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語錄名言

精選讀書的名言95句

欄目: 語錄名言 / 發佈於: / 人氣:3.94K

案上不可多書,心中不可少書。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的名言95句,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讀書的名言95句

1、賣弄風騷的女人和賣弄學問的男人好比兩個鄰居。他們的關係可以從自命不凡的態度上看出來。

2、光説不練,枉學百年。

3、研究如何編制書目,如何利用書目的學問,便是目錄學。古今中外,許多大學問家都十分重視目錄學,認為目錄學是入門之學,是讀書治學的基礎知識。書目即圖書目錄的簡稱,它是一種記錄書名、著者、出版情況和收藏情況,按照一定的順序加以編排,供人們查找的一種工具書。有些書目還有內容提要,並告訴讀者哪些書應該讀,哪些書不必讀,以及閲讀時應選擇什麼樣的版本等。這種書目對於讀書治學來説,無疑是一種指示門徑的路標。——陳宏天

4、如果以擁有書籍的多寡作為教養的證據,果真如此的話,那些擁有許多教養的方面的書的書店老闆們,誰能與他競爭?一路基亞諾斯

5、如果一個人深入思考所讀課文的內容,那麼,雖然他並沒有努力去記住材料,而材料卻能很容易地印入並牢固地保存在記憶裏。——贊科夫

6、要增長才智,必須大量地閲讀書籍,作為現在有覺悟的青年,不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水平,是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的。要提高自己的.科學水平,必須努力讀書,要如飢似渴地讀。近幾年來,出版了大批書籍,社會科學方面優秀讀物為數不少,如何根據自己的需要,有計劃地閲讀,這是一個大問題。閲讀書籍首先要選擇合適,如選擇不當,可能浪費時間和精力。——許力以

7、書籍,在所有動物裏面,只有人這種動物才能製造出來。讀書,人才更加像人。——嚴文井

8、青少年應該多讀書,讀好書,要把讀書的問題提到一定高度。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實用性的書要看,經典性的經濟學理論著作也極為重要,政治素質一定要有。要學好市場經濟的有關知識,要學好科學技術,學習好古今中外的一切優秀的傳統文化。——許應賢

9、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砣砣復孜孜,書我不相屬。活潑運心智,不為書奴僕。泥沙務淘汰,所取唯珠玉。——葉聖陶

10、中華自前明以來,盛行時文,乃以房社體例,變古書面目,為譏者所嗤。鄙意似可不必,不如每人之下,就其全集中,或評論其生平,或摘錄其未選佳句,使讀者因一斑而窺全豹。——俞樾

11、學習前人是傳承,超越前人是發展。

12、寂寂寥寥揚子居,歲歲年年一牀書。——盧照鄰

13、在經驗指導下讀書,價值要大得多。因為經驗是他們老師的導師。——達·芬奇

14、不行萬里路,不讀萬卷書,欲作畫祖,其可得乎?——董其昌

15、讀書有三種方法:一種是讀而不懂,另一種是既讀也懂,還有一種是讀而又懂得書上所沒有的東西。——克尼雅日寧

16、書是美景,讀書是飽覽美景。足不出户,你可以遍遊於千山萬水,徜詳於長江黃河之間,看"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的春江勝景,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雪景,更有那魚水之樂"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17、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考門斯基

18、書要讀懂,先要不懂 ——現代·聞一多

19、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20、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21、學者政出之,政者學之施。 作者:(宋)張孝祥

22、導師也要聽聽學生的意見,要學生作什麼也得使他習於用理智去想想,這樣一來,規則就更容易被接受,生了根就會更深,學生也就會樂於讀書,樂於受教了。——洛克

23、沒有任何問題可以像無窮那樣深深地觸動人的情感,很少有別的觀念能像無窮那樣激勵理智產生富有成果的思想,然而也沒有任何其它的概念能像無窮那樣需要加以闡明。――希爾伯特

24、閒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25、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26、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還得讀良書。——郭沫

27、書籍是在時期的波瀾中航行的思惟之船,它膽大妄為地把可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28、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朗誦讀,決不能記,記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

29、不管你預備走哪一條路,頂頂要緊的是先要為自己做好準備。你不能赤手空拳地開始你的行程,你必須用知識把自己武裝起來,你必須鍛煉出健壯的身體和足夠的勇氣。——宋慶齡引自《宋慶齡選集》

30、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31、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

