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心得體會

學習西部支教心得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7.48K

向保定學院西部支教優秀畢業生羣體學習心得 近日,涿州市教育局號召全市老師向保定學院西部支教優秀畢業生羣體學習。學校及時組織全體師生,對他們的先進事蹟進行了介紹。學完他們的事蹟,我深受感動。我們現在向他們學習,不僅是因為他們的事蹟精神感人至深,更關鍵是這也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學習西部支教心得

首先學習他們有理想,把個人的命運與社會的責任緊密相連,到基層,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他們珍惜工作崗位,辛勤耕耘。學習他們的這種精神,做一個高尚的人。

學習他們崇高的人生追求,不虛度年華,高尚的師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做一個純粹的人。

學習他們奉孝敬老、知恩圖報的感恩精神;學習他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自強不息,細心照顧、贍養生病的父親,盡着一個子女最大的孝心,用感恩的心和實際行動回報養育之恩,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仁愛孝道得到傳承。為我們樹立了秉承傳統美德的榜樣,生動地體現了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深刻涵意。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更重要的是,如今社會上物慾橫流,人心浮躁。一些人為追求安逸享樂,不思進取,一切向錢看;有的人為了蠅頭小利而不擇手段;有的人一味追求待遇成天折騰,於本職工作不顧。對此我們應該感到汗顏。所以我們更應該學習他們這種生活態度,甘於清貧,不計得失,情繫邊遠,奉獻教育的高尚情操。

這些支教教師中有我的宿舍舍友,明白了他們訴説支教過程中的成長故事。他們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不慕虛榮,不圖享樂,而是扎

根基層,立穩腳跟,到祖國和人民最需的地方去,到基層最艱苦的地方去,把個人的理想與現實需要、與國家和人民的需要結合起來,感恩奉獻,回報社會。在實現抱負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絕不氣餒,而是自尊自立,自強不息,敢於正視困難,戰勝困難!這種優良品質和時代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以支教老師為榜樣,帶着問題學,結合工作實際學,杜絕浮躁,踏實工作,以全部的愛心投入到我們的神聖事業中去,勇敢地承擔起家庭、社會和教學工作的多重責任,用實際行動關愛身邊的人,為學生服好務,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學習西部支教心得 [篇2]

2015年7月,通過了層層選拔,憑藉一顆充滿熱情的心,我終於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大學生西部計劃志願者。2015年8月底,帶着美好的憧憬,我從老家乘汽車來到我的服務地——遂寧市安居區會龍鎮初級中學校,開始我的志願支教生涯。這不僅僅是我作為師範生開始教師生涯的第一頁,更是我人生的一次正確地抉擇,我的心情無比激動,我對生活充滿了期待。來到學校之後,我便很快投入到了自己各項的教學工作。對與擔任八年級1班,八年級2班和七年級2班的英語教學,我感到很開心。因為作為英語教育專業的我,能從事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心裏有説不出的滿足。

會龍鎮初級中學校是一所鄉鎮學校。這裏的孩子們和城裏學生們享受的待遇不同,而且還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和性格上的差異。剛開始的時候就有性格比較野的學生調皮,他們對陌生的老師或多或少有恐懼和抵抗的情緒,我漸漸感到和他們溝通起來比較困難。對於一名教師來説,不能和學生好好的溝通和交流,那麼,和學生相關的各種教學活動難以開展,也就就意味着教師的失敗。想到這裏,我有點不知所措,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也不盡如人意,學生不聽話,上課的紀律也很差,這使我開始懷疑自己的管理和組織能力,也開始擔心自己不能勝任英語教學。

