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11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4.63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11篇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1

一年中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清明節、春節、七夕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節。每到這一天,人們就會通過吃粽子、賽龍舟、做香包等活動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每年端午節,我們家都會自己包粽子來吃。去年端午節的時候,我看到媽媽在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我覺得很新奇,於是便向媽媽要求,教我怎麼包粽子。

我和媽媽先一起把包粽子用的箬葉用清水洗乾淨,再準備好做餡料需要用到的紅棗、花生和糯米。準備工作完成後,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我拿起一片箬葉,在媽媽的指導下,把箬葉圍起來,做成一個小口袋一樣的形狀。緊接着,我用勺子從旁邊的盆中舀出一勺泡好的糯米,放在箬葉裏,又在糯米上放上幾顆紅棗和花生。而後,我又加入一勺糯米,用手壓緊,並學着媽媽的樣子努力地包出粽子的四個稜角。包粽子真的是個技術活,在包的過程中,我不是漏出了糯米,就是做不出稜角,好不容易做好了,但我做的粽子卻像個“大肚子將軍”,整個身子都是圓乎乎的,沒有稜角。在媽媽的耐心指導下,我漸漸地掌握了包粽子的訣竅,包出的粽子一個比一個成功。

包好後就開始上鍋蒸了,等待的時間總是漫長的,當我聞到從鍋中飄來的陣陣香氣,總想揭開鍋蓋看看熟了沒有。終於可以開始品嚐了,我拿起一個粽子,剝去粽葉,粘上甜甜的白糖,一口咬下去,覺得好吃極了。

去年的端午節,我跟媽媽學會了包粽子,品嚐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感覺快樂極了。今年的端午節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端午節還能和去年一樣,和媽媽一起包粽子,品嚐自己的勞動果實,過一個開心快樂的端午節。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大家應該都唱過這首歌吧。沒錯,這就是端午,賽龍舟的一首兒歌。

到端午,也就是我們的農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也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啦。但是同時呢,我們也會舉行一場龍舟競渡比賽。分好了隊,比賽就正式開始了。紅、藍隊就像發了狂似的一個勁的擺動雙槳。在岸上觀看比賽的我也沒閒着,使出渾身的勁,大喊:“紅隊,加油!紅隊,加油!”

紅隊似乎聽到了我的叫喊聲,突然加快速度,使出渾身解數,衝向終點。藍隊一看苗頭不對,也立馬使出全身的勁兒,奮起直追。這場面怎一個精彩了得啊!

遠遠望去,清澈見底的江面上水花四濺,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水珠幻化成了一顆顆漂浮在半空中的彩鑽,煞是耀眼。選手們的臉上濕漉漉的,已分不清是江水還是汗水……。

比賽進行到中途,兩隊的選手都已累得滿頭大汗,但是他們似乎一點也不累。在汗水和江水的飛舞中,在觀眾們的歡呼喝彩聲中,他們顯得更亢奮了,勁頭更足了,速度也更快了。

終於,距離終點只有十米遠了,隊員們都使出了吃奶的勁兒,恨不得龍舟能變成一條真正的龍,帶着他們飛向終點,上天入海。五米、四米、三米、二米……。眼看就要到達終點了,兩隊龍舟飛速衝向終點。哇!紅隊勝利了。我在為他們高興的同時,不禁產生了一些疑惑:為什麼端午會有龍舟比賽呢?這個風俗有多久歷史了?

旁邊一位觀看比賽的阿姨對我説:“賽龍舟是為了我國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之後,他跟我講述了屈原跳江的故事,聽後,我深受震撼。

當又一個端午即將來臨時,我不禁在想,要是屈原在天之靈能看到這樣熱鬧、和諧的生活場景,他該多麼欣慰,多麼興奮啊!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3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正陽節、龍舟節……

