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關於愛老敬老的作文10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46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老敬老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愛老敬老的作文10篇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1

小時候,我生活在奶奶家,隨着年齡的長大,我也經常幫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記得有一次,奶奶的手受傷了,幫奶奶貼創口貼,過了幾天,創口貼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我覺得很奇怪,奶奶的傷還沒好,為什麼不貼了呢?經過觀察後,才發現,原來是因為奶奶每次洗碗時必須把創口貼撕下,久而久之,黏性消失,就沒法貼了。

一天,我剛重新幫奶奶貼完創口貼,可中午一桌的碗還沒洗,我自告奮勇地説:“奶奶,今天的碗由我來洗,您去休息吧。”奶奶聽了,一個勁兒地説:“呵呵,我孫子好孝順!” 我先把碗一個個摞起來,小心翼翼地捧着來到廚房,輕輕地把碗放在水池裏,又堵上水口,擰開水龍頭。“譁”地一下,水流了出來。當快要接近半水池的時候,我快速關上水龍頭,隨手拿了一個碗。噢,是我中午吃飯的碗。由於擱置時間太久。殘餘的粒米緊緊地和碗粘在一起,我用抹布擦呀擦呀,可這些米粒像頑固分子一樣,怎麼擦都擦不下來。我生氣了,把吃奶的力氣都使了出來。終於,這些“頑固分子”投降了,捧着亮晶晶的碗,我好不得意!

過了一會兒,我瞅見了一個比較難對付的傢伙----中午盛肉的盤子,上面佈滿了油斑,剛才的米粒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我用抹布使勁地擦呀擦呀,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可這些油斑還是不肯乖乖就範,急的我滿頭大汗。突然,我眼睛一亮,計上心來,對,雙管齊下,讓洗潔精當我的“先鋒官”,鐵絲球當“副官”,它倆精誠合作,果然有“大俠“風範,只輕輕一擦,剛才還在我前面耀武揚威的“勁敵”,一下消失的無影無蹤了。我舉起盤子左照右照,準備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一不小心手中一滑,盤子像張了對翅膀,一下子“飛”到了池子裏,我濺的到處都是:我身上、地上、煤氣爐上......我趕緊掩飾自己的過失,生怕被奶奶發現。“唉,古人云:驕兵必敗,此話不假也!”我喃喃自語。

有了前兩次的經驗與教訓,後面的碗我只用幾分鐘就大功告成了。洗完以後,我開始顯擺起來了:“哎喲,洗碗太簡單了,奶奶,以後這活,我包了。”奶奶聽了,連連説:“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我聽了,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我嘴上雖那麼説,心裏卻有點慚愧:洗那麼幾個碗就鬥智鬥勇,脖子都僵硬了,何況做別的家務呢?奶奶天天那麼辛苦地做家務,都沒説什麼,以後,我也不能一味索取,也該想到“奉獻”了。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2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為有這樣的傳統而感到自豪和驕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尊老愛幼這一美德的極致境界,人皆樂見之,人皆勉為之。

共和國的開國元勛——陳毅元帥,即使自己做了元帥,可還是親自為體弱多病的母親洗衣洗褲,從來不要下屬去代勞。這是“老吾老”的典範,可見“尊老敬老”原不分貴賤。

子路,春秋末期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親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這也是一個“老吾老”的典範,可見尊老敬老原不分貧富。

楊德祥,一個普通的農民,照顧鄰居家的一位殘疾大爺,十幾年不離不棄。自己有病舍不得花錢看醫生,卻為殘疾大爺支付了上萬元的醫藥費;自己夏天睡在敞鋪上“喂蚊子”,卻將家裏僅有的一牀蚊帳給大爺掛上。這是許許多多“以及人之老”的典範,它説明尊老愛幼還可以不分親疏。

“幼吾幼”的典範,那就太多了。“以及人之幼”的典範,歷史上,現實中也有很多。

大家還記得當年那個最美的媽媽吳菊萍嗎?那一天,杭州白金海岸小區,兩歲女童妞妞從10層高樓墜落。這一瞬間,鄰居吳菊萍踢掉高跟鞋,伸出雙臂接住了孩子。這個發自本能的動作,挽救了妞妞的生命,卻令吳菊萍當場昏迷,左手臂多處骨折。這驚險的一幕,感動了億萬人,網友們讚譽吳菊萍為“最美媽媽”,更有人稱她是感動中國的“英雄”,可她自己卻説,只是路過那裏,做了一件應該做的事。

