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愛好

中醫藥基礎知識

欄目: 愛好 / 釋出於: / 人氣:2.19W
  中醫藥有數千年曆史,是人們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逐步積累起來的,可以說有人的存在就會有疾病,就有醫藥知識。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相關中醫藥基礎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中醫基礎理論知識  一、中醫學的基本特點:包括整體觀念,辯證論治,恆動觀念。
  (一)整體觀念
  人是一個有機整體,與外界環境息息相關,這種內處環境的統一性,機體自身的整體性,稱整體觀念。
  1、 人是有機整體
  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配合六腑,通過經絡,“內聯臟腑,外絡肢節”,構成的有機整體。
  ①髒行氣於腑,腑輸精於髒,相互為用。髒與髒互相聯絡。心者,君主之官;肺者,相傅之官;肝者,將軍之官;脾胃者,倉廩之官;腎者,作強之官等。
  ②五臟與腑、形體組織、五官、榮華等相聯絡。
  心與小腸相表裡,主脈,開竅於舌,其華在面;肺:大腸,皮,鼻,皮;肝:膽,筋,目,爪;脾:胃,肉,口,脣;腎:膀胱,骨,前後二陰,發。這對臨床診斷疾病提供較大的幫助,司外揣內。
  ③功能活動的聯絡性。一方面要各臟腑組織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靠臟腑組織的協調製約。
  2、 人與外界環境的統一性
  ①人與自然相和諧。一方面有機體來自自然,大自然提供了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另一方面自然的邪氣又不斷侵襲人,帶來疾病。機體抗邪,形成正邪分爭局面。一年四季氣候變化給予人類諸多恩惠,也給人類帶來災難,人不能只求大自然給予,也要保護大自然。
  ②人與社會的統一。首先是社會進步,給人們帶來幸福,也造成環境破壞。第二是社會動與亂,影響人們健康;第三是社會地位的變更給健康帶來的影響。
  (二)辯證論治
  辯證是將望、聞、問、切所收集的疾病的有關症狀和體徵及相關病情資料,加以綜合歸納,整理分析,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侯。
  證侯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
  論治是根據辯證的結果,選擇和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
  辯證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治療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辨證論治,既不是對症施治,也不是某病用某藥的辨病施治,辨證是對疾病作出具體深入的分析,論治是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二、陰陽五行學說
  陰陽五行,是古代哲學思想的積澱,用傳統而古樸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哲理和辯證法思想。
  (一) 陰陽學說
  1、概念:陰陽是自然界相互關聯的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
  它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既代表相對立的兩個事物,又可代表同一事物內部所存在的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不侷限某一特定事物。
  2、陰陽的屬性。最初劃分陰陽的準則是向日和背日。
  一般說來:
  凡活動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興奮的、亢進的、功能的--------屬陽。
  靜止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衰減的、物質的--------屬陰。
  3、 陰陽的基本內容。
  包括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互相轉化。
  4、 在醫學中的應用。
  ① 說明人體組織結構。
