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心得體會

高中歷史統編教材培訓學習心得3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9.28K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歷史統編教材培訓學習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高中歷史統編教材培訓學習心得3篇

高中歷史統編教材培訓學習心得1

第一部分

《中外歷史綱要》作為必修內容專家組在培訓期間特別強調家國情懷,責任擔當、理性寬容、全面貫徹國家的意志以及特別強調學科素養。因此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的培養,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歷史。

本教材的編寫時序性很強是以通史體例從中國的古代歷史再到近代現代,其內容豐富主題明確、課與課之間邏輯清楚。教材內容欄目眾多、史料豐富、

由於本教材的內容的量大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不太好處理其教學,這對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和挑戰:

因此專家組對於教材內容量過大這一處理方式有以下幾個方面;

對教師:

1、鑽研和把握新教材新課標的要求

2、引導學生學生學會自主閲讀

3、對教材進行合理的整合

第一點:整合的方式:對沒課的內容加以整合

這一整合的思路是:適當的調整課文的子目,強幹弱支,突出重點,使學習和研究的問題更為聚焦。

第二點:對單元的內容加以整合:教材中的一個單元,由若干課組成。

可以根據單元的的主題,整體考慮各課的組合,打通單元的內容突出單元教學的重點,跨課時重組內容。

第三點:適當調整課題內容,合併同類型的知識點,從單元整體的角度對教學內容加以整合。

第二部分

在新教材的改革中根據教學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適當的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啟發式教學、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

同時要求教師要用教材教學生不是教教材,在以往的傳統教學會考什麼教什麼。現在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學什麼考什麼。

專家組在對於什麼是課程標準做出了比較詳細的説明;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標準、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

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中包含幾個方面:制定教學目標、完善教學計劃、組織課堂教學、進行課後反思、實施教學評價(教學評價要多方參與)、開展課外活動。

在參與本次的培訓的.專家組中葉教授在對於如何更好的引導學生學習歷史提出一種想法;他説道對於教材上所學的歷史,學生將來如果不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很多內容也會遺忘,因此對於歷史教學因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為主。培養學生的學科精神通過培養學生的學科觀念來塑造學生的人格。堅持落實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目標要求;歷史課程目標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使得學生通過學習歷史課程的,形成歷史學科素養,得到全面的發展、個性發展和持續發展。

學生的學科素養不能憑空形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避免知識的灌出,強調以學生為主在課堂的學習中進行自主學習。

因此在新教材的改革過程中要求教師應該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點:學習課標、研究課標、吃透課標、用好課標

這一點不止存在新教材的改革中同樣的也適應與新大學聯考改革下,因此要求我們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止是要教好課更要去研究新課標同步進行。

第二點強調學科核心素養:那麼到底核心素養又是什麼概念?

首先從核心素養的目標上來看:是發展人的思維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從目標中就可以知道需要要求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從被動式、機械式、死記硬背的學習轉向主動式、探究式、理解思維式的方向轉變。

其次:樹立正確的學科價值觀念運用唯物史觀學習歷史,強調學生的時空觀念、運用史料實證做出正確歷史解釋,通過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來增加學生的家國情懷。

第三部分

主要解釋新教材的重難點,我認為這一點是非常的重要、對於新教材的改編中教師不能很好的掌握教材中的重難點部分專家都有了很詳細的闡述。而且也針對性的去説明這給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提供很好的方向,通過結合實踐的教學中教師要靈活變通。

在新教材中圖片與插圖比較多,教師要更加強調對學生直觀性的培養。

通過本次的培訓中我收穫到的主要有這兩點:

首先對於課本內容的重組是非常的重要,以及課時問題的處理要適當的刪減。

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更要強調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從新教材的封面上發現這樣一個問題;教材的封面與專家組強調的家國情懷與培養學生的家國意識存在契合,以及在仔細觀看從第一單元到第二單元的過程中發現強調統一這個概念重點突出。

高中歷史統編教材培訓學習心得2

20xx年x月xx日,我參加了xx省普通高中統編教材《歷史》專題培訓,在培訓中,我們聽取了xxx教授關於新教材基本思路的講座,xx教授的《新教材試教的體會與思考》,xx教授的《統編高中歷史教材的整體認識與部分重點內容解讀》,這些講座使我對新教材有了全新的認識,受益匪淺,現總結如下:

