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哈佛家訓讀後感(集合15篇)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2.85W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哈佛家訓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哈佛家訓讀後感(集合15篇)

哈佛家訓讀後感1

一天,媽媽下班回來,給我買了哈佛家訓。我高興極了,連忙讀了起來。令我最記憶猶新的還是那篇《不切實際的心願》,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個小男孩,他的成績不怎麼理想。他的父親則是一名馬術師。

一天,老師叫同學們寫一篇作文,題目叫“長大以後的志願”。當天晚上,小男孩把自己最大的.心願寫了下來:長大後,我想有自己的農場和別墅,還要有很多牛羊……

第二天,老師看了小男孩的作文後,氣憤地在上面打了個又紅又大的“F”,生氣地説:“你的心願沒錯,但太不符合邏輯了,我建議你重寫,我會考慮給你重新打分”

男孩一整天都在思考。最後,他還是向父親説了這件事。父親語重心長地説:“兒子,這個心願很重要,得了“F”沒什麼,但你絕不能放棄夢想,要付出努力。”

很多年過去了,男孩實現了夢想。有了自己的農場,在農場中央還有一棟別墅。這個故事雖然很短,但給我們的啟發很大。世界上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有夢想,但不去做的人。從今天起,讓我們與夢想並行吧!一起在書海中遨遊吧!

哈佛家訓讀後感2

如果你開着一輛豪華汽車,經過一個汽車站,有三個人在等車。一個是老人,一個重病的老人;一個是醫生,他救過你,是你的恩人,你做夢都想報答他;另一個是令你一見鍾情的異性。可是你的車只能帶上一個人,你會怎麼辦呢?

題目好玩吧?這就是《哈佛家訓》許許多多故事中的一個。有趣吧?想看吧?那就讓我給你介紹吧!

《哈佛家訓》是作者送給兒子和女兒的.一份人生禮物。父母不僅要用牛奶和麪包將我們養大,還應該讓我們接受高尚的思想,形成健康的習慣。全書有品性、夢想、真愛等三十個品類,近500個故事。

下面,我給大家講兩個故事。

法國《興趣》雜誌對人一生在時間的支配上做過一次調查,結果是:站:30年;睡,20xx年;坐,20xx年;走,20xx年;跑,1年75天;吃,7年;看電視,6年;閒聊,5年258天;開車,5年;生氣,4年;做飯,3年195天;穿衣,1年166天;排隊,1年135天;過節,1年75天;喝酒,2年;入廁,195天;刷牙,92天;哭,50天;説“你好”,8天;看時間,3天;沐浴,2年;等候入睡,18周;打電話,2年半;無所事事,2年半。

我懂得了,要像金子一樣看待時間。

第二個故事是:學期第一個專題報告發下來了,只有10分的作業,被老師扣了2分。第二天,約翰來找老師。“寫錯了字為什麼要扣2分呢?”“一隻狗被稱着貓是什麼滋味?”

我懂得了,一點小錯可能是大錯。

哈佛家訓讀後感3

寒假,我讀了《哈佛家訓》這本書,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哈佛家訓》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作者是美國威廉.貝納德。書中有很多小故事,主要講做人的品性、夢想、真愛、成功、思維。其中有一個故事的名字是<一小條麪包>,主要講了一位麪包師每天會給20個貧窮的孩子一條麪包,每天這些孩子蜂擁而上,都想挑一塊最大的麪包,而只有一位小姑娘,等別的孩子拿完後才去拿最後的一條最小的麪包,而她拿完後,從來不忘親吻麪包師的手,表示感謝。有一天,她拿到了比上次更小的麪包,卻發現了麪包裏面有幾枚嶄新的銀幣,媽媽趕緊讓她送回去。到了麪包店,麪包師卻説;“不,我的孩子,這是我特意放進去的',我要告訴你一個道理:謙讓的人,上帝會給予他幸福。願你永遠保持一顆寧靜、感恩的心。”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有一顆謙讓的心。謙讓的心,有如宇宙的天空,有如大地上的海洋和山谷——謙讓者因寬容而博大,因博大而有力。好爭的人,天將與之相爭;謙讓的人,天將與之想讓。

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小故事還有很多,像【被拆掉兩次的亭子】和【籬笆上的鐵釘】,讀了這些故事,我知道要做一個謙虛、誠實、寬容的人。

