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精選快與慢作文彙總9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7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快與慢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快與慢作文彙總9篇

快與慢作文 篇1

身為一名學習委員,同學的作業要立馬交了就立馬送到老師辦公室。因為我們是兩個語文學習文員,但共同幹同一件事——收全班同學的語文作業。當時競選班長,我被選上當語文學習委員,而另一個同學曾經已經是語文學習委員了,又被選上了,所以她所得的經驗會比我多一些。但漸漸的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這位和我擔任同樣職位的人,名叫李鸝歌。她收作業從來不慌不忙,這星期的作業可以收到下星期也沒上交給班主任。我真的是挺佩服她的。做事從來不緊不慢。因為當時我剛上任,也不太瞭解要做些啥,我只知道跟着李鸝歌做就行了。但卻沒想到她收的作業,可以收那麼久。或許因為我當時剛上任,小組組長交作業都已經習慣交給李鸝歌了,記名也是她記,也夠累的。至於,其實現在也是這樣。當時我只負責送作業,好輕鬆啊!李鸝歌收作業慢慢吞吞,而我正好相反,今天做的作業,巴不得一來到學校就收齊交給班主任。所以最近,一做完操我就開始向每一組的小組長催語文作業,沒寫完的也不等了,直接記名,上報給班主任,沒寫完的下午留堂。所以,現在收的作業可以第一節課還沒上就送到老師辦公室。但偶爾有時候,作業過多,收得亂七八糟,又有好多人沒做作業,我們又記不過來,經常有人渾水摸魚就過了關。因為我漸漸發現,只要在第一節課上課之前沒收完作業,你就甭想再把作業收好。一下課大家都跑去瘋玩了,教室裏亂糟糟的。所以在第一節課上課之前,我都會催組長交作業。

再把鏡頭轉向李鸝歌,人家正在優哉遊哉的吃早餐呢,誰叫我不在學校吃,在家裏早早的就吃完了,不過,她也是有工作的,記名。有些交的慢的組長,直接把名字告訴我,由我來彙報給李鸝歌,由李鸝歌來把名字填寫在黑名單裏。我怕忘了誰的名字,就一直再念,沒想到李鸝歌剛拿出本子就不緊不慢的説:“今天幾號?”我一回答,把剛才記得名字全給忘了。

快與慢作文 篇2

在生活中,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被快給佔領了,而我們也習慣了快生活,其實我們可以慢下來,享受生活。

平日裏,我無法慢慢品嚐早餐,也無法欣賞學校路上的風景。我總是匆忙地吃上幾口,又匆忙地背上書包飛奔到學校上學。

慢是什麼?

我想慢是一種悠閒的心境。週末,來到草坪上鋪開野餐墊,再掛好吊牀,我捧上一本書躺在上面,輕輕搖晃,看倦了就放下書閉上眼,感受風在身邊輕輕吹過。坐在草坪上看着小河裏的魚兒自由自在地玩耍,也會讓你的心靈安靜下來。

我最愛的是在雨中彈琴。輕輕地撥一下琴絃,古箏悠然自在的琴聲立刻與外面的雨滴聲融為一體,曲子的旋律與外面的雨聲和諧地融和在一起,我感覺彷彿在雨中漫步一樣悠閒。有時候練倦了我就會爬上窗台,坐在上面靜靜地聽雨滴落下來的聲音,看着雨一滴一滴落下來拍打在樹葉上。有時還會閉上眼睛發會兒呆,讓時間慢慢流走。

在生活中要有快也要有慢,但只有我們慢下來,才能發現生活中不一樣的美。

快與慢作文 篇3

當今社會,辦什麼事都講究個速度。出門奔高速公路,吃飯吃快餐,送信要快遞……快,就一定是最好的嗎?這點我不敢苟同。

俗話説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慢並非是差也,慢也有其誘人的地方,我們欣賞沿途的風景得慢走,品味一篇佳作得細品,吃飯要香得細嚼慢嚥……如此説來,慢,也非一無是處。

對於我們這年紀的人來説,青春是一種活力的象徵,是奔跑而並非散步的年齡。有首歌叫《加速度》,我們是翔飛於藍天的雛鷹,只有不斷飛翔,不斷博擊風雨,不斷加速才可使我們的雙翼更加豐滿,更加堅韌有力。是啊,快對我們來説更是一種企求。進入高三,我們只有不斷積累知識,不斷加速學習,才能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實力。迎風直上,站在前列,才有可能獲得勝利,慢一步,你會永遠被落下;慢一拍,你就很難跟上集體的節奏。一百一十米跨欄奧運冠軍劉翔正因他快速飛跑而使外國人驚歎。由此而言,快,確定應當為世人所親睞,所追求的了。

