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工作總結

綜合性學習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W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綜合性學習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綜合性學習總結

綜合性學習總結1

這學期結合本冊教材第六單元的語文實踐活動,我們班級開展了“輕叩詩歌大門——與詩同行”的活動。這一次綜合性語文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廣泛地閲讀了詩歌,不僅拓展了知識面,而且還深深地感受到祖國詩歌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詩中所藴含的美麗與感情,瞭解詩歌的內涵,真是受益匪淺。

首先,我們給孩子們分組進行了明確的分工,調動孩子們各自回家蒐集唐詩、宋詞、元曲與現代詩,並將蒐集來的資料辦成小報,在教室張貼,進行閲讀與交流。在交流中,孩子們感受到了古詩與現代詩的不同之處:古詩的語言比較凝鍊、內涵豐富;現代詩的寫法則比較自由,更適合抒發詩人的情感;還了解到了詩歌的分類與詩歌的表現手法……總之,孩子們在自己實踐中學到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 。

這次活動,使孩子們在詩歌的海洋中暢遊的同時,也大開了眼界。當然,也學會了許多閲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技巧。例如:在讀詩的時候,知道了去聯繫生活實際讀、不同的詩比較着讀、邊描繪畫面邊讀……,這些都是孩子們通過學習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經驗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瞭解詩歌,也可以讓他們走進詩的意境中去,感受詩人當時的情感。在學習了寫詩歌的方法。

之後,我們又舉辦了詩歌朗誦會,孩子們在詩歌的朗誦中,充分展示着自己。放飛自己的心靈,思維跳躍,想象力得到了豐富的伸展,在詩歌裏表達自己的渴望與情感,令其他同學讚歎不已。

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對詩歌及詩歌朗誦都有了一些瞭解,也使參賽者的普通話得到了鍛鍊。同時使孩子們的實踐能力得到了鍛鍊。活躍了孩子們的課餘生活,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質量。

綜合性學習總結2

這次綜合性學習提示,目的是提醒學生對自己前一段的活動做一下小結,併為交流展示做準備。

綜合性學習建議。主要任務是整理資料,教師要教給學生整理資料的方法。如,怎樣把蒐集到的內容分門別類;用什麼形式體現,如用卡片、圖表。然後引導學生思考用什麼方式展示活動的成果。四、參考資料。

石拱橋:中國古代橋樑形式多樣,在建築上極富特色。從結構與造型上,可以分為拱式橋、樑式橋、索橋、浮橋、懸臂橋等。古代遺留下來的石拱橋數量很多,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趙州橋。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石拱橋也很有名,如金代建造的北京盧溝橋,明末建造的江西南城萬年橋、永豐思江橋,清代建造的清漪園十七孔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坐落於石家莊東南約四十多公里的趙縣洨河之上,建於隋開皇大業年間,(590年-608年)李春所建。因趙縣古稱趙州而得名,當地俗稱為大石橋。

它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石拱橋,對世界的橋樑建築有着十分深遠的影響。

趙州橋最大的科學貢獻,在於它的敞肩拱 的創造。在大拱的兩肩,砌了四個並列的小孔,既減輕重量,節省石料,又便於排洪,且增美觀。這種敞肩拱的運用,為世界橋樑史上的首創。在歐洲,最早的敞肩拱橋比中國的趙州橋晚了近1100年。

趙州橋不僅科學水平很高,而且造型十分優美,具有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如,以造型逼真的石雕羣像,運用浪漫手法,塑造出想象中的吸水獸,寄託人們期望大橋永不遭受水災、長存永安的願望。宋代趙州刺史杜德源有詩讚日:駕石飛樑盡一虹,蒼龍驚蟄背磨空。元代劉百熙有詩讚曰:水從碧玉環中過,人在蒼龍背上行。

199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認定中國趙州橋為世界第十二處國際上木工程歷史古蹟,充分證明了趙州橋在世界建橋史中的地位。現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總結:把學生引向生活實踐的一個學習建議,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該讓學生都親自做一做,並給學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機會。

綜合性學習總結3

探究性學習既可以作為一門課程來對待,它也是一種學習方式,一種學習觀,是相對於接受性學習方式而言的另類學習方式。如何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方式,改變傳統的以接受性為主的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呢?我想,就目前的實際,在實施過程中,可以考慮兩個層面的內容。

一、在語文教材的學習中滲透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形成有一個培養、嘗試、實踐、熟練的漸進過程。不是一提到探究性學習就把接受學習全扔掉,把現行的教材全扔掉而另搞一套。因為這樣搞的話,學生會被搞得暈頭轉向,也會造成欲速則不達的被動局面。因此,起步階段,在語文教材的學習中有意識滲透探究性的學習活動還是十分必要的。這種滲透,主要體現在針對目前語文課堂教學的基礎進行一種必要的改造。結合課文學習,圍繞着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

在研究性學習中,關鍵的問題是學生會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去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資料、分析資料並得出結論,以及表達思想和交流成果等。這在我們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已有初步的體現。如教學中,通過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自學課文,然後通過開展討論、爭論來學習課文,明辨事理等。而目前的不足是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還不強,教師的指導作用還不到位,中途又不知不覺地把學生拉進教師設計的接受學習方案中。這就是我們需要加以改造的。要切切實實地讓學生去經歷探究學習的過程,以提高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養成勤於探究,樂於探究的習慣。

