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精選]《紅樓夢》讀後感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1.3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紅樓夢》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紅樓夢》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 篇1

有一本書世人皆知,讀過它的人都流下了或悲天憐憫或感動的淚水。這本書就是曹雪芹先生的著作,也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

《紅樓夢》這部古代長篇小説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生活為基礎,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以及寶玉和寶釵的婚姻悲劇為主線。“厚地高天,堪歎古今情不盡;痴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這副對聯就已經感歎了寶玉和黛玉的悲劇。寶玉的身材飄逸、黛玉的純潔脱俗、寶釵的通情達理……都彷彿讓我進入了他們的生活環境。而大觀園中的每一個女孩都有辛酸的歷史,我好像就生活在她們之中,能感受到她們的純潔也能看到她們的悲苦。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副對聯足以説明了那時的真實生活面貌。“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真的是讓我哭了許久,為曹雪芹先生,也為《紅樓夢》裏的人物。有誰又能真正的讀懂作品的含義呢?

《紅樓夢》故事中的悲歡離合,一點一滴的進入了我的心中。這本書猶如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心中的一扇門。

《紅樓夢》讀後感 篇2

小的時候經常聽別人説到少不看三國,老不看後樓夢,那時不是特別的懂,現在慢慢的理解了這一觀點。

紅樓夢這部小説是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説,還有叫紅樓夢為石頭記,此本書主要分為一百二十回“程本”和八十回“脂本”兩種版本。

這本小説主要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主要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閒情為整段小説的脈絡,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刻畫了以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正邪兩賦有情人性美和悲劇沒。通過家族悲劇、女兒悲劇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劇,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機。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説作品,也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説巔峯之作,還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在於我對於紅樓夢的評價就是寫了一個家族的興衰,通過描寫各個家族的瑣事來體現出當時社會的背景是怎麼的,人們也是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社會之中去,之所以能成為四大名著之一,一定會有它自己的韻味在裏面,我的評析只是最表面的,這也是在於人們的經歷有關,經歷多了懂得也就多了,也明白了許多當時沒有明白的事情了。

《紅樓夢》讀後感 篇3

説到經典,我認為非《紅樓夢》莫屬。它不僅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文學一顆燦爛的明珠。

記得我第一次讀《紅樓夢》是在二年級的時候。那時,我雖是在媽媽的陪讀下讀完整部經典的,但已經被其中鮮明的人物形象、生動的'故事所吸引。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黛玉葬花,至今那場景仍然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中:桃花樹下滿地落花,黛玉肩上擔着花鋤,鋤上掛着花籃,手中拿着花帚。她把花都掃了,放到花冢拿土埋上,那是多麼美的一幅畫面!黛玉最憐惜花,覺得花落以後埋在土裏最乾淨,可以看出她對美有獨特的見解。

今天,我再次閲讀《紅樓夢》,覺得葬花並不只是一幅美的畫面,裏面有着黛玉極度的悲傷。她失去了父母,又體弱多病,只能投奔賈家。在賈府中,雖有寶玉的照顧,賈母的疼愛,但按照當時的禮教觀念,畢竟是外孫女,總有一點寄人籬下的滋味,加上她性格的悲觀,以及婚姻悲劇,讓她見到花就好像看到自己,最後以花來喻自己,把花和自己埋葬在泥土裏,以求心靈的潔淨。我還是有些似懂非懂的感覺,就去問教國中語文的姐姐,姐姐告訴我:黛玉葬花不僅僅是她悲憤的一種宣泄,更是她對世事的一個無聲的控訴和反抗。啊,原來黛玉葬花還有這層意思!

我覺得,在閲讀中,我不僅閲讀着他們的故事,也在品讀着他們的人生,瞭解着那年那時的一段歷史。好書不厭百回讀,名著不厭百回品,我會在今後的日子裏,不斷反覆地品讀經典,以求真正讀懂、讀透名著。

《紅樓夢》讀後感 篇4

假期裏我讀了《紅樓夢》,它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清代文人曹雪芹,以人物生動形象,故事反映沒落貴族的生活,凸顯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高超的藝術素養。《紅樓夢》描寫了以賈府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興衰,人物關係複雜,其中包含了作者對人性的深刻理解。通過小説我不僅瞭解了當時豪門大族的生活,也明白了許多人生的智慧。比如我最喜歡的人物—劉姥姥,她是一位有見識、有智慧的人。