  上部,體表,背部,六腑,氣——陽
  下部,體內,腹部,五臟,血——陰
  ② 說明生理功能
  陰陽的平衡協調,維持著正常的生命活動,具體表現在物質與功能的消長平衡。物質是功能的基礎,功能是物質的表現。生理活動消耗了物質與能量,又有助於物質的攝入和能量貯存。這種陰陽彼此不斷的消長過程維持著動態平衡。
  ③ 說明病理變化
  疾病的發生就是陰陽失去動態平衡產生偏盛偏衰的結果。陰勝則寒,陽勝則熱,陽虛則寒,陰虛則熱。
  ④ 診斷上的應用
  臨床疾病雖然錯綜複雜,但可以概括成陰證,陽證兩大類。
  陽證——表證,實證,熱證,(急性的,進行性的,亢進的)
  陰證——裡證,虛證,寒證,(慢性的,退行性的,衰退的)
  ⑤ 治療上的應用
  1)損有餘,補不足,恢復陰陽的相對平衡是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陽勝則熱——清熱,陰勝則寒——祛寒
  陰虛則熱——滋陰,陽虛則寒——溫陽
  2)歸納藥性
  四氣:溫熱——陽,寒涼——陰
  五味:辛甘——陽,酸苦鹹——陰
  特性:升浮——陽,沉降——陰
  (二) 五行學說
  五行是指自然界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
  它用“比類取象”的方法,將自然的事物作廣泛的聯絡,根據其不同性質、作用、形態,分別歸屬五行之中。藉以說明人體的臟腑組織、生理、病理以及與外界環境的相互關係。
  1、 五行的屬性歸類
  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
自然界五行人體
五味五色五化五方五氣
五臟六腑五官
情志五液五聲
小腸
長夏
西大腸皮毛
膀胱
  2、 五行的相生相剋
  ①相生:依次遞相資生、助長和促進關係。
  木→火→土→金→水→木
  ②相剋:有序的間相剋制,制約關係。
  木→土→水→火→金→木
  正確運用五行學說的“比類取象”,可以幫助臨床診斷、解釋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指導治療,制訂具體的治療法則
  三、經絡學說
  經絡是經脈與絡脈的總稱。是人體執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通上下的通路。
  共有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這是主要部分,另外還有十二經別,十五別絡,浮絡,孫絡,這是次要部分。
  腧穴是臟腑經絡氣血輸注於體表部位,是鍼灸治療疾病的刺激點。
  除此以外還有經外奇穴,阿是穴。這些穴位不在經穴之列。
  十二正經走向:
  手三陰經從胸走手,(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
  上肢
  手三陽經從手走頭,(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太陽在後)
  足三陽經從頭走足,(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太陽在後)
  下肢
  足三陰經從足走胸(腹)(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
  四、臟腑學說
  臟腑學說大致包括五臟、六腑、奇恆之腑的生理、病理;氣血津液的生理病理及與臟腑組織的關係,著重討論五臟六腑。
  五臟:心、肝、脾、肺、腎
  六腑: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
  髒與腑構成表裡關係,髒行氣於腑,腑輸精於髒,髒屬陰,腑屬陽。
  (一) 心與小腸
  心的功能:主血脈,主神志,開竅於舌,其華在面,與小腸相表裡。
  1、主血脈:指心具有推動血液在脈管內執行,以營養全身的功能。
  2、主神志:神志指人的精神、思維、意識活動,即大腦對客觀外界事物的反映。
  3、開竅於舌:舌的色澤變化可以反映心主血脈的功能,心的病變也可從舌上反映出來,“舌為心之苗”。
  4、其華在面:心的功能及氣血變化可以從面部色澤有所反映。
  小腸的功能是泌別清濁,主化物。就是對胃下傳的飲食物消化吸收,分成清和濁兩部分。
  (二) 肝與膽
  肝的功能:主疏洩,主藏血,主筋其華在爪,開竅於目,與膽相表裡。
  1、主疏洩:包括調暢氣機,調節情志,促進消化,調理衝任等。
  2、主藏血:具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以及防止出血的功能。根據人體不同生理狀態改變血流量。
  3、主筋,其華在爪:全身筋膜和爪甲,有賴肝血滋養,才能強健有力,運動自如、堅韌。“爪為筋之餘”。