哈佛家訓讀後感4

4月初,媽媽給我買了一套《哈佛家訓》,共有三本,我津津有味的看完了第一本。

這套書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也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裏面有很多故事,十分富有哲理,意義簡潔又明瞭,令人很震驚。其中有一篇《生活永遠有兩個選擇》讓我最難忘。故事描述了傑裏是一個永遠充滿了快樂的人,十分的樂觀。一次,傑裏受傷進了醫院,很難醫治好,他卻康復了。因為他想到他要麼生,要麼死,但他選擇了生。樂觀地住進醫院病卻很快地好了。他每天早上都想要麼有個好心情,要麼有個壞心情,而且他選了好心情。他説過,生活永遠由兩個選擇構成的,你要永遠選擇好的那一個。這個故事對我感觸很深。我很少樂觀,看待事情總是比較消極或悲觀。故事中的.傑裏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代表人物,生活看起來沉重而複雜,但他將簡化為“兩種選擇”後,一切都變得輕鬆明瞭。我一定要樂觀起來,可能有些事情就變得好解決多了。

《哈佛家訓》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讀起來非常輕鬆,但卻藴含着大道理,令人感覺出現了另外一片天空。

哈佛家訓讀後感5

這個國慶長假裏,我和媽媽一起讀了一本好書,書的名字是《哈佛天才》。它是一本如何培養孩子成才的指南針,這本書的主要人物有:少年卡爾?威特、哈佛女孩劉亦婷等等世界級的人才。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卡爾?威特成才的這個神奇例子。少年卡爾?威特生下來是一個低智兒,在他母親為之感到絕望的情況下,由於爸爸的執着和正確的教育方法,以及卡爾?威特的不懈努力,而將卡爾?威特培養成舉世聞名的“奇才”。卡爾?威特8歲時已自由運用6種語言,9歲考入大學,14歲獲得博士學位,16歲任命柏林大學教授……正是這個例子讓我和媽媽明白了:孩子成為天才還是庸才,不是決定於天賦的`多少,而是決定於出生後的早期教育和自身努力。

愛因斯坦曾説:A=x+y+z,A表示成功,x表示勤奮,y表示正確的方法,z表示少説多做。對於我來説,一個人不聰明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先泄自己的氣。只要我肯為我的目標付出艱辛的努力,並積極配合老師和家長的正確教育方法,我相信:我一定會取得成功!

哈佛家訓讀後感6

這天,我讀了《哈佛家訓》中的“咱們不就應貧窮”這個短短的故事,但是,從裏面得到的感悟卻不只一點點兒。

有一個人叫做‘福勒’,他是美國一個黑人佃農的兒子。他五歲開始勞動,九歲以前以趕騾子為主。他們一家人一向過的貧窮的生活。

福勒有一位不平常的母親,她發現福勒與其他6個孩子不一樣。這位母親有意識的經常將福勒拉在身邊,跟他聊天。她反覆的説:“福勒,咱們不就應貧窮!咱們的貧窮不是由上帝安排的,而是咱們家庭中的任何人都沒有產生過出人頭地的.想法。”

咱們貧窮是正因咱們沒有奢望過富裕!這個觀念在福勒的心靈深處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一向成就了他日後無比輝煌的事業。

福勒改變貧窮的願望像火花一樣迸發出來——他挨家挨户出售肥皂長達12年之久,並由此獲得了許多商人的尊重和讚賞。慢慢地,福勒不僅僅在最初工作的那個肥皂公司,而且在其它7個公司都獲得了控股權。福勒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徹底改變了家庭的貧窮面貌,扭轉了家庭的命運。

這人説:所有偉大的成就就在他開始時都但是是一個想法罷了——但是是一個想法!

