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工作報告

肉羊產業調研報告

欄目: 工作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73W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肉羊產業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肉羊產業調研報告

肉羊產業調研報告1

一、我市發展肉羊產業的優勢條件

(一)生產基礎良好。我市屬於黃河沖積平原,有發展畜牧業、從事肉羊養殖的傳統,生產經驗豐富。我市又是農業大市,全市常年農作物播種面積達1420萬畝,每年可提供農作物秸杆710萬噸,為肉羊養殖業發展能夠提供充足的飼草資源,加上近年來青貯氨化技術的'應用和人工牧草種植的推廣,為肉羊生產奠定了良好的飼草飼料基礎條件。

(二)專業宰殺市場(村)初具規模。近年來,我市培植規範了一批規模大、標準高的肉羊宰殺專業市場和專業村,在肉羊生產銷售方面發揮了基礎性作用。如莘縣朝城、冠縣城關鎮等羊肉批發市場和茌平洪屯回民李、臨清尚店焦莊、高唐南鎮樑莊等羊肉宰殺專業村經營思路靈活,市場適應性強,產品倍受北京、天津、濟南、青島等大中城市消費者青睞。目前全市肉羊宰殺專業市場和專業村已具備年宰殺銷售羊100多萬隻的能力,年交易額達2億元。

(三)宰殺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目前,我市擁有清真肉羊加工龍頭企業兩個,總投資1468元,現已具備年宰殺加工肉羊110萬隻的能力,產品主要供應中東、俄羅斯、港澳、歐盟等國際市場。其中陽谷張秋鎮魯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總投資868萬元,年宰殺加工能力80萬隻,產品主要供應國內高階市場和中東、俄羅斯、阿聯酋等國際市場,XX年實現銷售收入9200萬元,出口創匯1520萬美元,列全省首位。該企業現已獲得haccp認證,並取得了科威特、阿曼、阿聯酋、約旦、利比亞、巴林、剛果、海地、黎巴嫩等國家的自營進出口權。

(四)規模生產效益可觀。實踐證明,農村養羊的適度規模繁殖母羊為50-100只、育肥羊為200-500只,以小尾寒羊為例,存欄繁殖母羊80只、育肥羊400只,年可獲純收益17萬元(母羊:80只×1000元/只=80000元;育肥羊:400只×150元/只×1.5=90000元)。

二、當前肉羊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生產管理水平落後,經濟效益較差。儘管我市在肉羊養殖業發展過程中積極引導農戶改建暖棚圈舍,推廣應用秸稈綜合加工利用技術,但大部分養殖戶目前還沿襲著傳統的生產方式,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產速度慢,羔羊發病率、死亡率高。肉羊養殖尚未徹底從“夏壯——秋肥——冬瘦——春死”的`圈子中擺脫出來。

(二)羊群結構不合理,品種老化。由於近幾年肉羊市場價格較好,羔羊肉走俏,養殖戶不注重選備後備母羊,把羔羊大部分出售,造成適齡母羊比例偏低,週轉速度慢,出欄率降低。

(三)資金匱乏,發展投入短缺。儘管我市近幾年每年都投入一定數量的扶持資金用於肉羊產業發展,但其數額較小,很難滿足農民規模發展肉羊的資金需求,一些優質肉羊品種無法大量引進,高新技術難以實施。

(四)肉羊預混料生產、使用重視程度不夠。我市專用羊預混料基本不生產,出售商也不多。少數生產廠家的肉羊預混料中,維生素及各類微量元素含量低、價格高。養殖戶新增預混料的很少且很盲目,據調查,規模飼養戶近三分之一肉羊發病、死亡病例是維生素、礦物質缺乏造成的。雖然我市農作物秸稈、農產品加工副產品、下腳料產量較高,但利用率不高,加工貯存不合理,浪費嚴重。目前全市玉米秸利用率僅佔總產量的29.8%,麥秸不到10%;對各類鮮酒糟、醬油(醋)糟、玉米澱粉渣、棉皮、瓜果蔬菜加工下腳料等農產品加工副產品的利用效率也很低,貯存加工不科學,黴爛變質多,飼餵效果不好。

肉羊產業調研報告2

近10年來,我國肉羊養殖業平穩發展,肉羊生產成本較低,肉羊產品銷路看好,市場穩定。我市是國家優勢肉羊產業帶和省沿黃牛羊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目前全市羊飼養總量達265多萬隻,已具備年提供羊肉2.5萬噸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噸,創匯658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48%、20.73%,佔畜產品出口創匯總額的28.01%。最近,資訊科就我市進一步發展肉羊生產的條件、存在的制約因素進行了調研分析,並提出了加快發展我市肉羊產業的建議,供參閱。

