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校园

教师九堂必修课读后感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7.6K

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人生的影响而言,家庭教育远比学校教育更重要。而真正良好的学校教育,也一定会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

教师九堂必修课读后感

帕夫雷什中学家长学校在学生入校两年前就开始了。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的入学报名从母亲怀孕时就要去学校登记,然后接受学校的审核和早起跟踪关注,错过了0-7岁这72个月的早期教育,一生无法弥补。

中国教育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的落后,更重要的是母亲教育的落后。人接受的教育有三种,家庭、社会、学校,前两种教育往往和学校教育背道而驰。当代中学生学习两大障碍:一是动力不足;二是缺乏兴趣。改变这些需要提升教师的职业修炼,即要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增强合理的家校沟通能力和合作的艺术。

一、聆听先哲

1、“学校即社会”是杜威先生实用主义思想体系之中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杜威强调,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必须连接起来,而两者之间应当自由地互相影响,让学生在学校中进行学习与在校外所得到的教育同步起来,使儿童在学校的活动能延续他们在校外,特别是家庭中所熟悉的生活。

杜威指出:“学校生活……应当从家庭生活里逐渐发展出来。”在他看来学校应该使儿童能把在校外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带到学校中并加以利用,同时使儿童能把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又带回去并应用到日常生活,是学校成为一个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的有机整体。为了使儿童入学后能在各个方面有一个协调发展,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必须统一起来,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必须互相补充。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对人的世界的认识,是从父母开始的。他首先认识的是妈妈怎样跟自己说话,爸爸怎样对待妈妈,由此而生成了他关于善和恶的最初概念和理解。”“家庭──是一个人应该学习做好事的起源地,家庭每日每时都在和学校集体的精神生活相接触,学校不能没有家庭的配合,学校里集体主义道德文明在许多方面,就是开在家庭里的许多花朵的果实。”

帕夫雷什中学家校合作方式:

㈠、亲子共读

为了帮助和指导孩子阅读,为了满足和发展孩子的求知欲,父母应多读一些好书,多思考一些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家长的教育修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书籍在他的生活里占有何种地位,如果家长热爱和尊重书籍,儿童就会热爱他们。”苏霍姆林斯基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跟踪记录1200余名学生,在品行和精神方面的发展情况,在分析了这些学生成长个案材料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凡是道德修养好的,有自主精神的优秀毕业生,都是在对书籍抱着深刻尊重的家庭里长大的。

我们应当告诉家长,让学生充分阅读,不仅是进行智育,而且也是进行德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优秀作品应当由父母阅读后再交到孩子手里。

㈡、伦理教育

应当教育孩子“怎样培养关心别人的品质。”“怎样打下尊敬长辈的根子。”“怎样培养孩子爱美憎恶的态度。”“如何对家庭和长辈尽自己的义务。”“父亲节、母亲节、老人节、教师节”等节日的教育。

㈢、健康关怀

除学校对孩子的健康检查与教育外,应向家长提出有关饮食制度和体育锻炼等反方面的建议。

㈣、劳动教育

学校应当知道家长,学生应当在家里做哪些家务劳动,并培养孩子创造性的劳动,应当让孩有热爱劳动,崇拜劳动的思想,让孩子在劳动中体会到快乐,在劳动中学习并体会到关心体贴别人。在劳动中形成高尚的思想,并用这种高尚的思想和动机去激励这种劳动。

二、好家长是教师的教师

理解和宽容是一名教师的`基本素质,对一些不通人情的家长,只能用真情和素养去感化他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不同的钥匙开启家长心灵之窗,用真情去倾听、理解和启迪,我们应该用真情去架起教师、学生、家长情感的桥梁。

怀着一份爱心便有了一份宽容气度,家校沟通和家长交往的过程,也是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成长成熟的过程,多原谅多得福,把量放大,福也大。

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学生,在与家长沟通时往往会惊喜地发现,许多优秀的父母,往往是我们教师学习的榜样。