二、課外延伸,讓學生獨立進行研究性學習

有人説,中國的教育是將有問題的學生教成沒問題了,就算目標達到了;而西方之教育目標則相反,是將沒問題的學生教成有問題。簡言之,我們的教育重知識,重接受,而西方教育重能力,重探究。採用課外延伸,即學習不以授課結束為終止,讓學生通過課堂學習,產生一些新問題,課外能主動去探究解決。

除了和課文學習有關的課外延伸活動外,也可結合社會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開展一些個體的或小組的探究活動。如根據當地古樹名木較多的特點,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開展采訪何實地調查。有的重點對標牌的文字資料進行記錄整理,有的採用測量手段對樹木進行數據統計,有的可用繪畫或攝影的形式完成畫面資料,有的還可以進行一些採訪瞭解有關的故事傳説。回來後進行整體加工整理,可以出一份漂亮的小報,可以開一個考察報告會,也可以佈置一個小型的展覽。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從中語文的知識和能力得到了實踐運用。

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的學習,是一種大語文教學觀的體現,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學生的問題意識增強了,學習上主動探索的習慣培養起來了,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初步培養。總之,將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引入我們的語文教學,不僅能改變學生單純地接受教師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去探索、去嘗試解決語文學習中的問題,而且為學生創造了一種發揮創造潛能的環境,其結果不只是知識的獲取、積累、運用,更重要的是創造能力得到培養提高。

一、 緊扣文本直面語句,反覆觸摸,培養語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學手段,也是培養語感的開始。《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讀中整體感知,讀中有所領悟,在讀中培養語感。”

因此,語文教學就必須緊扣文本,直面語句,精心營造特定的朗讀場景,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引領學生親近語言,在讀中理解、感悟、體驗、明理。通過反覆觸摸文本,感受語言的內涵和文章的氣勢;通過反覆的讀領會其佈局謀篇、遣詞造句的精妙。

如《周總理,你在哪裏》,整篇詩歌在抒情中穿插描寫“那沉甸甸的穀穗上閃着的辛勤的汗滴”“海防戰士身上他親手給披的大衣”無不透露出周總理一心為民,是人民的好總理。所以上課時讓學生自己讀,小組讀,集體朗誦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反覆的誦讀中,感悟,體驗。

因此,我認為語文課堂的理想狀態應是:教師立足文本,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精心創設的情境中,反覆誦讀文本,從而使文本自然而然地融入學生的血脈深處,從而培養的了學生的語感。

二、緊抓文本意藴深刻句,咀嚼語言,加深感悟

所謂意藴深刻處,指一篇文章或具體語段中的中心句,也指文章中那些含義雋永,深刻動人的語句。它們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鑰匙”,所以語文教學可以以文章的意藴深刻處,為切入點來咀嚼語言,加深感悟。

a、起始句。文章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轉承的作用。

《夏》的第一句 “充滿整個夏天的是一種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整個文章都是圍繞這三個詞來寫的。

b、主旨句。

《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直接揭示了主旨。

c、深化句。指在文中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的句子。

《一面》中“每當我被人隨意辱罵、踢打的時候,我總是昂起頭,我對自己説‘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我就變得更加堅強起來。“這一句飽含深情,教師可藉此讓學生展開想象:作者這句的背後包孕着怎樣的情感。想清楚了這個,就能更好地走進文章的主題。

d、矛盾句。文章中有些句子,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卻寄寓了深刻的含義。如《草》“他的話,又輕,又慢,卻似沉雷滾過草原”其中“又輕,又慢”和“沉雷”看似矛盾,其實“又輕,又慢”表明周副主席身體虛弱,而“沉雷”表明周副主席的話給紅軍戰士的震撼大。所以不矛盾。抓住字面上看似矛盾的詞,挖掘它的深層含義,整句話的含義自然就明瞭了。

e、總括句。文章或語段中概括總結文章,或留下餘地讓人思索,或飽蘸筆墨抒發感情。如《童年的朋友》最後結尾“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使我充滿了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的” 飽蘸筆墨抒發了高爾基對外祖母的感激之情。

f、標點符號。文學作品中的標點符號,如省略號,感歎號,問號,破折號都有較深的含義,包含了豐富的潛台詞。

總而言之,課文中有不少語義豐富或是深刻的重點語句值得品味感悟,對這些藴含豐富的語句,教師要引導學生沉潛於文本語言的深處,鑑賞玩味,潛心涵泳,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透視出豐富的形象,理解到深刻的含義,體會到潛藏的情感。

三、尋找學生情感觸發句,品味語言,體驗情感

情感是語文課堂的靈魂,也是語文教學的“氣”之所在。教學時,只有讓學生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去體會作者的情感歷程,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才能使他們真正受到薰陶感染。

正如《三顆枸杞豆》文章的結尾,作者這樣寫道:“爸爸以為這是他拳頭懲罰的功勞。他的口頭禪是‘豬羊怕殺,人怕打!’其實,他的拳頭只能傷及我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顆啟示生命意義的枸杞豆。因為聯繫全文他的轉變過程來看,並不是爸爸的拳頭打醒了他,而是三叔的悔恨以及一生的遭遇帶給了他心靈上的震撼,並因此才開始發奮努力.由此我們可以得知,拳頭只能征服皮肉,深刻的啟示,心靈上的震撼才能觸及心靈。

為了更好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我在課堂上先設置了一個小問題,説説讓你受教育最深的一次經歷。學生暢所欲言。最後很容易就得出: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往往使我們受益匪淺,所以只有心靈上的震撼才能觸及心靈。學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作者程海在結尾所要表達的情感了。

