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國小語文教案【推薦】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6.3K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語文教案【推薦】

國小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自由地説和教師的有機指導,使學生拓展思路、善於表達,為寫好秋天奠定基礎。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順序地説,有條理地寫。

學難點:

把文章寫具體。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讓學生觀察秋天,並畫或者選一幅秋天的圖畫。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在上節課,你們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畫了美麗的畫,那你們能説説秋天的特徵嗎?

2、你們能把畫面上的內容寫下來嗎?今天我們的任務是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二、寫前指導

1、指導學生讀語文書習作的要求。(小黑板出示)

這次習作的要求是:

⑴、寫前要先向同學介紹圖畫的內容;

⑵、寫時要用上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

⑶、寫好後交流,修改自己的習作;

⑷、展示和欣賞。

2、學生展示自己的畫。並請一學生將畫的內容描述出來,教師指導寫作的方法。

⑴、在學生敍述時,教師相機指導敍述的順序。

⑵、請同學們評價他説的內容。並指導學生正確地評價。

⑶、有意指導學生學會一些觀察方法。如: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先中間後四周,先整體後部分等等。

⑷、指導學生在寫作時也跟在敍述圖畫時的順序一樣,將自己敍述的內容按順序寫下來。

⑸、教師抓住一學生敍述時的色彩、聲音、想象的句子指導學生寫作時可以有聲有色,有動有靜。

⑹、出示範文指導有聲有色,有動有靜。

⑺、再指導學生想想剛才一學生敍述時有哪些是圖畫上沒有的。然後指導學生在寫看圖作文時可以加上自己符合實際的想象。

⑻、教師再抓住剛才學生髮言時的好詞佳句,先表揚他們,然後指導學生在寫作時用上自己積累的好詞好句。

⑼、交流自己收集的好詞佳句。

⑽、讓他們説説哪些可以用進自己的習作。

⑾、教師説一詞讓學生進行造句練習,然後將幾個詞板書後讓學生説一段話,在説話時能用幾個詞就用幾個。

⑿、這時教師再讓剛才敍述的同學將自己的圖畫再講述一遍,並讓所有的學生當老師,提出修改意見。

3、交流。

⑴、小組交流,把自己的畫的內容跟同桌學生講講,互相提示、修改。

⑵、集體交流,評價並修改。

⑶、教師根據學生的評價,相機指導。教師抓住學生髮言。在習作的內容上繼續給予指導。

4、教師小結。

三、學生寫作。

學生開始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板書設計: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1、看圖知中心

2、觀察有順序

3、寫作有條理

4、用上好詞句

國小語文教案2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切實做好“兩個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幫助我校語文教師規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特制訂《國小語文有效教學基本教學模式》及推進方案。

二、基本模式:

根據我校國小語文教學的現狀,我們研究整理了以下4種基本的國小語文有效教學的基本模式,分別為:

1.拼音教學“趣味模式”。

2.識字教學“導練模式”。

3.閲讀教學“活動模式”。

4.作文輔導“説寫模式”。

對這4種有效教學的基本模式,我們還結合具體課文的教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案例(附後)。

三、推進方案:

1.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是模式的基本框架和操作方法。特別是“操作方法”,須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詳細的解讀和説明。培訓分為兩級,先是對鎮級學科教研組長進行培訓,然後由鎮級學科教研組長組織全鎮的培訓,要求培訓到每一位任課教師。

2.活動。通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推進有效教學基本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如基本模式專題研討、基本模式課堂教學比賽、基本模式教案設計、基本模式案例評比等。鎮際交流活動的公開教學要成為展示有效教學基本模式的平台。

3.展示。校長室將通過整體教學展示活動推進有效教學基本模式的運用。展示活動將邀請市縣級骨幹教師進行公開教學,請他們介紹自己的教學理念和設計意圖,圍繞基本模式進行業務講座,組織聽課老師開展有效教學基本模式的教學沙龍。

4.提升。我們要求將有效教學基本模式的推進作為一種課題來進行研究,要做好教學日記,把在實踐過程中的收穫、困惑和自己的反思及時記錄下來,並收集整理,最後通過對這些教學日記的分析和研究,總結成功的經驗,發現存在問題,從而不斷修改和完善已有的模式。

國小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賞析文中重點語句的表達特點,體味文章悲壯激越、肅穆深沉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指導朗讀,讀中品,讀中悟。

3、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和認識為了諦造我們幸福生活,中華民族所付出了的巨大代價,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創造生活、奉獻社會的使命感。

重難點

1、引導學生在反覆朗讀品析中體味文章悲壯激越、肅穆深沉的情感。

2、體會作者是如何從理性認識昇華到內心的情感認同,從而激發學生的使命感。

教學策略

1、創設情境,渲染氣氛。

2、學生品讀,體味情感。

3、學生解讀,理解內涵。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文本

二、初次析題,整體感知

【學情預設1】

1.作者讀碑,讀的什麼碑?(人民英雄紀念碑、九龍泉烈士紀念碑)

2.這兩座碑之間是什麼關係?試從文中找一個句子來表達。

【學情預設2】

1.作者讀碑,讀的什麼碑?(人民英雄紀念碑)

2.作者讀了幾次人民英雄紀念碑?為什麼第一次沒讀懂?

3.這兩座碑之間是什麼關係?試從文中找一個句子來表達。

三、品讀文本,體味情感

1.學生找出文中能表達作者第一次讀人民英雄紀念碑情感的句子並分析。

2.學生齊讀,瞭解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的內容。

3.學生從描寫九龍泉烈士紀念碑的語段中找出最能打動自己的語句進行朗讀。

4.教師引導學生品讀重點語句,體味作者的情感。

5.教師導入情景,再讀碑文。

四、再次析題,昇華情感

1.再讀人民英雄紀念碑時作者的感受是什麼?

2.悲壯感從何而來?使命感是什麼?

3.作者心中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還象徵了什麼?

4.聯繫生活實際,學生談使命感。

五、拓展延伸,課後練習

國小語文教案4

教材分析:

本文是蘇教版語文教材第十二冊的第三單元的第八課。本單元的主題是“詩文精粹”,安排了《三打白骨精》《詞兩首〈漁歌子〉〈如夢令〉》《螳螂捕蟬》《讀書要有選擇》,旨在引導學生在閲讀的選擇上要佔領詩文經典這一制高點。它節選自我國四大古典小説之一的《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這篇課文寫孫悟空三次識破妖魔,卻被唐僧認為濫殺無辜。三打白骨精是取經路上最精彩的故事,不僅表現了白骨精的狡詐多變,也塑造了孫悟空除惡務盡的戰鬥精神。第五冊的《三顧茅廬》、第九冊的的《林沖棒打洪教頭》這兩篇課文分別根據我國古典小説《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的有關章節改寫而成,它們和本文一起共同擔負着引領學生閲讀經典的使命。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是用什麼辦法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引人入勝的,引領孩子通過對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一棵“樹”的觸摸,走進詩文精粹的“森林”。

教學難點:

課文具有古典白話小説的語言風格,與今天我們國小生的表達習慣不同,這給閲讀理解帶來一定的障礙。教學中,指導學生多閲讀,在閲讀中明確故事情節,體會人物形象,感受經典的魅力。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瞭解古典名著《西遊記》,體會孫悟空的堅定、機智和勇敢。

3.感受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閲讀經典的興趣。

教學理念:

1.落實《語文教學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圍繞張慶老師提的“扣讀導悟,讀中見悟”的語文課程改革意見組織教學。

2.借鑑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的“五重教學”(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組織課堂教學。

教學策略:

把讀書思考作為閲讀教學的有力武器,讓學生充分地讀,利用插圖、多媒體助讀,使之在讀中領悟,在讀中感受經典的魅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小説《西遊記》,把原作中描寫環境以及寫白骨精變成的村姑、老婦人外貌的精彩段落製作成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孫悟空、豬八戒、唐僧各給你留下什麼印象?分別用一個詞語概括。

2.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我們一讀就懂,甚至還沒學習這一課,我們早已通過影視、畫報瞭解了情節,那為什麼還要在語文課上專門學習呢?

【設計意圖】

這是為了讓學生明確這一節課學習的目的——體會刻畫人物的方法,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習一篇課文,不行百里者半九十。學生了解課文“寫什麼”,這僅僅是學習的“中點”,而知道,“為什麼寫”以及“怎樣寫”才是閲讀的“終點”。

(二)瞭解環境描寫的作用

“一天,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一座山前,只見山勢險峻,峯巖重疊。”課文一開始不寫怎麼打白骨精,為什麼寫山呢?

