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有關滿分作文10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23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有寫作文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滿分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滿分作文10篇

滿分作文 篇1

斜風、細雨、三月三。任憑窗外新綠滿叢,我在桌前巋然不動。揉揉痠痛的脖子,甩甩髮僵的手腕。媽媽終於答應我,和奶奶做薺菜煮雞蛋。

“三月三,薺菜賽靈丹。”每年這時,奶奶便用薺菜煮雞蛋,據説吃了清熱解毒,平安吉祥。每年奶奶看着大夥吃的乾乾淨淨才可安心今年,我有幸隨奶奶一探田野的清歡。

薺菜花不用尋,田野裏,油菜花間,處處便是。碧綠的莖葉,繁星點點般的碎白小花,一下子綠了我乾涸的眼,新了枯萎的心。奶奶小心翼翼地蹲在田壟邊,一株一株地拔起。為什麼要拔呢?奶奶説,這樣薺菜花原有的清香才不會散失。

細細地摘取黃葉,撣去泥土。奶奶靜靜地洗着薺菜,只到根莖若白玉,葉綠若翡翠。奶奶不説話,認真望着手中的薺菜,廚房裏只有水聲,綠綠的菜葉飄蕩,奶奶的銀髮閃爍,這一刻,有一股暖暖的、清清的東西流入心底,排名的困惑,作業的憂慮,竟被平息下來??

奶奶就這樣守在灶前,一步步放下薺菜、生薑、雞蛋和滿滿一鍋的水。只待水變得透綠,簡直可染一匹春天的布織!奶奶輕輕敲碎蛋殼,將雞蛋再煮一會兒,蛋清也染成了綠色,浸入了芬芳。這一刻,奶奶的動作那麼輕,那麼緩,像是對待世間最心愛的寶物。

一鍋蒸騰騰的薺菜煮雞蛋。輕咬一口雞蛋,竟有田野的味道。奶奶在薺菜水裏撮上幾勺糖,這樣,薺菜水也變成了很好的飲品——喝一口,有田野的青澀,自然地清甜。每次抱起鍋兒“咕嚕咕嚕”喝個不停時,奶奶總會笑着看着我:“慢點,我的乖孫。”一臉的滿足。這一刻,有一股暖流遊走於每一個神經,有一種清清的愉悦跳躍在每一個細胞??

一鍋綠油油的薺菜水,幾個熱乎乎的煮雞蛋,才下舌尖,暖流陣陣激起;又上心間,清歡點點浸潤。

田野裏,薺菜花沐風淺笑,有冷雨,還有陽光的陪伴;考場上,我奮筆疾書,有挫折,有困惑,還有奶奶的笑意。

朦朧間,綠意葱蘢的薺菜花浮在眼前,一撫內心狂亂。恍惚間,奶奶採的彷彿不是薺菜花,而是一捧清泉一掬陽光,滋潤到我的心底,拂去陣陣塵埃。

“春在溪頭薺菜花”,此時已從溪頭,流到了奶奶執着睿智的手頭,住在了我永銘清歡的心頭!

滿分作文 篇2

見慣了滿月風華,圓滿無缺,那一彎弦月卻以睿智的空缺,讓孤獨者窺視人生的真諦。

觀遍了浩瀚滄海,無邊無際,那一涓溪流卻以靈動的渺小,讓失意者探尋生命的奧祕。

識盡了喧囂紅塵,繁華喧嚷,那一扇木窗卻以沉默的清新,讓思想者頓悟心靈的深意。

打開一扇窗吧,讓生命中的不完美隨風而去吧!

三閭大夫屈原,在汨羅江邊吟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轉身一躍,在一片瓊花瑤草中化作汨羅清浪。他打開心靈的窗户,讓楚懷王的冷遇,人生的無奈隨風而去。

“竹林七賢”第一人嵇康,在一曲《廣陵散》的絕響中邁上刑場,他的手在琴絃上劃過,人生的缺憾化為空氣中顫(戰)慄的樂曲,哀轉久絕。他打開心靈的窗户,她嗅到了新生命的方向,一切失意盡淡然。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面對“時運不濟,命運多舛”的人生,他打開了心靈的窗户,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激昂在胸,他笑了,對着窗外的世界笑着,一切浮雲消散,只有長煙萬里……