在我們老家,人們會在端午節這天吃粽子、划龍舟、掛艾草、喝雄黃酒,每個人身上都會佩戴香囊。

我最喜歡的當然是包粽子和吃粽子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兩片粽葉折成了甜筒的樣子,舀了一勺糯米,放上一顆鹹蛋黃,再蓋上一勺糯米,將鹹蛋黃蓋得嚴嚴實實的,我想:嘿嘿,看來包粽子還蠻容易的嘛。下一步要把粽葉蓋過來,到這個時候粽子就有點不聽使喚了,糯米總是從粽葉裏跑出來,怎麼也合不上,我急得滿頭大汗。一旁的媽媽幫我舀掉了一小勺糯米,這才把糯米安頓好,原來我裝的糯米太多了。接下來就是五花大綁了,我拿起一根長長的棉線在粽子上繞來繞去,我覺得很結實了,就打了一個結,可是一提起來,粽葉裏的糯米和鹹蛋黃就像一顆顆珍珠伴着一塊金子一樣散落到地板上,最後還是在媽媽的幫助下包好了一個鹹蛋黃粽。哎!看似簡單,但是做起來還是蠻不容易的。

我們包了很多種餡的粽子:有叉燒的,有大棗的,還有鹹蛋黃的……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裏溢了出來,飄滿了整個房子。弄得我口水都要流出來啦!粽子終於起鍋了,儘管還很燙,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小心剝開墨綠色的棕葉,潔白的糯米糰裏彷彿鑲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我包的蛋黃餡兒的粽子則像晶瑩剔透的白玉簇擁着一顆閃閃發光的黃金。我大大的一口咬下去,呀!是我最喜歡的蛋黃餡兒!怪不得這麼香。可吃到了自己最喜歡的粽子!但是彷彿高興得太早了,“誰吃到了蛋黃餡兒誰就要打掃衞生!”在我剛咬了一口粽子,滿心歡喜時,媽媽在一旁宣佈。我滿嘴的粽子,沒法説話,只朝媽媽做了個鬼臉説:“哦,好吧,吃飽了再勞動。”全家人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品着美味的粽子,我不禁想起了我國曆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也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屈原。現在,我們要好好學習,堅定信念,熱愛祖國,做一個有擔當的人。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4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每當聽到這首《端午》,自然想到香飄萬里的人間美味——粽子。

粽子,一個神奇的美食;一個獨特的美食;一個富有傳奇故事的美食。

以竹葉或河塘嫩蘆為皮,糯米為餡,植物為味,蒸熟後脱去那墨綠的外衣,露出白玉般肌膚的“棕子小姐”,遠遠就能聞見陣陣清香,沁人心脾,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

相傳,愛國詩人屈原因楚國滅亡,投江自盡。百姓為了江中魚蝦不食屈原屍首,向江中投放食物,引開魚蝦,後來就有了粽子的出現。

粽子不僅有白玉糯米粽,還有紅棗白玉粽。在粽子里加入紅棗,叫棗粽,諧音"早中",喻意學子金榜題名。這色味俱佳的粽子,寓意無窮,隱藏着人們的勤勞與智慧!我愛這個神奇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不僅在粽子,還隱藏在植物中。每年端午,家家户户門頭都要掛艾葉。據説端午這一天,百草皆是藥,艾葉更是可以去百毒,治百病,新鮮艾葉散發出的強烈芳香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殺菌素,能有效起到驅蚊殺菌的作用。小孩洗藥浴,便可以“百毒不侵”。

洗藥浴,那清新的草藥香伴隨着深褐色的水面,本以為會十分舒適,所以就“一蹦三尺高”地跳進去。但下去才發現這湯的味兒可真大,簡直“銷魂”,原來“欲要練就金剛身,必經皮內苦”。這複雜的滋味,讓端午的味道別具一格,我愛這個獨特的味道……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端午就是一個以味道為載體,寄託人們對家的愛,對民族的愛,對家國的愛。粽子包的是乾坤與大地,包的是中華民族魂,還有永不褪色的習俗。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5