總之,對文本藴含的情感,教者不能簡單地引導學生用語言歸納總結,而應牢牢抓住文中的情感觸發點,通過對文本語言的品味,喚醒學生的相似經歷;以學生曾經有過的生活情境誘發其真切情感,讓學生進入文中,進入角色;憑藉相似情感,以己度人,感受其情。學生在感同身受的心境中,會對課文的描寫感到十分可親,可信,從而讓課堂在強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語言,應是語文課的根!文本,是師生學習最重要的憑藉!讓我們引導學生潛入文本,迴歸文本的語句,迴歸文本的血脈,與文本作零距離的親密接觸,讓學生在反覆觸摸中咀嚼語言,品味語言,從而提高學生的閲讀欣賞能力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説:“在世界上,除了陽光、空氣、水和微笑,我們還需要什麼呢?”換句話説,微笑同生活中的陽光、空氣、水分一樣重要。

微笑是一種親切的語言,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樑;微笑是一縷柔和的陽光,温暖別人,明朗自己;微笑是一曲無聲流淌的的音樂,能調節緊張的氣氛;微笑是心靈相通的七彩陽光,可融化你心中的冰雪,使生命更加燦爛。

教育最需要微笑,學生也需要微笑的老師。因為教師的情緒,教師的臉色,最能直接地在學生身上起到影響作用。教師同學生交談中親切的微笑會給學生無限的理解和信任,讓學生感到巨大的熱情和愉悦;上課時,教師走進課堂時甘甜的微笑,將給這節課增添浪漫的感情色彩;教師給學生解惑時春風潤雨的微笑,將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教師在化解學生矛盾時和藹友善的微笑,將為學生架設起溝通的橋樑。

上學期,我教4(2)班的語文,記得有一天的下午,我進班上課,發現教室的黑板上畫着一張笑臉,旁邊還寫着“汪老師的笑”。我想:是誰沒事幹,竟敢在黑板上畫老師,真是膽大包天,太不像話了!我的火蹭的就上來了。我怒容滿面,雙眼嚴厲的掃視全班的學生,希望一下子揪出那位搗蛋鬼,學生們一個個睜大了驚恐的眼睛望着我,面面相覷,他們感覺到要下暴風雨了。教師的職業告訴我,此時必須冷靜,否則會造成無法想象的後果。我強帶笑容説:“呀,誰畫的老師,這張笑臉很燦爛呢。”教室裏緊張的空氣柔和了許多,學生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這時班長羅勇怯怯地站起來,低着頭説:“是我畫的。”“是你,你為什麼要給老師畫一張笑臉呢?”我心中雖然有氣,但是語氣很柔和的問。他抬起頭大聲地説:“同學們都認為您每天的臉都是‘陰天’,動不動就發脾氣,一點笑容都沒有,同學們心裏都非常緊張,不敢回答問題,害怕您批評,他們都希望您能微笑着給我們上課。”此刻,我心靈被深深的震撼了,頓時愣在那裏。沒有想到學生對老師的情緒變化觀察得是這麼仔細,更沒有想到老師的微笑在孩子們的心中是這麼重要!

細細想來,也許我們老師在應試的海洋中迷失得太久,被分數遮住了雙眼,被功利塵封了心靈,情感早已淡漠,心靈早已得了“肝硬化”,一味粗暴冷酷地面孔對着新鮮的生命和活潑的童年,我覺得這是教育的不幸,更是身為人師的悲哀!

我真正認識到微笑是一種力量,教師的微笑對學生而言尤為重要!在他們看來,老師的笑容就是對他們的理解、信任和寬容!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把美麗的微笑留給可愛的學生們!因為微笑是人類最好看的表情,是一句不學就會的世界上最美的語言。若是人人都擅長運用這美麗的語言,讓微笑成為連接人際關係的紐帶,這個世界一定會更加美好。我以後能做的就是把我真誠的愛、炙熱的情毫無保留的`奉獻給孩子們,要讓他們感受到人生的温暖,我要把對教育的真情,對孩子的摯愛變幻成絢麗的微笑之花!

綜合性學習總結4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面向學生生活而設計的一門課程,就是為了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去做,在做中學,不要將課想得那麼複雜。而是創設一種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學習情境,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觀察、體驗與思考,從發現中提出問題,然後積極主動地去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一、給學生提供自由學習的空間

綜合實踐活動課不要用“上課”或“教”的方式,而是用“做”“實施”或“開展”更合適。因為綜合實踐活動課不是“上出來”的,也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在這個空間裏,要讓學生盡情地觀賞一切,分析一切,這一切原本對他們來説,是陌生的,也正因為陌生,給了他們以新奇的感覺,學生會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活動,開展廣泛的交流,並對獲得的種種信息和現象進行充分的,毫無拘束的爭辯,在爭論中認識,在爭辯中深化。這對於我們也提出了一個嚴厲的挑戰,因為綜合實踐活動可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探究性,學生帶着問題來研究,帶着準備來探索,因此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拓展文化結構和自身素質。活動給了他們欣然求知的樂趣,活動教會了他們做人的道理。

  二、給學生搭建主動學習的舞台

綜合實踐活動在具體的實施中,它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交流階段。

在準備階段,在學生對身邊的社會、自然現象有了初步觀察的基礎上,在教室裏討論,由我來指導學生提出問題,確定主題,做出活動方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孩子將模糊的問題有效合理地表述出來,並幫助與指導學生準備工具與材料