漸漸地,我瞭解到了孩子們的真實情況。對於鄉鎮上的'學生來説,大多家住農村,家庭條件不怎麼富裕。所以這些父母親為了子女的生存和發展不得不到外面打工,家裏呢就只剩下了他們和年邁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由於父母外出,父母親對他們的關心絕大部分也還只是停留在物質上,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學到的東西是直接可以用的,而不是日積月累。有些父母也關心孩子們的學習,但是僅僅停留在考試的結果上,從來沒有做到從多方面地去關心孩子,認為把孩子送學校後的培養就是完全取決於學校的管理和教師的責任。爺爺奶奶們也不管他們的學習,事實上爺爺奶奶也管不了,畢竟他們年紀大了,只能負責孩子們的温飽問題。而這部分孩子除了上課之外,就是幫家裏幹家務或農活。有時候我會問一些調皮的學生,你們為什麼要讀書,他們的回答讓我感到吃驚:外出打工的父母知道子女打工的年齡不夠,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又管不住,只好把他們送到學校,等到適合打工的年齡。或許對於他們來説,上學就是一種被-迫行為。

許多孩子們就停留在這樣一個“等”字的牢籠裏。他們在等時間,等自己長大有能力去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現在在學校不好好學知識,以後怎麼會有能力去做其他的事情呢?可是學生的回答讓我吃驚:“以後我跟着叔叔學開車,司機能掙許多錢”,“以後我可以去當廚師”等就是和混日子沒什麼兩樣了。我怎麼來告訴他們,學習知識獲得間接經驗是以後學習各種技能的前提和基礎呢?他們能懂嗎?作為老師,我不能每天只和孩子們空談讀書的目的,我們需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讀書的有用性科可靠性。

我無法忘記孩子們每天起早貪黑,穿着單薄的衣服來學校求學的身影。他們天真的笑臉和稚嫩的眸子裏依然閃爍着求知的渴望,每當我想到這裏,教書育人的責任感便油然而生,它在鼓勵我,志願者的身份和熱情也在不斷地支持着我,所以,我告誡自己不能退縮,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一定要勇敢地堅持了下來,不管支教多久,我都要全力以赴,盡己所能,慢慢告訴他們,讀書是為了什麼。

有了這個信念,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做每一件事。我一邊為三個班的孩子們精心準備每一節課,一邊自己摸索與他們相處的途徑,並且不時向其他老師請教一些方法來應對課上課後出現的各種問題。

我發現對於七年級的孩子們來説,英語學習是一個開端。於是我想了一些簡單的方法,比如播放一些簡單的英語歌曲,課堂上直觀的比喻和一些有趣的遊戲來激發和培養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因為,他們對英語有了好奇心,就可以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表達自己比較簡單的情感和感覺了。八年級的英語則是承上啟下的作用,既是七年級基礎的鞏固,也是到九年級的過渡。這樣就需要學生們在英語學習上表現出持續的積極性。於是我慢慢地教他們一些基本的語言運用知識,告訴他們用適當的學習方法去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這樣可以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平時的課堂上,我也比較注重説服教育。我想做的就是通過日常學習時的情感教育,一點一點的去影響他們的思想。

漸漸地,我和孩子們融入到課堂中,順暢而又激情澎湃地上完一節又一節課。我和學生的相處也漸漸開始好轉,大多數的同學漸漸地喜歡上我的英語課。我也開始喜歡上了這些善良淳樸又有些調皮的孩子。我和孩子們的交流互動也越來越多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每天路上遇到的學生都會親切的叫我“Miss Li”。這一切,都令我驚喜而又感動雖然期末考試的成績不太理想,但是我依然對他們有信心。因為我知道,在考後反思的過程中他們在學習上的思想有了轉變,儘管只有一點點,但我依然感覺得到,我心中湧起一絲成就感。在我房間的一個方形盒子裏,儲存着許許多多精美的卡片和孩子們自己描繪製作的圖畫。上面寫滿了孩子們歪歪斜斜的祝福。每當我有空的時候,我就會把它們拿出來看看,作為新來的老師,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情了,節日裏,孩子們給了我一次又一次感動,我無法忘卻

我們西部計劃志願者本是不為名譽,不為金錢,無私無畏,無怨無悔,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工作,把愛送給有需要的人。而從事教育業也是一種奉獻,一種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精神和信仰。作為二者結合體,我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發揚“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志願者精神,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今天,我是如此的慶幸我的選擇,因為在與我調皮可愛學生的接觸中,我深刻的體會到被需要的幸福和生命的意義,還有一個社會人身上所負擔的責任和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