席慕容曾説:“滂沱的雨後,心靈將更加潔淨。”打開一扇窗,雨後的空氣更加清新,暴風雨後總會有彩虹橫空。有時,面對生活的風雨也應該打開窗户,讓心靈沐浴清風,自然會有“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豪情。

或許曾為考場的失意而苦惱,打開一扇窗吧,重振士氣迎接下一場考試;或許曾為親人的永逝而傷感,打開一扇窗吧,為永恆的愛拭乾淚水;或許曾為朋友的失信而憤懣,打開一扇窗吧,讓心靈散散步,放飛心情......

打開一扇窗,你會看見繽紛的世界,生命的不完美也會醉倒在清風中。不完美的生命又何嘗不美麗呢?

斷臂的維納斯以不完美的生命闡述了殘缺的美麗;“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曹雪芹以不完美的人生造就了絕世佳作《紅樓夢》的美麗;仕途不順的蘇軾以不完美的管途詮釋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麗......

幾米畫本里如是説:“我絕望,掉入深井,我低頭,卻看見井水裏閃耀着滿目星光。我總是,在最深的絕望中,看見最深的美麗。”人生便是如此,在不完美的背後正是無限的美好。打開一扇窗吧,讓不完美的心靈透透氣,昨天是過往雲煙,一切的不如意是鏡中花,水中月。

打開一扇窗,讓不完美的生命綻放光芒......

滿分作文 篇3

這一則漫畫是一組巧妙的、富有深意的對比。先拿滿分後拿98分的孩子先後收穫了香吻和一個耳光,而先拿55分後拿61分的孩子則先後得了一個耳光和一個香吻。從這兩個孩子的境遇上,我們看到了許多人有意無意抱有的一種心態:追求卓越、積極進取,否認失誤和退步,哪怕這個“失誤”僅僅兩分。

努力進步當然是一件好事。正如漫畫中的第二個孩子,他從不及格到達到及格,是一個值得肯定的質變和成就。攀登雖艱辛,而山頂上“一覽眾山小”的壯闊是徘徊在山腳下的人無法享受的。然而,從100分到98分就是應當受到指責的墮落嗎?並不是。98分依然是一個令人豔羨的好成績,98分和100分同屬於優秀水準。從100分到55分才是應當警醒的墮落。

依然優秀的第一個孩子被對待的態度落差如此之大,連我亦不禁感到委屈。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許多人奉行苛求完美的極端精英教育,嚮往着“高處不勝寒”。從“虎媽狼爸”,再到“提高一分,橫掃千人”的大學聯考標語,人人的神經成了一張繃緊的弓,生怕遭受橫飛而來的一記耳光。

可是,有一句亙古樸實的真理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們心心念念“直掛雲帆濟滄海”,卻忘了挫折與起伏才是人生的常態。“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力量,就在這起伏之間。寬大的大海永不會如一潭碧湖般文弱恬靜,清淺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穩,但也失去了承載大舟的能量。

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是更具力量。沒有後退,沒有低谷,就沒有前進的動力和空間,也就沒有厚積薄發的震撼。就像生活在南極冰海的企鵝,想要躍到岸上,並不是在水面上拼命掙扎,而是猛地扎進深水,憑着一股衝勁兒再躍出水面,華麗地落在岸上。第二個孩子就像這隻企鵝,在不及格的深潛後獲得騰躍的力量。

而我們,當然應該給第一個孩子以鼓勵和支持,不是必須得到滿分才是優秀的孩子。他是潮起潮落的大海,是洶湧起伏能淹沒一切的波浪。我也相信,他可以在這兩分的差距中彌補自己的缺漏,下一次重得滿分。

起伏的波浪更具力量,我相信在不完美中,才能更好地突破自己,在退步中,重獲前行的勇氣和動力。

滿分作文 篇4

呆呆地坐在車中,望着窗外緩緩退後的一棵棵白楊,不知遠處的草原此時是一幅什麼景象。我的身後,是夕陽下的古道,古道那頭的宮城,離我越來越遠,我,還能回來嗎? 馬蹄聲聲,我心悠悠。回首望去,我第一次發現那夕陽下的宮殿竟那麼美,可是現在,我已不屬於那座宮殿,那裏的一切快樂與幸福也不再屬於我了。

那裏的一殿一宇都那麼的宏偉,那裏的一花一木都那麼的嫵媚,那裏的一歌一曲都那麼的悦耳……我曾和姐妹們乘着一葉扁舟在太液池如鏡的湖面上臨風賞月,彈琴唱歌。那時的我,多麼的快樂!而現在卻只有懷中的琵琶伴我走向那蠻荒的漠北,長安城中的快樂的歌舞中再也不會有我的身影了!