在實施階段,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去經歷與體驗。因為學生的能力有限,還有安全問題,活動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我在實施過程中進行一些指導,對一些必要的專題講解和方法的介紹,並對學生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觀察,善於發現學生的特點,對學生做出恰當的評價。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組織活動小組,確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題及內容,確定研究的目標體系。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精心設計過程,並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學習過程進行嚴格的調控。在綜合實踐中,研究方式的選擇,學習小組的組成,活動過程中的計劃、活動成果的構想,都完全在學生自己手上。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探索過程,是一種實踐過程,也是一種開放性思維過程,在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結果,而重過程,只要我們的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鍊,成長起來了,這就是我的成功。

綜合性學習總結5

通過這一次綜合性學習,我學到了很多詩歌,知道了許多名句的出處;這些詩歌充滿了詩情畫意,他們有的通過詩歌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有的表達自己豐富的情感;還認識了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許多的詩人,知道了他們的生平事蹟;還學會了按時間、類型、作者可以分為古體詩、現代詩等不同類型;更重要的是,在反覆的吟誦中,我們也開始學習寫詩歌。

在這次學習活動中,我嘗試着寫了一首古體詩,一首現代詩,在詩歌的寫作過程中,我放飛了自己的心靈,我的思維不斷跳躍,我的想象力得到了豐富的伸展。

除此而外,我們也還學會了如何理解詩歌,和讀詩歌的方法:1、理解詞語的意思 2、聯繫生活實際、 3、想象畫面。所以説,這一次綜合性學習對我們的知識增長有了很大的幫助,我們也找到了放飛想象的方法,那就是寫詩歌。

這是一個讓我們難忘的綜合性學習,我們認識到了詩歌的魅力,它激起了我們對詩歌的熱情,必將影響我們一生。

我知道了從古至今詩人輩出。春秋戰國時最著名的有愛國詩人屈原;在魏晉南北朝時,曹操父子三人為詩歌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在唐朝這個詩的王朝,像詩仙李白這樣的人不勝枚舉,湧現出了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鬼李賀;在宋朝,豪放詞人蘇軾、辛棄疾、陸游,具有婉約詞風的柳永、李清照,他們共同造就了輝煌的宋詞;另外還有“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他們使元曲達到了高峯;現代詩人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傑出作品影響深遠。

我還揣摩着如何欣賞名家詩篇,我覺得首先要明白這首詩是描寫什麼的,是狀物、寫景、還是詠物記人;接下來,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後,體會詩人在詩中要抒發的情感。讀詩有些好辦法,例如,在讀李白的《古朗月行》時可以用邊想象畫面邊感受意境的方法去體會“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的美妙描寫,可以用已學過的中國地形西高東低的知識來理解“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的句子,還可以用對比的手法來讀高適的《別董大》和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體會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的情感等等,運用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走近詩人,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這樣,

讀了李清照《如夢令》,就能體會到詩人對自己“紅顏易老”的哀歎含蓄;讀了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就能知道什麼叫亡國之痛了,也能想到蘇軾《赤壁懷古》的一腔豪情。“與詩同行”活動雖暫告一段落,但我覺得徜徉在詩歌海洋裏的感覺,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詩歌比作海洋,我覺得我只得到了滄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詩歌比作花園,我得到的僅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還得繼續在詩的海洋裏遨遊,盡情地享受詩歌無窮的魅力。

綜合性學習總結6

一、明確課題組成員組成及分工

組長:趙劍文

組員:鄧燕飛譚愛紅陳秋蓮

1、趙劍文主持課題組全面工作,督促和協調各成員間的工作安排,收集和整理各階段研究資料,為各研究人員提供時間保證和資金保障。完成最終研究成果——研究報告的撰寫。

2、其他成員按照成員分工,對課題四個方面進行教學,實踐和研究,並收集、整理、分析各方面的材料。主要分工如下:

(1)趙劍文,全程跟蹤並收集各研究人員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評價方面的材料,進行整理分析,寫出研究報告。

(2)鄧燕飛、譚愛紅,對目前我校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各年級語文“口語交際”部分的教學內容及《口語交際與綜合性學習》課本進行綜合性分析,寫出分析報告。

(3)鄧燕飛,進行課堂教學個案的收集、整理,評選出各年級“口語交際”優秀教案,製作優秀課件(課堂實錄),寫出研究性論文。

(4)陳秋蓮,調查各年級學生“口語交際”方面的現狀和制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形成的因素,分析、整理後寫出分析報告。

二、發放問卷,現狀調查。

我們首先確定各位實驗老師,並把這些老師所教的班級定為實驗班。雖然把實驗班確定下來,但是對學生原有的口語表達和交際情況心裏沒有底。為此我們分別搞了學生問卷和家長問卷,根據年級的高低制定不同的調查內容。如一、二年級學生問卷的內容是:“你在課堂上樂意與同學交流嗎?”“你能將聽過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等。中高年級的問卷內容則是:在校是否能圍繞一個意思當眾做兩三分鐘的發言,並做到態度大方,語句連貫?在家是否經常主動地與父母交談?等。在對家長的問卷調查中,我們設計了相關內容,並詢問家長對我們這次實驗有什麼看法?對孩子的未來有什麼影響?許多家長對這項實驗都非常支持,他們有的認為這種實驗對孩子的口語交際、社會交往及綜合素質的培養有直接的影響,大有益處;有的提出很好的建議,如建議在校師生都能用普通話交流,經常開展一些關於口語交際的活動和訓練,定期進行一些相關的比賽;創造語言環境,培養自我表現能力等

