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改寫古詩作文錦集8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76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那麼你有真正瞭解過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改寫古詩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改寫古詩作文錦集8篇

改寫古詩作文 篇1

夜深人靜,一顆顆小星星不停地對着大地眨眼睛,一輪圓月正鑲嵌在漆黑的夜空中,顯得格外明亮。在這猶如團圓之夜下,詩人張籍獨自一人站在客樓上靜靜地賞月,旁邊沒有家人朋友陪伴,顯得那麼的孤單和寂寞。

第二天清晨,秋高氣爽,當一縷陽光照耀到客樓房頂時,張籍已經在大街上四處漫步。一陣秋風吹過,他隨手撿起散落在街上的一片發黃的樹葉,眉頭輕皺,自言自語地沉吟着:唉!一年時間又過去了,我什麼時候才能回到故鄉,去看看我那年幼的孩子,去聽聽故鄉那熟悉牛羊的叫喚聲呢?唉!真想回到故鄉好好與家人團聚。

這時張籍似乎想到了什麼,快速回到客房,磨硯鋪紙提筆,沉思良久,寫下一封信,以表達自己濃烈的思鄉懷親之情。仔細封好信封后,他又急匆匆地趕到十里之外的熟人王先生那邊,囑咐道:王先生,請求您幫忙把這封信交到我的家人手中,我的故鄉是和州烏江。

好,沒問題,我幫你。王先生爽快答應。正當王先生欲上馬遠行時,張籍若有所思,急忙説道:等等,我想再看看信件,接着,他把家信從頭到尾仔仔細細看了兩遍,並在上面又添了幾行字,然後從頭看起,邊看邊點頭,直到滿意為止。當他封好信封,再次把信件交到王先生手裏時,又一再叮囑,一定要把信件儘快送到家人手裏。

告辭了,望着王先生翻身上馬,漸漸遠去的身影,張籍那一顆急切的心也漸漸安定下來。

回到客房,若有所思的張籍提筆寫下了一首千古絕詩:《秋思》。

改寫古詩作文 篇2

正當我要離開時,突然看見一枝紅杏已經衝出牆來了,它是那麼嬌嫩,那麼富有生命力啊!我彷彿看到園內的花兒都爭奇鬥豔,報喜的杜鵑花,粉紅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XXX真令人嚮往啊!

今天真是個愉快的日子,我去找找我的老朋友賞賞他家的私人花園吧!

一路上,温暖的陽光照耀着我,一陣陣微風伴隨着我,小鳥歡快地叫着,彷彿告訴人們春天已經到來,我興致勃勃地走在路上。

不知不覺,我來到了他家門前,小聲地敲了敲門,可他久久不來開門。我認為他肯定有事出去了,在我低頭掃興就想離開時,突然看見了一個個腳印踩在了青苔上,我的鞋底也全是青苔。我認為他大概怪罪我們踩了他的青苔,才不開門的,於是我又敲了敲門,可屋子裏仍然沒動靜。正當我要離開時,突然看見一枝紅杏已經衝出牆來了,它是那麼嬌嫩,那麼富有生命力啊!我彷彿看到園內的花兒都爭奇鬥豔,報喜的杜鵑花,粉紅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真令人嚮往啊!我認為他的名聲也像這枝紅杏一樣關不住,我感到十分欣慰。

這次來,我雖然沒有看見園內天堂般的景象,我有些掃興,但我看見了那枝衝出牆來的紅杏,更加堅定了我下次還要來的決心。

改寫古詩作文 篇3

課程目標

1、知識與能力:訓練學生對古詩的理解能力以及遷移創新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和學生相互提問回答的形式進行探討。

3:情感、態度、價值觀:瞭解中國作為文明古國在詩詞方面的恆久魅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有一位秀才,因書法極好,被召去為慈禧太后書寫王之渙的《涼州詞》。書寫中,一不小心,將詞中的“間”漏掉。慈禧閲後,認為秀才諷刺自己沒有文化,不由大怒,喝令將秀才推出斬首。秀才急中生智,忙説自己寫的並非是王之渙的詩,而是一首詞,言畢當場高聲朗誦出來。慈禧一聽,轉怒為喜,放了秀才,還給了不少賞賜。

同學們知道秀才是如何朗誦的嗎?