  4、開竅於目。肝的病變易從目上反映出來;目能視物有賴肝氣疏洩和肝血濡養。
  膽的功能:①貯存和排洩膽汁,“膽為中精之腑”。
  ②主決斷。指控制自己意識和動作,判斷準確。
  (三)脾與胃
  脾的功能:主運化,主統血,主肌肉四肢,開竅於口,其華在脣。
  1、主運化:脾具有將飲食水谷化為精微並轉輸至全身以營養臟腑組織的功能。
  2、主統血:脾能統攝血液在經脈中執行,防止逸出脈外的功能。
  3、主肌肉四肢:肌肉四肢依靠脾運化的水谷精微來營養,才能肌肉發達,四肢輕靈。
  4、開竅於口:脾主運化功能正常,口味香甜,食慾好。“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
  5、其華在脣: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口脣的色澤變化可以反映全身氣血的盈虧。
  胃的功能
  1、主受納,腐熟水谷。胃接受飲食水谷,並進行消化後,下傳小腸,故胃稱為“水穀之海”。脾胃對飲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稱為“胃氣”。“人以胃氣為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2、主降。胃氣主降,保證飲食水谷不斷下傳和消化吸收。降指的是降濁。
  脾胃對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很重要,故稱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降濁,脾升清,共同完成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
  (四)肺與大腸
  肺在臟腑位置最高,稱“華蓋”。與大氣相通,易受邪,毫毛必咳,又稱“嬌髒”。
  肺的功能: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外合皮毛,開竅於鼻,與大腸相表裡。
  1、主氣,司呼吸:肺主管人體呼吸運動,為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場所。
  2、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肺吸入自界清氣,通過肺的呼吸運動,將體內濁氣排出體外,並肅清呼吸道異物。對體內水液輸布、執行和排洩起疏通調節作用。
  3、外合皮毛:皮毛依賴肺宣發的衛氣和津液溫養和潤澤,才能發揮抵禦外邪的功能。
  4、開竅於鼻:鼻的嗅覺與喉部的發音,有賴肺氣的作用才能正常。
  大腸的'功能:主傳化糟粕。
  (五)腎與膀胱
  腎的生理功能:藏精,主生殖與生長髮育;主水;主納氣;主骨,生髓;其華在發,開竅於耳;與膀胱相表裡。
  1.藏精,主生殖與生長髮育: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機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人始生,先成精”。人的生、長、壯、老,已與腎精密切相關,齒、發、骨是觀察腎精盛衰的標誌。
  2.主水:指主持調節人體的水液代謝。將濁中之清復歸心肺,濁中之濁下流膀胱,排出體外。
  3.主納氣:指腎能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而調節呼吸,保持呼吸均勻和有一定深度。腎氣虧虛則呼多吸少。
  4.主骨、生髓:腎精資生骨髓,並養骨,能促進骨骼的生長和修復。“齒為骨之餘”。牙齒好壞、堅損反映腎精盈虧。
  5.其華在發:腎藏精,精化血,血養髮。發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槁反映腎精的虛實。“發為血之餘”。
  6、開竅於耳:耳的聽覺功能,依賴腎中精氣充養才正常。
  膀胱的功能:貯藏和排洩尿液。
  臟腑學說是中醫理論體系的核心,“業醫不知臟腑,其病莫辯,用藥無方”。人體是有機整體,五臟六腑互相依賴而發揮正常的生理活動。“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四診八綱  一、四診
  包括望、聞、問、切四法,簡稱 “四診”。
  中醫診病的基本原理為“司外揣內”“見微知著”,“以常衡變”。原則為“整體審察”,“四診合參”,“病證結合”。
  (一)望診
  望診是醫生用視覺觀察病人神、色、形、態、區域性表現,舌象、分泌物和排洩物的異常變化,診察病情的方法。
  1、望色
  包括面色和膚色,以望面色為主。