三、完善計劃,促使實驗活動正常開展。

每學期開學第一次活動,我們課題組成員都要坐下來研究,各抒己見,談談本學期如何開展活動,定下活動內容。具體做法如下:

l、20xx年9月成立課題組,提出課題,召開專題性研究會,完成對課題的論證,確定一(2)、一(3)班、三(1)班、五(4)、六(4)班為實驗班,其它班級為對照班。

2、20xx年10月,課題組集中研討會,選取實驗班學生、家長、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拿出具體內容後由課題組共同研討。整體瞭解制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發展的不利因素,探究適合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方式。

3、20xx年11月,課題組研討會,討論和研究各年級語文課“口語交際”部分的教學內容,發揮課程資源,拓寬“口語交際”訓練途徑。

4、xxxx年2-5月課題組根據教學進度,選定教學內容進行集體備課,通過教材分析,集體備課、研討,設計不同教學內容的訓練方式;每個人上兩節研究課,課後進行集體評議,初步摸索出不同年級,不同內容上的訓練方式,為後期研究提供經驗。不同形式“口語交際”訓練課訓練方式設計的研究。至xxxx年10月形成成果,每人完成一個優秀教案,一堂“口語交際”優質課,一個優秀課件。

5、xxxx年5月—xxxx年1月,召開課題研究會,瞭解研究進程共同交流研究體會。對實驗班級和對照班級進行“口語交際”能力測評,比較實驗班學生能力發展情況,收集整理各成員階段研究材料,寫出階段性總結報告。

6、全面分析、總結各階段性的研究資料和成果。通過實驗對比進一步論證各階段研究成果。完成研究報告《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訓練方式的基本策略》。

本年度我們集體活動共有趙劍文、鄧燕飛、譚愛紅等5位老師上了實驗課,分別是“健康小常識”、“生活垃圾的處理”、“皮球掉進池塘裏了”等。共學習了《低年級口語交際的相關策略及途徑》、《抓住教學時機,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等文章,開展了3次規模較大,通過實踐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活動:一是環境污染調查報告;二是圍繞體育節搞一次調查;三是通過採訪、調查等形式寫寫鄧小平爺爺的功績,然後在班裏和同學們交流。同學們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學會了和人交際,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寫作能力。鄧燕飛所撰寫的論文《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獲高明區一等獎。

四、面向全體精心實驗

  1、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善於主動交流自己思想的學生

往往為數不多,更多數的學生只願當聽眾,也不願發表自己的見解。這就需要教師避免居高臨下的發問式教學,而應把自己與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從而能消除學生畏懼緊張的心理,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訓練之中。例如,有個學生受家庭父母離異的影響,拒絕與他人交流,把自己封閉起來,性格孤僻。針對這種學生趙劍文校長首先進行家訪,摸清學生的具體情況,並請家長配合。在教學中更多地予以幫助、開導,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講,並適當在全班表揚,誇他有進步、真聰明,增強他的自信心。同時贏得學生信任,成為他的朋友,這樣,他與我、與同學的障礙消除,交流也就自然而然得心應手了。

  2、創設情境雙向互動

在國小語文教材中我們注意到童話、寓言、故事都是由不同角色組成的,在情節發展中離不開對話。於是在課堂教學中我經常創設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情境,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羅燕老師一開始就説:“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媽媽,媽媽是最愛我們的,可是小蝌蚪的媽媽?”“去找呀!”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於是我讓學生分別戴上頭飾扮演小蝌蚪、鯉魚、烏龜、青蛙,進行口語訓練,同時鼓勵學生加進表情、語氣、動作,通過小蝌蚪一次又一次地找、問,最後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在對話中學生可以根據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來説。結果,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就印證了“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這句古訓。

説話訓練當然不應侷限於課堂上,在課堂外有更廣闊的天地,我們利用各種機會對學生進行口語指導。如教學《自選商場》一課時,陳秋蓮老師先讓學生利用雙休日去買一次鉛筆,有意識地與營業員進行交際,並要求觀察鉛筆的種類、樣子、顏色,觀察營業員與別人的談話。課堂上讓學生分別扮演營業員、顧客進行表演交際。教師着重引導學生説話大方禮貌,聽別人講話要耐心。

由此可見,通過創設情境、雙向互動,學生進入了現實生活情境,有了角色的對白,有了角色的情感交流,當然進一步加強了口語交際的訓練和體驗,在實踐中規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3、突出主體務實求真

務實求真,就是要求在口語訓練教學中,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切實把握學生的實際,不搞形式主義,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在具體口語教學過程中,我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課內、課外相互補充、互為作用,並且持之以恆,鼓勵學生勤説苦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許多不重視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學生往往是心裏明,可嘴上怎麼也道不明。我們再也不能讓現在的學生重蹈這個覆轍了。因此,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訓練活動更顯得重要了。例如,課前演講、新聞發佈會、小班主任工作總結、討論會等等。我們在教學中為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專門設置了課前五分鐘演講。每當上課鈴一響,按學號輪到的學生大步走上講台,可以講一段名人軼事、民俗風氣、國內外新聞等。只要你願意講,有知識性都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通過堅持訓練,我們發現原來會講的學生現在講得更好,原來不會講的學生現在也能大方上台講了。所取得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從思想上重視口語交際訓練,並做到認真備課,作出示範,讓學生得法於課內,拓展於課外。

