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我知道的風俗作文高中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17W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我們的祖輩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民族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我知道的風俗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我知道的風俗作文高中

  我知道的風俗作文篇【一】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户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説,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如: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七年級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户户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着處處的説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

除了這些以外,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説吧。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我知道的風俗作文篇【二】

"風俗“,即風尚習俗。是由一定的民族千百年來約定俗成的習慣。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風俗;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風俗。入鄉隨俗説的就是去了不同的地方要遵守當地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事項也有不同的風俗,如:婚慶風俗、喪葬風俗、節日風俗.....

我在這裏談談中華民族的節日風俗。要説節日風俗,説道最多的莫過於春節了。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節日,是五十六個民族的共同節日。這個節日經過千百年來的發展,在中國形成了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其中有的一成不變,如貼對聯、包餃子、放鞭炮;有的淡化了,如過年的一些禁忌,比方説七年級不掃地、正月不洗腳;有的在發揚光大,如文藝慶祝。

下面我就談談春節禁忌的風俗。過去的春節禁忌很多,有的屬於陋習,比如上面提到的正月不洗腳,洗腳就會臭了自家下的大醬;有的很健康,如過年忌諱説不吉利的話。這有助於鞭策人們文明用語;有的雖然談不上健康與否,卻很得民心。比如説正月裏不動針線。這可把當時的'婦女們樂壞了。

我們知道,過去的婦女是非常辛苦的。她們從小不到十歲就學針線;出嫁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絕大多數時間與針線為伴;十四五歲就嫁人,接下來是孝敬公婆、侍候丈夫、養育兒女,洗衣做飯、餵豬養雞、打狗飲牛.....在這同時沒有一天離開針線的,婦女們多想告別幾天線板子呀!

終於有一天婦女的保護神問世了,他與兩個世紀前提倡女人放腳的康有為一樣偉大,和一個世紀前倡導女子天乳運動的張竟生一樣可嘉,提出了”正月動針線會傷害龍眼睛的説法“。試想中國人是多麼的敬重龍呀,況且當時的皇上又自稱是龍的化身。於是這一禁忌便順理成章了。

當然,現在早已取締了家庭的針線活了。今天在這裏提及,是為了提醒人們:正月裏禁忌針線的風俗也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組成部分。

  我知道的風俗作文篇【三】

廈門民諺有云“清明吃薄餅”,意思是清明節一家人在掃墓後要聚在一起包薄餅吃。如今,閩南多數地方還保留這樣的風俗習慣。

廈門薄餅和寒食節有關

廈門薄餅又稱春捲,全國各地的春捲做法都大同小異,但僅有閩南地區的傳統春捲不經過油炸的。

民俗專家郭坤聰告訴記者,這和古時候的寒食節有關係。寒食,顧名思義,就是不生火做飯,吃冷食。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清明節,但韓國、日本等國,至今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因此廈門人在清明節吃“寒食”(薄餅)。到了唐朝,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併,寒食禁火習俗逐漸消失。而廈門的這一道傳統小吃至今還保留了這一古老的習俗,這也是全國少見的。

薄餅做法極其考究

在廈門,多數人都吃過薄餅,知道薄餅皮薄而柔韌,吃起來軟綿醇香。記者特意請教了民俗專家範壽春,據他介紹,薄餅的做法極其考究,也很繁瑣,它必須在立春前後,各種新鮮時令蔬菜上市後才可以做成。最早的薄餅是用麥面烙制的薄餅做皮,選筍、豌豆、豆芽、粉絲、豆乾、魚、蝦仁、肉丁、海蠣、紅蘿蔔等為主料,各種葷素菜料酌量搭配煎炒燜熟後,調入適量味精即成。盛放菜料的鍋裏要經常保持一定的湯汁和熱度,吃時才有風味。

範壽春説,老廈門人卷薄餅時,一般喜歡在薄餅皮裏放點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絲,或抹一點辣醬等,卷後趁熱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預示着將使農苗興旺、六畜茁壯,有的地區還認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餅,會使人們更勤(芹)勞,生命更長久(韭),家業更興旺。

相關典故我知道的風俗作文4篇

關於薄餅還有一個流傳已久的民間傳説,宋代同安的理學名宦蔡復一在外省署理總督時勤於政務,常廢寢忘食,他有一個非常賢惠而又能幹的妻子,看着丈夫平時讀書辛苦茶飯不思沒有胃口,飯菜總是熱了再熱,很是着急,於是她用麥子磨成粉製成皮,再把各樣蔬菜各夾一些包在一起捲起來,讓丈夫可以右手執筆,左手取食,十分方便,這也就是薄餅的原形了。

Tags:高中 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