原作中寫道“看不盡:峯巖重疊,澗壑灣環。虎狼成陣走,麂鹿作羣行。無數獐豝鑽簇簇,滿山狐兔聚叢叢。千尺大蟒,萬丈長蛇。大蟒噴愁霧,長蛇吐怪風。”

【設計意圖】

環境描寫有渲染烘托的作用,為下文做鋪墊,暗示這裏險惡,必定有妖精。這是做一點滲透。

(三)學習“一打”

1.白骨精為了達到吃唐僧肉長生不老的貪婪目的是怎樣做的呢?課文是用哪些詞語寫孫悟空識破詭計棒打白骨精的?結果怎樣?讀第三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來。

2.明的畫家也畫不出最美的美人像,美人的形象在讀者心裏。你心中美麗的村姑是什麼樣的由村姑的美貌,你想到了哪些成語?

原文是怎麼寫的?“好妖精,停下陰風,在那山凹裏,搖身一變,變做個月貌花容的女兒,説不盡那眉清目秀,齒白脣紅,左手提着一個青砂罐兒,右手提着一個綠磁瓶兒,從西向東,徑奔唐僧。聖僧歇馬在山巖,忽見裙釵女近前。翠袖輕搖籠玉筍,湘裙斜拽顯金蓮。汗流粉面花含露,塵拂峨眉柳帶煙。”

作者把村姑寫得這樣美,用意是什麼?(作者是為了表現白骨精的貪婪狡詐。)

3.豬八戒見到村姑拎的齋飯,有怎樣的表現?哪個字把八戒的形象刻畫出來了?用這個詞的好處是什麼?

4.男生齊讀悟空識破詭計棒打白骨精的部分,女生讀寫結果的部分。

5.通過讀書交流,我們知道作者通過描寫人物動作、語言,按照“變——識——打——結果”的順序,寫出了“一打”的經過。

【設計意圖】

授人以漁,教給學法;感受原作語言的魅力與趣味。

(四)學習

1.白骨精的美人計被識破,只好走為上。貪婪狡詐的白骨精肯善罷甘休嗎?在“二打、三打”部分課文用哪些詞句寫白骨精的變和孫悟空的識與打的?結果怎樣?

2.你能用哪些詞語形容八旬的老婦人?

原作是怎樣寫的呢?出示:“走近前觀看,那怪物:假變一婆婆,兩鬢如冰雪。走路慢騰騰,行步虛怯怯。弱體瘦伶仃,臉如枯菜葉。顴骨望上翹,嘴脣往下別。老年不比少年時,滿臉都是荷葉摺。”

老婦人兩鬢如冰雪、臉如枯菜葉、滿臉都是荷葉褶,她竟然能“閃”出來。“閃”字對錶現人物有什麼好處?

男生齊讀寫悟空的部分,女生齊讀寫白骨精的部分。

3.“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了下來。”用“摔”字有什麼好處?

4.分角色讀師徒的對話。

5.“三變”變成了——悟空在鬥爭中增長了智慧,三識三打中,他是這樣做的——他為什麼笑?

(五)指導複述

1.自己看板書,逐個部分複述課文。

2.指名複述。

(六)總結

1.你現在想用什麼成語稱讚孫悟空?投影出示語文課本第61頁的成語,學生自由讀。

齊天大聖大鬧天空不避艱險西天取經騰雲駕霧來去無蹤

千變萬化大顯神通明察秋毫火眼金睛除惡務盡天下太平

2.這些成語中,哪幾條跟本課中孫悟空的形象相吻合呢?讀一讀,畫下來。

【設計意圖】

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運用,這是蘇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之一。這裏,把誦讀成語,感悟意思,遷移運用,相結合;把閲讀課文與單元練習中的誦讀與積累相整合。學生讀悟的基礎上,在六組把成語中挑選適當的幾條與課文對號入座,既積累了成語,又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

(七)佈置作業

我讀書,我快樂

《西遊記》是明代四大奇書之一,《大英百科全書》説它是中國一部最珍貴的神奇小説。課後找來《西遊記》這部小説的原著或改編本,讀一讀,體驗閲讀的樂趣。

【設計意圖】

落實《語文課程標準》關於“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及“能初步理解、借鑑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結合本課教學,為《練習3》口語交際《漫話三國英雄》做準備,所以推薦學生課外閲讀古典名著《西遊記》。

國小語文教案5

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有這樣一個年輕人,他曾經和一羣逃難者來到一個小鎮上。年輕人衣衫襤褸,面容憔悴,疲憊不堪,此時,他是多麼希望能夠美美的吃上一頓飽飯啊!可是,當善良的好心人遞給他食物時,年輕人卻堅持先勞動再吃飯。二十年後,這個年輕人住進了豪華的別墅,擁有讓所有美國人乃至全世界都為之羨慕的財富!他就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

師:聽到這裏,你有什麼想説的或想問的嗎?

生提疑問。

師:既然同學們有這麼多的疑問,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哈默年輕時候的一個小故事,從中我們就能找到問題的答案,體會深刻的道理!

宣佈上課

一、導入:

同學們,學過第五課,我們認識了一個怎樣的父親?(誠實、守信),是呀,這位父親讓我們知道了:誠實、守信就是財富;學過第六課,我們又認識了一個怎樣(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父親?這位父親始終認為: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這是做人的萬年牢。

師:今天,我們接着學習課文《尊嚴》,或許我們會收穫更多。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師:説一説,怎麼理解尊嚴

課件出示:字典中對尊的解釋1、地位或輩分高;2、敬重;3、敬辭,稱與對方有關的人或事物;4、量詞;

尊嚴是對人的身份、地位等的認同,也就是權利被尊重。

下面我們就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思考: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敍述的?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生自由朗讀課文並思考。

檢查初讀情況。

1.師:誰願意説説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敍述的?講了一件什麼事?

側重指導學生按照順序説明白。

2.創設情境,感受飢餓、睏乏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下面老師再考考你!

出示詞語:面呈菜色疲憊不堪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狼吞虎嚥

指生讀,齊讀。

出示課件變換:你發現了什麼?

面呈菜色

疲憊不堪

臉色蒼白

骨瘦如柴

狼吞虎嚥

這是對逃難人外貌的描寫。

師:現在我們把這些詞語送回到句子當中去。

課件出示:

外貌: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

只有一個人例外,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吃相: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説,就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師:從描寫逃難人和年輕人的外貌和動作描寫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小結:勞頓奔波,讓所有的逃難人身體虛弱、飢餓不堪、急需食物充飢。

三、研讀課文

(一)學習2—5自然段,感知哈默維護尊嚴的言行。

1.抓住“例外”引入自讀。

師:同學們,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同樣的狼吞虎嚥,卻有着很多的不同,不同在哪?年輕人並沒有直接接受食物,而是選擇了先幹活,後吃食物。

讓學生默讀課文2—5自然段,找出年輕人與傑克遜大叔的對話,並用筆在書中標註出來。再結合哈默説話時的動作、神態體會他當時是怎麼想的。

2.學生自讀。(教師相機指導)

3.交流、討論。

師:一共有幾次?誰願意來説説第一次對話在課文的哪一部分並讀出來。

指生讀課文第2自然段中的第一次對話。

(二)分析第一次對話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一次對話,想一想,這個年輕人給留下什麼印象?是通過哪些語句感受到的?用筆在書中畫一畫。

學生自由讀課文,再書中畫出來。

師:誰願意説一説?

重點指導:

1、抓住“仰起頭”這個動作,體會哈默的真誠、有禮貌;他不卑不亢,和傑克遜大叔平等的對話,不因為自己是逃難者就瞧不起自己……

2、感受年輕人儘管飢餓,但他的態度很堅定,吃飯必須做活兒。

3、我認為他是一個不願意佔別人便宜,不是不勞而獲的人。

師:那年輕人説話時應是什麼樣的語氣?同桌之間互相練讀。

指導朗讀,表現出哈默態度真誠……

學生同桌互讀,小組分角色朗讀。(聯繫傑克遜大叔內心想法,感知哈默的“例外”)

當年輕人聽到傑克遜大叔告訴他沒有活需要做時,年輕人又是什麼樣的態度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年輕人與傑克遜大叔的第二、三次對話。在這兩次對話中,年輕人又給你留下什麼印象?是通過哪些語句感受到的?

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説:“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師:範讀年輕人説的話,三個"不"字加重語氣。你又體會到了什麼?

指導學生把雙重否定句換個説法。體會年輕人堅定的語氣,是非常講原則的人。

師: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呢?