誠然,快是一種挑戰極限,那麼慢則是一種穩抓穩打。就拿這會來説,離考試結束也不過只剩下短短几十分鐘的時間,就我所在考場中,已經有一大部分人做完了試卷,坐在座位上無所事事,甚至有的在睡覺。相比而言,我承認他們速度比我快多了,但這樣真的是好的嗎?假如能做既快又好也就罷了,假如不能呢,與其錯誤一大堆等到後來複查,還不如做的時候細心認真呢!慢一點,你或許可以更仔細一點,避免一些無謂的失誤,那樣不也是贏得成功的方法之一嗎!有句話叫:追着鹿的人是看不見山的。記得一篇文章裏寫到一個博士生出來工作,他沒有選擇一步登天,直升高級職位,而是讓從基層慢慢做起,讓老闆一步步地發現了他的超常的能力。他也因此更加熟實業務,更加能夠了解工作,使日後的管理更加得心應手,最終穩穩地坐上副總的職位。

有人喜歡騎摩托,追求風一般的感覺;

有的人喜歡散步,嚮往安逸閒適的心境……

其實,快與慢,只在於你的選擇。生活中的事情誰也説不準,當快則快,該慢則慢。我們不可一味追求速度,卻也不可以一味地散慢拖拉!

我們應當擁有一個有快亦有慢,快慢適度的人生,那才是一個完美的人生。

快與慢作文 篇4

獵豹以快作為自己行動的法則,劉翔以快作為自己奮鬥的目標。正因此,草原才有恐怖的“閃電殺手”,東方才有了一顆閃亮奧運新星。

快使他們達到了自己的目標,證明了自己的價值。生活需要快,即需要一種快的生活節奏。

生活節奏快,才能提高自己的成功機率。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充滿挑戰與競爭的時代,曾經有人就專門把大學聯考比喻成“千軍萬馬擠獨木橋”。面對這一浪又一浪的挑戰,只有加快生活節奏。提高自己的成功機率才是穩中求勝的關鍵。

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為了加快他學英語的生活節奏,他不分晝夜,被很多人稱之為“瘋子”,他的執着和瘋狂最終使他獲得了成功。偉大的法國19世紀作家巴爾扎克,他每天工作至少14個小時以上,以一種超乎想象的狂熱生活節奏進行着他的寫作事業,最終他的創作成為19世紀文學的顛峯,他的作品也成為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生活節奏快,才更容易養成敏捷的思維。生活節奏快的人,無疑會比其他人在相同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他會永遠走在別人的前面,比別人看的高,看的遠。豐富的見聞與經驗會慢慢開發思維,人們常説“手腳越動越勤快,腦子越動越靈活”,快,無疑也是思維活躍的體現。

我國偉大的周恩來總理在印度萬隆會議上,當聽到一些國家代表公開攻擊共產主義,會議出現危急之時,立馬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會議賀滿成功。周恩來那驚人的應變能力,誰説不與他那日理萬機的快速生活節奏有關呢?繁多的事物促使周恩來加快處理問題的速度,也使他見多識廣。有了驚人的思維轉變和應對問題的能力。

生活節奏快,才能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當今社會,競爭無處不在,競爭不僅表現為實力競爭,更表現為一種時間的`競爭,速度的競爭,效率的競爭,這三點無疑與快速的生活節奏有密切的聯繫,養成快的生活節奏,可使我們相對別人贏得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機會,會留下時間讓我們去攻克別人沒有攀越的難關,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擴展我們的知識面,同時又可以讓我及時複習,達到“温故而知新”,如此一來,還真可謂是一舉三得。

讓我們養成一種快的生活節奏吧!快會讓我們效率倍增,讓我們達到一種前所未來的高度與境界

快與慢作文 篇5

快與慢是一對反義詞,它們各具特色。快,能讓我們捷足先登,先拔頭籌;慢,可以使我們明察秋毫,統籌全局。但快與慢,也有自身的不足。只有正確地把握好快與慢的節奏,才是引領美好生活的航標。

人們都説過猶不及,當我們一心想着摘取勝利的果實,而一味加快我們的速度時,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的。在城市化不斷加快的今天,什麼都提倡要快,GDP增長要快,人們的生活節奏要快,城市改造要快……但我們沒有想到的是,一味求快會讓我們的頭腦過熱,缺乏長遠的思考。古時候就有拔苗助長的故事,一心收成的農夫因為想要快點得到莊稼,而惹出了一個大笑話,最終什麼也沒得到。但當我們嘲笑農夫的無知與不切實際時,我們沒有發現,其實我們也在犯着同樣的錯誤,一心求快的豆腐渣的工程,一心只想着GDP“大躍進”而進行的城市改造,一味想着成績的功利化教育……這都是人們想要快的結果。的確,快能使我們先拔頭籌,提早品嚐成功的喜悦,但我們的成功卻是畸形的,這樣的發展是不可能持續下去的。我們可以“快”,但我們卻不可以只求快。

