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工作總結

國中研究行學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07W

我們學校外來學生較多,學生外出旅遊的機會相對較多,他們在旅遊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問題也比較多,想解決這些問題的願望更加強烈。另外,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外出旅遊的頻率增加,在旅遊的過程中往往如何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保護旅遊區的基礎設施、保護旅遊地的旅遊資源和環境等問題,在這方面學生缺乏必要的知識和技能。開設校旅遊活動課,可以對學生進行以上人文素養的薰陶,促進學習者的身心發展。所以,學習者的需要是課程目標確定的一個基本依據。

國中研究行學結

旅遊活動課是學生經驗與地理學科知識、社會實踐與書本知識緊密結合的具體體現。

1.旅遊常識。如出發前整理行囊的訣竅;野外旅遊注意事項;被蠍、蜂、蛇咬傷的處理辦法;旅途中保持身體健康的祕訣;旅途中遇險轉危為安的方法;旅遊如何省錢;如何選擇旅行社;如何規避欺詐行為;隨團旅遊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等等。

2. 災害常識

3.旅遊路線的合理選擇。包括隨團旅遊和自助遊,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旅遊線路。 每學年的開始兩週——組織發動階段:宣傳旅遊活動課實施的目的、意義、主要內容和活動方式,使每個學生都知道旅遊活動課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徵求家長的意見,自主決定是否參加本課程的活動。

從第三週起是實施階段,對參加本活動課程的同學進行組織教學,包括教室內的活動小組授課、集體討論、在電腦房裏由教師指導做旅遊活動設計方案、教室內的方案交流和討論、方案修改、觀看神州各地旅遊景點風光介紹的音像資料等室內學習方式,還包括每學期一次的外出實地旅遊。

實地旅遊為本地遊,在旅遊之前先告知行程,由學生自己討論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然後教師再作指導,包括物質準備、瞭解旅遊地的重要旅遊資源和文化背景等。在旅遊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景點的佈局、管理是否合理、旅遊服務是否需要改進等問題。教師在活動前還需要就時間安排、行程路線和車輛保障等具體事宜徵求學校領導和家長的意見,爭取得到學校領導和家長的支持。

旅遊結束,安排一節課的討論,由學生談本次旅遊的收穫,尤其要談參加旅遊活動課後與原來在知識、情感、對待旅遊資源的態度等方面有什麼不同,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參加旅遊活動課的興趣和動力。

國中研究行學結 [篇2]

新課標下要以學生髮展為本,確立學生主體地位,體現“教師主導與學生主動”相統一,創造適合學生的教學,堅持“教”為“學”服務。重點要關注學生的“學”,要由“重教”轉為“重學”。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工具,培養學生的學法指導,對打好數學基礎,發展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做數學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

進入八年級學習階段,我發現所任教的數學教學中,許多原來數學學科的佼佼者成績下滑,造成成績滑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被動學習。許多同學進入八年級後,還像以前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表現在不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瞭解,上課忙於記筆記,沒聽到“門道”,沒有真正理解所學內容。

2、學不得法。一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後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繫,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本文由一起去留學編輯整理,轉載自一起去留學#url#轉載請保留出處。

3、不重視基礎。一些同學常輕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麼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到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

如何解決學生學習中出現的上述情況?我查閲了許多資料,結合實際情況,

通過對國中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策略的研究,探索學習方法指導原則、策略、途徑、形式、評價,豐富國中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的理論,積累經驗,為開展同類研究的老師提供範例。同時,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成績,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一、國中數學學法指導原則

(一)激發動機性原則。隨着現代教學論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習過

程中學生學習行為的主情意因素。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是進行學習方法指導的先決條件。

(二)循序漸進性原則。學習任何知識,必須注重基本訓練,要一步一個腳印,由易到難,紮紮實實地練好基本功,切忌好高鶩遠。在教學中教師應針對教材特點,圍繞年級和單元訓練重點進行有序的專項強化訓練,便於學生形成系統的獨立的學習能力。

(三)分層性原則。學生存在着個體差異,因此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指導,這是學法指導的最根本的原則。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指導方法和重點也不同。對優秀型學生側重於幫助他們進行總結並自覺選擇運用學習方法;對認真型學生主要解決方法問題;對鬆散型學生主要解決學習態度問題;對低劣型學生主要解決興趣、自信心和具體方法問題。

(四)反饋性原則。反饋是一個過程,它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的各個階段。

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不重視反饋,學生就難以真正瞭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學生的求知心、自信心和既定的目標難免受到影響,這就勢必影響到下一個階段的學習過程。

(五)實踐性原則。學習方法實際上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技能,要使學生真正掌握學習方法,就必須進行方法訓練,即實踐,使之達到自動化、技巧化的程度。指導中切忌單純傳授知識,滿堂灌,學而不用。進行方法訓練時,要與具體內容相結合,使學生在具體運用中掌握學習方法,形成學習能力。