學生同桌練讀,分角色讀。(師讀年輕人,學生來讀傑克遜大叔。)

師:傑克遜大叔為了能讓年輕人早點吃上早飯,説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可是,年輕人接受了嗎?哪一組願意彙報第三次對話。

結合學生回答指導學生從“站起來説”這個動作,體會哈默的心情。(如:高興、迫切……)

③練習朗讀,表現哈默的心情。

(聯繫傑克遜大叔的想法和讚賞的神情,初步體會哈默“例外”──維護尊嚴的言行的意義。)

師:同學麼,捶背是個多麼簡單的動作呀!但是這個年輕人是怎麼做得?

生讀相關句子,體會:儘管這是鎮長安慰他才安排給他的,而且又是簡單的工作,但他一點也沒有應付,而是極其認真的對待。

師:這時,在你的心目中,年輕人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結合學生回答,讓學生自己到黑板上板書。

如:有志氣、自強不息、自強、有原則……

師補充省略號。

師:那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呢?學生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師:傑克遜大叔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通過哪個詞語感受到的(高興的語氣讀,因為他很愜意)?

四、咀嚼“尊嚴”行感受“尊嚴”品

1.思考:同樣的“狼吞虎嚥”,哈默吃着食物時的感覺和其他逃難人一樣嗎?

2.同桌互議。

師:同樣是飢寒交迫、飢餓至極,前者連一句感謝的話都顧不得説就狼吞虎嚥;同樣是狼吞虎嚥,年輕人仍不忘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食物,所以他才吃得那樣心安理得,吃得那樣有坦然,那樣有尊嚴。

師:正是由於年輕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動了傑克遜大叔,願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這正是對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讚揚。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傑克遜大叔是怎麼誇他的?

生:齊讀:"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師: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結合板書,讓學生體會富翁的含義。雖然這個年輕人現在什麼都沒有,但他有尊嚴,他會成為富翁的!他誠實勞動,講究做人的原則,自立自強必將決定他擁有一切。他現在是精神上的富翁,因為他具有堅強的意志,高尚的品格,超凡的人格力量,這必將也會使他成為金錢和物質上的富翁。)

五、拓展延伸:

1.師:正如傑克遜大叔所言,這個人真的成為了一個讓全美國人乃至全世界羨慕的財富,成為石油大王。你認為哈默有尊嚴跟他後來成為石油大王有聯繫嗎?為什麼有尊嚴就一定能成功?

結合學生回答,讓學生明確:尊嚴不僅是一種人格,更是一種堅強的毅力,而這些正是保證克服困難所必須的。

2.你覺得對於你來説,怎麼做就是為自己贏得尊嚴?

六、總結課文:

是啊!年輕人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哪怕從一件小事中也要保持做人的尊嚴,堅持做人的原則,最後受到人們的賞識與尊敬,成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但是,同學們,尊嚴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面子,更多地表現為一種自尊心,一種責任感,是一種不依附於他人自立於人世的奮鬥精神。現在我們的陳校長對我們提出的要求是:樸園發展,你我的責任。我們與樸園共同成長。我想:如果我們好好學習,做到“立責於心,履責於行”,自覺地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這就是責任感,這就是尊嚴。我想,只要我們這麼做了,我們不僅個個都是樸園的主人,我們也會是傑克遜大叔所説的富翁。

七、作業:

1.熟讀課文,繼續品讀文中對年輕人的描寫,並背誦傑克遜大叔對哈默的評價。

2.有興趣的同學可繼續蒐集一些關於哈默的資料。

板書設計:7、尊嚴

人格、毅力(自立講原則自強自尊)

成功

努力

《尊嚴》教後反思

《尊嚴》一課主要講述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的故事。在上這篇課文之前,我認真地鑽研了教材,把握了課文的重難點,大量蒐集了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在借鑑他人備課的基礎上,我把尋求具體研讀課文的切入點放在讓學生品讀分析狼吞虎嚥的不同上!然後引導學生充分與文本接觸。

一是落實了詞語的教學。出示“面呈菜色”“狼吞虎嚥”疲憊不堪”等詞語,讓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新詞。

二是培養了學生朗讀能力。文中的對話內容較多,我讓學生畫出傑克遜大叔與哈默的對話,採取自由讀、分角色讀、師生讀等方式指導學生在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感悟人物的內心活動。

三是理解重點句子,突破教學重難點。如緊扣文中重點句:“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在指導學生反覆朗讀的基礎上,請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但從整堂課得教學效果來看,只是我個人完成了預設的教學流程,但學生對於課文的理解離學生應該達到的認知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最直接的表現有兩個:

一是學生參與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高。整堂課氣氛有點沉悶,大有我一人唱獨角戲的感覺。

二是大多數學生對於“吃完後再幹”和“幹完後再吃”到底有什麼不同體會不深,還沒能體會到“白給的食物就是施捨,而施捨的食物吃起來就沒有尊嚴”。

三是學生的回答既沒有激情四射,更沒有鏗鏘有力,讓我覺得學生內心的感情世界不豐富。

我想,我作為教師,主導作用沒發揮好。結合學生的表現和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我感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再努力:

一是加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平時的語文課上不僅要多練,更要引導學生髮言

的深度和廣度,而不是答案的泛泛。

二是加強對朗讀的指導。把朗讀真得置身於情感的激發中,讓學生因情而讀,而不是因讀而情。

三是讓學生學會放鬆。平時的表現再好,臨場慌亂,語言表達缺乏勇氣或詞不達意是學習語文的大忌。這節課,可能本身我的緊張情緒影響了學生,以至於學生比我更緊張。在事後的一篇日記中,班裏有近十名學生説到這節課讓他們很緊張,不敢發言等等。為此我也深深體會到學生的內心,他們也緊張。我想,這都是我的責任,是我課上得功夫還不深,沒能把課堂氣氛調動起來。

但是我想,學完本課,學生們還是很受感動的,對尊嚴有了初步的體會。我想,我還應結合本節課的不足,紮根於教材,備好課,上好課,真正把教材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的依託,把學生引到更為廣闊的語文世界中,讓學生讀更多的文章,在多讀中,在交流中開闊視野,增強積澱。

國小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洪、制、治、嚴、緊、因、事、勁、終”9個生字,重點識記“洪、治、因、終”。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洪水、制服、治理、因、終於”等詞語的意思並積累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第三節,感受大禹為制服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堅決態度,初步體會他“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

3.能根據提示,運用本課積累的詞語,説説對課文內容的瞭解。

教學重、難點:

感受大禹為制服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堅決態度,初步體會他“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揭示課題:三過家門而不入

質疑:説説你的理解和不解

誰三過家門而不入?他為什麼三過家門而不入?

二、自讀課文。

1.學生自己讀課文,藉助字典、老師、同學的幫助讀準字音。

2.組內交流。

3.指名讀,集體評議。

三、自學課文。

1.説一説大禹是怎樣的一個人?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2.學生自學。

3.小組討論。

4.集體交流。

5.質疑問難。

6.答疑解疑。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1.學生分組練習。

2.推薦朗讀。

五、開展討論。

如果你是禹,你會放下工作,回家探望親人嗎?

六、進行拓展閲讀。

同學們,我國自古以來洪水就特別多,一代又一代的勞動人民為了中國的水利而前仆後繼,課文中的大禹就是其中最為的中國治水利的英雄,那麼,中國為什麼多洪水?中國的水利情況又是怎樣的?大禹治水這個故事又又哪些內容是書上所沒寫到的?大家可以選取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查閲一些資料看一下,也可以寫下自己的體會。

板書設計:

24、三過家門而不入

一過家門聽罵聲,

二過家門聞笑聲,

三過家門哨口信,

治好洪水轉家門。

作業朗讀課文。

國小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真讀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瞭解錢塘江大潮在“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不同景象及特點,從而認識到錢塘江大潮是洶湧澎湃的天下奇觀。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潮汐”的成因及相關知識。

2、情感目標:使學生在錢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從而激發學生對錢塘江大潮。乃至祖國的大好河山。錦繡風光的無比熱愛。

3、技能目標:引導學生能深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小節。

教學重點:

1、使學生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洶湧澎湃。雄偉壯觀。

2、理解並主動積累課文中生動優美的語言,並讀出感情。

教學難點:

1、使學生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洶湧澎湃。雄偉壯觀。

2、仿寫一個片段《雷雨》。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愛旅遊嗎?哪些地方的景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大家能用平時積累的語句來描繪這些令自己難忘的景象,真不錯,老師也積累了一段與大家一起分享。師深情背誦課文3。4。

3、出示課題,齊讀。

二、整體感悟:

1、同學們聽了老師的誦讀,對錢塘江大潮留下了什麼印象?