  常色:我國健康人的面色為紅黃隱隱,明潤光澤。
  病色:總體以明潤光澤而含蓄為善色,晦暗枯槁而顯露為惡色。
  青色:主寒證,痛證,驚風,瘀血。
  五 赤色:主熱。
  色 黃色:主溼,主虛,黃疸。
  診 白色:主虛,寒,失血。
  黑色:主腎虛,水飲,寒證,瘀血。
  望色以望面色為主,結合望膚色、目、爪甲等,要與臨床表現等綜合分析,切不可以一概全。
  2、望舌
  望舌又稱舌診,是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以觀察舌色,舌態,及舌苔為主。
  1)舌色
  ①淡紅舌:可以是正常舌象,亦主外感病初起,病情輕淺。
  ②淡白舌:氣血虛,或陽虛。
  ③紅絳舌:主熱證,色愈紅,熱愈深,絳舌熱更深。
  ④青紫舌:潤滑主虛寒,乾燥主熱盛,腫脹主中毒。
  2)舌態
  ①強硬:主熱入心包或風痰阻絡。
  ②歪斜:主肝風挾痰,瘀阻經絡。
  ③痿軟:主陰傷,或氣血虛。
  3)舌苔
  正常舌苔是胃氣、津液上潮於舌面而成。可以診斷病邪的深淺、疾病的輕重及發展變化。
  ①白苔:主表證,寒證。苔薄白,正常舌苔,或感邪在表,尚未入裡。
  ②黃苔:主裡證,熱證。苔黃膩,主溼熱。
  ③灰黑苔:主裡證。灰黑而幹,熱盛;灰黑而潤,寒盛。
  ④苔質
  厚薄:舌苔由厚變薄,病減輕;由薄變厚,病加重。
  潤燥:舌潤,津未傷;舌燥,津已傷。
  苔膩:主溼濁,痰飲,食積。
  剝脫:剝脫不全,胃氣受損;完全剝脫,呈“鏡面舌”,主胃氣大傷。
  (二)聞診
  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個方面。
  1、聽聲音:包括語言氣息高低、強弱、清濁、緩急,以及呃逆、哮喘等異常變化,可以幫助診斷。
  2、嗅氣味:包括口氣、分泌物,排洩物的異常氣味。
  (三)問診
  1、問一般情況: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婚姻、民族、籍貫、住址等。
  2、現病史:起病情況,病情的發展與演變,主要症狀特點,診治經過。
  既從發病到本次就診時,疾病發生、發展及其變化的全過程及診治經過。
  3、既往史:過去的一般健康狀況,傳染病史及預防接種史,其他疾病(如地方病,疫區等)。
  4、個人生活史:生活狀況【出生地、曾到地區(是否有地方病或傳染病流行)居住時間】,生活習慣(菸酒、職業工種、勞動條件、毒物接觸),婚姻生育史,婦女應注意月經史。
  5、家族史:病人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健康狀康,有無遺傳疾病(血友病),以及可能與遺傳有關的疾病(糖尿病、精神病、癌症),家族有無類似病人,或死因,死亡年齡。
  十問歌,P290頁。“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人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四)切診
  包括切脈和按診兩部分。
  脈診是醫生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腹觸按病人腕部橈動脈,通過對脈象的辨別,以瞭解病情的診斷方法。
  目前普遍用的是寸口診法。
  寸口分屬臟腑
  寸 關 尺
  左手 心(小腸) 肝(膽) 腎(膀胱)
  右手 肺(大腸) 脾(胃) 腎(命火)
  三部九部:指寸口切脈處分寸關尺三部,每部有浮中沉三侯,三部共九侯,稱三部九侯。
  正常脈象:三部有脈,不浮不沉,不快不慢(成人一息四至),節律均勻,和緩有力。
  注意:平臂布指,調息切脈,運用不同指力體察脈象,侯五十動(1分鐘以上)。
  六綱脈為浮脈、沉脈、數脈、遲脈、虛脈、實脈。
  二、八綱辯證
  入綱是指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類辯證綱領。
  八綱辯證是各種辯證的綱領,概括性高,綱領性強,提綱挈領。
  表裡辨病變部位,寒熱辨疾病性質,虛實辨邪正盛衰,陰陽辨疾病屬性。
  表裡
  (一)表證
  表證是外邪侵犯肌表的初期階段,病位在表、病勢較輕淺者。
  特點: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淺。
  主要症狀:惡寒,發熱,苔薄白,脈浮。
  表證型別較多,有風寒表證,風熱表證,風燥表證,暑溼表證等,臨床選方用藥有較大區別。
  (二)裡證
  裡證是邪氣深入臟腑,氣血、骨髓等所表現的一類病變。其範圍廣,形式多樣,很難概括其表現。一般無表證,脈不浮,舌象有變化多為裡證。
  裡證形成:
  1、外邪不解內傳八里,侵犯臟腑。
  2、外邪直接侵犯臟腑。