(待學生討論作答以後,教師再給出答案: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秀才的聰明機智讓人稱讚,可同時也啟示我們,古詩的內藴豐富深邃,而且和多種文體貫通。再如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詩,就曾被人們改編成了一首五絕(清明時節雨,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和劇本(時間:清明時節。地點:路上。人物:行人、牧童。情節:行人:酒家何處?牧童:杏花村)。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走進古詩的世界,掬幾朵詩歌的浪花來加以改寫、描摹,創造出華美的篇章。

二、分析意象

[訓練目的] 此環節主要讓學生學會分析、提取古詩中的意象,為準確、全面改寫古詩奠定基礎。

[訓練意圖] 古典詩歌一向以言簡意豐著稱。短短的篇幅中常藴含着極豐厚的內藴。詩中既有優美的風景,也有真摯濃烈的情感,還有啟人智慧的哲理。在我們吟哦之間,其幽長的韻

味便從口脣之間緩緩淌出。

[操作方法]

例一:誦讀下列古詩,完成詩後各題:

《漁歌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①.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學生討論後,教師歸納:有青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箬笠、蓑衣、斜風、細雨。)

②.詩中景物有哪些色彩?(白、綠、紅、青)

③.詩中表現的是什麼季節?(春天)

④.詩中景物體現出什麼樣的特徵?(風景秀麗、生機勃勃,恬然自適等)

[操作説明] 明瞭上述內容後,是我們改寫古詩的前提,它可以使我們將古詩的內容全面地表現出來,以使內容非常充實。

三、擴展再現

[訓練目的] 該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對詩中詞、句,通過聯想、想象進行擴展,以準確地再現古詩的意旨。

[訓練意圖] 古詩一般只有二三十字, 極短的篇幅中高度濃縮了詩人對自然、社會、人生、事業等多方面的體會,如果不進行充實擴展,就很難將詩的意趣準確地再現出來,因而改寫時須將這些精煉的詩句進行擴展充實,才能還原詩人的諸種感受與意味。

[操作方法]

例二:誦讀《天淨沙 秋思》按詩後要求:

《天淨沙 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①.擴詞成句: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擴寫成一句話。(建議:可從色彩、形態、性狀、聲音、氣味、感情等方面進行擴展充實) ②.擴句成段:將曲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等句子發揮想象,擴展成幾句語意連貫的話。

③.擴詩成篇:將上述內容連綴成一篇完整的短文。

[操作説明] 通過上述途徑,讓學生熟悉擴展再現古詩思路,形成完成印象。

四、遷移重組

[訓練目的] 此環節要求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對古詩內容進行遷移重組,從而創造出個性鮮明的改寫文章。

[訓練意圖] 所謂遷移重組,是指改寫者根據自己對古詩的個性化的閲讀理解,將詩中的有關意象進行調整、加工,構織成新的篇章。因為古詩包含的內容很多,這就要求學生選取最能激發自己想象的東西作為切入點,把最精華的部分突出在文章裏。改寫質量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學生是否對古詩進行大膽想象,大膽取捨,使文章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操作方法]

例三:閲讀下列詩句,任選一種方法進行改寫,並與同桌口頭交流。

《夜雨寄北》?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①選取精華,不及其餘;

②借題發揮,重新演繹;

③穿越時空,嫁接現實;

[操作説明] 讓學生獲得遷移重組古詩的體驗,為寫出具有鮮明個性的文章奠定基礎。

五、再造創新

[訓練目的] 這一環節主要引導學生自己設計情節,在符合生活邏輯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古詩的內容和體例進行大膽創新,改寫構思奇特,意藴深刻的文章。

[訓練意圖] 改寫古詩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能力。因而僅僅着眼於古詩內容的挖掘,不足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還可以通過人稱、寫法、結構、體裁等方面的創造來增加文章的創新色彩。

[操作方法]

例:按詩後要求,口述改寫詩文內容: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①變換人稱:將原詩改為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

②變換寫法:故事新編、情景片斷、精彩對話;

③變換體裁:可改編為散文、小説、劇本、書信、MTV分鏡頭、童話等

[操作説明] 通過上述練習,讓學生體驗創新曆程,獲得成功的喜悦,以滿腔熱情投入到創造之去。

六、作文:

1、 改寫賀知章的《回鄉偶書》

2、 或者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古詩(詩、詞、曲),進行改寫,寫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七、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瞭如何改寫古詩,幫助同學們更深入地領會了一些古詩的深刻含義,更增加了我們的作文能力,我相信大家一定會寫出一篇非常棒的作文。

八、板書設計

改 寫 古 詩

分析意象

擴展再現

遷移重組

再造創新

範文:

唐朝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不 朽 的 失 眠

他落榜了!1200年前。榜紙那麼大那麼長,然而,就是沒有他的名字,單單容不下他的名字“張繼”兩個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筆一劃寫在榜單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覺裏,考不上才是天下皆知。這件事,令他羞愧沮喪。