2、請同學們也來讀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劃出文中自己喜歡的語句,反覆讀讀,推薦給同桌。

3、師按學生回答歸納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

4、交流學生喜歡的語句,及時糾正讀音。並讓學生説喜歡的理由。

三、精讀課文:

1、錢塘江大潮為什麼會被稱為“天下奇觀”。(並板書)我們一起去看看。

2、指名讀課文第2節,你讀懂了些什麼?師歸納板書:江面平靜,人山人海。昂首東望。

3、“望”字在課文裏除了看,還有一層意思——等着。盼着。該怎樣讀讀人們的這種心情?出示圖片“江面平靜”,配上音樂,學生自己讀讀。

4、交流讀,引導學生抓住“橫卧。籠罩。屹立”等詞把當時的氣氛讀出來,注意及時請學生評價朗讀的情況。

5、師生對讀,請學生體會朗讀成功的原因,總結學法。

理解重點詞句。

讀出人們的心情。

選摺合適的音樂。

6、自由讀讀3。4小節,在學習小組中按學習方法自學課文。

7、交流理解的詞語,並讀讀該句句子。

8、師歸納板書:悶雷滾動,出現一條白線,人聲鼎沸。沸騰。

9、重點交流“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的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抓住比喻,理解“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等詞

10、體會人們的心情。板書。配樂誦讀,學生自由選折音樂,組成小組讀讀。

11、集體學習課文最後一節師生對讀。

四、拓展、探究

1、關於錢塘江大潮,你還想了解些什麼,引導學生網上學習。並試着向外國遊客介紹一下“你眼中的錢塘江大潮。”並把自己的觀點介紹具體。

説話練習:“錢塘江有着()的大潮。()。

2、仿寫《雷雨》

出示媒體“雷電交加”的景象。

出示要求:運用恰當的語句寫出雷雨的氣勢。

五、回家作業:

1、想象雷雨前。雷雨後的景象,把短文寫完整。

2、收集世界奇特景觀的資料。圖片。

板書設計:

觀潮

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

江面平靜出現白線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餘波西去。恢復平靜

(看)浩浩蕩蕩

(聽)山崩地裂

昂首東望人聲鼎沸。沸騰深深震撼回味。讚歎“天下奇觀!”

國小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和會寫7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魚,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3、能按事情的先後順序練習説話。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和會寫7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魚、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能再生的特點。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

2、知道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尾巴能再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自讀識字。

1、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壁虎嗎?一天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他使勁一掙,尾巴斷了,怎麼辦呢?它到處借尾巴,它借到了嗎?通過學習課文你就知道了。(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學生看視頻《小壁虎借尾巴:範讀》,聽課文範讀

3、邊聽邊想:小壁虎都是向誰借尾巴?

4、看完後指名學生回答。

小壁虎向小魚、老牛、燕子借尾巴。

5、學習生字

(1)在課文中畫出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

(2)藉助拼音讀準生字及生詞的音。

a、學生自己讀。

b、老師檢查讀的效果。

(3)讀一讀帶有生字詞的句子。

6、識記生字。

二、合作交流

自己讀。(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讀一讀,因為課文較長。)

1、小組內讀一讀,起到互幫互學的作用。

2、指小組彙報讀。

(每人讀一自然段。)

通過反覆讀一是能夠把課文讀通順,另外使學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1課,齊讀課題。這課可有意思了,小壁虎有一條長尾巴,它的尾巴和別的動物的尾巴不一樣,哪兒不一樣?你想知道嗎?我們不僅要知道這個,而且還要知道其它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

1、通過昨天的學習,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請提出來。

2、請學生質疑,根據情況,有的可以當時解答,有的可等到講讀課文時再去解決。

二、品讀領悟

1、讀全文。

(1)這篇課文的題目是《小壁虎借尾巴》請你一邊讀全文,一邊想,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寫小壁虎借尾巴的?

(2)讀後學生回答:第3、4、5自然段是寫小壁虎借尾巴的。

2、請你快速讀第3、4、5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都是向誰借尾巴,請你在“誰”下面畫橫線。

(1)學生邊讀邊畫。

(2)學生回答,你畫的是什麼?

(板書,並且出示魚、牛、燕子的圖片。)

3、學習課文第3段。

①指名讀這自然段,想這段共有幾句話?

②老師出示前三句話,學生一句一句地讀,老師分別出示:

誰來到什麼地方

它看見了什麼

説了什麼。

在此過程中,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詞語的意思,並且充分朗讀。在理解“游來游去”時,找學生到講台來表演,走來走去,以助理解游來游去。同時出示()來()去讓學生照樣子説詞語,以豐富學生的詞彙

學習第三句話時,老師出示句子讓學生比較:

“小魚姐姐,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小魚,你的尾巴借給我。”

讓學生讀這兩句話,想:哪句好?為什麼?(體會到前一句表現小壁虎很有禮貌,用的是商量的口氣)。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

③小魚把尾巴借給小壁虎行嗎?指名讀第四句話。(板書:撥水,同時出示活魚實物,讓學生觀察並體會小魚是怎樣用尾巴撥水的。)

想一想:小壁虎為什麼沒有借到尾巴?

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小魚姐姐説話的語氣,並讓人聽出小魚尾巴的作用。

④自己小聲讀這一段課文,用“誰來到什麼地方,它看到什麼,説了什麼”的句式,説一説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的過程。(對學生進行按句式説話的練習)。

⑤分角色朗讀這一段。

⑥老師小結學習這一段的方法。

剛才我們學習這一自然段時,先讀句子,理解課文的內容,再按照“誰來到什麼地方,它看見什麼,説了什麼”的句式説一説小壁虎借尾巴的過程,然後查一查,小壁虎為什麼沒借到尾巴。(板書:步驟:①讀,②説過程,③想。)

4、按照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4自然段:小組討論學習。

①學生先自學,後在小組內討論、學習。

②老師檢查小組學習結果。

指名朗讀第4段,讀出有禮貌的語氣。小壁虎有禮貌地向老牛伯伯借尾巴,並且用商量的口氣。還要讀出老牛者穩重的語氣。

指小組分角色朗讀。哪個小組願意讀給大家聽。

③老師出示投影,演示投影片,老牛用尾巴趕蠅子。幫助理解課文內容。

④仍然按照“誰來到什麼地方,它看見了誰,説了什麼”的句式,説一説小壁虎向老牛借尾巴的過程。

5、按照剛才的學習方法自己學習第5自然段。

①學生自學。

②檢查自學效果。

(指名讀課文,能夠讀出語氣。)

説一説燕子為什麼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聯繫生活實際想一想,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就像司機叔叔用方向盤掌握汽車的方向一樣。)

③看插圖説一説壁虎向燕子阿姨借尾巴的經過。

6、學習第6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

①老師小結過渡:小壁虎向小魚,老牛和燕子借尾巴,都沒借到,心裏十分難過,後來怎樣呢?

②指名讀第6、7這兩個自然段。

想一想:媽媽的話應當讀出怎樣的語氣?(老練,親切的語氣。)

媽媽為什麼讓它轉過身子看看?因為小壁虎已長出一條新尾巴了。小壁虎高興地叫起來,應當怎樣讀?誰能試一試?

(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能力。)

(分角色朗讀這兩段。)

7、小壁虎又長出一條新尾巴了,它原來的尾巴哪兒去了呢?學習第1段。

①指名讀這一段:

操作活動投影片,演示小壁虎一掙掙斷尾巴逃走的情況。通過演示讓學生理解“一掙”這個詞。

8、學習第2自然段。

小壁虎沒有了尾巴,這時它是怎麼想的呢?(齊讀第2自然段。)

三、看板書總結課文內容。

四、鞏固延伸

查找動物尾巴的妙用

五、課堂練習:請同學幫你聽寫8個詞語

國小語文教案9

教學要求:

1.能説出在日常觀察中的發現;

2.能認真聽別人説話,把握主要內容,並能比較完整地轉述;

3.把話説清楚明白,並能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教學難點:

能真實清楚地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生活中的觀察發現。

(一)課件播放書中的“三幅圖”

1.同學們在這三幅圖中發現了什麼呢?用一句話簡單地説説。(學生説,老師及時指導)

2.這段時間我們觀察了不少身邊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發現。那我們每個人就在小組裏,説説自己的發現。有一個要求,別人説的時候,要專心聽,你要記住,你們小組的同學都有哪些發現。(學生小組交流。)

(二)好,老師特別想了解你們組的組員們都發現了什麼?用“我們組的組員……”的句式説,看誰記得多。(各小組推薦代表發言。)

1.同學們説的真多,而且説得特別清楚,老師給你們一個建議,當你要説很多個同學的發現的時候,不用説每個人的名字,可以用上“我們組,有的同學發現了……有的同學發現了……還有的同學發現……”句式。(指幾名學生説。)

2.聽了同學們的發現,老師對其中的一個發現可感興趣了,那大家又對哪一個發現最感興趣?(學生髮言。)

3.如果你對誰的發現感興趣,就去問問他(發現者)到底怎麼回事?(學生提問,學生解釋。)

4.我們經過交流,就會越來越明白,因此老師提議,我們每個小組選出一個人的發現,然後以他的話題,展開交流,可以提問,可以補充,你想説什麼,就説什麼。(小組交流。)

(三)老師發現有的小組交流得特別充分,而且有的同學還發現了一些特別有趣的植物。

1.指名讓學生説出發現,然後其他學生提問,發現者解釋。

2.老師適時介紹自己的發現。

3.你還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嗎?(學生回答。)

小結:同學們,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不有,如果我們有機會親自去觀察、去發現這些有趣的植物,該多好啊!