江西峡江中学校长胡金根就是这样一位家长,他在家教著作《父亲的天空》里诠释了如何做一个好家长,如何做一个好父亲,如何进行早期教育等。

第一、 自然教育法。

第二、 鼓励自信。

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父母来说,在孩子15岁以前要做的唯一的事就是鼓励。

父母都是最优秀的教师,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方法,孩子第100次摔倒了,做父母的都坚信他第101次能站起来,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关键是让他找到天才的感觉,让孩子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教育的任务就完成一半了。这种好父母好孩子的全部秘诀就在于欣赏、鼓励、坚信!赏识孩子是充满人情味、充满生命力的最好的教育方法。

优秀父母的标志是:在他的眼中,孩子身上没缺点,如果父母看自己孩子只看到缺点,看不到优点,他们每天最热衷最乐此不疲的事是纠正孩子的缺点,那么他们的孩子长大后身上最多的将是缺点。亲爱的老师们博友们认真思考体会一下。

三、最重要的是帮助家长

家校合作学校和教师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家长,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讲究教育方法,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和谐一致,这样才能有理想的效果。

目前家庭教育中有三点误区或共性问题,也是教育热点问题。

1、 方法简单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许多家长的期望,但由于知识、素养或个性的局限,教育犯非法简单老化,偏执不当,极易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或对抗情绪。

思维的批判性、强烈的独立意思,是国中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要多理解孩子还要多沟通,要为孩子创造宽松的环境,不要以教育者的姿态出现,遇到不赞成的观点时,也不要马上表态,关键不是判断观点的对错,而主要在于倾听和疏通。

家长应当与孩子有一定的共同时间,一起学习交流,甚至于玩耍。做父母的也要终身学习,要与自己的孩子共同成长,既做教育者也做学习者。

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告诉家长,为了孩子,做父母的一定要努力学习,更新观念(尤其重要),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家长应当学习在生活中多一些鼓励与欣赏,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就精神生活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其基础就是赏识孩子,没有赏识便没有教育。

2、 分数至上

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是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是急需解决的在家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本质上说,教育一定是创造人生幸福的事业,首要的目的是学会做人,人生是否幸福最重要的是人品而不是分数,和美国的基础教育比他们打的“基幢实做人的底线,美国人讲究做人的道德底线,从小培养这种观念,这种基础的核心内容是自信、诚实、公正、包容以及独立意识。美国教育关注的是让中国小生从小就学会美国文化的这种核心价值,而不是为核心价值服务的知识,孩子的成绩差些,不应该恐惧,而品行不端才是真正的可怕。

3、 患有“目的颤抖症”的家长

心理学把带着强力功力指向做事又往往事倍功半的现象称为“目的颤抖”。

我们家长和教师要联合起来:保卫童年,还孩子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让童年生活丰富多彩一些,让童年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最宝贵的财富。现在的学校教育以分数为中心,孩子的学习压力普遍太大,这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危害极大,应试教育摧残着学生和老师,也扭曲了家长的爱心,当今社会大人看大人的世界用“成功”做标准;大人看小孩的世界用“成绩”

做标准。大人的压力是业绩 ;孩子的压力是成绩。一首童谣道出孩子们苦难的心声:“一辈子活在树上也不错;一辈子活在坑里也不错;一辈子活在水里也不错 ;在哪里都比一辈子只能活在父母的过高期望里好。”

作为家长一定要改变严重的虚荣心和偏执心态,一定要为孩子创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自由和谐的家庭成长空间。

我们一定要建议家长,千万不要把眼睛死死盯在分数上面了,让孩子学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参加一些他乐于参加的活动,让孩子的身心和素养有一个全面和谐的发展,非常有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父母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承认和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家校沟通合作是双赢的好事。在给家长带来帮助,有利于家长提高素质和改进家教方法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开展工作,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顺利达成。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家长怎样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