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演講稿

教師愛崗敬業主題演講稿3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2.26W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怎麼寫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愛崗敬業主題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愛崗敬業主題演講稿3篇

教師愛崗敬業主題演講稿1

各位同仁,當你面對學生求和苦渴的眼睛時,當你目視孩子們天真可愛的面龐時,當你走上神聖的講台時,你想到了什麼?——民族的發展,祖國的昌盛,孩子的未來……毫無疑問,這些都是應該思索的。但此時此刻,年輕的你是否想到了你自己,想到你自己肩上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想到了如何讓自己的青春更加美麗

青春是迷人的。很多人在青春年華里就譜寫出了輝煌燦爛的人生。宋朝的辛棄疾年僅21歲,就領兵抗金,“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魯迅先生也是21歲東渡日本,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豪邁誓言;我們敬愛的周總理19歲就寫下了氣壯山河的詩句“大江歌罷掉頭東”,決心把青春獻給祖國解放事業……他們是華夏的鐵骨精魂,是永遠不落的星辰;他們是挺立潮頭的英雄,是無數人心中的楷模!

撫摸時代的豐碑,追尋英雄的足跡,心潮澎湃人們不難發現,英模們那一顆顆愛國之心,那一腔腔沸騰熱血,凝聚成了兩個字:奉獻!各位朋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既然選擇了講台,就選擇了默默奉獻。其實,奉獻對任何人都不苛刻。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做棟樑之才,不妨是一顆小草為春天獻上一絲新綠;不能成為高山昭示一種雄壯,何不當一塊路碑,為迷途的為旅人拂去心頭的陰雲;不能像海洋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百川,又怎麼不可以是一條小溪為入旱的土地捧上甘露。

我們的奉獻應該是赤誠的奉獻、無私的奉獻、崇高的奉獻。我們的奉獻像火把,是無怨無悔的燃燒,是至死不渝的真情。

我們的奉獻像一泓清泉,是長年的流淌,是不計名利的付出。

我們的奉獻,更像一首經久不息的頌歌,永遠迴盪在廣袤的神州大地。

魯迅先生説過:“願中國青年都擺脱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就像螢火一般,好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雖然時代不同了,但魯迅先生這種精神依然適用於我們今天,適用於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

朋友們,奉獻是神聖的,偉大的祖國需要我們奉獻;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奉獻;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正企盼着你的奉獻。朋友們,憑着歲月賜約我們的年輕臂膀和滿腔熱情,伸出你年輕的雙手吧!擎起希望的火炬,讓我們闢風斬浪,走向輝煌的明天,讓我們的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教師愛崗敬業主題演講稿8

人人都説教師是崇高的職業,而當初作為一個年僅十幾歲的孩子選擇這個職業,並沒有因為崇高和偉大這樣的字眼,坦白點説只是因為自己不愛讀書,不喜歡學習,為了逃避可怕的大學聯考,所以當時毅然的抉擇中沒有一絲覺得自己高尚的。做了教師後感受到這行職業的辛酸,更是為自己當初的抉擇而遺憾,明顯的做老師就是年輕不懂事的衝動結果。

可是,這樣一個並沒有讓我因為熱愛而選擇的職業,一個並沒有讓我在工作中感受到安逸和舒適的職業,我卻一干就是十幾年。其中的原因仔細想來還是因為一個字——愛!

不是對職業的愛讓我堅持,而是學生的愛讓我感動,他們的愛純淨,他們的愛無瑕,他們的愛不期待回報,只有付出。面對這樣真心實意的愛戀,你怎麼能捨棄,怎麼能不愛呢?