1、學習中獲得的啟發

xxx教授首先向我們介紹了必修新教材的特點和難點,指出新教材既求通又求全,內容覆蓋面廣,涉及的跨度大,這既是特點又是難點,這使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堂課往往難以完成一個課時的內容,做不到面面俱到,這就需要我們對課時內容進行取捨,突出重難點。並且葉教授着重向我們強調我們應該向學生教授些什麼內容,是學科知識?還是學習能力學習思維的.培養?亦或是個人家國情懷意識觀念的形成?這引起了我深刻的思考,我們需要向學生傳達的應是使他受益終身的東西,而不僅僅是畢業後就會忘記的學科知識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其次,xxx教授向我們提出了使用新教材的教學建議,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對教材進行合理的整合,不僅對每課的內容加以整合,還要對單元內容加以整合,進行大單元整體學習的設計,這簡直是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我意識到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不必一步一步地按照教材走,可以注入自己的思考加以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我們還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對自身教學活動的自主思考,這必然會使我成長許多。

xx教授提出:立德樹人是高中歷史課程的根本任務,這是我們在教學中要時刻牢記的,也是我們在備課時首先要思考和關注的問題。我必將使之貫穿在我的教學和日常言行中。接着,xx教授以典型的案例向我們介紹了新教材的教學內容,以新的角度理解教材進行教學,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羅斯福新政》這一課例,指出:胡佛的有限干預對羅斯福的全面干預提供借鑑。我們舊教材裏一般是説胡佛是“自由放任”,我雖然在一些材料裏認識到胡佛並不是全面放任,而是採取了一些措施,但從未認識到胡佛的有限干預對羅斯福的全面干預提供借鑑,這為我今後的教學打開了新思路。

xx教授向我們指出了《中外歷史綱要(上)》第1課到第15課的教學重難點,給我們的實際教學做出了重要指導。

2、需解決的困惑

開學已一週,我也已經開始了新教材的教學,但開學第一課的教學就已遇到諸多問題,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對教學內容的取捨,第一課《中華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國家》,我將教學重點放在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和西周分封制宗法制,難點則設置為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產生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但在上課的過程中用時過多,一節課無法解決一個課時的內容,這對我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我究竟該如何取捨?

高中歷史統編教材培訓學習心得3

為讓全體高一一線教師深刻領悟新教材,貫徹新教材當中的編寫理念和國家意志,xx省於20xx年x月xx至xx日召開了新教材專題培訓。為期三天的培訓早已結束,回顧這三天的培訓,收穫滿滿。在這三天培訓中,我聆聽了名師精彩的講座,感受了教學名師的風采,也更新了教學觀念。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給了我很多啟示,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我理解了新教材的主要導向,一是要反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二是體現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和國家意識;三是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元素;四是注重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總而言之,新教材具有高度的思想性、科學性、民族時代性。與此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將初高中課程相銜接,避免出現初高中課文跨度太大而出現學生跟不上教學的情況。新教材繼續採用歷史時序的編排,逐漸鋪展歷史的脈絡。必修課程多為基礎知識,又比國中有所提升。新教材既求貫穿整個通史,也要求全面覆蓋各個重要歷史節點,這就導致教材存在總體容量偏大、知識點密度大,課文較為濃縮等狀況,迫切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思路,更新教學觀念。

新教材要求教師要以人為本,追求全面發展。歷史教學的價值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促使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得到發展。而為了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新教材的教學任務就不再是讓學生記住繁雜的歷史知識,而是要學會運動歷史知識去解決問題。適當的在課堂上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夠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教師沒有必要再從頭講到尾。

此外,這次培訓還讓我認識到,歷史教學的目的的貫徹新課標,因此,我們教師要專研和把握課標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家教學任務。而對於內容及其豐富的必修教材,我們可以適當的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一是可以對每節課的內容加以整合,強幹弱枝,突出重點。二是對單元內容整合,按朝代按專題等。教師要學會在教學當中基於教材,又超越教材。

在這次培訓中,既解決了我的一些困惑,而又產生了新的困惑。比如在面對教材內容較多和課時量較少的情況下,葉小兵教授給出的建議是整合課程資源。我的困惑在於,若是按專題如政治、經濟、文化這樣來整合是否違背了通史教材的初衷,回到過去老的專題教學中去。

最後,對於新教材的教學設計,我簡要的談談對於第一單元第二課的教學思路。第二課的標題為“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這段歷史對於學生來説可以説是相當的熟悉及感興趣,許多典故他們的都耳熟能詳。因此這節課的目的就在於通過歷史具體的知識點形成更上位的歷史認識,通過爭霸戰爭和商鞅變法等讓學生認識到這是一個大發展、大動盪、大變革的時代。並且在教學當中貫徹唯物史觀。通過探究活動讓學生體會什麼叫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通過這個時期鐵犁牛耕的出現導致的`井田制瓦解產生了變法革新的需要。而變法革新又需要大量士人,這催生了百家爭鳴局面的產生。

通過這次教材培訓使我對一堂課有了重新思考、一個知識點呈現方式的靈活多變也比以前思考得更深刻、更透徹些了。但我認為,要把培訓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至少需要幾年的時間去實踐和沉澱。目前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很多時候讓我們基層老師無所適從,我們很多時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無策。而這次培訓學習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其實,培訓的過程就是一個反思進步的過程。培訓學習是短暫的,但是給我的記憶和思考卻是永恆的。通過這次培訓,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把培訓學到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思想應用到自己實際教學中去。

培訓是結束了,但是真正的歷程才剛剛開始,教師的學習和教學研究是無止境的,這還需要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的充實自己,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