記憶中,端午節是最令人愉悦的節日。它沒有春節“爆竹聲中一歲除”的喧囂,沒有清明“路上行人斷魂”的悲涼;也沒有中秋“月有陰晴圓缺”的悵然。

端午未至,但街角的粽子鋪早已開張,粽香縈繞,我不禁憶起了曾經的端陽……

外婆家,一個木盆,盆中盛清水,水中是碧綠的粽葉,粽葉新鮮,顏色嫩綠誘人,嫩得能掐出水來。每當我看到木盆中碧綠的粽葉,心中便是一陣清涼和滿足。

外婆麻利地取兩片粽葉又在一起,捲成一個漏斗狀,放入糯米、蜜棗、卷好,用繩子繫好。很快,一個個青翠可愛的粽子便從外婆手中完成,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外婆包粽子時,我便坐在一旁,偷偷拿一顆蜜棗丟進嘴裏,甜蜜在舌間綻開。外婆總會嗔怪我:“看你個饞蟲,蜜棗都要給你吃光咯!”我依舊往嘴中送蜜棗,我擋不住這甜蜜的滋味。

我最愛的是煮粽子,雖然很慢,但煮好後就可以聽吃粽子了,我看着粽子靜靜躺在水中,水在翻滾,氤氲的熱氣從灶台向上爬,粽香溢出,鑽進我的鼻子中,和着糯米清香。粽葉悄悄變黃,粽香起來越濃。

好一會兒,粽子才煮熟,從水中撈出一顆粽子,剛剛剝開,粽香四溢,嘗一口糯米,軟而糯,還夾雜粽香。煮熟後蜜棗融糯米中,粽子清香甜蜜。濃濃的'棗汁與清香的糯米再和着粽葉的香氣,記憶中端午的味道總是忘不掉的。

我大塊朵頤,外婆剛坐在一旁一臉滿足地看着我。滿屋粽香四溢,熱氣縈繞。我看着鍋中熱氣騰騰的粽子,恨不得一口氣全部吃進肚中。鍋中的水已微微泛綠,充斥着端午的味道。向窗外望去,家家的艾葉迎風起舞。家家的煙囱熱氣氤氲,是否都已品嚐到了可口的粽子?

多年已過,外婆身體欠佳,端午也不再包粽子了。我吃着買回來的粽子,仔細品味,卻怎麼也不如外婆親手包的粽子好聽懂。似乎粽葉沒有那新鮮,蜜棗沒有那麼新鮮,蜜棗沒有那麼甜,糯米沒有那麼軟,粽香也沒有那麼濃了。

端午將至,我看見粽子鋪前排滿了長隊,他們看鍋中的粽子,卻沒有了那種期待的目光。

粽香縈繞,熱氣氤氲,卻少了家和親情的味道。曾幾何時,我還能在端陽吃上外婆親手包的粽子?

又是一年端陽至,真正的粽香只悄悄地藏在我的記憶深處……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6

“五月五,是端午”。在我的記憶裏,端午節,是從婆婆端出那盤香氣撲鼻的粽子開始的。

端午節的準備,往往從一個星期以前就開始了:婆婆每次出門買菜,都不忘看看哪裏有好的粽葉、糯米以及紅豆、肉之類,提前挑選到最滿意的食材,做好充足的準備。端午節的前一天,還要淘糯米、泡糯米、醃肉、靜置,一應準備,半點馬虎不得。

去年端午那天,正好週末,在家裏閒得無聊的我突然有了一個絕妙的想法——去婆婆家學包粽子。

“你要學?怕是要把粽子做成了糯米稀飯了喲!”婆婆聽説我要來學包粽子,立馬開始打趣我。

“怎麼會呢?不有婆婆你在旁邊指導嘛。”

“那行,婆婆教你包。”婆婆笑着颳了一下我的鼻子,就開始手把手地教我包起了粽子。

“其實這個包粽子啊,説簡單也很簡單:把粽葉捲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往裏面加上七分滿的糯米…”婆婆邊説邊做,把粽葉想裹紙筒那樣捲成了漏斗,裝上了米,再把粽葉折下來,纏上線。這兩步切記要捏緊了,不然會散架…,一個小角就出來了。把粽葉沿線折下來,另外三個角也出來了。最後纏上線,粽子完成。