在我們這樣一個具有無數傳統美德的國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既是一種美德的標高,更是一種萬民的懿行。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3

敬老愛老是中華傳統的品德。從古至今,從一些名人的身上的體現了這一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正是體現了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生活上有很多事情的體現在敬老愛老,下面,我就説幾件事來體現敬老愛老的美德。説起這件事,還得把時間推到我讀四年級的時候。那時,是一個下午,我和同學走在路上,忽然,看見不遠處有一位老奶奶,一邊提着白菜一變再拿着枴杖小心翼翼的走着,突然腳一滑,摔在路上,幸虧摔在的是人行道,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我和我的同學趕緊跑過去,把老奶奶拉了起來,還用自己帶的水把那些把菜的淋乾淨。老奶奶一直跟我們道謝,我們説:“不用謝,應該的。”當時我和我的同學心裏美滋滋的,心想:“以後我們要多幫助這些老人”。

再説一件事給你們聽。時間還是在xx年級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已經放假了。有一次,我出去跑步,跑着跑着便看見一個老人拿着枴杖一邊走一邊把地下的垃圾撿起。快撿完的時候,便看見一個小女孩把剛買來的冰棍口袋隨手扔在地下。這是,有許多人的瞪着這個小女孩,而她像沒事似的一邊吃一邊唱着歌。看到這裏,我很憤怒,趕緊跑去拉着這個小女孩的手,跟他説着道理,他跑去把那個扔在地下的口袋揀進了垃圾桶。那個老爺爺説:“謝謝。”許多人用讚美的眼光看着我。我突然有了成就感、自豪感。

上面的兩件事雖然的是小事,但都是體現了我們中華兒女對老人的關心、照顧,這不正是敬老愛老的好例子嗎?我覺得,必須多和老人溝通、交流,要讓老人有一種幸福感。敬老愛老,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4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準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牀、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裏,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説:"主席敬酒,豈敢豈敢。"主席説:"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 全心全意地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用主席説:“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歷史。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必須孝敬父母,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築成了社會的生命線,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關愛。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一輩子,為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尊敬老人既是對老人的關心與照顧,又是繼承前輩們"財富"的需要。“老年人是一座活着的圖書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所以我自豪地告訴大家,敬老愛老的美德是黑夜裏的一盞燈;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一隻温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一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一句親切慰問。只有在這種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温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準則。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5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應將敬老愛老的美德發揚光大。

東漢時期,董永的父親去世了,因家境貧寒,賣身做奴僕,只求換取父親安葬的費用,他的行動被傳為人間佳話,感動了天地。這個故事帶有傳奇色彩,也反映了人們對敬老愛老的讚美與褒揚。

中國的敬老愛老傳統歷久彌新。

河南張尚昀在考入長春税務學院不久,父親去世,母親也患了病。為了母親,他不遠千里,把母親從河南背到長春,一邊打工給母親看病,一邊努力讀書。經過無數次挑燈讀書後,他終於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獲得六次獎學金。張尚昀之所以能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不放棄對母親的照顧,是因為他的思想中有敬老愛老的意識。他懂得,敬老孝老是一個人的本能,是做兒女的責任,是義不容辭的,是天經地義的。

“百善孝當頭”。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應該從現在做起,將孝老敬老的美德發揚光大。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6

説到敬老愛老,我爸爸可是我的榜樣。

也許是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過得太高興了,第二天早晨我睡到自然醒時,發現爸爸不見了,汽車也不在樓下。我問媽媽:“爸爸去哪兒了?”媽媽説:“他回山東爺爺、奶奶家了。”

“爺爺、奶奶家?過年不是剛從爺爺、奶奶家回來嗎?”我非常吃驚地説,“這才幾天呀,怎麼一個電話打來又回去了?”