二、國中數學學法指導策略

(一)巧設思維情境,滲透學法指導

讓學生掌握數學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直接將抽象的學習方法硬性塞給學生,更不能以讓學生學會讀書為藉口而放任自流。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根據教材特點,抓住訓練時機,有針對性、有計劃地指導學生,讓學生主動而又生動活潑地學習,積極發揮其主體作用,使“教材”變成學生的“學材”,使教法與學法有效結合,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

(二)回顧學習過程,總結學習方法

科學的學習方法來源於成功的學習實踐。因此,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回顧學習過程,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學習過程作為認知對象,幫助他們從成功的學習中總結出規律,以便今後自覺運用這些規律去探求新知。

(三)提供遷移機會,鞏固運用學法

對於學習方法的掌握,學生並不是一教就會,一點即悟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學習方法,形成學習能力,要有一個逐步領悟和吸收的過程。因此,在學生初步掌握學習方法的同時,還要給學生創造學習遷移的機會,讓學生在訓練中印證學法、選擇學法、改進學法。

(四)進行序列訓練,促進認知發展

學習方法的整合內化是一個長期而又艱苦的過程,需要教師從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抓起,有計劃、有意識、有序列地進行持之以恆地訓練。因此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站在已有的基礎上“自己跳起來”夠一夠,在教師的點撥下邁出新步;在教師的序列指導下不斷積累和豐富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國中數學學法指導形式

(一)“讀法“指導

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對數學語言的解釋,而且還應重視指導學生帶着問題讀,用發現的觀點、要點和發展的觀點研究知識來龍去脈、結構關係,並歸納要點,吸收知識的精華,以形成知識網絡,完善知識結構。

(二)“聽法”指導

八年級學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量加大不能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果下降。因此教師應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讓愉悦充滿教學課堂,吸引其注意力,鼓勵參與,激活其原有的知識結構,以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另外指導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注意做到:①聽每節課的'學習目標;②聽知識的引入和形成過程;③聽懂教學中的重、難點;④聽例題關鍵部分的提示及應用的數學思想方法;⑤聽好課後小結。

(三)“思法”指導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學習離不開思維,數學更離不開思維活動。八年級學生的思維往往還停留在國小的思維中,思維狹窄。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正確引導,使學生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①設疑引思,從學生思維的最近點入手,開展“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展開聯想,解決疑點。②遷移求思。開變展式訓練,引導學生去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推理使學生學會轉化。③探“源”深思。開展探索式教學,引導學生追根究源去思索,使學生學會深思。

(四)“問法”指導

問能解惑,問能知新,任何學科的學習無不是從問題開始的。但八年級學生往往不善於問,不懂得如何問。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教給學生一些問問題的基本方法,主要有:①追問法。即在某個問題得到回答後,順其思路對問題緊追不捨,刨根問底;②反問法。根據教材和教師所講的內容,從相反的方向把問題提出來;③類比提問法。根據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質等的相互關係,通過比較和類推提出問題;④聯繫實際提問法。結合某些知識點,通過對實際生活中一些現象的觀察和分析提出問題。

(五)“記法”指導

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數學沒有筆記可記,有記筆記的學生也是記得不夠合理,通常是教師在黑板上所寫的都記下來,用“記”代替“聽”和“思”。因此,指導學生作筆記時應做到以下幾點:①在“聽”,“思”中有選擇地記錄;②記學習內容的要點,記自己有疑問的疑點,記書中沒有的知識及教師補充的知識點;③記解題思路、思想方法;④記課堂小結,並使學生明確筆記是為補充“聽”、“思”的不足,是為最後複習準備的,好的筆記能使複習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另外,結合教學實際,教師還可以教給學生一些科學的記憶方法。如用類比法記公式,數形結合法記定理,聯想法記解法,順口溜法記要點規律等等。

四、國中數學學法指導途徑

通過課前加強學法指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從而逐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在課堂滲透學法指導,處理好“聽”、“思”、“記”三者的關係,發揮

學生主體作用。

在複習鞏固及完成作業中加強學習方法指導,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最後歸納出體現所學知識的各種題型及解題方法,形成學習能力。

每個教師不應是一種教書的工具,而是應當具備一個學習促進者的態度和技巧。因此,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大膽放手,多給學生一點時間和機會進行體驗、感悟和思考。學生能讀懂的儘量指導學生自己去讀、去思考、去領悟其中的道理,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能分析的題目儘量讓學生動手動腦、獨立分析完成,以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能歸納概括的知識結構、解題規律,儘量讓學生自己去歸納總結,以培養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學生能探索到的新知識、新方法儘量鼓勵他們去嘗試、去探索,以利於他們獲得成就感,激發更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形成勇於探索、鑽研的習慣。希望通過這種學法指導,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究能力,為學生髮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供和創造必要的條件。

Tags:行學結 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