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高中地理水平考試複習資料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1.03W

第一節地球圈層結構

高中地理水平考試複習資料

1、説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詳細介紹——課時詳解P32—P33)

(1)地球圈層結構

外部圈層:位於地表以上,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內部圈層:位於地表以下,包括地殼(上層硅鋁層,下層硅鎂層)——莫霍界面——地幔

(上地幔,下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外核,內核)

地殼上層:硅鋁層,是一個不連續圈層

地殼下層:硅鎂層,是一個連續圈層

(2)巖石圈的結構: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與地殼主要由巖石組成,構成了巖石圈。(組成物質:巖石)(3)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①地殼的厚度不同,大陸地殼厚,平均厚度為33千米(大陸地殼中海拔越高,地殼越厚);大洋地殼薄,平均厚度為6千米,整個地殼的平均厚度為17千米。②巖石圈不同於地殼,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③軟流層是巖漿的發源地。④地幔的上層物質具有固態特徵,主要由含鐵、鎂的硅酸鹽類物質組成,由上而下鐵、鎂逐漸減少。⑤地核中的外核在高温高壓下呈液態或熔融狀態。

2、知道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詳細介紹——課時詳解P32)

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地震波。

地震波有橫波和縱波兩種,橫波只能穿過固體物質,傳播速度較慢;縱波能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任一種物資中自由通行,傳播速度較快。橫波與縱波共同點:都隨着所通過物質性質的變化而變化。第二節巖石圈與地表形態

1、知道巖石圈的三大類巖石,瞭解地殼內部物質循環過程。(詳細介紹——課時詳解P33)

(1)三大類巖石:①巖漿巖(巖漿上升冷卻凝固而成)②沉積巖(巖石在外力的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作用下形成)③變質巖(變質作用)。

外力作用(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

沉積巖

巖漿巖

變質變質冷凝作用作用凝固變質巖巖漿重熔再生

巖漿巖(花崗巖——侵入巖,玄武巖——噴出巖)

沉積巖:具有層理結構,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巖,頁巖,砂巖,礫巖)變質巖:大理巖,板巖

(2)地殼物質循環過程:從巖漿到形成各類巖石,又到新巖漿的產生,構成了地殼物質循環。

2、知道內、外力作用的含義、主要表現形式及對地表形態的`影響。(詳細介紹——課時詳解P37)

3、知道褶皺、斷層的特點及其地表形態。(詳細介紹——課時詳解P38)

(1)地質構造的概念:由於地殼運動引起的巖層永久性變形、變位。

(2)常見的地質構造及構造地貌

褶皺:水平巖層受到地殼水平運動產生的水平擠壓力發生彎曲變形。

4、理解流水、風等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注意分析地貌圖及其對應的作用)

流水作用:流水侵蝕地貌(V型谷、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堆積地貌(沖積扇、沖積平原和三角洲);風力作用:風蝕地貌(風蝕窪地、風蝕蘑菇、風蝕柱、風蝕溝谷、戈壁)、風積地貌(沙丘、沙壟);冰川作用:冰川侵蝕地貌(U型谷,刃脊、冰斗、角峯)。海浪侵蝕:海蝕柱、海蝕崖、海蝕平台。第三節大氣圈與天氣、氣候

1、瞭解大氣圈的組成和結構

(1)低層大氣組成:幹潔空氣、水汽、固體雜質氮--生物體基本成分氧--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護傘,吸收紫外線

水汽和固體雜質--成雲致雨;雜質:凝結核(2)大氣的垂直分層及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3)各層的特點

對流層的特點:①氣温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其熱量主要來自地面;②空氣以對流運動為主;③天氣現象複雜

多變。(集中了整個大氣質量的3/4和幾乎全部的水汽與固體雜質)

平流層的特點:①氣温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主要靠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線增温;②大氣以水平(平流)運動為主高層大氣密度很小,有若干電離層。

2、運用圖表説明大氣的受熱過程。

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短波)、大氣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輻射(長波)、大氣增温、大氣輻射(長波)、大氣逆輻射(保温作用)

如下圖,其過程包括:①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一部分能量被大氣吸收、反射和散射而削弱,只有一半左右的太陽輻射能量到達地面。②地面吸收太陽輻射而增温,同時向外放出地面輻射。③大氣吸收了地面輻射的絕大部分,同時向外釋放出大氣輻射,大氣輻射除極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間,絕大部分又以大氣逆輻射的形式射向地面而對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無選擇性,雲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雲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雲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影響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陽高度角(各緯度削弱不同)

(2)大氣對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併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

給地面,對地面起保温作用。

保温作用的過程:大氣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大氣逆輻射將熱量還給地面

保温作用的意義:減少氣温的日較差;保證地球適宜温度;維持全球熱量平衡。●大氣熱力作用原理應用:

A.陰天的白天氣温比較低的原因?

這主要是由於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雲層阻擋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所以氣温低。B.晴朗的天空為什麼是蔚藍色的?

這是由於大氣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藍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氣分子散射。(選擇性散射)C.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後的黃昏天空為什麼是明亮的?

這是由於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將太陽輻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黃昏雖然看不見太陽,但天空仍很明亮。(無選擇性散射)

D.霜凍為什麼出現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氣温低)?

這是由於晴朗的夜晚大氣逆輻射弱,大氣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熱量迅速散失,氣温隨之降低。

3、理解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

熱力環流: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