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醫學 > 公衞執業醫師

兒童夏季常見病的預防及護理知識

欄目: 公衞執業醫師 / 發佈於: / 人氣:1.24W

盛夏來臨,天氣悶熱,孩子們總愛鬧點小毛病:發燒、腹瀉、皮疹、中暑、軟組織外傷等各種疾病,一旦孩子生病,家長手足無措,焦慮不安。很多家庭都備有兒童專用的小藥箱,但小藥箱裏需要自備哪些孩子常用藥,如何科學使用呢?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兒童夏季常見病的預防及護理知識,歡迎閲讀。

兒童夏季常見病的預防及護理知識

  兒童夏季常見病的預防及護理知識

有關兒童發熱方面問題:因小兒體温調節中樞不穩定,皮膚汗腺發育還不完善,體温調節功能差,所以非常容易出現發熱。發熱是一種人體防禦機制適應內外環境的代償性反應,一般來説,對人體有利的。但是,如果發熱特別高(39℃以上)持續過久,對人體健康有害。因此,小兒發熱時,家長首先應根據發熱的程度和患兒的.情況作出初步判斷及處理。

在疾病初期,如體温不超過38.5℃,且既往無高熱驚厥史,就不一定要用退熱藥,可以採取物理降温方法:如洗温水澡、退熱貼、酒精擦浴方法等措施,如果發熱超過38.5℃時採取物理降温的同時,可用退熱藥。兒童常用的退熱藥的成份有含有對乙酰氨基酚的藥物(如優卡丹)和布洛芬、小兒貝諾酯維B1、複方小兒退熱栓,具體劑量請仔細閲讀説明書,而許多清熱解毒類中藥也有一定退熱作用。幼兒一般選用滴劑、混懸液或退熱栓、沖劑,較大兒童可以選擇片劑。

另外,發熱期間要讓孩子好好休息,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飲食宜清淡;病兒的衣服不宜穿得過多,被子不要蓋太厚,更禁忌“捂汗”,以免影響散熱,使體温升得更高。

此外,依據醫囑服藥,觀察患兒體温的變化,每隔2~4小時量一次體温。另外,注意預防高熱驚厥,一般是6個月至6歲以下的孩子容易出現,多發生於高熱驟起之時,多表現為兩眼上翻或斜視、凝視、四肢強直並抽動,面部肌肉也會不時抽動,可伴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等。家長應急時可掐水溝穴(人中),使其頭偏向一側,鬆解孩子的衣釦、腰帶,隨時擦掉孩子的嘔吐物,以防窒息。同時,用微温的水擦洗孩子全身降温。家中若備有小兒退熱栓,可即取出一枚放入患兒肛門,立即送醫院治療。送孩子去醫院的途中,還需時時注意保持孩子呼吸道通暢,以防嘔吐物的嗆入以及咬破舌頭血液誤吸窒息。

有關兒童夏季腹瀉:患兒夏季易常患胃腸疾病主要有:急性胃腸功能紊亂、急性胃腸炎、輪狀病毒性腸炎、細菌性痢疾等疾病。臨牀以嘔吐、腹痛、腹瀉為特徵。家庭應對措施:1)若單純由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調整飲食並服用促進消化藥物;2)口服微生態製劑調節腸道正常菌羣3)服用胃腸道粘膜保護劑;4)若孩子因胃腸道疾病嘔吐劇烈可以口服止吐藥或促進胃動力藥物;5)若明確是由細菌性感染所致,可選用抗菌藥物並在醫生指導下使用;。6)若孩子嘔吐、腹瀉失水過多,常導致脱水和電解質紊亂,要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嚴重脱水或有休克時,應及時送醫院急救。

有關兒童夏季皮疹: 其中以痱子和蟲咬性皮炎較多見。1 、痱子:本病重在預防,注意室內通風,勿在烈日下長時間滯留玩耍,避免包裹過厚衣被和太嚴實,內衣汗濕及時換,出汗過多及時洗,勤洗温水澡,忌用鹼性肥皂。

2、夏季蚊蟲較多,兒童容易患蟲咬傷性皮炎。表現為局部皮膚紅斑、丘疹、風團等症狀,嚴重的可出現水皰或大皰,在蜇咬部位可見到瘀點或水皰。要預防此類皮膚病,1)、經常洗澡;2)、要勤換衣服及牀單,涼蓆、被褥等貼身物品要經常清洗曝曬。以上兩條是説,儘量避免因身上“有味”招惹蟲子叮咬;3)、居室內要保持空氣流通、環境整潔,避免潮濕。4)、外出旅遊最好穿上長褲,以防下肢被蟲咬傷。

如果不慎被蚊蟲叮咬,應避免搔抓,因這樣會引起繼發感染或局部淋巴結腫大。較輕者可用一些藥物外擦即可,瘙癢嚴重者可內服抗組織胺藥物,部分蟲子的毒素可以導致嚴重過敏反應,有一些攜帶特殊病原體(如:蜱蟲),因此,病情嚴重者應到專科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有關兒童夏季防暑:中暑是夏季小兒常見的病症,臨牀以頭昏乏力,口渴胸悶,面色蒼白,手足發涼,猝然暈倒,或以高熱抽搐為特徵。本病應以預防為主,勿讓兒童在烈日下長時間滯留玩耍,並應注意補充水分。

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應多吃時令蔬菜水果。發病時,應把患兒移到陰涼通風之處,解開衣釦,平卧休息,意識清醒的病人,能飲水者,可給予含鹽的清涼飲料,可飲服綠豆湯等解暑。重症中暑病人、高熱抽搐者,立即撥打120,應急送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