我想:無論是追求財富,或獲取健康;無論謀取功名,或尋找愉悦;無論追求利益,或追逐自由……如果如果要到達目的,首先務必有一種強烈的渴望,並鍥而不捨的為之奮鬥。

福勒説過:假如你清楚地知道自我需要什麼,那麼,當你看見它的時候,你就會很快的認識它,並能緊緊地抓住它。

哈佛家訓讀後感7

我在寒假裏,閲讀了《哈佛家訓》。裏面的故事類型眾多,比如説有:快樂篇、幽默篇、信念篇等。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當然是快樂篇。快樂篇完整的標題是:快樂——生命躍動的和絃。

裏面我最喜歡的兩篇文章當然是《兩兄弟》、《罕斯的金子》,這兩篇文章寫出了我們大家一定要樂觀的面對社會,面對生活,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生活得更快樂。

第一篇文章寫的是一對雙胞胎,哥哥是一位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而弟弟是一位天生的樂天派。在他們八歲生日時,哥哥為得到自行車而哭泣,因為他不會騎自行車,。而弟弟為得到馬糞而歡喜,因為他看過禮物後就歡天喜地地問家人:你們把馬藏在哪裏了?。

第二篇文章寫的是,一位名叫罕斯的人他給主人做了七年的工,在他離去之時,主人送他一塊金子,罕斯在路上先把金子換成了一匹馬,再把馬換成了一頭奶牛,再把奶牛換成了一頭豬,再把豬換成了一隻鵝再把鵝換成了一塊磨刀石,最後磨刀石掉進了一口水井。説來説去,罕斯損失的.是一塊金子,是他為主人做的七年的工。但是他並沒有傷心,而是覺得自己擺脱了唯一的累贅,覺得自己現在是天下最輕鬆、快樂的人。隨後,他就邁開大步回到了他自己母親的身邊。

從上面兩個故事中讓我們知道,我們一定要快樂、輕鬆、樂觀的面對我們的生活,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變得更加美好。

哈佛家訓讀後感8

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書蟲”,書架上有近80多本,我沒事的時候就看上一會兒書,就連上廁所的時候也拿上幾本書。最近,我又讀了本名叫《哈佛家訓II》的書。

《哈佛家訓II》是一部經典之作,分好多個篇章,有感恩篇、習慣篇、童真篇等等。每一個篇章裏面都有一個個小故事。別看是小故事,但卻講述了一個個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而且每篇故事後面都有一句精闢的話語來點明寓意。十分耐人尋味,無不令我深思。因此,我十分的鐘愛讀這本書。

接下來,讓我來挑一篇比較好的文章,説給大家:這篇故事的.名字叫紅草莓:有一個懂事的孩子叫伯傑。每到週末,他都會到遠處的森林去撿柴。這天,他撿到許多柴,太陽十分毒辣,於是他走到小溪邊的一棵大樹下準備休息一會兒。突然,他發現大樹下方有許許多多的紅草莓,於是他克服了貪吃的天性,把這些草莓留給了忍受疾病折磨的母親。當母親為他的這個做法露出高興的笑容時,伯傑比自我吃了草莓還高興。

這麼小的孩子就發奮戰勝自我的天性,知道把好東西讓給母親吃,這是多麼偉大的精神啊!好的品行能夠給人力量和愉悦。正如伯傑在孝敬母親時,自我也無比的愉悦。只有那些能夠從美得中體會到樂趣的人,才願意展現和傳遞美德。這就是我讀這個故事的感悟。

哈佛家訓讀後感9

哈佛,一個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從這裏出來的學生不是富翁就是總統,可能大家跟我想的一樣,讀進大學已經夠好了,為啥哈佛培養出來那麼多人才。我看了《哈佛家訓2》終於找到了答案。

這是一位哈夫博士的教子讀本《哈佛家訓2》這是《哈佛家訓》系列的一本,這次記着美德,立根天地的靈魂。快樂,幸福人生的旋律。處世,人際交往的藝術。感恩,澆灌生命的清泉。行動,實現夢想的車輪。幸福,快樂生活的點滴。自信,完美人格的'核心。真情,永不凋零的研花。寓言,微笑醒悟的哲思。善良,體悟人性的美感。思維開啟智慧的鑰匙。這是《哈佛家訓2》的十大真理。

原來,哈佛不僅學習知識,還可以學到品性。《哈佛家訓2.》就記載這高尚的思想、優良的品行、健康的習慣。每一個故事都打動着我們的心靈,《感謝的奇妙力量》讓我回味無窮;《最偉大的擊球手》讓我感受到了自信的力量;《一條見過世面的魚》讓我看到了自大傲慢的人沒有好下場。其中我最喜歡《最偉大的擊球手》這篇故事,因為故事裏面的小男孩很自信。