媽媽説:“早上5點左右的時候,奶奶打來電話説爺爺得病了,住進了醫院。你爸爸接到電話就出發了。”

聽了媽媽説的話,我眼前出現了爸爸聽到消息後着急的樣子。爸爸總是把老人的事放在第一位,平時有事沒事就打電話給爺爺、奶奶。回爺爺、奶奶家,開車一路不停也得七八個小時,老爸真是夠辛苦的。

從那天起,我天天數着爸爸回來的日子,今天是第六天了,下午爸爸回來了。我高興極了,一進門,我就問爸爸:“爺爺怎麼樣了?”看着爸爸很開心的樣子我就知道爺爺沒事了。爸爸説:“病快好了,再輸兩天液就可以出院了。”我也長出一口氣,放下心來。

我爸爸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敬老、愛老,是我學習的榜樣。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7

前幾天,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個少年一隻手拎着幾方便袋子菜,一隻手攙扶着一位老奶奶正在過馬路。旁邊的人一看就以為是一個孝順的孫子在幫奶奶。我跟在他們後面也認為這種事本來就是人之常情,沒什麼好看的。

沒想到,等過了馬路,只聽老奶奶對少年説:“小夥子,謝謝你,把東西給我吧,我家就快到了,不用麻煩你了。”小夥子説:“奶奶,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到了這裏,我才明白,原來他們不是一家人,這個小夥子完全是出於敬老愛老的心情去幫助老奶奶的。

還有一件事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事,上個月我的祖母生病了,奶奶焦急地把曾祖母接到了我們家。奶奶每天都不厭其煩地給曾祖母熬稀飯,喂藥,洗臉、洗澡、洗衣服,做完所有的家務後,還陪着曾祖母聊天,每週還幫祖母剪指甲。我看到奶奶每天這麼辛苦,就問奶奶:“奶奶,你這樣照顧太太,不累嗎?”奶奶摸着我的頭説:“我不累,這是我們做兒女應該做的呀!”聽了奶奶的話,我想奶奶真是一個好榜樣,以後我也要象奶奶一樣孝敬長輩。

以上兩件事,雖然都是微不足道的兩件小事,但從中卻看出了人們敬老愛老的精神。古人云:百善孝為先,敬老愛老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作為祖國的接班人,一定要把這個優良傳統繼承下去。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8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愛老的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與孝心,拋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觀念,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為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做好敬老愛老工作,保證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晚年生活的安定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是每個人、每個企業、單位、全社會都應高度重視和認真擔負的責任,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的規律,就是尊重歷史。在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各個歷史階段,廣大老年人都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建立了光榮的業績。他們應該受到全社會的尊重。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老一代含辛茹苦創業奮鬥打下的基礎,每一個後來人都不能忘記老一代的功勞。我們要大力弘揚尊老敬老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維護老年人的權益,切實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保證他們同其他社會成員一起共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果,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有1。35億(其中百歲老人17800人,比195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3384人增加14416人——《天津老年時報》),這從一個方面反映出我國經濟、科技、教育、文化、衞生事業的蓬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明顯提高,同時也給家庭結構和社會生活帶來新的變化,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益於每一個家庭與全社會的安定祥和,我們應當一如既往地做好敬老愛老工作,在全社會倡導和形成充分理解和尊重老年人,熱情善心和照顧老年人的良好風尚。

國家於1996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為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和老齡活動的開展奠定了法律基礎,不論從道德層面還是遵守法律方面,我們每個公民都要為做好這項工作努力作出貢獻。要進一步重視敬老愛老、宣傳敬老愛老、以實際行動敬老愛老,堅決反對那些認為老年人“無用”、是“累贅”從而把他們棄之一旁的思想和行為,切實樹立老年人是社會和家庭的“寶”、是“財富”的認識,負起自己應有的敬老愛老的責任。

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更好地形成老少共融、代際和諧的良好氛圍,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更好地向前發展,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讓幸福生活更上一層樓。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9

尊敬老人,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尊老孝老行動中,虛虛實實人人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普普通通的事情。就是這普通的極其微小的事,卻塑造了一個人的美好形象。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會出現一些這樣的鏡頭:在乘坐公共汽車時,一位老人沒有座位,這時一個年輕的小夥子站了起來,對着個老人説:”老大爺,您坐吧。”這個老人説:“你做吧,畢竟是你的座位。”小夥子説:“您年紀大了,手腳不太靈便,還是您坐吧。”老大爺説:“謝謝!”然後坐了下來。起七年級些乘客吃驚的看着這個小夥子,隨後他們都豎起了自己的大拇指,笑的有些揶揄。