首先,在女兒家沒錢過冬的時候,她幫着分析了原因並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女婿狗兒有錢的時候亂花,沒錢的時候瞎生氣,把一切都歸為世界的不合理。劉姥姥説不能怨天尤人,要去城裏尋找機會。於是劉姥姥決定去京城的賈府攀親,希望能獲得點好處。儘管有些難為情,要舍上老臉。但劉姥姥説即使弄不回銀子,能到公府侯門裏見見世面,也能長長臉,開開眼界。這種面對困難的輕鬆調侃體現了劉姥姥的.智慧。

其次,劉姥姥帶着自家產的農產品二進賈府,她就像一位小丑,被賈府上上下下的人取笑逗樂,姥姥不僅很配合,好像還樂在其中,其實她心理還是很不舒服的,所以她説賈府是“禮出大家”。劉姥姥之所以願意配合是因為她心理明白這種裝瘋賣傻會有好處,可以改善家裏的生活。

劉姥姥一生經歷了很多的艱難和風雨,但她對待生活的態度閃爍着智慧的光芒。

《紅樓夢》讀後感 篇5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又名《石頭記》,是清代小説家曹雪芹寫的。

這本書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了封建社會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興而衰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後期的種。種黑暗,暴露出了他們殘酷剝削壓迫勞動人民的.罪惡,以及那不可協調的內在矛盾。

這本書的主要人物有:多愁善感、心思細密的林黛玉;賢淑善良、恪守禮教、工於心計的薛寶釵;性格潑辣、見風使舵的王熙鳳;極愛脂粉、平等待人的賈寶玉等。這裏面,我最欣賞的是林黛玉,因為她的父母雖然先後去世了,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賈寶玉一起成為了封建社會的叛逆者。她藐視功名權貴,當賈寶玉送給她北靜王所賜的聖上所賜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卻被她殘忍地拒絕了。

林黛玉的故事有:初進榮國府、奪魁菊花詩、重建桃花社、黛玉葬稿斷痴情等。

看了《紅樓夢》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封建社會人們生活的不同層次,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生活中要做到人人平等,不需要等級階分。因為人人都是一樣的,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就要接受同樣的待遇。我們要做到的是適應生活,而不是讓生活適應自己。

《紅樓夢》這本費盡曹雪芹二十年心血的著作,在中國古典小説創作是空前絕後的,書中的知識與哲理包羅萬象,這樣完美的一本書,難道不值得我們再三閲讀嗎?

《紅樓夢》讀後感 篇6

近來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紅樓夢》,讀完以後,讓我對它又有了重新的認識。

在書中,人物的性格塑造一大特色是正邪交賦,善惡相兼。正中我們常説的人無完人一樣。它一般來説不表現純粹的“善”人與純粹的“惡”人。它的“正面人物”並非一切皆“善”,它的“反而”人物關非一切皆“惡”。

書中的主人翁賈寶玉與林黛玉,無疑是寄寓了作者的初步民主主義理想的人物,是作者塑造的正面人物,肯定人物,但是,作者又表現了他們性格中非理想的、非下面的方面,非肯定的方面。客觀地、全面的寫出了人物性格的正反側面的多樣化。

作者筆下的賈寶玉,他擯棄功名利祿,既不“留意於孔孟之間”,也不“委身於經濟之道”,不但不“留意”不“委身”於此,而且對此予以激烈的`抨擊,每遇人勸他讀孔孟之書,“談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他就“只筆批駁誚謗”,説熱衷於“讀書上進”的都是“入了國賊祿死之流”。他背叛他的階級,他的父祖為他選定的人生道路,寧受死打也不回頭,然而他只希望“每日只和姊妹丫頭們一處,或讀書,或寫字,或彈琴下琪,作來吟詩……”。

林黛玉也是一個性格多樣化的人物,她孤立無依傍的少女,向敵對的社會環境挑戰追求和捍衞自己的愛情,表現得那樣勇敢剛強,可又那樣膽怯脆弱。

在書中,我感受到了人性格的複雜化,多樣化,它真是文學史上的里程碑。

《紅樓夢》讀後感 篇7

看過《紅樓夢》,才會明白原來女人是如此哀婉動人,這樣儀態萬千,這樣楚楚可憐,這樣冰雪聰明……曹雪芹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女人。

豪邁如史湘雲,也有醉卧芍藥的嬌憨;聰慧如薛寶釵,也有花間撲蝶的雅氣;也惟有幽怨如林黛玉,才有掩埋落花的閒情。《紅樓夢》讓我們真正看到女人的精彩,領略什麼是水做的女人的深刻含義。即使勢利狠毒如王熙鳳,她的.善於交際、果斷堅決、處變不驚還是值得今天的女性學習。

