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升學畢業 > 大學聯考

大學專業介紹:建築學

欄目: 大學聯考 / 發佈於: / 人氣:1.31W

 2014年大學聯考志願填報熱門專業:建築學專業

大學專業介紹:建築學

建築學是一門以學習如何設計建築為主,同時學習相關基礎技術課程的學科。主要學習的內容是通過對一塊空白場地的分析,同時依據其建築對房間功能的要求,建築的類型(如體育館,電影院,住宅,廠房等不同類型),建築建造所用的技術及材料等,對建築物從平面,外觀立面及其內外部空間進行從無到有的設計。其中所學習的範圍小到簡單的房間佈局,大到城市數個街區的建築羣體的設計。

建築學專業,從廣義上來説,是研究建築及其環境的學科。在通常情況下,以及按其作為外來語所對應的詞語(由歐洲至日本再至中國)的本義,它更多的是指與建築設計和建造相關的藝術和技術的綜合。因此,建築學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學科。建築學所涉及的建築藝術和建築技術、以及作為實用藝術的建築藝術所包括的美學的一面和實用的一面,它們雖有明確的不同但又密切聯繫,並且其分量隨具體情況和建築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

 主要課程

 1.專業基礎課 (根據上課時間順序)

建築概論、建築美術(一.素描)、建築陰影與透視、建築構成、建築設計基礎(一)、建築製圖與表達、建築美術(二.水彩/水粉)、建築設計基礎 (二)、風景園林建築、建築材料、建築力學(一)、建築美術(三.素描強化)、計算機輔助設計(一)、專業外語閲讀、建築構造(一)、建築美術(四.馬克筆)、計算機輔助設計(二)、建築物理、公共建築設計原理、建築力學(二)、建築結構、城市規劃原理(一)、室內設計、建築設備、計算機輔助設計(三)、建築項目管理、環境心理學、地基基礎

 2.專業課

建築設計(一)、建築設計(二)、建築史(外建史部分)、建築設計(三)、建築設計(四)、建築史(中建史部分)、建築設計(五)、建築設計(六)、建築設計(七)、規劃設計、建築設計(八)、建築設計(九)、建築設計(十)

3.專業選修課

工業建築設計、智能建築概論、生態建築概論、水工建築物景觀設計、建築防災、古建築保護、建築與城市攝影、建築法規、建築師業務基礎、中外城市建設史、可持續建築、建築構造(二)

  培養目標

建築學的畢業生具備建築設計、城市設計、室內設計、市政設計等方面的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在設計部門從事各項設計工作,在房地產部門從事建築策劃與管理工作,並具有多種職業適應能力的通用型、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要求方式

1.要求:建築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建築設計、城市規劃原理、建築工程技術、環境和空間表現、繪畫藝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受到建築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項目策劃、建築設計方案和建築施工圖繪製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2.方式: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採取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並重的.方式,強調"進校不離崗"。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l.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和外語語言綜合能力;

2.掌握建築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獨立進行建築設計和用多種方式表達設計意圖的能力以及具有初步的計算機文字、圖形、數據的處理能力;

3.瞭解中外建築歷史的發展規律,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行為與建築環境的關係,與建築有關的經濟知識、社會文化習俗、法律與法規的基本知識,以及建築邊緣學科與交叉學科的相關知識;

4.初步掌握建築結構及建築設備體系與建築的安全、經濟、適用、美觀的關係的基本知識,建築構造的原理與方法,常用建築材料及新材料的性能。具有合理選用和一定的綜合應用能力,並具有一定的多工種間組織協調能力;

5.具有項目前期策劃、建築設計方案和建築施工圖繪製的能力,具有建築美學的修養。

建築學專業學習美術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培養畫家,而是為了培養學生對形體和空間的感受能力,及感受後的表達能力、眼腦手的協調能力。同時對學生的基本功進行塑造。

 加試目的

入學加試的目的主要有兩個。最主要的,是在於瞭解新生的手繪情況及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和計劃;另一目的在於檢驗新生中是否存着具有先天缺陷而導致無法順利攻讀的個例,例如色盲、厭學、無空間想象力等。加試的目的並非一定要淘汰某些新生,絕大多數高校通常是全員通過。

由於建築學是工程與藝術的結合,存在極個別的新生對繪圖和設計非常牴觸,通常這類新生可以在此加試階段主動提出轉專業申請,便可順利進入由學生自行選定的土建類其他專業,如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給水排水工程等非設計類專業(城市規劃、景觀、園林等不可)。

 加試方法

通常為靜物素描寫生,考試時間兩小時。主要注意有兩點,第一點,考試的重點在於結構素描,因此要將靜物的形體結構表現出來,對調子通常無要求;第二點則是透視關係,即:對近大遠小、近實遠虛的把握。通常不要求特別專業的繪畫素養,主要作為參考。

有些高校也可能會考察速寫等,但通常也只作為參考。

許多考生擔心沒有美術基礎而被入學後調劑到其他專業,事實上入學考試非常簡單,對學生的美術基礎要求較低。80%以上的新生從未有過美術基礎,因此在大學聯考後報名一個為期兩週左右的美術班進行結構素描練習是較好的選擇。

 院校推薦

Tags:建築學 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