看着婆婆三下兩下就包好了一個粽子,我也迫不及待地上手操練了:“這個好簡單哦,我學會了!你看……”説着就照着婆婆的樣子把粽葉捲成漏斗狀,往裏面裝上了米。正當我準備開始下一步的時候婆婆把我叫住了:“哎哎,莫忙,你看你的粽子下面有洞的嘛。”

“哦?好像是這樣,那婆婆你説啷個辦嘛。”

婆婆看了看我包的粽子,悄悄地給我説了一個小訣竅:先把粽葉往裏折了一點,再捲成漏斗的形狀,。照着婆婆給的小竅門,我把粽子拆散了重來:嘿,還真沒有洞洞了!我怎麼沒想到呢?

繼續往下:壓粽葉,纏線……雖然順利包好了,但這包的是個什麼玩意兒啊?不規則的奇形怪狀,甚至粽葉都破了。算了,再來!我就不信我包不出來。

反反覆覆,嘀嘀咕咕,吵吵鬧鬧,好不容易花了小半個小時,才包好了我第一個勉強像樣的粽子,我不禁深深地感歎起這小粽子的製作艱難:古人是把祭祀看得有多重要?這祭品的置辦這麼費工夫!反正我是沒這個技術了,那就負責吃好了。

粽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伸出了我的手拿了一個剛出鍋的粽子,品嚐到第一口端午節的味道。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7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端午節是男女老少都喜歡的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因為端午我會回外婆家過,而外婆家在端午節有許多有趣的習俗活動。

去年端午,外婆就教了我一門手藝——繡香包。首先外婆帶我瞭解香包:中國傳統的香包多用綢布製成,內裝雄黃、燻草、艾葉等香料,早在3000年前就出現了,可以驅蚊,據説改可以辟邪呢。

簡單瞭解香包後,我們就開工了。首先剪一塊長方形布,在布的背面、離布邊0。7釐米處畫上線,畫的線就是需要縫的線跡。畫好後把布對摺、攤開,在對摺線處把掛繩斜着反着放,然後按照畫出的輪廓從掛繩處起針開始縫,縫一個L形結束,就變成了一個開口的小袋子。接着把布翻過來,塞入一點填充棉。拿到填充棉的我開始輕輕地捏,感覺白白的棉花像雲朵一樣柔軟Q彈,簡直令人愛不釋手!捏了一會兒,我往袋子裏面放入香味獨特的艾草(撮得小一點),再用填充棉填好,但是不要填太多,不然會變成一個快撐破衣服的“大胖子”。都塞完後,現在就得到了一個正方形的艾草包,只需要用手捏住正方形沒有縫合口的兩條平行邊,把沒縫的布往裏翻從裏開始縫,縫好收尾就行了。嘿嘿,一個自制香包就完成啦!我高興得合不攏嘴,捧在手心左看右看。

第一次縫香包不怎麼好看,所以我決定再縫一個。經過我的精心製作,一個精緻的香包又完成啦!外婆沒有想到我可以進步這麼快,好好地表揚了一下我,誇得我心裏美滋滋的。在外婆的鼓舞下,只用了一個下午,我又縫了三個,各個都是獨一無二的美。這麼多香包送給誰呢?正巧,媽媽下班回來看到美麗的香包,也誇了誇我,跟我説:“不如把這些香包分別送給弟弟妹妹吧!”“好啊!”一想到弟弟妹妹的書包上可以掛着我繡的香包,我都給高興“壞”了!

外婆家的端午節除了縫香包,還有許多其它活動,比如編織五彩鴨蛋簍子、帶五彩繩、包粽子……希望下一個端午節,可以繼續到外婆家體驗這些有趣的習俗。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8

端午,在我的家鄉是沒有什麼很特別的風俗的,也是那幾樣,吃粽子,插艾草,和家裏人坐在一起吃吃飯罷了。唯一一個讓我覺得有些特別的是,在端午那天每個孩子手上都要帶上五色的繩子——五色縷。

五色縷,説的通俗些,就是用五種色彩明豔的絲線編成的繩子。在端午那天系在手腕上,有着避免災禍的意思。這都是老一輩然傳下來的,深究也不知到底是從那一輩傳下來的了,彷彿是自盤古開天闢地時就有了的。