必須提醒大家的是,千萬別做尤二姐,被男人金屋藏嬌是很難有好結局的;也別模仿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尤其在你一無才情,二無美貌的情況下,千萬別學賈惜春,懦弱無力,一走了之,要做個有膽識的女人;更千萬別學尤三姐,為個柳湘蓮、為個所謂名節便抹了脖子,這個世界上好男人多得是,也許一個更出眾的男人正在不遠處等着你呢。

總之,書,可以使空虛的心靈得到充實,也可以使狂躁的靈魂趨於安靜。誰泛舟書海,誰的人生之舟就不會擱淺……那麼,就讓我們在書籍中間,享盡人間的幸福與歡樂吧!

《紅樓夢》讀後感 篇8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一場紅樓中的夢事,寫盡人間的悲歡。”

考考你,這是哪本書的開卷言?你説對了,這是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的開卷詞。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也是最具有叛逆性格的三個人物:賈寶玉、金陵十二釵的林黛玉以及丫環晴雯。

《紅樓夢》是曹雪芹的代表作,原名《石頭記》。該書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衩三個人的`愛情婚煙悲劇為中心,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線索,藴含了封建社會的婚姻悲劇。

故事裏,金陵十二釵中的林黛玉最為悲慘。小的時候她的媽媽死了,於是她舅母把她接到家裏。她寄人籬下,渴望真摯的愛情。但是在那冷漠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她只能悽婉地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生活中的無奈把她變得多愁傷感,變得“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然而,黛玉和寶玉的愛情卻成為悲劇,正應了那句:“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內説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在那個父母包辦婚宴的時代,他們之間的感情只能成為泡影。

正道是:

説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

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痴。

世上大有痴人在,還有那痴人説夢者。

《紅樓夢》讀後感 篇9

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是偶的最愛書,因為這本書中有着傾國傾城的林黛玉,嬌生慣養的賈寶玉,阿諛奉承的王熙鳳,雍容華貴的薛寶釵……

曹雪芹用這充滿詩意的'美句描寫了當時一名門旺族的生死。

《紅樓夢》主要寫了賈寶玉對林黛玉的那種痴情。,新婚之夜賈寶玉掀開蓋頭卻發現是薛寶釵時,林黛玉就在她的房裏“蕭湘館”靜悄悄的走了。

黛玉走了不久賈寶玉也跟着去了,在天上看見了黛玉。

這是一個悲劇!看完了之後,我的淚再也忍不住,就像斷線的珍珠一樣落了下來。

我感覺林黛玉多愁善感、不善言語,像一個冰美人,但她有一點小肚雞腸,不明事理。

賈寶玉是一個多情的人,但又很幼稚,感覺他總長不大。最終,他在京城中舉人的那會兒感覺成熟多了。

薛寶釵是一個好強的女人,不論什麼事都願爭第一,而且深藏不露,但是對於林黛玉只有心裏的嫉妒。

《紅樓夢》描寫了一大家人的恩怨情仇,無論哪兒都是那麼的生動,總讓人流連忘返。我想曹雪芹也和我一樣的愛他的這一部美作吧!

《紅樓夢》讀後感 篇10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屹立在我國古代小説巔峯。”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雲剛出岫,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拂柳。“這首歌似乎還縈繞耳畔!

《紅樓夢》講述的是因皇親而榮華富貴的賈府逐漸走向沒落,最後因家庭成員獲罪被抄家,終於繁華成空的悲劇故事。《紅樓夢》裏,有精明潑辣、圓滑狠毒的王熙鳳,多愁善感、才思敏捷的林黛玉,叛逆多情、貪玩厭學的賈寶玉……我覺得最有趣的當數心地善良、老於世故的劉姥姥。劉姥姥二進賈府時,為了取悦賈母,在宴席上故意出醜,鼓着腮幫子幽默地説:”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頭老母豬,不抬頭!“哄得眾人哈哈大笑,我也跟着笑。

《紅樓夢》中最令人悲傷的情景莫過於黛玉葬花和焚稿。

當讀到《葬花吟》中”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時,我似乎看見花一朵一朵地凋謝了,花瓣隨風滿天飛舞,花兒那曾經的清香,也沒有了。可是誰會來憐惜它們呢?只有孤單瘦弱的林黛玉!但是當林黛玉也香消玉殞時,還有誰會來憐惜花兒,有誰會來想念可憐的她呢?難怪她要發出”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感慨!當林黛玉聽説寶玉和寶釵成親,她的病情惡化,奄奄一息,上氣不接下氣時,她把自己最心愛的.詩稿、手絹和着自己的淚、自己的血都燒光時,真讓人潸然淚下!她燒的豈只是詩稿,而是她所有的寄託!她的靈魂!