慢或許是大多數人不屑的,因為速度太慢會使我們與別人的差距越拉越大。但慢卻可以讓我們看得更高,望得更遠。但太慢了也是不利於社會、集體、個人的發展的。政府所承諾給人民羣眾的,一拖再拖,直至自動取消這類的事,時常發生;權利受到侵害的貧苦大眾,想請有關部門為自己討回公道,而政府的回答是回家耐心等候,這樣的慢動作怎麼可以幫助人民解決燃眉之急?你可以慢一點,考慮清楚一點,但慢並不是讓事情半途而廢,並不是你工作效率太低、不負責任的一個藉口。我們可以“慢”,但我們的慢不可以超過一個度。

把我豪快與慢的節奏,需要我們的智慧。因此,我們必須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該快時就要快,該慢時就要放慢腳步。快與慢相結合,能夠使我們事半功倍。當你發現自己一味求快而頭腦過熱時,放慢自己的腳步,或許你會發現有更好的路;當你發現自己走的太慢時,嘗試加快步伐,以適應周圍的變化。

快與慢,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兩種不同狀態,它們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快與慢相結合,會讓我們取得更大的成功。

快與慢作文 篇6

記得有一位學者曾提出一個口號:比慢。

在當今生活越來越快的時候,快餐、快遞、快車才是一種時尚,慢怎麼行?

但就是慢,讓我們體會到了生活的樂趣。

八十年代曾流行一首歌,其中有這麼一句歌詞:“馬兒啊,你慢些走呃慢些走呃,請讓我把這美麗景色看個夠。”是啊,慢些走吧,讓我們慢慢欣賞。

可是在八十年代之後,生活節奏卻越來越快了。

生活節奏快,本來是一件好事,問題在於,在我們快速發展的同時,卻並沒有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你看,天空越來越暗了,河水越來越黑了,空氣越來越臭了,樹木越來越矮,魚蝦越來越小……所有這一切,都是由於社會發展太快引起,快到我們沒有來得及關注我們生存的環境受到了什麼樣的傷害。

因此,我們可以説,慢也是一種智慧。

自古帶兵打仗,講的是“兵貴神速”,可是司馬懿卻慢慢騰騰地拖啊拖,哪怕是諸葛亮送去婦人的衣服,司馬懿也只是微笑着問諸葛亮每天吃多少飯,休息了多少時間。諸葛亮求快勝,司馬懿卻偏偏慢慢來,最後的結局誰都知道:諸葛亮累死了,司馬家的後代得了天下。

太極拳慢吧,慢悠悠的,可是好多快拳高手敗於太極拳師手下。這是張三丰幾十年武術的最高境界。

是“慢”成就了司馬懿和張三丰,慢不僅是一種智慧。慢還是一種豁達。

天下雨了,大家都在跑,只有一個人在慢慢走,別人催促他,他卻説前面一樣有雨,何必快跑。這是一種豁達。只有在看透了世事的時候,才會有這樣一種淡然。

這種豁達在蘇軾的詞中也表現得淋漓盡致。他曾在《定風波》寫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雨來了,並不急,他有一種慢的態度:“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這種慢,是一種豁達,也是對生活的一種享受。瞭解生活,熱愛生活,看到生活中的種不順和種得意,就對生活有一種慢慢享受的態度,從而變得豁達而寬厚。

慢也是一種享受。在智慧與豁達的前提下,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唐人寫詩也是夠慢的了,與現在文人動不動一天數萬字,哪一種創作更是一種享受,從神態上都可以看出,捻鬚而吟,在慢慢地品味中,去吟安一個字,他説是一種苦,這何嘗不是一種享受!當我們今天讀唐詩時,那一種欣賞與陶醉已成為中國人一出生就能夠體味到的樂趣。假如唐人像今天一樣一天幾萬字,創作速度快是快了,但會不會讓我們今天還能夠享受呢?

一本《本草綱目》二十年,一部《資治通鑑》十九年,一本《紅樓夢》十年,慢慢磨出來的東西才是精品,才是後人的一種享受。當然後人享受時也要慢慢來,假如一天就將《紅樓夢》讀完,那也就沒有樂趣了。《本草綱目》能夠滋潤中華民族上千年,而《紅樓夢》養活了成千紅學家,這都是得益於慢。

慢是一種智慧,慢是一種豁達,慢更是一種享受。對生活有透徹的理解,擁有豁達的胸懷,就可以好好地欣賞生活、享受生活了。

人生路上,請慢慢走,慢慢欣賞,看一路春暖花開。

快與慢作文 篇7

聽説松江建造了一座高鐵站,列車能直達杭州。媽媽説:“高鐵可快了,聽説只要半個小時就能到達杭州。”“是嗎?”我將信將疑,心想:“松江離杭州這麼遠,怎麼可能只有半小時?”