淚,從我的眼眶溢出。 呆呆地望着車窗外,那古道邊的蒿草在風中不住地彎腰,它們也在為我難過。天邊飛來兩隻小鳥,在我的車邊落下又飛去,嘰嘰喳喳似在説着什麼,它們在對我説麼? 馬蹄聲聲,我心悠悠。那鳥兒一定在安慰我,望着薄暮中的宮殿,我竟發現它有些衰敗,有些齷齪。我清楚地記得,在宮中,我的每一夜都獨自在冰冷的玉枕上度過,每一日都在猜忌與妒忌中度過,錦衣玉食,絲竹管絃之後,我面對的是毛延壽們的貪婪和盤剝,姐妹們孤獨的淚水。我曾希望皇帝可以垂青於我,但我又怎能向毛延壽彎腰低頭! 也許在廣闊無邊的草原上,我可以不再以青燈為伴,不再與孤獨為伍,不再面對偽善,不再獨忍憂傷。在那裏,遼闊的天地可以任我馳騁,淳樸的民風可以給我慰藉。我有豪爽的單于丈夫,還會有可愛的兒女,天倫之樂難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嗎?

遠處,似乎傳來了牧人粗獷的牧歌。 我笑了,是由心底湧出的喜悦。 天邊的晚霞一片絢爛,長安城早已沒有了蹤影。風,拂過我的臉頰,這風是從北邊吹來的,它帶來草原對我的呼喚。我笑了,那是快樂的笑,幸福的笑,因為我懂得了,憂傷能變為快樂。苦難也能變為幸福———全看你怎麼想!

滿分作文 篇5

前兩天滕老師上作文課的時候説:

“現在有幾篇作文是真實的呢?都是瞎編的多。”

我不覺得這是一種應該的現象,我覺得這是一種悲哀。隱隱約約記得上次看到的一句話:孩子們的撒謊是從作文開始的。

我想,在這個虛偽的時代,人心是虛偽的,為什麼作文也要是虛偽的呢?作文,或許是虛構的,可是,你的中心應該是你的本意,如果你的作文完完全全沒有寫進你的真實情感,那便是瞎寫,睜着眼睛説瞎話。再多的華麗辭藻,再多的錦詞麗句,都只是空紙一張。

我在《語文新天地》上看過這樣一篇文章:“我”千方百計想得到老師對自己作文的認可與表揚,可前兩次因沒有真實情感,胡亂瞎寫而名落孫山,第3次,“我”因對侵略者的憤恨而一氣呵成的一片文章,卻得到了老師的認可:

“做人要有骨氣,文章要有文氣。什麼叫文氣?既有中心思想,又有豐富感情的文章才叫有文氣,才能感動人。這篇文章裏爍爍動人的文氣,你們感受到了嗎!”

我想,所謂的文氣便是作文的靈魂,是作者最最深切的感情,是作者的心血。

外國的諷刺小説《爸爸最值錢》中那位好兒子,為了賺錢“出賣”了自己的爸爸(不如説是抹黑),最後還想父親幫助自己。由此可見,如今的文章,究竟值幾斤幾兩?究竟有幾篇文章,還值得人們去相信?現在的.悲哀,不在於人們對作文的瞎寫,而在於人們的瞎寫已經越來越真實,不是那種一看就是假的,而是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這是不是説明,人類的文明越來越差了?人類的謊言越來越真實了?會不會有一天,一切都成了假的?

