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語錄名言

陳寅恪經典語錄

欄目: 語錄名言 / 發佈於: / 人氣:1.94W

文人薄命,才女亦然。 《論再生緣》

陳寅恪經典語錄

獨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須爭的,且須以生死力爭。 《陳寅恪對科學院的答覆》

好鳥難同命,芳蓮寡並頭。生憎綠沉管,玉指鎮雙鈎。 《柳如是別傳》

律令性質本極近似,不過一偏於消極方面,一偏於積極方面而已。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早歲偷-窺禁錮編,白頭重讀倍悽然。夕陽芳草要離家,東海南山下巽田。 《柳如是別傳》

唯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陳寅恪對科學院的答覆》

蓋古者兵法起於井田,自周衰,王制壞而不復。至於府兵,始一寓之於農。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壓帽花開香雪痕,一林輕素隔重門。拋殘歌舞種愁根。 遙夜微茫凝月影,渾身清淺剩梅魂。溶溶院落共黃昏。 《柳如是別傳》

唐之初期其樂之承隋亦猶禮之因隋,其系統淵源,蓋無不同也。若其後之改創及直接從西域輸入者則事在本章主旨範圍之外,故置不論。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賢所同殉之精義,其豈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並未改易。 《陳寅恪對科學院的答覆》

東山葱嶺意悠悠,誰訪甘陵第一流。送客筵前花中酒,迎春湖上柳同舟。縱回楊愛千金笑,終剩歸莊萬古愁。灰劫昆明紅豆在,相思廿載待今酬。 《柳如是別傳》

舊籍於禮儀特重,記述甚繁,由今日觀之,其制度大抵僅為紙上之空文,或其影響所屆,止限於少數特殊階級,似可不必討論,此意昔賢亦有論及者矣。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隋唐職官之名號任務,其淵源變革記載本較明顯,而與此章有關之隋唐制度之三源復已於前章詳悉考論,其涉及職官者尤為易知,故此章僅擇其要點言之,其餘可從簡略。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自太祖至高祖初,其內外百官屢有減置,或事出當時,不為常目,如萬騎、飛鴻、常忠、直意將軍之徒是也。舊令亡失,無所依據。太和中,高祖詔羣寮議定百官,着於令。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明末清初,魏際瑞、丘維屏等九人講學於江西寧都翠微峯之易堂,世稱“易堂九子”,清人彭玉雯輯其著述為《易堂九子文鈔》十九卷,序中所謂取易堂九子集而讀之蓋此。 《贈蔣秉南序》

此隋定樂兼採樑陳之又一例證也,此部樂器中既有琵琶、箜篌,是亦有胡中樂器,然則亦不得謂之純粹華夏正聲,蓋不過胡樂之混雜輸入較先者,往往使人不能覺知其為輸入品耳。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唐律因於隋開皇舊本,隋開皇定律又多因北齊,而北齊更承北魏太和正始之舊,然則其源流演變固瞭然可考而知也。茲就《唐律》中略舉其源出北齊最顯而易見之例數則,以資參考。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明末人作詩詞,往往喜用本人或對方或有關之他人姓氏明著或暗藏於字句之中。斯殆當時之風氣如此,後來不甚多見者也。今姑不多所徵引,即就錢柳本人及同時有關諸人詩中擇取數例,亦足以證明此點。 《柳如是別傳》

紅碧裝盤歲又新,可憐炊灶盡勞薪。太沖嬌女詩書廢,孺仲賢妻藥裹親。食蛤那知天下事,然脂猶想柳前春。(河東君次牧翁“冬日泛舟”詩云:“春前柳欲窺青眼。”)炎方七見梅花笑,惆悵仙源最後身。 《柳如是別傳》

寅恪四十年前常讀希臘梵文諸史詩原文,頗怪其文體與彈詞不異。然當時尚不免拘於俗見,復未能取再生緣之書,以供參證,故噤不敢發。荏苒數十年,遲至暮齒,始為之一吐,亦不顧當世及後來通人之訕笑也。 《論再生緣》

柳如是,明末清初人,家境貧寒,幼年被賣與官宦人家,後淪落青樓。其人不僅貌美,還能詩會曲,能書擅畫,為人風流放誕,不被陋俗所羈,敢於追求人生幸福,且明於民族大義,遠勝當時許多高-官巨儒,堪稱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奇女子。 《柳如是別傳》