離開京城吧!議好了價,他踏上小舟。本來預期的情節不是這樣的,本來也許有插花遊街、馬蹄輕疾的風流,有衣錦還鄉袍笏加身的榮耀。然而,寒窗十年,雖有他的懸樑刺股,瓊林宴上,卻並沒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風。

江楓如火,在岸上舉着冷冷的爝焰。這天黃昏,船,來到了蘇州,但這美麗的古城,對張繼而言,也無非是另一個觸動愁情的地方。

如果説白天有什麼該做的事,對一個讀書人而言,就是讀書吧!夜晚呢?夜晚該睡覺以便養足精神第二天再讀。然而,今夜是一個憂傷的夜晚。今夜,在異鄉,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節,允許一個落魄士子放肆的憂傷。江水,可以無限度地收納古往今來一切不順遂之人的淚水。

這樣的夜晚,殘酷地坐着,親自聽自己的心正被什麼東西齧噬而一分一分消失的聲音,而且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生命如勁風中的殘燈,所有的力氣都花在抗拒上了,油快盡了,微火每一剎那都可能熄滅。然而,可恨的是,終其一生,它都不曾華美燦爛過啊!

江山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張繼,醒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敗葉餘落的枯樹,似樑燕飛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了他。(也罷,這半生,不是處處都遭排拒嗎?)爾後,是他在賭氣,好,無眠就無眠,長夜獨醒,就乾脆徹底來為自己驗傷,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興闌珊的樣子。有鳥啼,粗嘎嘶啞,是烏鴉,那月亮被它一聲聲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結了千草。夜空裏,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悽絕。

在須角,在眉梢,他感覺,似乎也森然生涼,那陰陰不懷好意的涼氣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來貼綴他慘淡少年的容顏。

江上漁火三二,他們在幹什麼?在捕魚吧?或者,蝦?他們也會有撒空網的時候嗎?世路艱辛啊!即使瀟灑的捕魚人,也不免投身在風波里吧!

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種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張繼,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個,是既沒有權利去工作,也沒有福氣去睡眠的一個

鐘聲響了,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鐘聲。一般寺廟,都是暮鼓晨鐘,寒山寺廟敲“夜半鍾”,用以警世。鐘聲貼着水面傳來,在別人,那聲音只是睡夢中模糊的襯底音樂。在他,卻一記一記都撞擊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鐘聲那麼美麗,但鍾自己到底是痛還是不痛呢?

既然無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寫下“楓橋夜泊”四字。然後,就把其餘28個字照抄下來。我説“照抄”,是因為那28個字在他心底已像白牆上的黑字一樣分明凸顯: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感謝上蒼,如果沒有落第的張繼,詩的歷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詩,我們的某一種心情,就沒有人來為我們一語道破。

1200年過去了,那張長長的榜單上(就是張繼擠不進的那張金榜)曾經出現過的狀元是誰?哈!管他是誰,真正被記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張繼”。有人會記得那一屆狀元披紅遊街的盛景嗎?不!我們只記得秋夜的客船上那個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場不朽的失眠。

改寫古詩作文 篇4

這天,楊萬里乘舟來到安仁縣遊玩。他悠閒地站在船頭欣賞着河邊的美景。

湛藍的天空就像被水洗過似的'明淨,草地就像一塊碧綠的地毯,空氣中瀰漫着青草的芳香。一陣微風吹過,柳枝開始翩翩起舞,好像在炫耀風婆婆對它的撫愛。清澈見底的河水緩緩地流淌着繞城而過,陽光灑在盪漾的河面上,泛起萬點光芒。

突然,楊萬里發現不遠處有一葉小船在清澈的河水中飄蕩着。所過之處,蕩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紋,煞是好看。細細一看,在那船上的是兩個小孩子。這兩個小孩,一個身穿紅肚兜外套一件無袖的白色小褂,另一個穿着一件短袖的白色衫,衣服敞開着,沒穿肚兜,露出了雪白的小肚皮。他倆圓圓的腦袋,大大的眼睛,都在頭上挽着三個髮髻,褲角捲到了膝蓋,光着一對小腳丫,頗顯幾分靈氣。只見這兩個小孩坐在船裏,嘰嘰呱呱地,也不知在説些什麼,笑些什麼,鼻尖上閃着汗珠,小小的身軀上噴發着太陽的香氣息。也許是熱了吧,他倆互相拍起水來了,激起的小水珠在他們的身上、臉上跳起了歡樂的舞蹈。聽着那陣陣鈴兒般響亮的笑聲,楊萬里也停下了船跟着他們一起沉浸在歡樂之中。

過了一會兒,兩個孩子雙雙並排坐在船頭,抬頭仰望着天空。楊萬里這才發現,他們雖然坐在船上,卻並沒有划船。那用來撐船的長長的竹竿已經收起來了,架在船尾的支架上。而且那兩個小孩身旁還張着一把傘。“他拿傘做什麼?難道要下雨了嗎?”楊萬里抬頭看了看天空,萬里無雲呀,哪有什麼雨呀!這下楊萬里心裏更好奇了。

忽然,一陣風吹來。一個小孩子趕忙把傘拿起來,另一個歡呼着:“風來嘍!風來嘍!我們的船要起航嘍!”楊萬里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用傘藉助風的力量讓船前進啊!