作文的靈魂是什麼?有人説,是中心,有人説,是創新,有人説,是結構,也有人説,是真實。而我想説,作文的靈魂,是情感。

作文是虛構的不打緊,瞧瞧馬克吐温的《百萬英鎊》,瞧瞧魯迅的《朝花夕拾》,這些不大都是虛構的麼,可是,馬克。吐温寫《百萬英鎊》是為了諷刺,為了抒發自己的心情,《百萬英鎊》的中心,即馬克吐温的想法。魯迅寫《朝花夕拾》是為了提醒,為了表達自己的悲憤,《朝花夕拾》帶給我們的,是魯迅滿腔的真情。小説是虛構的,可它比真實的生活更真實,不比我們現在滿天飛的虛偽作文。

作文可以是虛構的,可它背後的情感,應該真實!否則,無論你功底多麼深厚,文筆多麼優美,寫出的都不過是一堆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

滿分作文 篇6

“君子不器”。

《論語·為政》中,孔子如是説。

“君子當器”。

我説。

孔子認為,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拘泥於某種特定形態功能,但求一技之長安身;而應當追求“道”,不斷“致良知”,探求人間真理。而當今,信息時代洪流滾滾,人們忙碌如蟻,轉而追求起“小確幸”“佛系”的態度,嚮往隨遇而安的生活,追求偏安一隅的快樂,這雖無可厚非,然而不得不引起我們警覺:這樣的生活,是否正離先哲的教誨漸遠,而庸碌的我們,又是否活得越來越簡單,以至把自己活成了警言中單調的“器”?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博覽羣書,為探求人世真理孜孜不倦,終於成為“百科全書學者”,自成豐富的哲學體系,為後世景仰;我國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少年立下“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雄心壯志,三十載踏遍華夏大地,一部《徐霞客遊記》寫盡九州風流。此番例子,不勝枚舉。這些人類星空耀眼的羣星們,可能從未耳聞“君子不器”,但他們明白,一個處於時代之中的人,所要堅持的信念,所要追逐的目標。他們或許身處異代不同時,但都心懷天下,願意為了人類的發展前進,不斷追求真理,披荊斬棘。木桶或高樓,都無法阻擋他們。他們跳出了“器”的侷限,真正成了孔子所言的君子。

而當代的我們,新時代的青年,面對改革浪潮的隘口,在先哲指引下,更應該胸中有志,敢於跳出舒適的安全區,不甘為“器”,放遠目光,為時代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此,才不負千年之前,孔夫子對青年,對蒼生的願景。君子,不為器——君子,也當器。

心懷天下,不囿於“器”,更當充納自身,學習於“器”。學習“器”的包容,學習“器”的廣闊。“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學習“器”,包含外物,也包含自己。

包含外物,要求我們心胸豁達開闊,學習“器”如一的品格,既要有不畏風霜的鋭氣,更要有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灑脱。不畏過往,也不忘初心。不斷涵養,為自我發展提供更多的養料;包含自己,要求我們努力奮鬥,學習“器”豐富的藴含,不斷提升個人素養品質,鍛鍊自己,為接受知識、措置外物打下堅實的基礎。

玉不琢,不成器。為了擔當起時代的責任,在心懷天下的同時,不斷提升自我,我們應當學“器”,又不囿於“器”,將內心的遠大理想和個人修養有機統一,方能“成器”,方能不負韶華,成長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有為新青年。

滿分作文 篇7

偉大的愛似乎都與悲劇有關。在生活的巨大悲痛面前,人類的情感戰勝了摧毀的力量。滿腔的悲憤化為安恬之時,愛才顯得那樣雋永清新。

而當下的愛似乎與憂無關,人們將愛等同於慾望:金錢包裹下的愛,簡單粗暴而缺乏美感。愛與其它利益混雜之時,失去其純度。血管裏滿是金錢,憂傷也就變得廉價。

人類物質文明發展之時,似越來越不懂得珍惜,因此揮霍情感。用情淺自然不會身處其中,也不易觸發心中的憂思。憂與愛這一對飽受磨難的戀人,在生活中隱遁,逃開了人的內心,逃開了這個時代的文字。人類的言語變得輕佻,心靈也就愈發堅硬。

實際上憂與愛是一個深井,向它投入了多少誠摯的淚水,人類的情感就會怎樣豐盈。憂讓愛得以昇華,愛讓憂富於靈氣,充滿温情。向前世看,在憂與愛中人類開始了文明,在《詩經》的河流中,一代代人吸取了文明的給養;向外看,莎士比亞的妙筆,不僅來自技巧,也來自其內心與主人公的共鳴,對新人的關愛。在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中,愛含蓄地出現,並蓬勃地生長。

因此,現代人要尋找憂思,一定需要尋求意境。憂與愛藏在悲劇裏,在日常生活的普遍情感裏。人們發現不了它們,它們並不藏在遊戲和利益裏啊!