  3、七情內傷,飲食勞倦等,直接損傷臟腑,使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逆亂所致。
  寒熱
  寒熱是辨疾病性質的兩個綱領,實際是辨陰陽的盛衰,“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陽虛則寒,陰虛則熱”。概括說明了寒熱證的病理機制。
  (一)寒證
  寒證是感受寒邪,或機體陽氣虛衰所致的一類病變。
  病變特點:呈病理性機能減退,以“冷”、“涼”為主要表現。
  臨床表現:冷(惡寒、肢冷、喜溫、踡臥)
  白(面蒼白,舌苔白,尿清長)
  痛(身體、四肢、關節疼痛)
  稀(咳痰清稀,大便稀薄)
  潤(口不渴,舌苔潤)
  寒證分實寒證和虛寒證兩大類,臨床治療用藥區別較大。
  (二)熱證
  熱證是感受熱邪,或陰虛陽亢所表現的一類病變。
  病變特點:呈病理性機能活動亢進,以“火”、“熱”為主要表現。
  臨床表現:熱(發熱、惡熱、手足熱)
  亂(煩躁不安,神昏譫語)
  紅(面紅,目赤,舌紅或絳)
  黃(苔黃,尿黃)
  幹(口乾、咽燥,便祕(幹)
  熱證分實熱和虛熱兩大類,臨床治療用藥區別較大。
  虛實
  虛實是辨正氣強弱和邪氣盛衰的兩個綱領。虛是指正氣虛,實是指邪氣實。故虛證是正氣不足所表現的證侯,實證是邪氣過盛所表現的證侯。
  (一)虛證
  虛證是人體正氣虛弱,邪氣不盛所表現出一類病變。
  病變特點:不足,鬆馳,衰退,病程較長,以“虧虛”為主。
  臨床表現:由於氣血陰陽虛損程度不同,故臨床分為氣虛證、血虛證、陰虛證、陽虛證四類。
  虛證臨床證侯複雜,表現不一,治療用藥區別很大。
  (二)實證
  實證是人體感受實邪,或體內病理產物堆積所表現的一類病變。
  病變特點:有餘,結實,亢盛。邪氣亢盛,正氣未衰,
  實證由於實邪的性質和所在部位不同,表現極不一致。
  實證形成的原因
  1、外邪入侵。如六淫侵襲,鬱閉經絡,內結臟腑。
  2、臟腑功能失調,痰飲,水溼,瘀血等病理產物停留體內。
  實證臨床證候複雜,治療用藥應區別對待。
  陰陽
  陰陽是概括病證類別的綱領,又是八綱辯證的總綱,以統括其餘六綱。
  陰陽也具體概括體內臟腑組織某些病理變化及證候。如陰虛,陽虛、亡陰、亡陽等。
  (一)陽證
  陽證是邪熱內壅,或陽氣亢盛所表現的一類證候。
  病變特點:屬熱,屬實,機體反應呈亢盛表現。
  臨床表現:陽證實際指實熱證。
  (二)陰證
  陰證是體內陽氣虛衰,或陰寒凝滯所表現的一類證候。
  病變特點:屬寒,屬虛,機體反應呈衰減表現。
  臨床表現:陰證實際指虛寒證。
  八綱之間的相互關係:
  臨床疾病的反映往往不是單純的,典型的,而是錯綜複雜的,表裡、寒熱、虛實證候常交織一起混同出現。因此既要辨明八綱各自不同的證候,又要注意八綱證候間的相互聯絡。
  第三節中藥基礎知識
  中藥是我國傳統藥物的總稱,由於其來源以植物為多,使用較普遍,古代相沿稱之為“本草”。既“諸藥以草為本”,“諸藥草類最多”。
  道地藥材:產於一定的地方,品質優良,相對療效顯著的藥材。
  中藥的效能,是指中藥的性質和作用。包括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有毒無毒等方面。以性、味佔核心地位。
  一、四氣
  四氣又稱四性,指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
  寒與涼,熱與溫藥性類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寒涼藥物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的功能,治療陽證、熱證。
  溫熱藥物具有溫裡、散寒、助陽、益氣的功能,治療陰證、寒證。
  另有平性,為微涼、微熱,但仍屬四氣範圍。
  二、五味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鹹五種不同的藥味,尚有淡、澀等味,實際不止五味,但習慣乃稱五味。
  1、辛味:能行,能散
  行氣:氣滯證(香附、禾香)
  發散:表證,發汗解表,宣肺達邪(麻黃、蘇葉)
  行血:血瘀證(桃仁、紅花)
  2、甘味:能補,能和,能緩
  補益:虛證(人蔘、大棗)
  緩急:拘急疼痛(白芍)
  調和藥性:甘草
  3、 酸味:能收、能澀
  收斂固澀:滑脫不禁,久咳不止(五味子,金櫻子,烏梅)
  4、 苦味:能洩、能燥、能堅
  清洩——火熱炎上(枙子)
  能洩 降洩——肺氣上逆(杏仁)
  通洩——大便祕結(大黃)
  苦溫燥溼——寒溼證(芲術)
  燥溼、溼證
  清熱燥溼——溼熱證(黃連)
  堅陰:陰虛火旺證(黃柏瀉腎火,堅腎陰)