改寫古詩作文 篇5

第一:讀懂古詩,看一看古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第二步:根據詩句把當時的情景想象成一幅圖畫,畫面上應該有什麼?

第三步:根據畫面具體想一想他們會説些什麼?做些什麼?

第四步:適當地加入一些情節,再加入環境、語言、表情、動作描寫,把你想到的通順、連貫地寫下來。

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是一首()詩,有哪些事物?

想一想,送別時候會做些什麼?

送別

在草長鶯飛的三月天裏,冰消了,雪融了,小燕子飛回了北方,大地換上了一件綠衣,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黃鶴樓裏,李白和孟浩然默默地坐在桌子兩邊,無言地飲着酒。李白斟了一杯酒,緩緩地舉起杯,説道:“仁兄啊,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會,多保重啊。”説完,便將酒一飲而盡。孟浩然也舉起杯來,眼中含着淚,注視着李白,一仰頭將酒喝了下去,緩緩地放下酒杯,説道:“我這一去揚州,不知何時才能歸來,賢弟你一定要多保重身體啊!”説着,滴下了淚珠。李白垂下頭,看着杯中的酒,眼圈也紅了,他心想:真不知浩然兄去揚州之後會怎樣,不知我們兩何時才會再坐在一起飲美酒啊。

這時,船工走了進來説:“客官,不早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趁着天亮,趕快起行吧。”孟浩然默默地注視着老朋友,在船工的再三催促下,緩緩站起了身,依依不捨地往船邊走去,時不時回頭看着老朋友。眼看船就要開了,孟浩然已經泣不成聲了,他哽咽着對李白説:“賢弟,後會有期啊。”李白站在江邊不停地揮着手,喊到:“仁兄,一路保重。”小船越駛越遠,消失在天地之間,只剩下無情的江水咆哮着,拍打着兩岸的沙石,彷彿在為他們兩人而哭泣着。

李白望着遠去的老朋友,想起了他們兩人在春天一邊賞花一邊吟詩,夏天一邊飲茶一邊論詩,中秋節時月下相互勉勵,冬季對酒談古論今,不禁流下了晶瑩的淚珠。

改寫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純粹翻譯詩句。

(2)改寫的內容不能脱離古詩詞原來的意境。

(3)在符合古詩詞原意的基礎上可適當地進行想象、創新。

(4)行文過程中適當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比如比喻、擬人等,可令改寫的文字更加生動。

(5)描寫人物可適當運用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

(6)補充背景材料。在改寫一些古詩時,還可以根據詩的內容特點和自己的理解情況,適當地補充季節特徵、天氣狀況、地理環境、人物身份、事情起因等方面的背景材料。這樣一來,就能進一步使改寫的內容更加具體,生動形象。

總的來説,在深入理解古詩的基礎上,只要能恰當地翻譯出詩的意思,充分地想象和領略詩的意境,和諧地融入人物的感受,並自然地添加有關背景材料,就一定能使改寫出的習作具體、生動。雖然改寫後已不再是詩的體裁,卻仍然充滿詩意,能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改寫古詩作文 篇6

九月九年級的黃昏時分,我和爸爸媽媽準備到郊外江邊的大壩上游覽,開車十幾分鐘的路程,很快我們就來到了江邊。

大壩上休閒的人們可真多呀!有年輕的叔叔阿姨、銀髮的爺爺奶奶、活潑可愛的小朋友……他們有的在興高采烈地聊天,有的圍在一起打撲克,還有的在靜靜地欣賞夕陽下的寬闊的江面,不時地跑來幾個頑皮的“小不點”,他們可愛的鬼臉逗得人們哈哈大笑……遠處“突突突”地駛來一艘遊艇,遊覽了一天的人們也該啟程回家了。

此時的江邊,夕陽的餘暉灑在平靜的江面上,泛出粼粼的波光,大壩上也漸漸安靜了起來。 這時的江水一半是淡淡的綠色,而另一半卻被即將落山的橘紅色的太陽映照的微微發紅,宛如舞台上的霓虹一樣絢爛美麗!