默唸平生,固未嘗侮食自矜,曲學阿世,似可告慰友朋。至若追蹤前賢,幽居疏屬之南,汾水之曲,守先哲之遺範,託末契於後生者,則有如方丈蓬萊,渺不可即,徒寄之夢寐,存乎遐想而已。嗚呼!此豈寅恪少時所自待及異日他人所望於寅恪者哉? 《贈蔣秉南序》

然則府兵之性質,其初元是特殊階級。其鮮卑及六鎮之胡漢混合種類及山東漢族武人之從入關者固應視為貴族,即在關隴所增收編募,亦止限於中等以上豪富之家,絕無下級平民參加於其間,與後來設置府兵地域內其兵役之比較普遍化者,迥不相同也。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高樓冥想獨徘徊,歌哭無端紙一堆。天壤久銷奇女氣,江關誰省暮年哀。殘編點滴殘山淚,絕命從容絕代才。留得秋潭仙侶曲,(陳卧子集中有秋潭曲,宋讓木集中有秋塘曲。宋詩更是考證河東君前期事蹟之重要資料。陳宋兩詩全文見後詳引。)人間遺恨終難裁。 《柳如是別傳》

吾國昔時社會惑於“女子無才便是德”之謬説,加士大夫之家,亦不多教女子以文字。今觀端生、長生姊女未,俱以才華文學著聞當世,則句山家教之力也。句山所謂“嫻文事,享富貴”者,長生庶幾近之。至若端生,則竟不幸如世論所謂“女子不可以才名,凡有才名者,往往福北。 《論再生緣》

我認為研究學術,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獨立的'精神。所以我説“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脱心志於俗諦之桎梏。”“俗諦”在當時即指三民主義而言。必須脱掉“俗諦之桎梏”,真理才能發揮,受“俗諦之桎梏”,沒有自由思想,沒有獨立精神,即不能發揚真理,即不能發揚真理,即不能研究學術。 《陳寅恪對科學院的答覆》

唐之官制,其名號祿秩雖因時增損,而大體皆沿隋故。其官司之別曰省,曰台,曰監,曰衞,曰府,各統其屬,以分職定位。其辨貴賤,敍勞能,則有品,有爵,有勛,有階,以時考核,而升降之,所以任羣材,治百事。其為法則精而密,其施於事則簡而易行,所以然者,由職有常守,而位有常員故也。方唐之盛時,其制如此。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我的思想,我的主張完全見於我所寫的王國維紀念碑中。王國維死後,學生劉節等請我撰文紀念。當時正值國民黨統一時,立碑時間有年月可查。在當時,清華校長是羅家倫,是二陳(CC)派去的,眾所周知。我當時是清華研究院導師,認為王國維是近世學術界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來昭示天下後世研究學問的人。特別是研究史學的人。 《贈蔣秉南序》

清光緒之季年,寅恪家居白下,一日偶檢架上舊書,見有《易堂九子集》,取而讀之,不甚喜其文,唯深羨其事,以為魏丘諸子值明清嬗蜕之際,猶能兄弟戚友保聚一地,相與從容講文論學於乾撼坤岌之際,不謂為天下之至樂大幸不可也。當讀是集時,朝野尚稱苟安,寅恪獨懷辛有、索靖之憂。果未及十稔,神州沸騰,寰宇紛擾。寅恪亦以求學之故奔走東西洋數萬裏,終無所成。凡歷數十年,遭逢世界大戰者二,內戰更不勝計。其後失明臏足,棲身嶺表,已奄奄垂死,將就木矣。 《贈蔣秉南序》

今論隋唐音樂之淵源,其雅樂多同於禮儀,故不詳及,惟有涉誤會及前所未論者乃解釋補充之。至胡樂*著述較詳,自來中外學人考隋唐胡樂之源流者,其着撰大抵關於唐代直接輸入之胡樂及隋代鄭譯七調承自北周武帝時龜茲人蘇祗婆之類,皆已考證詳碻,此本章所不欲重論者。本章所欲論者,在證述唐代音樂多因於隋,隋之胡樂又多傳自北齊,而北齊胡樂之盛實由承襲北魏洛陽之胡化所致。因推究其淵源,詳述其系統,毋使考史者僅見鄭譯七調之例,遂誤以為隋唐胡樂悉因於北周也。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