  5、 鹹味:能下,能軟
  瀉下:便祕(芒硝)
  軟堅散結:瘰癧、痰核、痞塊(昆布、海澡)
  6、淡:能滲、能利
  利水滲溼:水溼停聚,小便不利(茯苓、薏苡仁)
  一般來說,性味相同,作用相近,性味不同,作用有異。也有特殊情況。
  三、用藥禁忌
  禁忌指藥物作用具有對人體不利的方面。應該慎用,忌用或禁用。
  1、配伍禁忌
  目前醫藥界公認的是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芨、白蘝;藜蘆反人蔘、沙蔘、丹蔘、細辛、芍藥。
  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牙硝畏三稜;川烏、草烏畏犀角;人蔘畏五靈脂;官桂畏石脂;丁香畏鬱金。
  2、證候禁忌
  忌病情與藥性不相符合的藥物。如麻黃用風寒表實證,而表虛自汗,陰虛盜汗則忌。一般藥物均有證候用藥禁忌。
  3、妊娠用藥禁忌
  婦女妊娠期間,某些有損胎元或導致墮胎的藥物應禁忌。一般為慎用和禁用兩大類。
  禁用:毒性較強,藥性猛烈的藥物。如巴豆、大戟、水蛭、斑蝥等。
  慎用:通經祛瘀、行氣破滯、辛熱滑利的藥物。紅花、牛膝、大黃、附子、肉桂、木通、冬葵子等。
  4、服藥飲食禁忌
  服藥期間,忌食用某些對藥物療效有影響或有礙病情的食物。俗稱“忌口”。
  一般忌食生冷、油膩、腥羶、有刺激性食物。
  古代文獻有甘草、黃連、烏梅忌豬肉;鱉甲忌莧菜;何首烏忌蔥、蒜、蘿蔔;茯苓忌醋;使君子忌茶;薄荷忌蟹肉等。可作參考。
  四、給藥途徑
  一般有口服,注射,外用,根據病情選用。
  五、煎煮方法
  主要指中藥湯劑的煎煮。
  1、用具:砂鍋、瓦罐;搪瓷罐次之,忌用銅、鐵器。
  2、用水:長流水、井水、雨水、自來水等,以水質潔淨新鮮為好。
  3、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是溫度上升及水液蒸發緩慢的火候,武火是溫度上升及水液蒸發迅速的火候,又稱急火。
  4、方法:先將藥材浸泡30分鐘,水量高出藥面2cm左右,一般煎兩次,第二次加水為第一次的1/3~1/2,兩次藥液濾渣混合分兩次服用。
  一般解表藥、清熱藥宜武火,沸後3~5分鐘即可;補益藥宜文火,沸後再煎30分鐘左右。根據藥材質地不同,又有先煎、後下、包煎、另煎、烊化、沖服的不同。
  六、服藥法
  1、溫度:湯劑宜溫服,發散風寒藥宜熱服,嘔吐或中毒宜冷服。
  2、時間:補益藥飯前服,健胃和對胃有刺激藥飯後服,安眠藥睡前服。
  3、次數:湯劑每日一劑,分2次服,間隔4~6小時,亦可根據病情增減。
  養 生
  中醫養生學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養生即保養身體,也就是根據生命發展的規律,採取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等措施的健身益壽活動。
  一、養生的意義
  1、增強體質,提高生活質量
  增強體質是養生的重要內容。體質是個體在生活過程中,表現在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心理狀態等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質。
  保證飲食適宜、飢飽恰當、起居有常、動靜結合,增強和改善體質,促進身心健康。
  2、預防疾病,維護健康
  人生活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致病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傷害。因此,一方面要保養正氣;另一方面要注意避免邪氣侵襲;第三是保持良好心態。
  3、延緩衰老,盡終天年
  衰老是生命活動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但衰老之遲早,壽命之長短,皆非人人相同,多與養生有關。
  壽命期限,應是“天年”,“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各種生物都有相對穩定的自然壽命,“我命在我不在天。”只要注重自我養生保健,就能延緩衰老,保持健康,盡享天年。
  二、養生的基本原則
  1、順應自然
  人依賴自然而生存,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天人相應是效法自然,順時養生的理論依據。
  首先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動靜、衣著、飲食合理恰當。其次儘量減少社會環境和生活環境對身心的干擾,保持樂觀、積極態度。