32、讀書貴在有疑,為學患無疑,疑則進。——陸九淵

33、社會主義是科學和文化的社會。要成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當之無愧的成員,應當努力地和好好地學習,獲得很多的知識。 作者:加裏寧

34、尹家在皋橋,喧闐井市區。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左陳四五冊,右傾三兩壺。——文徵明《飲子畏小樓》

35、在經驗的指導下讀書,價值要大得多,因為經驗是他們的老師的導師。—— [意]達芬奇

36、整腳的旅行者只知道"到此一遊",整腳的讀者只知道書的結局。 ——[英]a·w·科爾頓

37、一位哲學家説過:"沒有書籍的人家,如同沒有主人。"精讀一本書如同一本萬利,使你立於不敗之地。—— [日]池田大作

38、一日學一日功,一日不學十日空。 作者:諺語

39、釀蜜不嫌花少;讀書不棄分與秒。

40、故天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1、讀書如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作者:章學誠

42、必須和社會現實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

43、他整日憂心,青年學子不再讀書,他的憂愁,後來證明沒有白費他們的習慣。——幾米

44、不以文章害辭,不以辭害志。

45、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識。——普希金

46、天機雲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

47、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于謙

48、宰相必用讀書人。——程允升

49、讀有字書,卻要識沒字理。——鹿善繼《四書説約》

50、我像吝嗇鬼對待自己的財寶那樣,迷戀着圖書。——蒙田

51、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一番,疑

5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53、趁年青少壯去探求知識吧,它將彌補由於年老而帶來的虧損。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的養料,所以年青時應該努力,這樣年老時才不致空虛。

54、不學無術的人的想像力不過只有翅膀沒有腳。

55、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佚名

56、讀一切好書,就是和很多高尚的人談話。——笛卡兒

57、書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堂。——佚名

58、有些書只需品嚐,有些需要吞嚥,還有少數的應該細嚼。——培根

59、提防那隻念一本書的人。——拉丁諺語

60、書是唯一不老的東西。

61、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爭其必然,順其自然,一發超然。

62、窗間白髮催愁境,燭底蒼頭勸讀書。

63、不讀書的家庭,就是精神上殘缺的家庭。

64、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許許多多高尚的人談話。

65、讀書可以讓人放遠眼光,開闊思維,不斷的讓創新的火花迸發,不斷的充實自己的思想,不斷的形成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不斷的去追求更高的理想。

66、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67、書是靈魂最好的麻醉劑。

68、造燭求明,讀書求理。

69、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於行耳。

70、足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71、抄集羣書,疏證一書,這是從單純的抄錄書史的發展。抄書的作業,是讀書學習的奇妙絕倫的方法。幼承庭訓:手抄一遍,勝讀十遍。 胡道靜

72、圖畫書裏有着未來中國的空氣。

73、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作者:李若禪

74、今天不走,明天要跑。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品格不會壞到哪裏去;一個品格好的人,一生的運氣不會差到哪裏去。

75、如果我閲讀得和別人一樣多,我就知道得和別人一樣少。

76、讀書而不思考,等於吃飯而不消化。

77、讀書給人以愉悦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培根

78、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足己患不學,既學患不行。——韓愈

79、登書山,思大於行;渡學海,行重於思。

80、讀書不如寫書,寫書不如"煮"書。

81、書籍是一座座誘人的金字塔。

82、書香盈耳,茅塞頓開;書香沁心,胸懷大愛。

83、知識不分年齡,知識不分高低。

8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

85、不要閲讀信手拈來的書,而要嚴格加以挑選。 [俄]屠格涅夫

86、真正的讀書使瞌睡者醒來,給未定目標者選擇

87、人生頗富時機和變革。人最自得的時候,有最大的不幸降臨。 ——亞里士多德

88、壯士腰間三尺劍;男兒腹中五車書。——《春聯集錦》

89、養心莫若寡慾,至樂無如唸書。——戚繼光

90、書,要算是人類在走向將來幸福茂盛的階梯上締造的一切古蹟中最巨大最偉大的古蹟。

91、唸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宋]朱熹

92、學是處處為家的,棗不外任何不播種的處所,它是不會使其豐收的。——赫爾岑

93、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麼費力都能忍受,什麼情況也都能適應。 —— 丁玲

94、唸書雖未成名,人格已趨雅緻。

95、唸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誦浪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學齋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