也許閲讀是一條必由之路:它讓人暫時逃開生活的漩渦,讓人在瑣碎而具體的生活中能有一個冥想、清點自己的憂傷的空間。由於生活過於龐大,時代的腳步過分迅疾,小情感都會被不經意地丟棄,好讓我們能追上時間。而閲讀中,時光徐緩而充實,在與生活有一定距離的悲劇裏,我們得以接觸不曾體驗過的憂與愛,更接近人類崇高的情感,回憶自己不曾經歷的時光,懺悔自己不曾犯下的過錯。然後,我們才能認真地愛戀自己的命運,在憂傷中品味到生命的美感,在愛裏感受到生命的重量。

作為青年人。我們應在這樣的體驗中認識到,愛並非總是充滿歡笑的。我們應瞭解愛之中所有的困難,這樣才能更平和地憂傷,更正確地給予情感。我們應避開沒有情感的愛。

憂與愛在時代的威嚴下戰戰兢兢,卻總在歷史的文字中熠熠生輝。用人類的智慧拯救一代人的情感,世界必能充滿美感。憂與愛的力量充滿人心,人的表達才有價值,人才能更加富有。

滿分作文 篇8

地球爺爺拄着枴杖,神色衰敗,悲痛欲絕地來到大地中心醫院。

看着地球爺爺痛苦的樣子,我親切地問:“您好,有什麼地方不舒服,我可以幫您嗎?”“我呼吸困難、頭痛、頭髮一根一根地掉下來,越來越稀……”地球爺爺呻吟着。我連忙説:“您不要着急,我先給你做個體檢吧!”説完,我拿起聽診器為地球爺爺聽了一下心臟和肺,又讓他睡到牀上做了下腹部檢查,最後又讓他去做了些化驗、心電圖、X線攝片。等化驗報告出來後,我來到地球爺爺的身邊説:“結果出來了,您呼吸困難是由於人類過多使用汽車後排出的廢氣,造成大氣污染。您頭痛是您血管中(河)有許多垃圾,阻礙了血液循環。至於您的頭髮,是因為人類破壞森林把樹砍了,您的頭髮才會越來越稀。您老放心,現在人類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開始在大力整頓環境衞生,提倡環保節能。不久啊,您的病就會痊癒了。”

一年過去了,地球爺爺又到大地中心醫院。我看他紅光滿面,步履輕盈地來到我面前,欣喜地説:“多虧你,我的病好了,謝謝你!”我搖搖手説:“您不應該謝我,應該謝謝人類。如果他們不及時補救,您恐怕也不會恢復的這麼早。”

滿分作文 篇9

陽光不錯的星期天清晨,不滿3歲的兒子左一聲“爸爸”右一聲“爸爸”,開始吵睡意朦朧的我。我故意不理他,調皮的兒子索性玩起了我的手機。只見他目不轉睛地盯着手機的屏幕,小手不停地按東按西。不經意間他居然打開了手機裏的音樂播放器,傳來了那首熟悉的《紅旗飄飄》,“那是從旭日上採下的虹,沒有人不愛你的色彩;一張天下最美的臉沒有人不留戀你的顏容;你明亮的眼睛牽引着我,讓我守在夢鄉眺望未來;當我離開家的時候,你滿懷深情吹響號角,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你歡呼,我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兒子很用心地在聽,小手也時不時地跟着打節拍,一雙小手在空中漫天飛舞。我決定表揚他一次,帶他到附近轉轉,去欣賞橋港時代新**的新風貌,用心去感受建國60年來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

