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黃雀記讀後感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2.76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雀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黃雀記讀後感

黃雀記讀後感1

《黃雀記》是我看的第二部蘇童的作品。

自覺寡聞。對蘇童的瞭解開始於前段時間看的《我的帝王生涯》。就目前看的這兩個作品而言,我對蘇童是喜歡的。

不過,帶着個人喜好去看一部作品多少會伴有主觀色彩。外界對這部作品的評價譭譽參半,我因對蘇童瞭解甚少,不便與他們爭執些什麼。況且每個人口味,立場,人生境遇不同,對文字的感悟力有高下,實在不應一棒子打死。更不該盲目站隊,相信那些所謂的評分,非得吆嚯眾人給這部作品扣上“好”或“不好”的帽子。其實有時候文學這個東西一時間真很難説好壞,只能讓歷史為它正名了。當然,這都是些題外話了。

《黃雀記》的故事不算難懂。香椿樹街的春天荷爾蒙萌動,少男少女各懷心事。倔強壓抑的保潤愛上孤獨但卻張揚的仙女,仙女卻對玩世不恭的柳生心泛漣漪。保潤頂替柳生坐牢,柳生夾着尾巴做起生意,仙女遠走高飛……

十二年過去,保潤出獄,與生意做得不錯的柳生保持着似友非友的關係。仙女改名,喚作黃小姐,混跡各種成功男人間,做起公關小姐。意外懷孕,重回舊地,卻再次愛上曾經傷害她的柳生。三人的命運再次糾結在一起,無奈,只能上演一場黃雀在後的悲劇。最後,保潤三刀結束了柳生的性命,黃小姐誕下紅臉嬰兒後人間蒸發……

蘇童説,這部作品的名字取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諺語。合上書,內心思索着這個黃雀在後。黃雀在後,黃雀在後,究竟誰是誰的螳螂?誰是誰的黃雀?保潤報復性地捆了仙女,仙女是螳螂,保潤是黃雀。保潤替柳生坐牢,保潤成了柳生的螳螂。最後,保潤結果了柳生的性命,他又成了那隻黃雀……命運捉弄着他們,冷眼旁觀這一切,這三人,又怎麼能説誰是最後的贏家?不能説的罷,宿命才是來這最後一擊的黃雀吧!

喜歡蘇童,也是源於喜歡他文字裏強烈的宿命感。在他的作品裏,總有那麼一兩個人,看似癲狂,卻洞察性命。這本書裏,貫穿始終,帶有強烈宿命感的便是保潤的祖父。他每年拍一張自己的遺照,覺得自己丟了魂而愛上挖土,住進井亭醫院後折騰不斷,最後一幕也是他抱着黃小姐的紅臉嬰兒……

我認為祖父是全小説的核心人物,所有事情因他而起,因他而終,他洞察了自己的命運,也洞察了所有人的命運。他丟了魂,卻獲得了比所有人都長的壽命,他彷彿命運主宰者般,置身事外,窺看着所有悲喜離合,無能為力,卻也無動於衷。

這場緣起年少輕狂的.愛戀,無非也是他愛她,她愛他的悲劇。那時候我們總覺得自己太年輕,用一腔熱血燃盡了自己,還祈禱着能在灰燼中繼續自己的愛情。小説中我個人最喜歡的片段,是保潤與黃小姐那曲共舞的小拉。那是十二年後的保潤,那是十二年後的仙女,半夢浮生,一切都變了,只有水塔還在那兒,固執地守着那份不堪的記憶。

保潤對仙女説,哭什麼呢?你欠我十年時間,十年自由,跳個舞就還清了,你會吃虧嗎?

跳舞的時候保潤哭了,是屬於男人的温熱而節制的淚水。他貼着她的左側臉頰,久久不動,像一塊石頭依偎着懸崖,像一個受驚的孩童,無助地依偎着母親。有多麼一瞬間我甚至以為仙女是愛着保潤的,是因為一個女人的虛榮心而將這份愛緊緊壓制嗎?

多麼諷刺,活在塵埃裏的仙女給自己的名字是如此純潔。仙女,黃小姐。可能是在給自己一個烏托邦式的幻想吧?

