛苦。沒有永遠的舍,也沒有永遠的得。

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有事必然有是非。能在橫逆來時不怨不尤,在病苦來時不驚不怖,在譏謗來時不辯不苦,在榮寵來時不驕不慢,這就是修心。

修好這顆心,學會放棄,活在當下。生活並不需要無謂的執著,沒有什麼不能割捨。放棄過去,學會忘記,珍惜眼前的分分秒秒,讓自己每天都有一份愉悦的心情。有些人總是抱着過去的是非恩怨、愛恨情仇不肯放手,沉湎於回憶之中,走不出過去生活的陰影,牢騷滿腹,怨天尤人,這種人永遠都不會幸福。

修好這顆心,塑造美好的心境。幸福是一種感受,是由一個人的思想、心態決定的。心可以造天堂,也可以造地獄。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是花海還是沼澤,是光明還是黑暗,是乾淨還是骯髒,這一切都是由你的心靈來決定的。所以平時要培養自己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讓自己遠離抑鬱、焦慮、悲傷、憤怒、煩躁等不良情緒。不管是狂風肆虐,還是暴雨傾盆,自己的內心永遠有一輪燦爛的太陽。人生苦短,猶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渾渾噩噩是一生,樂觀明媚也是一生,為什麼不享受生活的美好呢?

修好這顆心,成為你自己。這話聽起來有些好笑,人不是自己還是誰呢?然而現實生活中“心死了”的人並不在少數。行屍走肉,沒有靈魂的軀殼,人們因為環境或其他因素而迷失自我的,那是太多太多。成為你自己,能夠不受任何人的.影響與干擾,讓自己生活在自己的人生信念與奮鬥目標之中,渾然不覺物我兩忘,陶醉在那種簡單與自由裏,活出精彩,也活得幸福。

在茫茫人世,在形形色色之中,我們能夠依靠什麼呢?一切有形的都會消逝,只有一種東西屬於你自己,並且超越於有形無形,那就是我們自己的心靈。慢慢修煉這顆心吧!讓心更簡單、更清明、更安寧、更智慧、更寬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握住稍縱即逝的幸福,才能讓這短短的兩萬多天的日子過得舒心,活得開心,才能在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少些遺憾和悔恨。

修好這顆心讀後感2

《修好這顆心》的兩位作者一位是德高望重的得道高僧星雲大師,另一位是事業有成的資深媒體人劉長樂先生。他們用對話的方式,以自己的親身體驗、人生閲歷和生活感知對怎樣修好這顆“心”進行了解讀。這本書是一項古老東方哲學與現代都市文明完美的交融,二者觀點雖有不同之處,但更多地都是在引人向上,教人為善,其中有許多觀念值得我們深思。

人生是一條激流。長樂先生:人生是一條激流,每個人都是它的舵手。是的,我們每個人的起點和境遇或許有所不同,但在這個世界上肯定有一條屬於你自己的路,而如何找到這條路則需要我們內心智慧來指引。在漫漫人生的長河中不會是一帆風順,肯定會遇到激流險灘、艱難險阻,作為自己人生舵手的我們一定要把握好方向。人心向善,則“手指可以觸天”;人心向惡,則“霎那便是永劫”。善惡只在一念間,不同的選擇必然有不同的結果,不同的選擇也必然有不同的人生。同時,生命又短暫無常,因此,我們要好好把握住這短暫的生命,爭取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出無限的生命價值。大多數人可能一生都沒有成就成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但只要我們努力過、奮鬥過就無怨無悔。

為了熱愛而來。長樂先生為了投資鳳凰衞視只用了10%的財力,卻花費了90%的精力,甚至為了更好地經營管理鳳凰衞視而捨棄了很多可以掙大錢的機會,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把自己的定位始終是一個媒體人,而傳媒是他畢生熱愛的事業。一個人到了這種階段,就不再會計較個人利益的得失,而是一種自我實現、自我滿足。當今社會也有許許多多普通人,如軍人、記着等,也在為自己熱愛的事業任勞任怨、以身赴險,有時甚至冒着生命危險也在所不惜。他們不再把自己的工作當成賴以謀生的工具,而是終生為之奮鬥的事業。

啐啄同時。啐啄同時的意思是鳥蛋快要孵化出小鳥的時候,小鳥在蛋裏面嗑,叫“啐”;母鳥從蛋外面嗑,叫“啄”。引申到管理裏面就是員工自己努力到一定程度時,管理者要適時適度地給予點播和幫助。管理者不僅要從“情、理、法”方面對員工進行管理,還要具有一顆包容的心,能夠包容他人的存在,包容他人的思想,包容他人的缺點,甚至包容他人無心的過錯。懲罰性的管理只是用於那些屢教不改、冥頑不化的人,對大多數員工要以包容的心態給他們搭建一個充分展現自己才能的舞台。而在當今的社會上,不懂這些道理的人還大有人在。有些管理者管理呆滯、死板,只會按規章辦事,不會變通,不管這些條條框框是否適合適宜,是否對工作有利;有些管理者靠懲罰來進行管理,造成員工因害怕承擔責任而選擇逃避與推諉;還有些管理者採取“家長”式管理,我是主角,我是權威,凡事都是我説了算,不給別人發言的機會,給人與人之間造成一種不平等的關係。