  存在問題

1、我們在實驗中個別老師認識高,對實驗信心不足。

2、低年級還有少數學生害怕和人交際,和人説話會出現膽怯現象。

綜合性學習總結7

今天是星期天,我參加了付譽的綜合性學習小組,活動的內容是瞭解氟利昂對大自然的危害並調查現在人們對氟利昂的使用情況。

我們約好下午兩點在東旭小區集合,參加的同學還真不少,有付譽、古潤璐、王雨心等同學。 我們一起來到了東旭小區的小廣場,開始相互交流自己查到的資料。後來付譽媽媽給我們講解了氟利昂存在的地方,如汽車、空調、冰箱、泡沫盒裏都有,還講了氟利昂對大自然的危害。比如:夏天的時候如果空調温度調得越低,外面就會變得越來越熱,因為空調把室內的熱氣都排放到外面了;氟利昂泄露到空氣中會對大氣層的臭氧層造成破壞,使太陽的紫外線對我們的照射增強,使人們生病。

付譽媽媽讓我們分成兩人或三人一組,在小區裏調查一棟樓有幾户人家,共安裝了多少個空調。我和古潤璐一組,去調查了五十二號樓。經過我倆仔細地觀察,這棟樓房一共有三十六户人家,四十九個空調。調查的結果説明空調每家每户至少一台空調,有的家裏還有兩台或者三台,冰箱當然是家家户户都有了,以此看來,氟利昂在我們生活中使用的還是很多的。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如果我們每個家庭都能做到儘量少用空調,或者開空調時温度高一些,就能減少一些氟利昂對環境的危害。

通過這次綜合性學習小組的活動,不僅讓我瞭解了氟利昂對大自然的危害,而且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我們平時也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危害,所以保護環境是每個人應該做的。

綜合性學習總結8

有趣的“輕叩詩歌的大門”綜合性學習即將落下帷幕,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 總體情況

(一)活動分模塊、分步驟有序進行。活動分為“詩海拾貝”和“與詩同行”兩個模塊。“詩海拾貝”分為“蒐集詩歌”“整理資料”“欣賞詩歌”三個步驟。“與詩同行”有選擇地開展了“自己寫詩”和“舉辦詩歌朗誦會”兩個活動。

(二)同學們參與積極、分工合作良好。在蒐集詩歌階段,每個同學各蒐集九首詩歌,包括一首《詩經》節選、三首唐詩、兩首宋詞、兩首元曲、一首現代詩,全班共蒐集四百餘首;在舉辦詩歌朗誦會時,全班同學分為二十二個小組,小組成員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在舞台上配合默契、表現出色,爭奪一、二、三等獎。

(三)家校互動如火如荼。語文老師將同學們活動視頻發送到班級QQ羣中,羣中一片叫好聲,點贊聲絡繹不絕。

二、活動收穫

(一)增長了知識,豐富了情感。通過這次活動,我知道了詩的發展歷程;明白了讀詩要比較同一類題材的不同寫法和詩人不同的情感表達方式。從《詩經·采薇(節選)》中體會到了超越時空的思鄉愁緒;《白樺》一詩我感受到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理解中國文化,瞭解世界文化。通過這次活動,我體會到了古老的詩歌文化和唐宋詩歌發展的巔峯之作,也感受到了現代詩的活潑親切,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認可。同時,瞭解了俄羅斯文化的深厚雄渾、日本文化的精美靜遠、非洲文化的粗獷質樸。

(三)體會個人素質與團隊合作的相互促進。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了高素質的個人在團隊活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更加理解團隊對個人能力增長的影響,兩者相互促進。

三、不足之處

本次活動開展活動還不十分充分,對詩歌的學習深度不夠,侷限於老師講解。

這次綜合性學習即將結束,在下一次綜合性學習中,我們將更加主動學習、更加廣泛涉獵、更加團結協作,努力讓老師、讓自己滿意。

綜合性學習總結9

我們學校在3——6年級開設了綜合實踐活動課,一共6個教學班。其中剛才執教的宋老師教學3年級,我教學4——6年級。我們每週有1節綜合實踐活動課,除此以外,還藉助多種機會開展這門學科的教學活動。如週一升旗儀式與大隊部合作舉辦的奧運知識宣傳;週二下午與教導處聯合組織全校學生練習硬筆書法(50分鐘);週四下午的興趣小組活動,內容涉及足球、籃球、科技創新、健美操、手工製作等多個領域(50分鐘);週五下午則是全校學生的閲讀時間(50分鐘)。這些活動的開展都有我們綜合實踐活動課老師的設計和參與,我們也的確在紮紮實實地為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而工作着。

6年級也有三個主題,分別是《我有一雙小巧手》、《辯論會》、《種植》。《我有一雙小巧手》這個主題已經開展完畢,具體內容是做涼菜拼盤。孩子們在這個活動中所展現出來的創造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的確是之前我沒有想到的。請大家直接看看孩子們的製作成果吧!最後,我也已學校的名義給這些作品頒發了獲獎證書,表示對孩子們勞動成果的一種肯定吧!《辯論會》這個主題正在開展中,經過了選擇主題、辯手、評委、嘉賓,明確程序等一系列環節,目前已基本準備就緒。在充分徵求了孩子們的意見後,最終確定了“電子遊戲利弊談”、“國小生早戀”這兩個辯論內容,將分別組織2場辯論會。第三個主題是《種植》,這個主題的選材比較廣泛,初步打算種植絲瓜、白菜花,也包括隨機產生的其他植物。現在我們的絲瓜已經種下,具體的操作是找了幾個樓前有空地的學生,讓他們拿回家種的,因為我們學校實在沒有適合種的地方。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這個活動的開展得到了區黨校張校長的大力支持和關注,他親自為我們提供了絲瓜種並送到了學校,藉此機會感謝張校長。