我總記得,在春風乍起的日子裏,孩子們圍着我,幾雙小手輕柔地為我取下粘在發間的飛絮,柔軟的手裏滿是他們的愛意;我總記得,在我低頭批改作業的時候,孩子們躲在身後握緊拳頭偷偷給我按摩的情景,噼噼啪啪的指節撞擊聲述説的都是他們的深情。

以愛的名義,我也要給他們滿含愛的教育。我的事業,就是給孩子們愛,用更多的愛回報他們,無怨無悔。就像泰戈爾説的:“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它總是謙遜地低垂着它的綠蔭。”

愛孩子,其實不難,愛他們的所有優點,接受他們的所有缺失,以細膩的心相對,以真摯的情打動。我堅信,所有的生命都是偉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權利有自己的一片天,支撐着天空的就是我們的愛。

前幾日中午,一個家長來找我,正是我們學生吃午餐的時候。她耐心地在走廊上等待,並不打擾,我不知道她的存在,等我發覺了走過去,她動情地説:“孩子説這裏的老師就是比以前的老師好,我相信了,真是這樣。看你居然那麼耐心的給孩子餵飯,開導她,這是我不曾見到的。你的學生都圍着你問問題,這也是我孩子以前在那個學校不敢做的`。”家長的話深深感動我,我並沒有做什麼,只是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孩子看待。他們有話,我自然要聽,他們有困難我自然要幫。愛他們,當做自己的孩子般,很多事去做了並不覺得多麼偉大,但是在家長,在孩子的心裏卻能留下深深的刻印,特別是對孩子,你的愛是能影響他一生的。

那個家長話中提到的我餵飯的孩子就是這樣。這學生,很機靈,也很倔強,是個有着甜甜笑容卻善感多思的女孩。

一天下午,她沒來上學,我着急地尋找,聽孩子們説她的父母鬧了矛盾,媽媽跑回了老家,爸爸也在外地,留她和一個哥哥在家。我隨着學生走了很遠的路去找她,孩子蜷在一個沒有一扇窗户的黑暗小屋裏瑟縮着,拉過她,心疼地抱住才發現孩子好瘦,瘦得一把就能捏住。當時我立刻安排好孩子的生活,電話催促孩子的爸爸趕快回家,耐心的給她勸解,讓她能理解大人的苦,能開朗地面對不幸的生活。孩子,也在漸漸地堅強,不斷地成長,這一次卻又因為傷心拒絕吃飯。

這樣的孩子,心理是比較脆弱的,問她她不願意説,我也不強求,要她吃飯她也拒絕,我耐心的勸慰,也固執的要求她吃下,並告訴她學會了愛自己,才能有資格去要求愛,享受愛。喂她吃下一口飯,我看到孩子的眼睛裏有晶亮的淚花閃動,喂她吃下第二口,她流下了

熱淚,接過了飯盒,一口一口的吃完。我笑了,告訴她:“有什麼想説的,老師等你説。”

第二天,她和我談心,説了好多話,自己的困惑,傷心,我一一指點努力温暖孩子敞開的心扉。這孩子,又開始在臉頰上暈染了燦爛的笑容。

講台催得人憔悴,粉筆染得鬢髮白。

但是卻有那麼多的老師,無怨無悔,紅燭是寫照,付出是心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支撐着我們默默耕耘,甘當人梯的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對孩子們的愛。

孩子,讓我放你在心裏,陪着你一直走下去,我知道我也被放在你們的心裏。

老師們,讓我們放學生在心裏,陪伴他們成長,用微弱的燭光,換來陽光的燦爛,無限的光明。

教師愛崗敬業主題演講稿2

在這世上,有一種最能體現無私意藴的情感叫做愛心,它能清除悲傷的瓦礫,推倒絕望的斷壁,也能點燃希望的燈。做一名人民教師首先就要有一顆愛心,因為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顆靈魂喚醒另一顆靈魂,是以德育德,以行導行,以智啟智,以性養性,以情動情的過程。