我們驅車來到高鐵站,耐心地等待列車的到來。

不一會兒傳來一陣巨響,一列高鐵風馳電掣般地駛來,它卧在鐵軌上,聲音震耳欲聾,像是巨型卡車駛過。我馬上捂住耳朵,向高鐵駛來的方向望去。列車很長,像一條巨龍一樣。媽媽説這就是高鐵,我心想:高鐵的速度是很快,可是聲音太響了,如果上了列車,一定不能安心休息。

但是我想錯了。上了列車就不一樣了,裏面舒適乾淨,外面的動靜一點也聽不見,就連高鐵本身開動的聲音也聽不見。我可以在高鐵裏吃東西、看書、休息,真舒服呀!我忍不住大聲讚歎:“現在的交通真發達!”

很快就到了杭州。我們來到西湖邊,欣賞西湖美景。一切就如課文中講述的一樣:西湖水平如鏡,猶如一面巨大的銀鏡。一隻只水鳥掠過湖面。看遠處的山,層層疊疊,連綿起伏。

我們來到白堤上,桃紅柳綠,百花爭豔。而蘇堤呢?便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漫步在西湖邊,我不由想起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的詩句,不禁感慨萬千,大聲讚歎道:“大自然真美啊!”

我在“快”與“慢”中穿行:飛速的列車將我載到我想去的地方,悠閒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我的生活充滿了幸福和快樂

快與慢作文 篇8

快和慢是一對反義詞,不可能結合,但是,我的家庭中就有一對夫妻,女的是快夫人,男的是慢先生,他們就是我的父母。

我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每天早晨,媽媽很早就喊我起牀,還一個勁地喊:“快點,快點,要遲到了,在慢一會兒,班主任要上門找你了。”我隨手拉開簾子,有些生氣:“媽,外面天都還矇矇亮,才幾點啊,再睡一會兒吧!”我一把奪過被子,繼續做我的美夢,媽媽不樂意了,一下子掀開被子,撓我的癢。我實在沒辦法,只好起牀了,我在衣櫥前挑來挑去,實在是選不好了。媽媽在一旁等急了,拿起一套運動服扔在牀上,還沒等我反應過來,我已經穿上了那套衣服。

我坐在餐桌前,等着媽媽的早餐,不一會兒,媽媽就端着小籠包,吐司夾蛋,五穀豆漿和南瓜餅走出廚房。我夾着吐司裏的蛋,一口一口地品嚐着,媽媽卻已經消滅了小籠包和南瓜餅,正在嚼着雞蛋,看我吃得那麼“快”,就催我“快點,吃那麼慢,去食堂裏打第二份飯,你就輪不到了。快點,吃快點!快點,不然沒得吃。”爸爸開口了:“吃那麼快,豬啊!催命一樣,你又不趕飛機不趕火車,吃的快有什麼用,消化得了?別聽她的,細嚼慢嚥,才有助於吸收。”

媽媽盯着爸爸,想説什麼,但是,看見爸爸那殺人的眼神,狠狠地咬了一大口吐司,我看見夾在中間的蛋噴出來膠狀蛋液,正噴在爸爸的豆漿裏,我看,又有一場“世界”大戰了,我又不知道該幫哪一方,趁着上學時間快到了,我趕緊溜出家門,不管家裏的餐桌上是多麼“熱鬧”!

我雖然習慣了媽媽那套快速法,也習慣了爸爸那套龜速法,可我有個疑問,他們倆是如何走一起的?

快與慢作文 篇9

快與慢

路隊訓練的時候,我們剛在操場上站完隊,女生和男生爭了起來。

男生説: “你們總是那麼嬌氣,下樓那麼慢,明天是最後一天計分了,別給咱們班拖後腿!”

我們女生覺得很委屈,説: “我們也是和你們一樣走的呀,從來沒有人掉過隊。”

我們誰也説服不了誰,找方老師評理。

方老師問清原委後,説: “你們交換一下位置,再訓練一次吧。”

我們交換位置訓練。一會兒,男生落在後面好遠。他們不作聲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方老師讓我們分別測量男生女生走過的路程。結果很快出來了,從五樓到一樓,男生走內圈,女生走外圈,女生比男生多走了31米。

方老師説:“同學們,上樓與下樓時,並排的兩隊走過的路程是不一樣的。這樣的現象還可以在運動場上看出來。在彎道上,外圈的半徑比內圈的半徑長,外圈的路程要比內圈的長。走彎道時,走在外圈的應該適當放慢腳步,走在內圈的應該加快腳步,這樣隊伍就整齊了。”

我們又訓練了幾次,隊伍果然很整齊了。

Tags:彙總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