二、總結下課。

同學們,從天到地,從地到天,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非常神奇,只要你是一個善於觀察的孩子,你一定會發現更多的奧祕。這一節課就上到這裏,下課。

教學反思:

學生彙報自己的觀察,將重點都定在了發現一詞上,大家都很積極,好像爭着比誰的發現最多最奇,但把“觀察中”忽視了,而怎麼觀察到的,自已觀察時所做了什麼,這個過程學生卻大多數都是隻字不提。引導學生將自已是如何觀察到的,及觀察時自已是否認真等過程説了出來,這就為觀察的內容提供了真實性的證詞。

國小語文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觀潮》是一篇文質兼優的寫景文章。作者寓情於景,通過對農曆八月十八日的錢塘江大潮雄奇壯麗,氣勢非凡,景觀的描繪,抒發了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的教學,不但要使學生增長見識,學習作者的觀察及表達方法,受到語文能力的訓練,還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壯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一)課始,以“聲”激情誘趣。

好的作品默默地看與朗朗地讀又與有音樂烘托伴奏的朗誦,對人的感官的刺激作用,帶給人的內心體驗都是不同的。文章描繪了錢塘江大潮來前的風平浪靜與潮來時的驚濤浪吼形成鮮明對比,尤其繪聲繪色地描述了潮水由遠推近,有如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為了充分發揮作品的感染力,用雄渾有力的交響樂伴以激情昂然的朗誦,使學生入其境,動其情。

準備一段由緩慢抒情到急促激越再到平緩漸弱的交響曲。以“舒展緩慢”吻合潮來前的平靜;以“歡樂抒情”襯托人們觀潮的喜悦心情;以“雄壯激昂”,烘托大潮的磅礴氣勢。

(二)課中以“像”釋疑解惑。

學生生活在繁華的城市,許多孩子沒有到過海邊,更無從目睹這樣雄偉壯麗的大潮之景觀。對於沒有見過的事物,又無類似經歷可以借鑑,不僅給理解課文帶來障礙,也給展開想象造成困難。因此,需運用電教手段,聲像同步,視聽結合,創設情境,提供感知,發展情感,促進理解。

根據課文內容,從《神州風采》裏的“海寧觀潮”一片中截取有關片斷,按潮來時開始還是風平浪靜到有聲無“形”,然後“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一條白線”;漸近,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白浪翻滾,如同一道城牆”;更近,猶如“戰馬飛奔,坦克轟鳴”的順序組接。錄製兩遍。第一遍按由遠及近,將潮水的“如線”。“橫貫江面”。“如牆”。如“萬馬奔騰”的四個畫面各定格6秒,以便使學生有時間看清楚並將實際景象與課文裏的文字描述在頭腦中“銜接對號”。第二遍不定格,使學生對大潮由遠及近的推進變化。發展有一個連貫。完整的印象,以加深感受。

(三)以“讀”促思通文。

朗讀是理解內容的基礎,也是檢查理解的手段,更是以文悟道的途徑。《觀潮》從聲。形。色三方面描繪讚美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形象鮮明,富於感染力。有感情地誦讀既有助於理解課文,又能更好地受到感染。

讀,應求形式多樣,不同的讀法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要根據不同段落的學習內容。訓練任務。教學目的選擇適當的讀法。默讀,利於思考;朗讀,助於理解;齊讀,訓練面大;自由讀,靈活主動;個別讀,“以點帶面”便於指導。讀,又不能走形式,明確讀的目的,提出讀的要求,求得讀的成效。要以讀引思,以思促讀,讀思結合。

這堂課的教學,採用下列讀法:

課始:教師範讀激情;課中:自學時默讀,理解中自由讀,理解後感情朗讀;課尾:個別讀。齊讀相結合。

(四)優化課堂結構。

教學結構力求體現“教為主導。生為主體。學為基礎。思為核心。‘道’貫其中”的整體優化結構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做到“三動”和“三個保證”。

三動:動腦思考;動口讀説;動手畫批。

三個保證:在學習的中心階段,即高潮處,關鍵處,難點。重點處,保證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讀。去思。去議;保證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保證學生自始至終在課堂上過着愉快的精神生活。

(五)教學的重點。難點及處理方法。

1、教學重點:

潮來時的壯麗景象是教材的重點部分,也是教學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好這一段。

突出重點的方法:

(1)理清作者觀察和表達的順序。

懂得作者是按照“極遠—漸近—再近—更近”的順序觀察和描述的。

(2)理解作者的表達途徑和方法。

懂得作者是從聲音。形狀。顏色這三方面將大潮雄偉奇特的景象生動地描繪出來,從中體會作者讚美“天下奇觀”的思想感情。

(3)重點理解比喻句。

引導學生分清本體與喻體,即把什麼比作什麼,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它們的作用,懂得這樣比的真正含義。

(4)運用電教手段——錄像,創造情境,激發情感。放錄像—畫批—討論—朗讀多種教學手段優化組合。

將看。想。説。讀有機結合。做到“圖”“文”“視”“聽”互補;“聽”。“説”。“讀”。“思”互促。

2、教學難點:

由於學生沒有感性認識作基礎,對文中的一些描述如:“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牆”,“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等不易理解,易產生疑惑:這是怎樣的一種景象?真是這樣嗎?因而對於作者基於真實,富於生動的表現方法也不易體會。因此只有讓學生如臨其境感受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才能很好地理解體會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表現力。

突破難點的方法:

(1)藉助錄像,提供感性材料,幫助理解內容,釋疑解難。

(2)朗讀和品味詞句相結合,朗讀中品味,品味後朗讀。

二、教學要求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雄偉壯麗的自然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壯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2、按時間順序給課文分段,正確概括段意。

3、動用電教手段,把學生帶入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展開想象,促進朗讀。

4、結合課文理解“橫貫”。“天下奇觀”。“人聲鼎沸”。“風號浪吼”。“漲”等詞語及比喻句。

教學用具:

錢塘江大潮錄像帶(3分鐘)音樂錄音帶(2.5分鐘)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釋題,教師朗誦課文。

目的:激發學生對新課的興趣,同時創設情境,激情入境,讓作品感染學生,訓練聽。思。説能力。教學手段:用音樂伴朗誦。

用談話法引出課題:

同學們,你們到過江邊嗎?你們可知道,大江大海不僅有風平浪靜的時候,有波濤洶湧的時候,還有由於月亮和太陽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會發生定時漲落的現象,這就叫作“潮”。

板書“潮”。

一位曾親眼看見潮水漲落的人,把他的所見所聞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板書“觀”。範讀課文。聽讀思考。

下面請你們聽一聽他的描繪。請你們聽的時候注意:他看到的是怎樣的一次大潮?按照他描述的順序,使你在頭腦中出現了幾個畫面。

教師在音樂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讀後學生逐一回答問題。根據回答板書錢塘江大潮,天下奇觀。

追問:“天下奇觀”的“觀”當什麼講?什麼叫“天下奇觀”?

(二)理清文路,分段精讀。

目的:知道作者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時間順序寫的,並按照這一順序正確地給文章劃分段落。理解各段主要內容,並能抓住要點準確概括段意。

步驟:

1、理清文路,劃分段落。

請大家打開書,快速默讀一遍課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可以分為幾段?

2、分段細讀,學習第一段。

方法:默讀。

要求:邊默讀邊思考:作者在這一段裏交代了什麼?主要描寫了什麼?