不是“關係”是“因緣”。星雲大師:要想建立良好的人脈關係,必須集聚許多的姻緣,平時保有慈悲道德,經常給別人姻緣,別人才會親近你,佩服你,彼此才會有深厚的交往。關係應從恭敬中建立,從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情中建立。當今社會有一個普遍的看法,就是某人升遷了或在事業上有了點成就,就認為他一定有特殊的關係或特殊的背景。不可否認,在當今這個社會環境下,有點關係或有點背景對一個人來説會有一定的幫助,但想要取得成功還得靠自己艱苦努力,“關係”和“背景”不是成功的必然條件。與人交往,我們應當懷着一顆真誠的心,一顆善良的心,不斷積累自己的人氣,積累自己的“因緣”,隨着人氣和因緣的逐漸增加,量變一定會達到質變,推動我們的事業走向成功。

總之。“做人”即“修心”,願我們每個人都能修好這顆“心”。

修好這顆心讀後感3

修好這顆心,一個非常富有禪味的題目,僅這一題目就足以讓人蔘悟一生。作者星雲大師為禪宗臨濟宗傳人,文章採用對話錄的形式,向人們展示了啟迪心智,淨化靈魂的法門,讀後令人深思。

修好這顆心,顧名思義,是指這顆心而非那顆心,是人本原的心,未曾浸染的心,是人之初本善的心。但這顆本善的心,“性相近,習相遠”,已經離我們很遠,很遠,太久,太久。

安心是世間最難的,西方人有諺“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人心”,如此大的人心要安定下來可想有多難。安心不但讓我們俗人犯難,既便是得道的高僧也猶豫,禪宗公案裏記載了這一樣一段禪話,有一次佛教禪宗第二代領導人(二祖)慧可大師,到少林寺面見第一代領導人(初祖)達摩祖師:慧可第一句話就是:“請為我安心”,達摩回答到:“取你心來,我為你安”,慧可説“我心覓不得(心找不到了)”,達摩説:“我已經給你安上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麼好的運氣,遇到貴人、高人為你安心,安心、找到這顆心還要靠自己。

這顆心究竟哪裏去了呢?它不在功名利祿中,就是在聲色犬馬裏,再不就是安在了別人身上,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爭強好勝。佛經説:不安的心,能踏殺一切善法。所以要修好這顆心,首要的是找到這顆心,把心找回來,放回家,放穩妥,安定住了。

達摩面壁十年找到了真心,修成了正果。凡人要花更多的時間或者窮其終生去找尋這顆心。尋找的過程就是修練,找得到是緣法,就得道了。心若安穩了則天崩地裂又能奈我何!安“心”才能處處牢。心安定了還要不要修,佛學界是有爭論的。傳説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第五代領導人弘忍大師準備傳位給手下弟子,當時沒有競爭上崗,但大師還是想了一個類似競爭上崗的辦法來解決繼承的問題。他對弟子們説,大家都做一首偈語(有禪意的詩),誰做得好就將衣缽傳給誰。座下最用競爭力的弟子神秀作了一首偈語,“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偈語強調了修為,修行,修心的意思,但是大師看後不以為然。後來禪院餐廳的廚師長(火頭僧)慧能也作了一首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據説慧能是個文盲,在佛教系統裏智慧和有文化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但這首偈最終贏得了大師的贊可,因為這首禪詩強調的是人要發揮本心,本性,無需刻意而為,這種超然開悟的心態更加符合禪宗頓悟的境界。於是大師最終將衣缽傳給了慧能。

這顆心要不要修,如何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説紛紜。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論,不是人視力不及或者説視野不夠寬,而是處的位置和站的角度不同。假使你站在別人的背後,即便視力再好,那怕是1.6的視力,也只能看到人的後腦殼。橫看成嶺側成峯,高低遠近各不同,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星雲大師是強調修行的,修心的,併為修好這顆心開了三十二味“藥”,慚愧心、慈悲心、歡喜心等等,不一一列舉。星雲大師的用意很明顯,用心也可謂良苦,善念裝得愈多,那麼惡念便會沒有位置了,這一點符合經書裏“諸善奉行,諸惡莫作”的宗旨。但這三十二味“藥”能不能發揮作用,能不能修好這顆心,還要看人有沒有善根,佛説佛只渡有緣人。星雲大師也説過“一粒種子,你把它放到地毯上、桌子上,它不會成長,因為地毯、桌面都不是它的緣分。它的緣分是土地、陽光、水分。”

可見,人要修好這顆心,就要使自已與“土地、陽光、水分”結緣,善的這顆種子才會在心中紮根、發芽、生長。

事實上,慚愧、慈悲、歡喜等等都是人本心所具有的品質,或者説是人本心的光環罷了,當然不是這“三十二心”所能涵蓋的了的,若以這些求修行,求精進,無異於緣木求魚,騎驢覓驢,徒增笑料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