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關於軍訓結束的感想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8.88K

短暫而又緊張的軍訓已經結束了,回顧其中的點點滴滴,讓自己感到精彩而充實。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軍訓結束的感想,歡迎閲讀!

關於軍訓結束的感想

  關於軍訓結束的感想【一】

七天的軍訓生活,我嚐遍了酸甜苦辣。在這短短的七天裏,我懂得了軍訓的真正意義,知道了華附為何一定要每屆新生進行軍訓,更深深地瞭解了“吃得苦中苦,方為附中人。”的含義。

在七天的軍訓生活中,每天我們都必須接受七到八個小時的軍事訓練,還要自己打掃宿舍,自己洗衣服……這對於許多在家裏是“小皇帝”的同學來説,無疑不是一種艱苦考驗。

就在軍訓的第一天,教官就先給我門來了個下馬威——站軍姿三十分鐘。雖説只是三十分鐘,但在烈日當空下,同學們都一個個地倒下了。還好,教官們也是會體貼 的把身體不好的同學扶到樹陰下,併為他們抹汗。可是,當教官們轉過頭來,看見有同學動的話,那就慘了,動的同學再加十分鐘。啊!軍令如山,大家只好服從。

當然,教官們也是會説笑的。當大家休息時,教官就會教我們唱軍歌,還與我們聊聊部隊的生活。每當我聽到他們講部隊生活時,我都會感到敬佩。原來,教官們比 我們年齡大不了多少,也就大一兩歲,可是,他們的生活和我們可是天壤之別。而且,他們都很後悔當初沒讀好書,所以,他們沒天白天就進行訓練,而晚上則打着 手電筒看書。聽到這些,我的眼眶都有點濕潤了。我不能想象他們是怎麼熬過來的,比起教官們,我不禁有些慚愧了。是啊,如果我們有這麼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 境而不努力讀書,該是多麼對不起父母和家長啊!我也知道了華附堅持每年軍訓的真正意義。

在訓練中,讓我感受最深的要數拉練了。拉練,也是華附每年軍訓的一個必須的項目。要求我們從附中跑步到華師大。再回到附中,全程大約一個小時。而規矩就 是:每個班必須要全部同學回到附中才算贏,也就是説一場團體戰。這是附中為了鍛鍊我們的集體凝聚力而開展的。一開始,大家都興致勃勃地跑出校門,沒有一點 累的感覺。但是到了中途,不少同學都泄氣了,還有幾個同學受傷了。這就難辦了。可是,儘管同學們只認識了不到三天時間,大家還是左右扶攙,幫助有困難的同 學。集體的力量是多麼偉大啊!大家好像早已不把名次和榮譽放在眼裏,只要大家都平安就很滿足了。

這次的拉練,把原本是散沙的我們合成了堅硬的混凝土。高一(11)班,已不再是散沙一盤了。

在七天中,我們不只軍訓一個項目。每天晚上,都會有一位學校領導開報告會。在這些報告會中,我學會了許多。懂得了做人的正確價值取向,集體注意的價值取 向。懂得可華附學風的意義,認真刻苦,是苦學精神;求實創新,是科學精神。懂得了華附學生學習的苦樂觀:1.吃苦的過程是財富;2.先苦後甜貴在先 苦;3.苦得其所。更學會了許多科學學習方法,我們要學會科學藉助,因為“借”也一種學問。

七天軍訓,讓我受益匪淺,我真正懂得了什麼是“苦”,在以後三年的學習中,我會把這種堅持不屑,吃苦耐勞的`精神融入到學習中去。

  關於軍訓結束的感想【二】

軍訓的目的是增強全名的國防意識但是現在大學裏的軍訓還是和高中一樣站軍姿、踢正步,不僅形式單調,而且效果不佳。這讓我感到很困惑,站站軍姿、踢踢正步就能增強大學生的國防意識嗎?學生們有的只不過是一種樸素的新鮮感和自豪感,完全沒有上升到“國防意識”的高度,而且除了當時對軍人氣質的崇拜和嚮往外,根本沒學到什麼實際的技能,如果真正作戰的話,能做的不過是吶喊助威、抗議、宣傳而已,連槍都沒有拿過的人,你能指望他殺敵嗎?這很大程度上違背了軍訓的初衷。“寓兵於民,寓官於校,一旦有事,即可迅速參戰”,這才是我們軍訓的目標和追求。所以我們的軍訓方式應該改,而且要大改。有人反駁:“哪裏來的那麼多經費和設備去讓學生參加實際的啊!”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對此,我有一點不成熟的想法。第一種是給軍訓加上理論,就是在每天的軍訓中通過歷史案例講解戰略、戰術,講解當今國際形勢和戰略格局,以及這些問題對學生本人、國家名族有何影響;教官可將平時訓練的一些散打、武術之類實用技術傳授給學生;部隊可以對一些xx進行拆裝,具體使用方法和性能進行講解展示。這相當於是把軍訓、軍事理論課、體育、形勢與政策都結合在一起,學生可以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到更實際的技能,而且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的"尚武"意識。

普通民眾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中國的軍隊是黨的軍隊,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又或者打仗是軍隊的事,我只管做我的事。如果是這樣的話,中國的“全民國防”是無論如何都達不到像波蘭那種“中立國”都“人人皆兵”的狀態的。秦國剽悍的民風使得軍民一體,“全國皆兵”,平時生產,戰時上場,所以有了大秦鐵騎。孔孟之道雖然讓我們學會中庸,學會君子,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缺少血性。我期待有一天中國可以“全國皆兵”,在戰爭中每個人都可以自救,而不是等待軍隊的出現。這樣,我有機會可以學到在戰爭中生存的技能,而不至於面對戰爭惶恐不安,成為“東亞病夫”。這個名號,不是靠一兩個“霍元甲”這樣的英雄就可以改變的,我們不是霍元甲,沒有那麼高強的武功,我們不能等待英雄的拯救,我們必須學會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