學生應弄懂,交代了觀潮的時間——農曆八月十八日早晨;觀潮地點——海寧縣鹽官鎮的海塘大堤上,描寫了觀潮人的心情——急切地等待;觀潮的場面——人山人海;潮來前江面的景象——平靜。霧濛濛。(這是主要的)

要求學生抓住主要意思概括段意。

學習第二段。

目的:理解作者由遠及近,從聲。形。色等方面描述了大潮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與力,激發學生讚美。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手段:錄像

教學方法:質疑探索法。組織討論法。總結歸納法和邊議邊讀。

教學形式:學生自學。小組議論。全班討論三種教學形式相結合。

①指名學生讀第二段。

要求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大潮來時的景象的?又是從哪幾方面來描述的?

讀後引導學生依次討論這兩個問題。

通過討論明確:

a、作者是按照遠—稍近—再近—更近的順序寫大潮中景象的。

b、作者是從聲音。形狀。顏色這三方面來描述大潮的。

②啟發質疑。

讓學生提出初讀時不懂的問題。

③引導學生觀看錄像。

釋疑解惑,幫助理解,邊看邊引導“圖”“文”對號。

④導入學生自學。

剛才你們看了錢塘江大潮的錄像,現在再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把大潮那種驚心動魄。奇異壯觀的景象生動。形象而又逼真地描述出來的,請你們仔細地閲讀,很好地體會一下。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小組議論。

⑤組織學生討論。

邊討論邊自由讀。

需討論明確下列問題:

a、大潮從遠處出現,人們看到了什麼?這是把什麼比作什麼?為什麼這樣比?

b、“橫貫”是什麼意思?

c、形成一道白色城牆”是什麼景象?這樣比,説明了什麼?

d、“千軍萬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千萬輛坦克同時開動,發出山崩地裂的響聲……”是怎樣的景象?這裏把什麼比作什麼?這樣比,表現出什麼?

e、大潮由遠及近,從聲音。形狀上的發展是怎樣的?

f、剛聽到大潮的聲音時人們是什麼心情?剛看到大潮的樣子時,人們是什麼心情?大潮越來越近時,人們聞其聲。見其形後心情又怎樣?

⑥理解後朗讀。

指名學生讀,其他學生看錄像聽讀。再次感受大潮的美與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⑦概括段意。

誰能用一句話把潮來時聲音。形狀由遠及近的發展表述出來。

學習第三段。

①指名學生讀。

②理解“風號浪吼”。“漲”等詞的意義。

③抓住主要內容概括段意。

④小結

如果你是一個觀潮者,面對如此壯觀的景象,你會感到怎樣?

教師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小結:是啊,同學們還曾記得吧,那神奇美麗的五彩池;雄偉壯麗的瀑布;四季如畫的小興安嶺;還有這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這就是我們可愛祖國的山山水水,我們怎能不感到自豪,作者也正是把這種熱愛與自豪之情藴含在文章的字裏行間。

四、再讀全文

方式:指兩名學生讀第一。三段,全班齊讀第二段。

國小語文教案11

教學目的:

知識和能力:會認會寫7個一類字,會認5個二類字。熟讀並背誦古詩,瞭解古詩的大概內容。

過程和方法:通過指導朗讀,使學生感悟詩的意境,想象小娃採白蓮的情景,達到識字、表達與感悟詩意的統一。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無比熱愛之情,讓學生去貼近自然。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對平時身邊的小事勤於觀察,體會童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7個一類字。

2.鼓勵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並進一步學會結合詩中的語句來理解詩意的方法。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生字卡片、音樂磁帶、詞語頭飾。

教學時數: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熟讀並背誦古詩,理解詩意。認讀一、二類字,識記一類字。完成課後習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我們以前學習過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你還記得嗎?你能背誦給大家聽嗎?(《暮江吟》、《草》、《池上》)。

今天,我們要共同進一步學習《池上》

二、指導朗讀古詩:

1.聽教師配樂範讀古詩。

2.自己練習讀或在小組內讀一讀。

3.指名讀,(配樂)。

三、感悟詩意:

1、讀過古詩後,你能説一説你的腦海裏浮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嗎?

如果要給這首詩配上一幅畫,應該畫些什麼呢?為什麼呢?也就是説,你是根據哪句詩這樣畫的呢?

(老師或學生在黑板上為詩配畫)

結合圖講詩的大意:小孩划船把篙撐,自以為很聰明,偷偷去摘白蓮而歸,但離去時不知道,分開的浮萍還沒有合攏,留下了他的痕跡。

2、再讀古詩,試着背誦下來。

3、認讀一、二類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四、學習生字。

五、指導書寫一類生字,完成課後練習:

1.讀詞語:

小艇,汽艇,浮萍,萍水相逢,漂浮,浮力,跟蹤,無影無蹤。

2.讀詩句,想詩意。

國小語文教案12

教學目的:

教學的指導思想:貫徹新課程標準,努力實現三個維度目標。

理論依據:生本課堂教學理念,信息科技與國小語文課堂的整合,以及情景教學理論在課堂中得以體現。

設計特色:本節課在設計時,多處發揮了學生的想象,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質疑,思考,特別是多媒體的使用,創設了情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字詞。

教材分析:

1.分析綱要、課程標準、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等對本課教學內容的要求。

知識與技能:認識生字新詞,理解重點字詞,學會句的運用,培養説話,寫段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教授閲讀分析課文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於英雄的愛國情懷的敬仰之情,培養“先天下後小家”的遠大理想情懷。

2.分析本課內容的組成和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導入部分:導入是激發學生進入課文學習的重要環節,因此本課我以“短、頻、快”的方式導入課文;

初讀課文:此讀為初讀,大致理解課文內容,但不讀順,難以進入精讀課文;

精讀課文:詳細理解字詞句,練習説話,進行語言訓練,進行朗讀指導,甚為重要。

3.分析本課內容與國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繫。

國中教材顯然內容更多,而本課則短小精悍,符合國小生閲讀量。

在理解課文時,國小生的理解,不需要像中學那樣深刻。而且老師要把一些很深奧的道理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國小生更易理解,所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學生情況分析:

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基礎;

一年級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識字量和閲讀分析理解能力。但是和高年級學生比,還差很多。

2.分析學生學習本課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學生可能會不認識課文中的一些字,無法讀順課文;‘

學生可能不理解一些字詞的意思;

學生可能不能流利地説一段話。

對於英雄,可能感覺遠一些,難以激起共鳴。

3.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採取的各種學習策略。

可能採取的策略:談話策略,情景策略,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洪、制、治、嚴、緊、因、事、勁、終;

描寫生字:洪、哭、因、終

2、理解:兇猛、災情嚴重、三過家門而不入;

3、通過説話練習來進行語言訓練;

4、朗讀指導,感受禹的英雄形象;

重點難點:

1、指導朗讀,感受禹的英雄形象;

2、理解題目:三過家門而不入

教學策略與手段:

主要教學模式:啟發教學模式

主要教學策略:有效提問策略,情景教學策略

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

預習課文,讀熟課文。

2.教師的教學準備;

備課,多媒體課件。

3.教學環境的設計與佈置;

教室裏貼有名人的畫像。

4.教學用具的設計和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補充板書:三過家門而不(rù)(入)

指名寫;區分:“入”和哪個字很像?區別在於哪裏?

(“入”和“人”的區別)

説明:“入”雖然不是生字,但是和“人”很容易混淆,在課題中強調其書寫,也是一次強化訓練的機會。

2、揭題,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

3、置疑: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

二、初讀課文

1、帶着這些問題,自由讀課文

解決問題1:誰三過家門/而不入?(禹)

(1)介紹禹:出示大禹圖,這就是治水英雄——禹,人們尊敬地稱他為“大禹”,我們可以説

(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禹)

填空:( )的( )

(2)解決問題2:為什麼三過家門/而不入?(為了治水)

(3)迅速瀏覽全文

思考:為了治水,禹( )

説明:此處設計的填空練習,答案不是的,但老師把三個課文中能找出的答案全部備到,學生説一個,隨機點出一個,通過三次不一樣的填空,讓學生一遍又一遍的初步瞭解了全文大致內容,也體現了語文答案的靈活性。

三、精讀課文

1、學習第1節

(1)教學:洪:拼音部首歌;三點水多表——水,三點水的字有哪些?