然而,悲劇終究是悲劇,三角關係是最不穩固的關係。香椿樹街還在,可是一切都結束了。

無端想起一句話,但願我可以沒成長,完全憑直覺覓對象,模糊地迷戀你一場……

不知道與這部作品是否能説通,想到而已。

黃雀記讀後感2

作為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先鋒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蘇童曾寫出《妻妾成羣》、《我的帝王生涯》、《河岸》那樣驚世駭俗的小説。而在近期出版的《黃雀記》中,蘇童通過香椿樹街上的一個精神病院,一些小人物,以及一些事件的描述,講述黃雀在後的殘酷青春。

《黃雀記》延續了蘇童慣常的小人物、小地方的敍事風格和節奏。故事並不複雜,就是一樁上世紀80年代發生的青少年強辱案。小説分三章,“保潤的春天”、“柳生的秋天”和“白姑娘的夏天”,三章的標題已經暗示了三個不同的敍事視角,每一章內亦分成諸多帶標題的小節,如“照片”、“去工人文化宮的路”、“兔籠”、“水塔與小拉”等等。標題的背後是這個時代的變遷,或者説是這三個受侮辱與損害的人的命運,包括他們後來的成長,和不停的碰撞。

很多人認為蘇童不是一個善於講故事的作家,可《黃雀記》卻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小説寫的是三個人之間的關係,兩男一女,他們的成長時期發生的一件錯案對三個人人生的影響。少年時期的保潤和柳生,因為和仙女的邂逅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最終,保潤在監獄裏呆了十多年,柳生一直“夾着尾巴做人”,仙女則化身為白姑娘,淪落風塵……小説結尾,丟失了魂靈的保潤祖父與仙女,在逃命中生下的孩子最終巧合般地相遇,這是蘇童對整個世俗世界的反諷,也反映了他的人文關懷。

蘇童不動聲色地描摹了一幅似曾相識、卻又宛若夢境的浮世畫卷。這裏有少年的殘酷青春、香椿樹街上的眾生百態、市井生活,瀰漫着南方的濕潤、幽暗。保潤在十多年後出獄了,蘇童一連串的拷問也來了:保潤要不要復仇?怎麼復仇?原來做了錯事沒有受到懲罰的人又是怎麼懺悔的?蘇童把這個過程寫得非常細膩。他在小説裏把整個時代的變化,和每個人的命運緊密地結合在一塊,拷問的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對整個民族的心理進行了很細、很深入的發掘。

蘇童筆下的井亭醫院,貫穿了整部小説,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荒誕符號:瘋子與正常人之間沒有界限。精神病院裏有青春時光裏的成長、放浪與殘酷,也有成人社會裏的欺騙、背叛與賄賂。這是一個展現眾生相的舞台,當瘋癲的荒誕一旦被常態化之後,這部小説所書寫的其他巧合、偶然似乎都夠不上荒誕了,蘇童恰是力圖以這種力透紙背的荒誕,來揭示世俗中不同人性最隱蔽的一面。

作為最初以先鋒小説出名的蘇童,如今的《黃雀記》裏依舊滲透着一種先鋒的精神。一個真正優秀的作家,他永遠會在他的作品裏透露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在表達生活、人物、人性與現實、與世界、與生活的關係時有一種特殊的方法。在《黃雀記》裏有大量隱喻的細節,在精神病院裏的爺爺就是一種象徵,他未必是真正的瘋子,而是與外界的一種遠離、疏離。舞蹈“小拉”就是時代的一種隱喻……通過這些隱喻,過去與現實交織在一起,一種特別複雜的、扭曲的人性被展現了出來。

小説裏沒有寫到黃雀,可為什麼起名叫《黃雀記》呢?對此,蘇童解釋説,黃雀象徵着在陰影中潛伏的危機,對人們的命運虎視眈眈。整個故事講的就是一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柳生做了保潤的黃雀,但最後的黃雀還是保潤……似乎有些糾結,但一切卻自然而然,小説中的每個人物、每個細節都處理得很細膩,伴隨着蘇童優美舒緩的敍述語言,讀起來沒有絲毫不適應。

蘇童曾説:“作為一個寫作者,我始終渴望一種會流動會搖曳的小説風格,渴望對每一篇未竟的新作有挑戰性的新鮮陌生的心態。”蘇童的目光越來越務實,在《黃雀記》裏,他考慮人要怎麼活下去,每個人物和歷史、現實、世界以及自己內心的關係,這來源於一個作家的社會責任感,更來自於對底層人羣的悲憫與關懷。《黃雀記》讓我看到了當下真實的蘇童。

Tags:讀後感 黃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