《紅樓夢》讀後感 篇11

讀了《紅樓夢》這本名著,我瞭解了古典名著的神韻風采。《紅樓夢》是我國十八世紀中期的一部古典小説,這本書的作者是曹雪芹,這本書代表了中國古代長篇小説的最高水平。

《紅樓夢》主要講的是以金陵貴族名門賈、史、王、薜四大家族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和寶玉、黛玉的愛情故事的悲劇。在此,我為作者能夠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墮落而感到崇敬和讚揚,也從而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

有些人對於林黛玉和寶玉的愛情故事以悲劇結束感到不滿和惋惜,包括我也又這樣的想法。但是,在看完寶釵的.下場時,我明白了,醒悟了,寶玉並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沒有保護好黛玉的能力,他依賴的是他的家族,這個家沒有了,而他的一切也就沒有了。所以,在這種封建社會的黑暗中,在這種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墮落中,在這種充滿虛偽、貪婪、腐朽和罪惡中,我想,也許黛玉的死是一種解脱。可以説,看到寶釵的下場,黛玉的離開也是一種幸福,畢竟她沒有承受到家族的敗落,愛情的寂寞難過,便幸福的離開。

在看完一次又一次的《紅樓夢》後,我的感觸越來越多,我對於《紅樓夢》可以説是茫然,不懂。但我在看完一次又一次後,我可以感受到那時黑暗的社會封建思想完全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和聰明才智,讓大家變的貪婪無恥,從而四大家族才會從那榮華走下落敗……

《紅樓夢》讀後感 篇12

《紅樓夢》一個熙熙攘攘的人物大觀園,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聰明靈秀的賈寶玉,端莊大方的薛寶釵,精聰能幹的王熙鳳,心直口快的史湘雲……特別是林黛玉和賈寶玉,是那麼深入人心,令人回味。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每當看到關於林黛玉的情節,我總會情不自禁地難過,這個“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女孩,令我產生無限的憐憫,無論是離愁別恨,還是草木枯榮,都會讓她落淚,這個敏感細膩的女孩,或許他是那株美麗的絳珠仙草,來到世間只為還“淚”吧。

而書中的另一個主人公賈寶玉,同樣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通靈寶玉的'化身,清靈、純潔。他不喜歡讀書,因為他不想考取功名,不想混跡於污濁的官場;他口無遮攔,因為他不願意為封建禮數所束縛。寶玉與大觀園中眾姐妹的關係都很好,因為他懂得這些女孩的內心,能看到她們水一樣清澈的心靈。

《紅樓夢》真不愧是我國古典小説的頂峯,那蕩氣迴腸的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相信每一個讀過它的人,都會像我一樣沉湎於其中,不忍釋手。

《紅樓夢》讀後感 篇13

《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講的都是豪氣干雲的人物,孫悟空,宋江,諸葛亮,一個比一個才智,一個比一個精幹,一個比一個驍勇善戰。

但《紅樓夢》不同,它敍述了一個又一個女性的慘態,金陵十二釵沒有一個好下場,黛玉葬花,元春暴病,探春遠嫁,湘雲貧病,妙玉失蹤,迎春虐死,惜春為尼,熙鳳慘死,巧姐成婢,李紈守寡,可兒早夭。唯一寶釵還不錯,不過自己嫁的那個人卻不愛自己。可比起其他人來講,還算走運。紅樓女兒的悽慘又有誰知?

我喜愛黛玉,她能夠為自己的'美好而去爭奪,這難道不值得咱們去學習嗎?僅僅黛玉錯了,在這個時代,豈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嗎?黛玉太過於清高了。以至於不去友誼面,弄到一副落花而亡的結局。而寶釵則與黛玉那“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與之相反,所以大觀園中的女兒們多與寶姐姐一塊兒,這點也促進寶釵在眾姐妹中友誼甚好。再者,黛玉雖“心較比干多一竅”,可黛玉體現太露,不比寶釵正經沉穩,在賈母眼中留下了一個模範妻子的榜樣。

身為“金陵十二釵”之首的“瀟湘妃子”黛玉,又怎會沒有難言之隱呢?爸爸媽媽已雙亡,在這偌大的府第之中,卻沒有她的容身之地啊。

千紅一窟,萬豔同悲啊!

紅樓夢真的很不錯,我引薦我們也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