指導寫字:(提醒:三點水寫成一條弧線;)

(2)讓我們一起感受洪水的災難。(媒體:洪水影片)

練習:( )的洪水

(3)指導朗讀:(兇猛的)洪水

(4)説話練習:當洪水撲向村莊的時候,我彷彿看到;聽到。

(5)是啊!引讀:古時候,我國黃河一帶經常發洪水。老百姓有的被淹死,有的逃到洪水包圍的小山上。

(6)這樣的畫面可以説是“災情嚴重”,板書,災情嚴重,小手跟寫“嚴”注意“點”“撇”的方向;重點筆畫書空,注意“點撇”的方向;同座位手心寫“嚴”

説明:“災情嚴重”對於一年級小朋友比較難理解,結合影片,聯繫文本,讓學生感受災難的同時,告訴他們,這就是——災情嚴重。這樣的解釋就足夠了。

2、學習第二、三節。

過度:禹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1)引讀:為了治水,新婚不久,就領着大軍出發了。

後來,他的妻子生下一個兒子。一天,禹路過家門,正巧聽到孩子呱呱的啼哭聲。

備:多音字:(gu gu gua gua ) (學生讀錯的情況下寫在黑板講解一下)

(2)默讀第3節,思考,填表:同行的人怎麼説?禹又是怎麼説?

(3)交流句子:(讀句子)

同行的人怎麼説(橫線)禹怎麼説(浪線)

第一次“禹,回家住幾天吧!”“現在災情嚴重,治水要緊!”

第二次“你還沒有見過自己的親生孩子,回家看一眼吧。”“我可不能因家事而誤了治水呀!”

(4)教學:緊:拼音;拆字遊戲;擴詞:什麼緊?

因:提示:拼音:整體認讀;前鼻音(讀);書空;筆順規則;

事:拼,開火車讀;電腦老師教寫字;組詞遊戲:我説事——“事情”的事,我説事——“國事”的事

説明:生字教學採取“分佈”和“集中”兩種形式。前面的“嚴”字等是隨文識字,在這裏,第三節中的幾個生字集中起來教學,又是一個“小集中”。“集中識字”還是“分散識字”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5)指導朗讀

A、讀出“!”的語氣

B、加上提示語:找找禹的動作,神態。分別導讀。

禹沒有停住腳步,邊走邊説:“現在災情嚴重,治水要緊!”

指導1:這是禹的——動作,誰來表演一下?(表演)為什麼不停下來説話?(他要趕快治水!)時間緊迫,他心裏着急啊!誰來讀?

禹搖搖頭,鄭重地説:“我可不能因家事而誤了治水呀!”説完,他就大踏步地向前走去。

指導2:鄭重——(近義詞)認真,嚴肅;誰來鄭重地説?加上你的動作和表情好嗎?

分角色讀:同行的人女生扮演,男生扮演禹,旁白老師讀;(書捧起)

(6)引讀:後來,禹又兩次路過家門,他都顧不上回家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橫線上怎樣填?

媒體出示:第二次,禹又路過家門口,他。

第三次,禹再次路過家門口,他。

(備:“都”字説明了第二次、第三次的情況是一樣的!)

説明:此處點出一個“都”字,展開了補充句子的練習。正是對文本的關注,關注作者的表達,讓學生明白,什麼情況下用“都”這個詞。

(7)解決問題3:三過家門/而不入是什麼意思?

現在你能解釋一下課題的意思嗎?而:卻;入:找近義詞——進(指名)

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是一天當中嗎?一個月?一年?15年!(板書:15年)你們幾歲?15歲,你快上高中了!15年,禹沒有回過一次家!

(8)問過沒有,當你出生的時候,你的爸爸在哪裏?

我喜歡這樣的爸爸。因為他( )。

我不喜歡這樣的爸爸。因為他( )。

(9)師引領:你當為有這樣的父親而自豪,但你埋怨父親,老師也很能理解你,但你要知道不是父親無情,而是————

填空:禹不是無情,而是

(板書)不因家事而誤了治水

(10)“治水”是什麼事?(國事)

(板書)不因家事而誤了治水(國事)

(11)指導朗讀(昇華)

説明:這篇課文人物語言並不多,但怎樣通過簡練兩句話來凸顯英雄高大形象,在朗讀指導上做了精心安排。短短兩句話,安排了4次讀。一次比一次語氣強烈,一次比一次感情更昇華。

3、學習第4節。

(1)引讀第4節。

(2)教學:勁:拼音部首歌;怎樣記?

終:讀準後鼻音,怎樣記住“終”?

那這又是什麼zhōng?

比一比,再組詞;終( )

中( )

(3)1治:你來讀?——這是整體認讀音節,讀準“翹舌音”;

2教學:制:課文裏有一個“治”的同音字;一起拼,它的部首卻是什麼?立刀旁怎樣寫?左邊怎樣寫?這是什麼制?(制服)

(4)我們來做個選字填空;

為了(治制)水,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努力,洪水終於被(治制)服了。

小結:“治”強調治水的過程和動作,而“制”強調其結果。

説明:其實“治制”兩個生字在課文一開始就出現了,但並沒有急着去教,只是在課文中讀準字音,而到課文第4節,才分析字形,結合具體語言環境解釋字義,實現識字教學“分步走”。

(5)圖:安居樂業的鄉村圖

想象説話:洪水制服後,你又彷彿看到;彷彿聽到。

説明:此處的説話練習同第一小節的説話練習只有一字之差——“又”,不僅是一個説話練習,更是讓學生感受到洪水制服前後的鮮明對比,從而感受人物形象,在結構上首尾呼應,很完美。

四、拓展

當禹回到家,是怎樣的情景?

禹( )地説:;兒子( )地説:;妻子( )地説:;

五、結語

出示圖片:師述:像禹這樣的人民英雄還大量存在着,鮮活着。在抗洪搶險中,在汶川抗震救災中,他們很多人,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讓我們向英雄們表達我們最崇高的敬意:讀:你們辛苦了!人民感謝你們!

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

板書:不因家事誤治水(國事)

15年

三過家門而不入

作業設計:

1、比一比,再組詞;

終( )治( )事( )

中( )制( )是( )

2、按要求寫句子

禹又兩次路過家門,他都顧不上回家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橫線上怎樣填?

第二次,禹又路過家門口,他。

第三次,禹再次路過家門口,他。

3、想象寫話

當禹回到家,是怎樣的情景?

禹( )地説:;兒子( )地説:;妻子( )地説:;

【教學評價】

在教學活動中,你評價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哪些方面?採用哪些評價方法和評價尺度?請列出

評價:

1、字詞掌握情況,重點字的字形,重點詞語的理解;可以口頭答題,也可以書面作業檢查;

國小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學會10個生字,認讀6個字。

2、體會有問號的句子的語氣,並讀一讀。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開展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懂得做事要全面調查。

教學重點:

1、會有問號的句子的語氣,並讀一讀。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3、開展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

教學難點:

開展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書寫10個生字,含一個多音字。

2、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問號的作用。

教學重點:

生字的書寫:貌醜兇範

教學難點:

生字的記憶和書寫。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激趣導入

1、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貓頭鷹能當勞動模範嗎?(生齊讀課題)

讀完課題,你們發現了什麼?課題就是一個完整的句子。

你能給它加上一個合適的標點嗎?

現在我們再來讀讀,讀出疑問句的語氣。

貓頭鷹為什麼不能當勞動模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一定要把字音讀準。

(1)自己讀。

(2)畫出生字。

(3)標出自然段。回到課文。

2、我請同學們來讀,誰願意讀?你自己選一個自然段讀。

提要求:請同學們認真聽,聽一聽他們誰的字音讀得準,想一想這個故事主要説的誰?

3、解詞:師:剛才讀書的時候,老師發現一個詞語特別難理解,都把我給難住了,你麼願意幫幫我嗎?

課件:恥笑中的“笑”在課文中指什麼?下面那個意思更準確?

(1)露出愉快的表情,發出歡喜的聲音。

(2)怕人家看不起。

(3)大笑。

4、剛才我們讀課文時,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誰還記得是什麼問題?(課文主要寫了誰?)