其次,我們還準備聯合大隊部開展掃墓、春遊等社會實踐活動。請大家看我們的活動照片。

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我們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為了留下課堂上那些珍貴的畫面,我們用數碼相機拍攝的這些照片大多已經沖洗了出來,總務主任還專門為我們設計、製作了相冊。學校在財力、人力方面已經給了我們最大的幫助。為了提高課堂質量,教導處組織我們教研組定時開展教研活動,並開展人人一節課活動,提高了我們教研、教學水平。綜合實踐教研組匯聚了我們全校最年輕的2位老教師,雖然只有25歲,但我們的教齡已經有7年。

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開展好這門課程的教學工作,請各級領導放心,我們會對孩子負責,我們會為祖國的未來盡力。踏踏實實走好腳下的每一步,我們銘記在心,也正在努力踐行。

綜合性學習總結10

綜合性學習是新語文課程的一項全新的內容,它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基本目標,體現了《課程標準》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精神,突破了課堂中心、教師中心的學習模式。教材的設置體現了“大語文”的觀念,即語文與社會生活的聯繫,生活處處皆語文,從而徹底改變了“為語文而語文的單一性學習目標和語文學習與現實生活脱節的現象。因此,理解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意圖、落實綜合性學習的教學過程、發揮綜合性學習的育人功能是實踐新課標、搞好新課改、用好新教材的重要任務。

一、注重過程,鋪墊自然。

綜合性學習的主題與內容與每個單元的閲讀教學有着密切的聯繫。具體而言,每個單元的閲讀教學都為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予以提前的預備與“熱身”,作好了鋪墊。綜合性學習的課程目標,不僅要關注學習活動的結果,而且更應當關注學習的過程。專家告訴我們:“過程就是目標。”“綜合性學習過程就是聽説讀寫的整體發展過程。”顯而易見,從某種意義上講,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比所要追求的結果更重要。

二、滿足教學的需要,同時兼顧教學的實際,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

一般的學習活動,都應放手讓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從而培養學生自主、獨立的學習習慣和能力,這也是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我們在組織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過程中,應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周圍的事物,親身去體驗包括自然、生活、社會等各個方面,力求有感受,有發現。教師不要給學生過多的限制,讓學生有比較多的選擇餘地。活動內容、活動空間和活動方式,通常也可以由學生自主選擇確定。引導學生多角度考察和審視同一事物,從而形成開闊的視野,積累多方面的素養。

三、積極鼓勵,加強互動。

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整個過程中,除了給予學生有效指導外,還應給予學生多一些鼓勵,特別是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們要儘可能的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哪怕活動過程的一點點進步和收穫,都應充分肯定。要努力給予引導,多一些關懷,更需要激發、激勵,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希望,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四、重視合作探究。

綜合性學習不是灌輸式的,而是啟發性的,離開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創造,學習將是另一種變相的不能忍受的負擔。語文綜合性學習還必須強調合作與探究。事實證明,每項綜合性學習活動,都需要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每次合作活動,小組成員分工應當明確,注意成員之間的通力、有效的合作,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在合作與人協調中施展自我,培養學生的自覺合作的意識與合作精神。通過活動讓學生明白:自己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須依靠大家的力量,這就是“學會合作”,因為只有學會了合作,才能適應當今的社會,從而為他們今後的生活奠定基礎。總之,國中語文的綜合性學習確實體現了生活即語文。通過自主性活動學生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以及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全面提高自己整體語文素養。

綜合性學習總結11

在這個學期裏我們學習了親口吃過的大門,讓我們學習到了許多知識。

在這個內容裏,老師讓我們到課外的書籍裏收集一些詩歌。在收集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要團結進取,才能夠把事情做好。

我們找來一些關於古詩的書本,並吩咐一個同學收集那個詩人的詩,然後把自己蒐集到的詩拿出來,讓別人收集到的也拿出來。並抄進一本本子裏,這樣就做成一本〞古詩書〞。有時間的時候,還要把這本〝古詩書〞放到班上給同學們和老師們觀賞。並叫一個同學到講台上念給同學們聽,讓同學們能欣賞到許多多詩人的古詩,讓他們瞭解一下我國的詩,同學們聽了還可以提出問題,並説説那些地方需要改進一下。

老師還給我們上了一節關於故詩比賽的課,老師要求我們要積極舉手發言。等老師出題後,兩邊的隊伍要叫一位同學出去解答,誰答錯了,誰讓對面的人來解答,如果兩邊的答案都不對,又叫兩位同學上來解答,最後由老師來認定哪位那邊贏得這次比賽。

在這次輕叩詩歌的大門,綜合性學習中,我們瞭解許多故詩,讓我們對古詩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在今後我還要去學習更多的古詩知識。

綜合性學習總結12

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閲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綜合性學習總結13

  一、重結果還是重過程

教師在長期的學科課程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適應學科教學需要的思維定勢和教學模式,一時很難適應實踐課教學的要求,加之綜合實踐課尚處於實驗、摸索階段,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形式上走捷徑的綜合實踐課教學即“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把形成結論的主動過程變成了單調刻板的條文背誦,從源頭上剝離了知識與智力的內在聯繫,排斥了學生的思考和個性,是對學生智慧的扼殺和對學生個性的摧殘。綜合實踐課強調的是過程,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取新知的體驗。這就意味着師生要面臨問題和困惑,挫折和失敗,當然同時也意味着可能花很多時間和精力結果表面上卻一無所獲,但是,這卻是一個人的學習、生存、發展、創造所經歷的過程,是一個人能力、智慧的內在要求,是一種不可量化的“長效”,一種難以言説的豐厚回報。