從樓道下來,一股撲鼻的清香環繞在我們周圍。鬱鬱葱葱的樹木,整齊有序的小草,乾淨寬敞的小區街道,以及旁邊安靜地躺着的房型落地式變壓器。幾隻小鳥歡快地在小樹與房子間飛來飛去,兒子興奮地歡呼。“爸爸,這是什麼花?”指着變壓器,“這是什麼房子呀?“爸爸,你小時候有這麼多花草嗎”……

伴着兒子的問題,看着眼前的一幕,讓我想起了父親常常講給我聽的他們那代人小時候生活場景。一一説給兒子聽。那時候,沒有寬敞的街道,沒有高聳的建築,沒有先進的房型落地式變壓器,沒有優雅的小區環境。幾間茅草房連成一片,泥濘的小路走不到盡頭,晚上用珍貴的煤油燈照明,已經奢侈。兒子説道“爺爺那時候好苦呀,我要快快長大,孝順爺爺。”“爸爸,你小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呀?”

記憶慢慢拉近,小時候的場景也瀝瀝在目。那時的條件已經好許多,住上了集體宿舍。但電線杆上錯綜複雜地綁着各個方向的電線,樓道里幾十户人家一同接在一根電線杆上。一到晚上,電筒是必備的照明工具,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保險絲會燒掉、什麼時候會停電。

如今,美觀大方的大容量房型落地式變壓器已經裝到小區樓道門口,一户一表整整齊齊地裝在樓道內,清晰有序的電線排列在櫃子裏。大家再也不用擔心買了大功率電器,卻因為電壓低,而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

慢慢地我收回思緒,拉着兒子的小手,抬頭望着高樓大廈,看着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車,聞着撲鼻而來的清香,聽着優美動聽的音樂,踏着寬廣平坦的水泥路,我無時不感覺到改革開放給建國60年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為這座城市帶來的無限生機。

跟着兒子稚嫩的童聲,我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那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你歡呼,我為你祝福”。

滿分作文 篇10

有人笑説:“門縫裏看人,把人看扁了。而當今的社會,卻是門縫裏看人,把人看遠了。”然而,笑聲背後的辛酸,卻不僅僅是逐漸淡漠的鄰里關係,更是人心鑄成的一道道心門,將人與人之間近在咫尺之心靈隔得遠在天涯,隔出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隔出了所謂的安全感,也隔出了一個冰冷的世界。

然而,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社會中的你我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只有每個人都點燃心中善的火焰,順手的小事,平常的愛心,便能拯救整個社會的明天。

順手的小事不一定小,別人的事也不一定只屬於別人,倘若修船工不願為別人的船補一下多餘的洞,那如果划船的孩子中也有一個是他自己的掌上明珠,他又怎能不因沒有順手做小事而後悔莫及?

順手的小事,彰顯的不只是一種向善的習慣,更是道德社會的脊樑。被“彭宇案”“許雲鶴案”嚇怕了的十位路人,竟忍心看着可憐的小悦悦遭受兩次車輪碾軋之苦,卻不敢只是順手地將她拉到一邊。冰冷的雨滴拍打的不僅僅是小悦悦摔倒下的那塊土地,更是十幾億國人的冷漠之心。還好,還好有人願意伸手,還好有人願意做這樣一件順手的小事。還好有善良的拾荒阿婆陳賢妹願意拉小悦悦一把,她這一拉,不僅僅是將小悦悦拉出瀕臨死亡的邊緣,更是將我們這些旁觀者拉出道德滑坡的冷漠世界。

一個拾荒者,有的卻是超越眾人的至善至美。她的善,不是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卻足以使冷漠的靈魂為之震顫;她的美,不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卻足以讓每個人都為她的魅力所折服。

但你我更要知道,這種魅力並不是你我力所不能及,只要我們願意將順手的小事用心做好,將平常之愛心播撒在身邊,我們的世界便不再是孤島一樣的荒涼暗淡。

也許,平常的愛心只是蘇州撐傘女孩的一把傘,它卻可以撐起愛,撐起陽關,撐起人與人之間的橋樑;也許,平常的愛心只是那位白衣少女的一次人工呼吸,這卻可以挽救一個生命,挽救一片道德,挽救人與人之間的温情。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順手的小事與平常的愛心便是善的橋樑。

Tags: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