而且這五色縷還有一個講究,就是摘下的時候一定要在雨天,還一定要在有活水的地方。那時的我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也就不甚在意。

直到有一次,那繩子的質量實在是太差,花花綠綠的顏色都印在了手腕上,就像一個會活動的調色盤。洗來洗去的讓我就的分外的煩,乾脆就找了個沒人的時候,解了下來,扔在了垃圾箱裏。

就在我以為平安無事,可以解除警報的時候,它敗露了——我的外婆發現了。她將我拉到客廳裏狠狠教訓了一頓,那神態彷彿是我犯下了什麼十惡不赦、不可饒恕的罪過。瞬間,一種“都是我的錯”的感覺油然而生。最後,外婆又編了一條五色縷小心翼翼的給我戴在了手腕上。並一再囑咐,一定要等到下雨天再解下來,平時是萬萬不能解下的!

後來我才知道,在下雨天將五色縷在下雨天解下扔到活水河裏,有帶一身的病痛和災難帶走的含義。繩子順流而下,災難也會隨波而逝,在今後的一年裏就會過的幸福安康。

現在,我和外婆不住在一起了,每逢端午時,媽媽也會挑五條顏色鮮亮的繩子編成五色縷,只是她早已不記得當年的編法,只是隨便撮一撮,應應景,在過節時討個好兆頭罷了。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9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民間有着許許多多傳統風俗,如:清明節、元宵節、重陽節、中秋節…在這麼多的傳統風俗中,我最喜歡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我為什麼這麼喜歡端午節呢?就讓我先講講端午節的由來吧!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愛國詩人屈原。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楚懷王的大臣,因受到楚懷王重用,而被小人嫉妒,在楚懷王面前毀謗屈原,屈原漸漸不得重用,最後甚至將屈原流放,屈原滿懷悲憤,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後,投江自盡。而端午節這個節日,就是為了表達楚國人民對屈原的愛戴之情,我也很尊敬屈原這就是我喜歡端午節的原因。

説到端午節的主要習俗,自然是賽龍舟啦!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都要划龍舟,寓意為:用划龍舟驅散江中的魚,追趕屈原,以寄託自己的哀思。

還記得去年端午節,我們一家起了個大早,這是陽光明媚的一天,我們懷着期待的心情出發去郊外的一座山上,尋找端午節必備的一種植物。正值初夏,真可謂是“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初夏的山中,山花爛漫,花草清香。站在這天然氧吧中讓人心曠神怡。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山上的一個拐角處,我們找到了我們這次目標——艾草。艾草生長在土埂上,從上到下都是細細的一條,它們簇擁在一起,微風吹過時可以看到葉子的正面是綠色的,反面看起來像白白的絨毛,我們高興地撲向了它,把它裁了下來,立刻飄來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家去,把艾草掛在了家門口。

回家後,我們立刻開始製作端午節最期盼的食物——粽子。大家都忙碌起來,有的泡粽葉、有的淘糯米、有的洗花生,有的剝紅棗,忙得不亦樂乎。包粽子時先把粽葉折成漏斗形,然後再把糯米倒入再加上一些紅棗、花生點綴,然後捆綁起來就完工了,沒一會兒就把所有的粽子都包好了,看着一排排的粽子就像是一塊塊的綠寶石。這時候就可以下鍋煮了,當水沸騰時,屋裏瀰漫着粽葉的清香,糯米的米香。讓我們很期待粽子能馬上出鍋。

這就是我喜愛的端午節!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10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是一個熱鬧的節日,也是一個家人團聚的節日。在這一天裏,人們都要包粽子、掛艾草、扎香囊、煮雞蛋,還要綁五彩繩,通過這些傳統習俗來避災祈福、慶祝節日,同時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統風俗項目多種多樣,但我最喜歡的要數包粽子了,因為這是一種特定節日才能品嚐到的甜美食品。