  二、大膽實踐,積極反思

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改革實驗通過開展實踐性研究,探討其實施途徑和評價方法,正穩步而健康地向前發展,我們的工作體會是:

(一)抓實培訓教研,促進綜合實踐課研究整體推進。為加強綜合課教師培訓,我校組織了全體教師參加“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參與式教學研討培訓”活動。活動在學科教研員、中心組骨幹教師們的組織引導下進行了積極而熱烈的專題討論。教師們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啟動後,學校、教師、學生在課程中的反映與變化,真切地談出了對這門新課程的認識、操作、問題與困惑,大家一致認為其發展的前景是好的,對提高師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創新實踐能力有着其他課程不可替代的優勢。

(二)放開時空限制,確保綜合實踐課的靈活創新我校在嚴格執行國家關於國小生每天在校活動時間規定的前提下,每節課均縮短五分鐘,即從40分鐘調整為35分鐘。課時縮短後,每天的課時總量比原來規定增加1課時,這樣,我校每天增設了一次綜合實踐課,確保每週一個課題。在操作過程中,採取不打破既有的學科結構,教學次序,只是將自然、社會、勞動等課程實踐性內容進行綜合化的同時,從這些課程中抽取所需課時,把時間整合,形成“綜合實踐活動時間”,這樣,既保證了國家課程計劃中的雙基教學,又體現了課程管理中的靈活性,開放性和創造性。綜合實踐活動並不是封閉的、孤立的,因此,我校明確規定教師在綜合實踐課上必須大大增加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在適宜的情況下,“哪兒需要哪兒去”,以營造創新氛圍,優化創新情境,開放學生思維空間,或動手操作,或獨立思考,或相互質疑,或大膽想象。培養起遇事好問,勇於探索,大膽實踐的精神,既要學會又要會學,讓實踐課處處閃爍着創造的火花。

(三)依靠賽課催化,提高綜合實踐課的實施水平。為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的研究,推動課改實驗的健康發展,我校協同鎮屬四輔導區組織開展了課改實驗賽教課活動,其中,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課賽教的累計達39節次之多,從諸多參賽課來看,我校綜合實踐課實施水平在提高。較為突出表現在:實踐主題明確,注重課內外學生綜合能力的養成,學生們通過調查、收集文字圖片資料、走訪等活動,做足了“實踐功夫”,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多種多樣,參觀瀏覽式、娛樂競賽式、主體對話式、信息點擊式等各具特色。

綜合性學習總結14

這學期,我在教學中開展了“輕叩詩歌大門——與詩同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我帶領孩子們遨遊在詩歌的海洋中,廣泛地閲讀了詩歌,不僅拓展了孩子們的知識面,而且還使孩子們深深地感受到祖國詩歌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到詩中所藴含的意境與情感,瞭解了詩歌的內涵。

我引導孩子們學會了許多閲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技巧。例如:孩子們在讀詩的時候,知道了看註釋先理解詞語的意思,再理解全詩的意思,然後聯繫生活實際讀、不同的詩比較着讀、邊描繪畫面邊讀等,這些都是學生通過學習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經驗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瞭解詩歌,也可以讓孩子們走進詩的意境中去,感受詩人當時的情感。

在學習了寫詩歌的方法之後,我還要求孩子們試着寫了幾首童趣盎然的小詩,感受了一回當“小詩人”的感覺,讓孩子們體會成功的喜悦。孩子們的詩中雖然還有着欠缺的地方,但字裏行間都洋溢着童真童趣,令我讚歎不已。

另外,我還佈置了一項有意義的作業,讓孩子們根據本單元所學內容,自制一本書,自行設計,大膽創新,圖文並茂,發揮想象。在製作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僅積累了資料,還提高了繪畫、審美的能力,成了多學科的綜合性作業,效果非常好,孩子們完成得非常棒!

雖然這次活動時間很短暫,但輕叩詩歌大門,在孩子們面前展現了一個美麗的詩歌的世界,從而讓孩子們挖掘到了詩歌海洋中的無數珍寶。讓孩子們徜徉在詩歌的百花園中,讓生活充滿詩意,讓詩歌陪伴着孩子們成長,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情啊!

綜合性學習總結15

一、活動內容:

寫簡單的活動總結。

二、活動準備:

帶上自己活動過程中隨時記下的點滴收穫和體會以及活動前擬訂的活動計劃。

三、活動設計:

一課時。

四、活動過程:

1、同學們,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之下,開展得比較成功,在這次活動中,我們走出了語文課堂,把語文學習的過程延伸到了其他課堂和學校以外的其他地方,在這樣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中,大家都有了一些收穫,今天,我們就把自己點滴的收穫總結一下,讓我們今後的活動開展得更好。

2、還記得活動開始時我們自己擬訂的計劃嗎?請大家將自己的活動計劃瀏覽一遍,回憶本次活動的全過程,想想本次開展了哪些活動,哪些活動自己收穫比較大,然後用5──8分鐘的時間寫一寫。

3、就象大家寫的一樣,這次活動我們有了不少的收穫,同學們在活動過程中還記錄了點滴體會,趕緊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交流。

4、全班交流活動中的收穫,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從知識和能力兩方面談。(教師相機板書:詩歌的特點 詩歌的分類 朗誦的技巧 學習寫詩 合作精神和組織、策劃能力)

5、接着剛才所寫的活動過程,詳細地寫寫自己活動中的收穫。

6、小組裏交流總結,評選出優秀總結。

Tags:綜合性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