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升學畢業 > 會考

會考語文文段閲讀複習之文言文虛詞篇

欄目: 會考 / 發佈於: / 人氣:5.82K

【知識導學】

會考語文文段閲讀複習之文言文虛詞篇

文言虛詞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歎詞和兼詞。常見的文言虛詞有:安、但、而、耳、乎、何、故、或、既、乃、其、且、然、若、遂、所、為、焉、也、以、已、矣、於、則、者、之等等。文言虛詞的數量雖然遠不及實詞多,但使用頻率之高,用法之靈活,語法功能之強,在漢語發展過程中變化之大,都遠遠勝過實詞。可見,掌握虛詞意義及用法十分重要。

一、分清虛實

文言虛詞大多是從實詞中借用過來,或由實詞虛化出來的,因此,許多詞既可以是實詞,也可以是虛詞。在學習時,必須注意通過具體的語言環境,去辨別某個詞在句中是實詞還是虛詞。可以説分清虛詞實詞是學好文言虛詞的第一步。如“將軍宜枉駕顧之”(《隆中對》)中的“顧”,當“探望、拜訪”講,是實詞;而“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中的“顧”,當“卻”講,是虛詞。

二、辨明用法

虛詞大都是多義的,要根據它在句子裏的作用來確定它的意義。

如“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夫”,在句首,是發語詞。而“今若是焉,悲夫”(《黔之驢》)中的“夫”,在句末,是助詞。又如“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中的“而”,是連接動詞和賓語的;而“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記》)中的'“而”,卻是表示修飾與被修飾關係的。可見,同一個虛詞,所表達的意義有時是不同的,必須結合上下文才能判斷。不同的虛詞又可以表示相同的意義,如“以三保勇而多藝”(《馮婉貞》)中的“而”和“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中的“以”字,意義相同,都是連接前後部分的連詞。又如“子何恃而往”(《為學》)中的“何”,與“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中的“胡”字意義相同。

因此,對待虛詞需要我們隨時留心,多加辨析,既注意同一個虛詞的不同作用,又注意不同虛詞的相同之處。

三、通曉古今

要了解虛詞的作用,還應該與現代漢語比較,瞭解它的變化,大致有以下五種情況:

1.有的沿用下來。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中的“且”,今作“而且”“況且”講。又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十則)中的“然後”,今天仍然作“然後”講。

2.有的消失了。如“夫戰,勇氣也”(《曹劌論戰》)中的“夫”,作發語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中的“者”,起停頓作用。現代漢語中就沒有這種用法。

3.有的意義或用法發生了變化。如“雖我之死”(《愚公移山》)中的“雖”,是“即使”的意思,表示退一步説;現在則與“但是”“可是”相照應,表示語意的轉折。又如“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的“所以”,起提出結果以究其原因的作用,而現在則用於“因為……所以”的句式,只起表明結果的作用。

4.有的改用別的詞代替。如“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中的“何”改成“什麼”;“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中的“乎”改成了“呢”;“力拔山兮氣蓋世”(《垓下之戰》)中的“兮”改成“啊”;“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中的“噫”改成了“唉”等等。

5.有的虛詞從義演上轉成別的詞。如“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中的“顧”,當“卻”講,現在就用“卻”了。又如“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中的“曾”,當“競”講,現在就用“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