快讀讀這本書吧,它會使你一生受用。

哈佛家訓讀後感10

一本好書,像一位老師從黑暗中為你指明方向。一本好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牆角,駛向廣闊海洋。一本好書,像一顆甜甜的糖果,吃到嘴裏甜滋滋的,讓人回味無窮。一本好書,像一張蹦蹦牀,讓我們像更大、更高、更遠的地方飛去······三百年間哈佛大學走出了8位美國總統,40位諾貝爾獎得主和60多位億萬富翁,以及為國家做出偉大貢獻的人,現在人們一説哈佛大學,人們就會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對兒女的`期望,希望他(她)們能早日考上哈佛大學,一開始,我對這本樹毫無興趣,一位它是寫如何教育孩子這樣單一、無趣的書,可是後來它以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簡練深刻的博士點評,讓我愛不釋手,老師讓我們看前50頁我卻看到160頁 。

這本書以它“神奇的魔力”吸引了我,讓我手不釋卷,這本書的小故事很多都貼緊事實,比如160頁的《爸爸的責任》。它的內容就是我們以前學習的一篇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總而言之 ,言而總之,就是你能從雞蛋裏面能挑出骨頭來,也不一定能從這本書中挑出毛病 , 這本書的確很吸引人,如果你不信,那就買本自己讀讀看,看看到時候你承不承認我的話。

哈佛家訓讀後感11

上個學期期末考試,我的成績還不錯,爸爸獎勵我了一套《哈佛家訓》。其中有一篇《水中的高爾夫球》給我的印象最深。

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名潛水員,他的.生活過的很平凡。一天,他看到一個高爾夫球手不小心把球掉到了球場邊的湖中,他跳進湖中準備幫忙撈出這個球。在湖底,他驚訝的看到,水底堆積成千上萬的高爾夫球,這些球大部分跟新的沒有什麼差別。球場的教練知道了這件事,就答應以10美分的價格去收購這些球。他這一天他撈了20xx多隻球,掙到的錢相當於他一週的薪水。到後來,他每天把都撈出一批球來,帶回家洗淨,重新噴漆、包裝後,按新球價格的一半出售。後來其它人聽説後,也從事這項工作了。他乾脆從別人那裏收購這些舊球,每隻8美分。到現在,他的公司總收入已經達到了800多萬美元。

別人看到的是失敗和沮喪,而他看到的則是成功和希望。這件事告訴我們:凡事漠不關心的人,不會有奇蹟發生,只有那些善於發現的人,才會找到人生的寶藏(阿密艾爾語)。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往往看在眼裏的都是失敗和沮喪,然而,我們有沒有發現事情的背後那些成功和希望呢?

哈佛家訓讀後感12

《哈佛家訓》給我們講了生活,社會和學習上的事件,《哈佛家訓》告訴了我五大項:

1、學生的人生哲學。

哈佛大學的巨大成就不僅在於它高超的學術水平,更重要的是它積累的一系列深刻而珍貴的人生哲學。

2、學生的秀品質。

品質是人的立生之本,是通向成功的第一階梯。哈佛大學給學生上第一課便是如何做人,只有具有了良好的人格品質,才有資格取得人生的成功。

3、學生的傑出本領。

“先學會生存,才能學會生活。”對於哈佛大學來説,培養學生的生存本領遠排在教授具體的.知識之前。

4、學生克服的人性弱點。

“與我們應取得的成就相比,我們只不過半醒着。”哈佛大學成功的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生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夠克服自生的弱點。

5、哈佛家訓金典。

哈佛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完全是學校教育的結果,這其中也有學生家長的功勞。

這本書是三百年來哈佛教育智慧的結晶,它不僅告訴了我在社會上如何立足,還告訴了我“僅次於選擇益友,就是選擇好書。”有些書,一生只需要讀一次,就能改變命運。

哈佛家訓讀後感13

我十分喜歡讀《哈佛家訓》,這本書由很多個小故事組成,生動有趣又有意義。最近,我讀了《愛心從身邊開始》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介紹了幾則身體力行的愛心小故事:殘疾青年幫鄰居老太太買食品;一位婦女幫一位喪夫的年輕媽媽看孩子;一位大學生做義工幫卧牀病人做清洗工作。他們都是從身邊開始,長期堅持,真正幫助了別人。