端午節當天,奶奶都會來到我們家裏,親手為我們包粽子,這可是奶奶的拿手絕活,只見奶奶習慣的坐在板凳上,拿起一片早已浸泡好的粽子葉,雙手一交叉就將粽葉兜成一個圓錐形的小兜兜,先放一些已經浸泡的十分飽滿、白滑的江米墊底,然後放入花生仁、大棗,再用江米將其覆蓋,直到裝滿粽葉的小兜,手法絕妙的奶奶一下就把它裹成了一個“立體三角形”,再迅速用馬蓮繩將這個“立體三角形”捆綁個結實,就這樣一個小粽子就包好了。

看着奶奶微笑的臉龐和嫻熟的動作,我也迫不及待地想一試身手。於是,在奶奶的指導下,我拿起一片粽子葉,有模有樣學着奶奶的動作包了起來,兜小兜、放江米、埋大棗、扎馬蓮一板一眼,可結果還是不太理想,那粽子被我包的七扭八歪,完全看不出是“立體三角形”但那畢竟是我的親手傑作,心裏還是很高興的。

奶奶身手利落已經包好了全部的粽子,把它們放在一個大鍋裏蒸了起來。粽子需要好長時間才能蒸好,所以閒不下來的我就去幫爸爸掛艾草,爸爸個子高,負責把一束艾草懸掛到家門的上角,而我負責給爸爸遞送着工具,在我們的通力配合下,艾草很快就掛好了,看着綠綠的艾葉,希望我的家人們都能夠健健康康。

“粽子出鍋啦!”一直在忙碌的奶奶喊道,還在門外的我早已經聞到了粽子飄出來的香味,口中也早已生津,不住的嚥着口水。熱氣騰騰的粽子被擺放在媽媽已經準備好的一桌飯菜中央,勞苦功高的奶奶被請入上座。對了,好像還缺少了點什麼,賽龍舟啊!打開電視,精彩激烈龍舟比賽正如火如荼,吃着香甜的粽子,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開心幸福。

這就是我喜歡的端午節,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傳統節日,它給了我們帶來許多快樂和温暖親情,我愛端午節!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作文11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我最喜歡的就是家鄉的端午節。

這個端午節,來頭可不小呢。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楚國的國都已經被攻破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要與楚國同生死,共存亡,便投入汩羅江自盡了,岸上的人們見了,趕緊去搶救,可是滔滔江水裏,哪裏還有屈原的影子啊。人們為了不讓屈原餓着,就往江裏投飯糰,但是飯糰一投下去,就散開了,魚蝦一下就搶光了。後來,人們就想出辦法,把米飯放進竹筒裏,再投進江裏,這樣魚蝦就吃不了了。為了紀念愛國詩人,人們把屈原投江的這一天定為端午節,竹筒飯也演變成現在用粽葉包成的粽子。

端午節第一個習俗就是吃粽子。粽子不但有鹹的、甜的,也有各種形狀,長條形、稜錐形。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煮,要煮上幾個小時,鍋裏開始發出陣陣清香,我們這些小孩就圍在鍋邊等着了。煮熟後,我們總是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來吃,還沒撕開粽葉,我們就想咬上一口,這時總會給燙到嘴巴,但大家還是一邊吹氣一邊吃。

第二個習俗就是划龍舟。每年到這一天,人們總早早的吃完飯,就圍到九州江岸邊。橋上真是人山人海呀!隨着一聲令下,各隊人員奮力划起來。龍頭最關鍵,他控制着整個局面。吶喊聲,歡呼聲,響成一片,隊員們聽着指揮齊心協力地划着。划龍舟講究的是團結,不在乎輸贏,它使人們的心更近了。

都説五月是“毒月”,這一天自然就少不了艾草。家家户户門口都插着艾草,還用艾草、柚子葉熬水洗澡。據説這樣就可以辟邪,保佑平安健康。當然也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用艾草和柚子葉熬水洗澡本來就可以去除濕毒。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它的熱鬧,它所帶來的歡樂,讓我回味不已。我彷彿聽見划龍舟時人們那爽朗的笑聲,聞到了艾葉草的清香,看到了粽葉裏面那團胖乎乎的糯米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