天色逐漸暗了下來,大壩上的人羣已寥寥無幾,我不忍心捨棄這美好的暮色,央求爸爸媽媽再多呆一會。我們坐在草地上,靜靜地享受着這份愜意的寧靜。一輪新月緩緩升起,一片浮雲慢慢飄過,給這一彎新月增添了幾分朦朧的美!我慢慢地在草地上躺了下來,全身心地沉浸在這迷人的月色中!

俯身再看看我身旁的小草,不知何時已悄悄掛上了像珍珠一樣晶瑩剔透的露珠。秋日夜晚的絲絲涼意不禁讓我輕輕打了個寒戰。抬頭仰望深邃的夜空,那一輪黃淡淡的月亮像一把彎彎的弓箭一樣高高地懸掛着。朦朧的月光灑在身旁的草地上,映照着草葉上的露珠閃閃發光!

這樣恬靜的秋日的夜晚,這樣朦朧的月光的陪伴,呼吸着大自然芳草的清香,傾聽着江水“隆隆”的翻滾之聲……我完全被這一切的美景陶醉了,以至媽媽喊我上車返程的聲音我都沒聽到!這秋日江邊美麗的夜晚,真的讓我留戀忘返。

改寫古詩作文 篇7

詩人楊萬里坐着小船路過安仁縣時,透過船艙的窗口,看見兩邊的河岸上覆蓋青青的小草,像鋪上了鮮綠的地毯,到處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切是那麼生機勃勃,那麼欣欣向榮。他被美景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走出船艙,佇立在船頭,舉目眺望。這時,春風拂面,花香撲鼻,頓時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於是,他張開雙臂,深深地呼吸着這清新的空氣,盡情地享受着這春天賜於大自然的美景。

忽然,一陣清脆的歌聲傳入耳中,定睛一看,原來不遠處的河面上還有一隻小漁船,船頭坐着兩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子。他倆一邊劃漿撐船,一邊放聲高歌。過了一會兒,這兩個孩子突然停止歌唱,隨即又收起了撐船的竹竿和槳,跑進船艙,拿出一把雨傘站到船頭,將傘撐開。“咦,這時既不下雨,陽光也不強烈,他們拿雨傘幹什麼呢?”楊萬里覺得很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心促使他將船靠上前問道:“現在風和日麗,你們為什麼要撐傘呢?”兩個小孩睜大眼睛,歪着腦袋,天真無邪地説:“我們這條船沒有帆,撐開雨傘當帆用唄。這樣,使船既能快速前進,又能省力氣!”楊萬里這才恍然大悟。他一面點頭,一面豎起大拇指稱讚道:“你們倆太聰明瞭,居然能想出這麼好的點子。不簡單,不簡單!”

隨後,楊萬里走進船艙,揮筆疾書:“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就這樣誕生了,一直流傳到如今。

改寫古詩作文 篇8

有一天,蘇軾和她的兄弟姐妹一起去遊覽廬山。因為,他們聽説唐代大詩人李白去過廬山,看過廬山瀑布,並寫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麗詩篇。他們也想看看這美麗的廬山。

早上一起牀,他們就開始啟程了。蘇軾和她的兄弟姐妹來到廬山腳下,抬頭一看:“啊,這麼高的山呀!”蘇軾的妹妹喊道。他們一邊爬山一邊看。他們看到山中的樹林就像一張長長的綠色的被子,小溪叮咚叮咚的唱着歌,好像在歡迎他們的到來。蘇軾和大家一起爬着爬着覺得累了,就在一塊大石頭上坐了下來。蘇軾説:“橫着看廬山就像山巒起伏、連綿不斷的山嶺,到處都是綠色。可爬着爬着景色怎麼變了?你們看,側着一看廬山是高聳入雲的山峯,好像一把把鋒利無比的利劍和一棵棵嫩綠的竹筍。”他的弟弟説:“是啊,是啊。你看從遠處看像一羣羣綠色的小綿羊,從近處看山霧環繞,神祕莫測。”接着,他的妹妹説:“從高處看下面是不知深淺的山溝,從下面仰望到處是懸崖峭壁。”

不知什麼時候,他們看到了一個巨大無比的瀑布,水留下來的聲音震耳欲聾。原來這就是大詩人李白仰望過的廬山瀑布。看完瀑布後,他們我一言你一語的辯論起廬山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蘇軾説:“我們站在廬山的中間,看不到廬山的真面貌是因為我們就身在其中。”

遊覽完廬山後蘇軾便在西林寺的牆壁上寫下了《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