我家的車房上方住着一户人家,他們有一個腦癱的兒子。這個兒子有二十歲了,很胖,不會走路,不會説話,只會發出“嗚嗚嗚”的叫喊聲。後來,我知道他的名字叫阿海。阿海的房間的窗户正好在我家車房正上方,我天天跟媽媽去取車上學。一來二去,阿海認得我們了。他一大早就趴在窗台,瞧着來來往往的'行人。一旦發現認識的人,就興奮地叫喊“嗚嗚嗚……”

這時,如果你迴應他,他就安靜了,而且很高興。媽媽每次聽到他的叫喊,就立即高興地説:“早上好!阿海,吃早餐了沒?”阿海要不點頭,要不搖頭,然後就安靜下來了。媽媽也要求我這樣做。有時,時間很緊或是心情不好,我就不想搭理阿海了。媽媽批評我:“阿海不能走,不能説,沒有朋友跟他玩,他多可憐啊!所以我們不能不搭理他。”我想了想,媽媽的話很有道理,我如果不跟小夥伴玩,一天都受不了。阿海一步也不能離開家,我又怎能剝奪他小小的樂趣呢?自此,我每天早上都和阿海打招呼。

善意只有表達出來才是善行,否則,它只是太陽的影子,永遠不能給別人帶來温暖。釋放你的善意吧!

哈佛家訓讀後感14

《哈佛家訓》給我們講了生活,社會和學習上的事件,《哈佛家訓》告訴了我五大項:

1、學生的人生哲學:哈佛大學的巨大成就不僅在於它高超的學術水平,更重要的是它積累的一系列深刻而珍貴的`人生哲學。

2、學生的優秀品質:品質是人的立生之本,是通向成功的第一階梯。哈佛大學給學生上第一課便是如何做人——只有具有了良好的人格品質,才有資格取得人生的成功。

3、學生的傑出本領:“先學會生存,才能學會生活。”對於哈佛大學來説,培養學生的生存本領遠排在教授具體的知識之前。

4、學生克服的人性弱點:“與我們應取得的成就相比,我們只不過半醒着。”哈佛大學成功的經驗和智慧告訴我們,人生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夠克服自生的弱點。

5、哈佛家訓金典:哈佛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完全是學校教育的結果,這其中也有學生家長的功勞。

這本書是三百年來哈佛教育智慧的結晶,它不僅告訴了我在社會上如何立足,還告訴了我“僅次於選擇益友,就是選擇好書。”有些書,一生只需要讀一次,就能改變命運。

哈佛家訓讀後感15

我最喜歡讀的書就是《哈佛家訓Ⅲ》,因為我在裏面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我愛讀裏面的《巖縫裏的種子》,這篇文章講得是:一粒不起眼的酸棗樹種子和它的夥伴們被拉種子的車拉走了,可是命運給它開了一個大玩笑,拉種子的車在路上絆了一塊石頭,這粒種子被甩到巖縫中,巖縫荒涼而堅硬,但它產生了一個念頭:我要活下去,於是它拼命吮吸水分,它終於長出第一個小芽,一個小女孩來了,她説:“快來看,姐姐,石縫裏冒出了一個小芽。”“那只是野草!”姐姐笑着説。它聽了姐姐的話,便又堅定了一個信念:“活下去,而且活得更精彩!”轉眼間,幾年過去了,它竟然長成了一棵樹,當年那兩個小女孩又過來了,如今,他們長成了大姑娘,妹妹對姐姐説:“姐姐,這不是你説的野草嗎,怎麼······。”姐姐驚訝的説:“它竟然長成了一棵樹?”“你看,葉子上的露水多麼晶瑩透亮。”妹妹驚喜的叫到。姐姐抬頭望望遠方慚愧的.説:“我想,那是它的淚。”妹妹指着樹説:“不,眼淚是悲觀者的飾物,這是上天的恩賜。”樹很高興,它發誓:我要讓自己長成今年最高大、結果子最多的酸棗樹。

我明白的道理是:不努力,你就是一株小草,努力了,你就會變成一棵樹。逆境再給你坎坷的同時,也給了你堅強,只不過,有的人接受的坎坷,有的人只接受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