在日常生活中,敬老愛老時時刻刻就在我們身邊。當一位老人在吃力地提着重物緩慢的行走着的時候,總會有一些愛心的人幫助這位老人提重物,這些有愛心的人總會得到一定的讚賞。

在電視上,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廣告,一個小孩看見自己的母親在給外婆洗腳,洗完腳過後,母親沒有看見自己的兒子,現出着急的神情,就在這時她的兒子端來一盆水,對自己的媽媽説:“媽媽,洗腳。”這位母親撫摸着兒子,欣慰的笑了。

這個廣告畫面開始的一剎那,隨着背景那悦耳的風鈴聲,一點一滴地撼動我的心靈。“洗腳”,一件多麼平凡的事情卻發生在了一個小孩的身上,讓我們看到了這個男孩的懂事,乖巧。也讓我們明白了要讓自己的後輩學會尊敬老人,自己要起到身教的作用。

不管是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是其他的老人,我們都要從一點一滴做起,踏踏實實的去做,不要整天喊着空號,不落實到行動中。不要一味的要索取回報,才要敬老愛老。我們應該把敬老愛老作為我們的責任,一個不可推卸的責任。

“鴉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動物都知道孝敬父母,我們人類更應如此。那些老人們為我們的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我們的生活創造瞭如此美好的環境。讓我們攜手讓他們感受我們的關懷,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愛老敬老的作文 篇1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我們的身邊也發生過許許多多的敬老故事。

在許多人眼裏,也許會認為人一老,就變得特別的囉嗦;人一老就變得一無是處;人一老就是一個負擔、一個累贅。甚至因為如此,有些人因為家庭不是很富裕,還拋棄了一個將自己從小不點,一把屎一把尿地撫養成人的父母親,讓他們自生自滅!但是他們知道嗎?這麼做是對老人的不恭不敬,對父母的大逆不道。

曾經一次,我在上學的路上遇見一個白髮蒼蒼、衣衫襤褸的老人拿着破碗乞討坐在校門邊乞討,頭上的長頭髮與鬍子一綹一綹地纏粘在一起,顯得特別的可憐,可是當時我顧慮了太多:萬一他是裝出來的,目的是為了騙錢怎麼辦?可是如果是真的,我不願意給他一點施捨,又怎能眼睜睜地看着一個老人在今後的日子裏艱難地度過呢?眼看上學的時間就要來不及了,我隨意地從口袋裏拿出兩個一角錢的硬幣丟進他的碗裏,然後飛速地跑進學校裏。可是放學後,我再一個經過老人時,我又大吃一驚。原本只有幾個硬幣的碗裏多了幾張一塊、五塊的人民幣,原本以為我做得很好了,可是卻看見了一個母親牽着自己兩三歲的孩子過來放了一張十元的人民幣後,對老人和善地笑了笑,高興地“晃”回了家。又想了想,我早上的所作説為不就是老師所説的“嗟來之食”嗎?我的心裏頓時產生了一股罪惡感。

看看現在的我們,夏天一到,驕陽在屋外盡情地揮灑着炎熱的陽光,我們卻呆在涼爽的空調室中看着電視,喝着飲料,可是有多少人在這炎炎的烈日下仍然要繼續辛苦地勞作着,我們呆在空調室裏都埋怨天氣熱的話,那麼他們豈不是在油鍋裏工作嗎?一個一、二年級的國小生都懂得要尊老愛幼,我們這些比她大十歲、二十歲的人又談什麼不懂?有人能幫掃垃圾的大爺遞上一杯水,給他夏日裏的一絲清涼;有人能給乞討的老人一些零錢,讓他擁有一線生機;也有人能陪陪養老院的老人聊天、説笑,讓他們的生活不再乏味,那為什麼我們就不行呢?

同學們,請行動起來,幫幫我們身邊的孤寡老人。哪怕他們囉嗦,哪怕他已不再擁有年輕時的朝氣,但你一個小小的舉動,興許就能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呢!

Tags:愛老 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