  “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回也不改其樂。”
  2、形神兼養
  形神兼養,是指不僅要注意形體保養還要注意精神攝生,使身體強化,精神充沛,身體和精神協調發展。動以養形,靜以養神。
  3、保精護腎
  精是構成人體和促進人體生長髮育的基本物質,精氣充足,能體健神旺,延年益壽。
  精、氣、神是人身三寶。精化氣,氣生神,神御形。精是健康長壽的根本。注意節慾保精,藥食益精,保健護精。
  4、調養脾胃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只有營養物質不斷化生、補充到各組織器官,才能抵抗病邪,保持健康。食不裹腹,衣不遮體,哪有長壽。
  從中醫學角度講,生命活動的根基是腎,生命活動的重要保障是脾。養生保健,調攝臟腑,應以脾腎為先。
  三、養生的基本方法
  1、適應自然變化規律
  順應四時氣候,陰陽變化的規律,綜合攝生。
  “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
  春三月,此謂發陳……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
  冬三月,此謂閉藏……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2、調神養生
  ①靜養藏神。少思寡慾,減少雜念,不貪求名聲物慾,不排斥順情從欲。
  “淫邪不能毀其心,嗜慾不能勞其目。”“恬淡虛無,真氣從之。”
  ②動形怡神。動:包括勞動和運動。“生命在於運動。”如散步,打拳、游泳、氣功等。靜:保持精神上的清靜,形體活動在相對安靜狀態。使動中有靜,靜中伏動。也提倡“養身莫善於動”,“養靜為攝生首務”。
  ③移情易性。養生活動中的能動作用。通情操陶冶與鍛鍊,涵養心田,逐步培養樂觀、開朗、豁達性格,剋制不當慾念。正確對待生活,遇事善於自我調解。退讓一步,寬容一點,給自已留下一片海闊天空。
  3、惜精養生
  ①節制房事,惜精節慾,防止早衰。
  ②注意房事衛生,遵守房事禁忌,不能亂交性夥伴,防止性病。
  4、飲食調養
  ①注意飲食衛生。不食用汙染、不潔、變質食品。
  ②飲食有節。不過飽、不過飢,堅持按時進食。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③克服偏嗜。熱無灼灼,寒無滄滄,保持進食營養平衡。
  ④清淡平和。不宜過食肥甘、酒醪。膏樑厚味,足生大疔。
  ⑤藥膳結合。根據需要適當地把中藥與食物調配成菜餚食品,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5、其他
  ①傳統的健身方法。五禽戲、太極拳、氣功等,要領是意守、調息、動形三者相統一。關鍵是意守,寧神靜息,呼吸均勻,以意領氣,以氣動形。
  ②避免外邪、防止侵害。虛邪賦風,避之有時,亦可適時藥物預防,藥物保健。
  ③推拿、鍼灸等養生。
  養生應做到:目之所好,不可從也;耳之所樂,不可順也;鼻之所喜,不可任也;口之所嗜,不可隨也;心之所欲,不可恣也。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第四節 常用非藥物療法及保健方法
  一、針刺法
  (一)常用針具:毫針  2-3寸,28-30號
  (二)常用體位:仰臥臥位,側臥位,腑臥位。
  二、針刺方法
  (一)進針:雙手協作,互相配合,迅速把針刺入面板。
  原則是:針入貴速,進入徐進。分刺手、押手。
  (二)進針方法
  1、指切進針法。用押手爪甲切壓穴位區域性,刺手持針,在爪甲切壓處刺入進針。適用短針進針。如內關、足三裡。
  2、夾持進針法:押手拇、食指夾捏消毒幹棉球裹住針尖下端,將針固定在穴位上,刺手持針柄使針垂直,雙持協同用力下壓進針。適用於長針進針,如環跳。
  3、提捏進針法。押手拇、食二指將針刺穴位皮肢捏起,刺手持針從捏起的面板上端刺入。適用皮肉淺表部位進針。如印堂、水溝。
  4、舒張進針法。押手拇、食二指將針刺穴位的部位的面板撐開,使之繃緊;刺手持針刺入穴位。適用面板鬆馳的部位進針,如中脘,關元。
  (三)針刺角度
  1、直刺。針身與面板表面呈90度垂直刺入,適用肌肉較豐厚處腧穴。
  2、斜刺:針身與面板呈45度角傾斜刺入。適用於肌肉較薄或內有重要臟器的部位如胸、背部。
  3、平刺:針身與面板呈15度角沿皮刺入。適用於肌肉特別薄處,如頭、胸部。
  針刺的深度以既有針感又不傷重要臟器為原則。
  (四)行鍼的基本手法
  1、提插法:針刺透面板後,在一定的深度內,將針由淺層插入深層,再由深層提到淺層,上提下插反覆交替進行。提插幅度在1-1.5cm為宜。