(1)學生答課件出示鳳凰、烏鴉、麻雀、貓頭鷹圖

(2)這裏還有幾個詞語,讀一讀。

課件:推薦勞動模範調查

(3)能不能用上這七個詞語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貓頭鷹能當勞動模範嗎

5、你們有自己的看法嗎?(學生自由暢談)

6、老師給大家幾種選擇,請你們舉手選出你們的看法。

(1)當然能當

(2)就它能當

(3)調查後決定

(4)不能當

(老師瞭解學生選擇的情況,然後做決定)

看來同學們都有不同的選擇,那咱們學完生字之後再説。

三、學習生字。

貓頭鷹的相貌又兇又醜。我們來學習貌、兇、丑三個生字。

自己説一説。

兇注意寫的時候,裏面的兩筆位置靠上些,這個字才好看。

醜字要特別注意這個字的筆順。

作業:

抄寫生字。讀課文。

國小語文教案14

教學思路

《刻舟求劍》是寓言兩則的第一則,課文講的是有個人照船上刻的記號去尋找落入江中的寶劍,批評他不按照情況的變化去處理問題。內容上講比較簡單,本人想利用這節課繼續傳授學習方法之“提問閲讀法”,因此設計了這節課。提問閲讀法是本人第一次引入課堂,為了讓他們儘快地學習這種學習方法,因而所設計的問題偏簡單。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認真體會語言故事中含着的道理,懂得做事一定要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

2、引導學生學習“提問閲讀法”這種新的學習方法,並學會運用。

3、利用錄音磁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重難點

1、通過理解詞句,懂得“刻舟求劍”的意思和含義。

2、學會運用“提問閲讀法”。

3、用自己的話來講述這則寓言。

教具

PPT課件,錄音機,同步朗讀磁帶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熟讀課文,於本節課前已經掃清生字障礙。

教師:

①製作PPT;

②準備錄音機以及同步磁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同學們,請大家回憶下上學期大家學習的寓言故事是什麼呢?(狐假虎威、鷸蚌相爭)提出思考引入課文:大家坐船過江,一不小心,身上有東西掉進江裏去了,你該怎麼辦?(學生討論)請同學們跟着老師一起看看古時候的一個人如何做的。請翻開課本P41頁

二、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引入學習方法“提問閲讀法”今天老師要教大家一種學習方法,名字叫提問閲讀法。現在先聽錄音,然後我們一起邊學習課文,邊學習這種方法。

(2)、播放錄音,引導學生學習朗讀節奏。

(3)、學生朗讀,初步感知課文

(4)、教師簡單點評朗讀情況

三、課文講解

(1)、解釋課題刻:用小刀挖。舟:小船。求劍:找劍。

(2)、從課題中提出問題①找得到劍嗎?(明確:找不到。)②如何找劍?用簡潔的話概括回答。(明確:掏出小刀——繼續坐船——靠岸沿着刻痕找劍)

(3)、分析第一自然段①學生先朗讀,後在教師的幫助下提出相關問題。②這一段寫了什麼?(明確:寫了時間、地點、發生的事。)③船的狀態如何?(明確:船向前航行。)④掉進江的原因是什麼?(明確:“一不小心”就把寶劍掉進了江裏去了。)

(4)、分析第二自然段

①學生先朗讀,後教師輔助提出相關問題。

②這一段又寫了什麼內容呢?(明確:寫的是丟劍人的表現。)

③丟劍人的表現如何呢?(明確:一點也不着急,掏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個記號。)

(5)、分析第三自然段

①學生先朗讀,後學生自主提出相關問題。

②這一段主要的內容是什麼?(明確:主要寫的是同船人的表現。)

③同船人的表現如何?(明確:催他快撈,對他的做法不理解。)

(6)、分析第四自然段

①學生先朗讀,後自主提出相關問題。

②這一段寫了什麼內容?(明確:寫的是丟劍人解釋刻舟的原因。提示學生注意:“不慌不忙”一詞。)

③放手學生猜測結果(明確:跳入水裏去尋找寶劍,但他永遠也求不到寶劍。)

(7)、思考討論

他找得到寶劍嗎?為什麼?

明確:A、找不到劍的基本道理:寶劍掉進江後,他的位置已經固定,而船是行進着的,人和船舷上的記號都在隨着移動。等船靠了岸,記號所指的位置已經變化了,再按照記號下水撈取,是無法找到寶劍的。B、丟劍人的基本錯誤:他不注意根據變化的情況解決問題,還不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四、總結

這個寓言諷刺了那些不用變化的眼光處理問題的人,告訴我們做事情一定要注意具體的實際情況,不要犯“刻舟求劍”這樣的錯誤。

五、拓展

刻舟求劍的近義詞和反義詞近義詞:守株待兔、墨守成規反義詞:看風使舵、見機行事

六、作業

1、背誦《刻舟求劍》

2、寫第11課會寫字:字3、音3、詞3

七、板書設計

國小語文教案15

“拔苗助長”、“守株待兔”都是古人做的蠢事,但這樣的事今天仍然存在。違反規律,急於求成,這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不是普遍存在着嗎?不努力做事,心存僥倖,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也普遍存在着嗎?因此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我們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不妨結合現實生活進行感悟。

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於求成;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大家以前都聽過很多成語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再看兩個有趣的成語故事。

二、識字寫字

1、識字指導。

(1)帶詞識字。在默讀時畫出生字和生字所帶的詞語,反覆讀幾遍,然後可多組幾個新的詞語鞏固對字音與字義的認識。要提醒學生注意,本課要認的生字中,“喘、守、撞、樁、鋤”都是翹舌音,“竄、此”是平舌音。

(2)動作模擬識字。如,“喘”,作“喘氣”狀。

(3)結合生活經驗識字。如,“撞”,下課了猛跑就容易“撞傷”人。

(4)熟字加偏旁識字。如,“樁、竄、鋤”。但要注意“竄()”跟“串()”、“鋤()”跟“助()”讀音的區別。

2、寫字指導。

(1)寫正確

“丟”字是上下結構的字,中間的豎不能與下邊的撇摺合寫成一筆。“焦”上的“隹()”字是四橫,不能少寫一橫。“算”字中間是“目”,不是“日”,可以這樣提醒學生,計算要用眼睛。“費”字上面的“弗”要先寫“弓”字,再寫撇、豎。“望”字上面的“”是“亡”字的變形寫法,豎折改為豎提,右邊沒有點。

(2)寫美觀

“守”字的寶蓋應大一點,下面“寸”字的橫不宜超出寶蓋的兩邊。而“丟、算”二字下面的橫卻要寫長,以突出主筆。“費”字上邊的“弗”應儘量寫扁,給下邊的“貝”字留下空當。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二、朗讀感悟

1、要繼續練習默讀課文,在默讀中感知課文內容,並感悟一些詞句的意思。兩則寓言的教學都可以先讓學生默讀,然後引導學生按順序説説課文大意,以檢查默讀的效果。

2、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詞句和寓意。

(1)學習《拔苗助長》。第一自然段要把那個人巴望禾苗長高的焦急心理讀出來。在讀中可通過換詞比較法感悟“巴望”一詞,表現那個人非常盼望,非常急切的心情。對“焦急、轉來轉去、自言自語”等詞語,可聯繫“巴望”一詞,在一邊讀一邊做動作中感悟。

第二自然段裏的“終於”一詞,説明那個人想辦法想了很長時間。“一棵一棵往高裏拔,從中午一直到太陽落山,弄得筋疲力盡。”説明那個人拔苗花了不少時間,人累得一點力氣也沒有了。朗讀這一段時要重點讀出“終於”與“筋疲力盡”的感覺。

讀第三自然段時,要把那個人又累又高興的樣子讀出來。

讀第四自然段,要讀出結果的意外,也可適當帶有嘲諷的語氣。

之後,教師要啟發學生思考討論:那個人為什麼費了那麼多力氣,但結果禾苗全都枯死了呢?(因為他不懂得禾苗生長靠自己力量的規律。他做事太急於求成了。)教師可在歸納學生認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悟出寓意。

(2)學習《守株待兔》。讀第一自然段,感知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要重點理解“竄”的意思。可通過“忽然”一詞表現出事情的意外。有條件的可通過演示兔子“竄”出來的動畫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讀第二自然段要揣摩那個種田人“白撿”到野兔後“樂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倖”的錯誤。

讀第三自然段可帶點嘲笑的口吻。對課後“泡泡”裏的問題:“我想對種田的人説……”可用角色表演法落實。讓學生在表演中勸説種田人,在表演中自悟寓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積累運用

1、建議在感悟的基礎上,積累寓言、拔苗助長、巴望、焦急、自言自語、筋疲力盡、喘氣、一大截、白費、守株待兔、樂滋滋、鋤頭、撞死、樹樁、從此等詞語。

2、課後“讀讀想想”的練習,是讓學生感悟句子表達的具體性與準確性。

三個句子去掉帶點的詞語後,意思和原來的句子不大一樣了。第一個句子去掉“好像”一詞後,就是肯定禾苗沒有長高的意思了,而原句表達的意思是説禾苗實際是在長的,只是由於長得慢,那個人感覺不到禾苗在長。第二個句子去掉“焦急地”以後,那個人在田邊怎樣地轉來轉去就不具體了。就不能表達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第三個句子裏的“整天”是説種田人一天到晚地等着,可見他十分愚蠢。去掉這個詞後,種田人什麼時間從在樹樁旁等着就不清楚了。

3、讓學生説説在學習上和生活中是否見到過類似“拔苗助長、守株待兔”這樣的事。

四、實踐活動

1、課前課後,學生可以閲讀一些中國古代寓言,如,《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南郭吹竽》。可以召天一次寓言故事會。

2、課後把這兩則寓言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