對於學生來説,教師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是除了母愛之外,世界上又一偉大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但師愛不同於母愛,因為師愛是一種理智與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師愛可以引導學生產生巨大的內動力,去自覺地、主動地沿着老師指出的方向邁出。只有當教師給學生以真摯的愛,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學生才會對老師產生依戀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師敞開內心世界,我們才能“對症下藥”,收到應有的效果。因此,教師必須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學生,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理於情、情理結合,才會產生動情效應,從而收到較好的德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説過一句名言:“從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同時陶先生還用自己的言行為我們詮釋了“愛”的涵義。有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磚頭砸同學,就將其制止,並責令其到校長室。等陶行知先生了解了一下情況回到辦公室,見到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按時來了。”接着又掏出一塊糖給男生:“這也是獎給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説明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行知又説:“據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同學,説明你有正義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塊糖説。這時男聲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塊糖説:“你已認錯,再獎你一塊,我的糖分完了,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故事有些內容值得大家深思和玩味,有些老師從“後進生”身上找不出可讚揚、可誇獎的理由,除了不會多角度思考問題之外,缺少愛心不能説不是一個原因。

步入菁菁校園,迎面幾個大字:立師德,鑄師魂,練師功,樹師表,是我們共同的心聲,更是一中人堅定的誓言!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身上的責任,在播撒知識的同時也把愛種在孩子們的心間,因為我知道:在這世上,有一種最能體現無私意藴的情感叫做愛心,它能清除悲傷的瓦礫,推倒絕望的斷壁,也能點燃希望的燈。

有愛就有一切。

教師愛崗敬業主題演講稿3

在這世上,有一種最能體現無私意藴的情感叫做愛心,它能清除悲傷的瓦礫,推倒絕望的斷壁,也能點燃希望的燈。教育最需要的就是這種愛心,因為教育如同是用一顆靈魂喚醒另一顆靈魂,是以德育德,以行導行,以智啟智,以情動情的過程。

在新渠國小這個美麗如畫的校園,我們在用一顆忘我的心關心着呵護着每一個孩子,正是老師這種無私的愛才換來了孩子們的信任與依賴,才換來了孩子們精彩文筆下的一句句:“老師,您就是我的媽媽!”孩子們用他們那顆感恩的心記錄着教師為他們付出的點點滴滴,孩子們用心呼喚出來的寄語映射着每一位教師愛的靈魂。勿用再多的言語,你便可知:孩子們這些感人肺腑的的話語就是師愛的結晶。在孩子的眼中,教師就真的像他們眼中的神,他們不會記恨老師的嚴厲斥責,他們有的只是感激,感恩,面對孩子們如此摯誠的心靈,我們教師怎能不為之動容呢!我們教師怎能再吝嗇自己的愛呢!

作為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關注學生的品德修養,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所以無論課上課下,我都很關心孩子的心理成長,每當發現有哪個孩子有情緒就會主動找他們談心,因為我告訴孩子,課上我是他們的老師,是他們學習的夥伴,但是課下我是他們的朋友,在孩子們與我敞開心扉的日子裏,我發現在他們的世界中已經什麼都開始懵懂了,他們也有生活中的`煩惱,有感情上的萌芽,有身為班級幹部的苦惱,有家庭危機帶來的壓力。每當孩子找我傾訴我都會耐心

的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開解他們的心結,讓這些稚嫩的心靈從小不被蒙塵,讓他們從自己的陰暗世界中走向明朗。他們信任我,他們將心交給了我,而我要一如從前去呵護那一顆顆稚嫩的心靈,幫助她們除去人生的疑惑。對於學生來説師愛是一種理智與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只有當教師給學生以真摯的愛,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學生才會對老師產生依戀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師敞開內心世界,我們才能“對症下藥”,在教育教學中收到應有的效果。

教育的目的,不在於成績和名利,而在於知識的積累和孩子品質的昇華。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身上的責任,在播撒知識的同時也把愛種在孩子們的心間,因為我知道:在這世上,有一種最能體現無私意藴的情感叫做愛心,它能清除悲傷的瓦礫,推倒絕望的斷壁,也能點燃希望的燈。在教育的征途上,我們要銘記;播種愛就一定會收穫愛!有愛就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