  2、捻轉法:進針到一定深度,將針左、右來回旋轉捻動。
  注意捻轉角度不能超過360度,不能朝一個方向捻轉,應順時針180度,逆時針180度。
  另外還有刮柄法、彈針法,震顫法等多種方法。
  (五)異常情況處理
  1、暈針:針刺過程中病人突然頭目眩暈,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厥冷,或突然昏倒。應停止針刺,取出已刺之針,將患者平臥,頭稍低,保溫,送服溫開水或糖水,必要時,配合其他措施。
  2、滯針:針刺中捻轉提插困難。應放鬆肌肉,按揉區域性,或在附近加刺一針,恢復原有體位。
  3、彎針:針體彎曲,提插、捻轉困難,疼痛。應放鬆肌肉,順著方向慢慢退出,切忌強行拔針。
  另外還應注意斷針、刺傷血管,刺傷內臟等。
  注意事項:
  1、飢餓、疲勞、醉酒不宜刺;體弱、精神緊張者宜臥位,刺激量不可太大。
  2、孕婦腹部、腰骶部不宜刺 ;面板感染、潰瘍、瘢痕、腫瘤不宜刺。
  3、胸背部針刺不宜過深,注意角度,不能刺傷內臟、大血管。
  三、三稜針
  1、點刺 :操作宜快、宜輕、宜淺、出血宜少、無菌操作。如刺四縫穴、十宣穴。
  2、刺絡放血,臨床運用較少。
  四、灸法
  施灸材料古今以艾為主,每年3-5月採集艾葉,晒乾,製成艾絨。
  艾灸法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去溼散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及預防保健等作用。
  以陳久者為佳,“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一)艾柱灸
  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直接灸又分化膿灸和非化膿灸。
  1、直接灸
  ①化膿灸:施灸前用大蒜汁塗施灸面板,連續灸3-5 壯,一週後化膿,5-6周後結痂脫落,留下瘢痕。適用慢性、頑固性疾病,如哮喘、慢性腸炎等。
  ②非化膿灸:施灸前用凡士林塗施灸面板,病人感覺燙時取去,連灸3-5狀 ,面板充血,紅暈為度。適用虛寒性疾病,如腹痛、腹瀉、陽萎、腰痛等。
  2、間接灸
  在施灸時,於面板和艾柱之間墊上不同物質,常見的有隔姜灸,隔鹽灸,隔蒜灸等,其適應徵也有差別。
  (二)艾條灸
  將艾條一端點燃,對準穴位,約隔1-3cm距離燻烤,以區域性有熱感無灼痛,面板紅暈為度。一般每處灸3-5分鐘。常用的有“溫和灸”、“雀啄灸”。
  注意事項:
  1、陰虛陽亢,邪熱熾盛不可灸。熱病用灸,火毒內攻成壞病。
  2、顏面、重要臟器、血管淺表、孕婦腹部、乳頭、腰骶部、陰部不宜灸。
  3、古人提出許多穴位禁灸,教材有說明如人迎、啞門、睛明等。
  施灸程式應由上及下,先背後腹,先頭身後四肢,先陽經後陰經。
  五、推拿
  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有力、柔和、均勻、持久,從而達到深透。
  有力:手法必須具有一定力量,這種力量沒有絕對值。不能粗暴使用蠻力。
  柔和:手法動作穩重和力量緩和,輕而不浮,重面不滯,自然連貫。
  均勻:手法動作的節奏性和平穩性,不能時快時慢,忽輕忽重。
  持久:手法操作要持續運用一定時間,保持力量和頻率的連續性。
  中國推拿流派很多,手法種類據記載有110餘種。臨床根據情況靈活運用,但一定要診斷明確,運用恰當。由於診斷不明,造成醫源性殘疾時有報道。
  六、拔罐
  臨床常用的罐有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氣罐四種。
  (一)拔罐方法
  1、火罐法:分閃火法,投火法,架火法,以閃火法和架火法常用。
  2、煮罐法:刺激較溫和,一次可拔十餘罐,多用於風溼性腰腿痛,肩背痛等。
  3、抽氣罐法。把小藥瓶底鋸去磨光,原橡皮塞緊瓶口,抽氣產生負壓,使之吸附選定的部位。
  (二)拔罐的應用
  1、留罐法:留置施術部位10-15部位分鐘,一般疾病均可適用。
  2、走罐法:選較大玻璃罐,拔罐部位塗一層凡士林,罐吸附後,上下左右慢慢來回推移5-8次。適用於面積較大,肌肉豐厚部位的跌打瘀痛,風溼痺痛。
  3、閃罐法:反覆吸拔多次,直至面板潮紅、充血,適用於面板麻木、疼痛或功能減退等疾病。
  4、刺血拔罐法:先將拔罐部位用三稜針點刺出血,把罐吸附在點刺部位上10-15分鐘,起罐後用消毒幹棉球擦淨血跡。適用於風溼腰腿痛、丹毒、神經性皮炎,毒蛇咬傷等。
  大血管處不宜刺血拔罐。

看過“中醫藥基礎知識”的人還看了:

中醫藥基礎知識
Tags:中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