一、我市發展肉羊產業的優勢條件

(一)生產基礎良好。我市屬於黃河沖積平原,有發展畜牧業、從事肉羊養殖的傳統,生產經驗豐富。我市又是農業大市,全市常年農作物播種面積達1420萬畝,每年可提供農作物秸杆710萬噸,為肉羊養殖業發展能夠提供充足的飼草資源,加上近年來青貯氨化技術的應用和人工牧草種植的推廣,為肉羊生產奠定了良好的飼草飼料基礎條件。

(二)專業宰殺市場(村)初具規模。近年來,我市培植規範了一批規模大、標準高的肉羊宰殺專業市場和專業村,在肉羊生產銷售方面發揮了基礎性作用。如莘縣朝城、冠縣城關鎮等羊肉批發市場和茌平洪屯回民李、臨清尚店焦莊、高唐南鎮樑莊等羊肉宰殺專業村經營思路靈活,市場適應性強,產品倍受北京、天津、濟南、青島等大中城市消費者青睞。目前全市肉羊宰殺專業市場和專業村已具備年宰殺銷售羊100多萬隻的能力,年交易額達2億元。

(三)宰殺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目前,我市擁有清真肉羊加工龍頭企業兩個,總投資1468元,現已具備年宰殺加工肉羊110萬隻的能力,產品主要供應中東、俄羅斯、港澳、歐盟等國際市場。其中陽谷張秋鎮魯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總投資868萬元,年宰殺加工能力80萬隻,產品主要供應國內高階市場和中東、俄羅斯、阿聯酋等國際市場,20xx年實現銷售收入9200萬元,出口創匯1520萬美元,列全省首位。該企業現已獲得haccp認證,並取得了科威特、阿曼、阿聯酋、約旦、利比亞、巴林、剛果、海地、黎巴嫩等國家的自營進出口權。

(四)規模生產效益可觀。實踐證明,農村養羊的適度規模繁殖母羊為50-100只、育肥羊為200-500只,以小尾寒羊為例,存欄繁殖母羊80只、育肥羊400只,年可獲純收益17萬元(母羊:80只×1000元/只=80000元;育肥羊:400只×150元/只×1.5=90000元)。

二、當前肉羊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生產管理水平落後,經濟效益較差。儘管我市在肉羊養殖業發展過程中積極引導農戶改建暖棚圈舍,推廣應用秸稈綜合加工利用技術,但大部分養殖戶目前還沿襲著傳統的生產方式,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產速度慢,羔羊發病率、死亡率高。肉羊養殖尚未徹底從“夏壯——秋肥——冬瘦——春死”的圈子中擺脫出來。

(二)羊群結構不合理,品種老化。由於近幾年肉羊市場價格較好,羔羊肉走俏,養殖戶不注重選備後備母羊,把羔羊大部分出售,造成適齡母羊比例偏低,週轉速度慢,出欄率降低。

(三)資金匱乏,發展投入短缺。儘管我市近幾年每年都投入一定數量的扶持資金用於肉羊產業發展,但其數額較小,很難滿足農民規模發展肉羊的資金需求,一些優質肉羊品種無法大量引進,高新技術難以實施。

(四)肉羊預混料生產、使用重視程度不夠。我市專用羊預混料基本不生產,出售商也不多。少數生產廠家的'肉羊預混料中,維生素及各類微量元素含量低、價格高。養殖戶新增預混料的很少且很盲目,據調查,規模飼養戶近三分之一肉羊發病、死亡病例是維生素、礦物質缺乏造成的。雖然我市農作物秸稈、農產品加工副產品、下腳料產量較高,但利用率不高,加工貯存不合理,浪費嚴重。目前全市玉米秸利用率僅佔總產量的29.8%,麥秸不到10%;對各類鮮酒糟、醬油(醋)糟、玉米澱粉渣、棉皮、瓜果蔬菜加工下腳料等農產品加工副產品的利用效率也很低,貯存加工不科學,黴爛變質多,飼餵效果不好。

(五)規模化程度低,產業鏈條不健全。目前我市肉羊養殖主要是以農戶為基礎的超小規模分散飼養方式,並且肉羊養殖與加工聯接不緊密,產、加、銷脫節問題普遍存在,養殖戶銷售不便,加工企業貨源渠道不暢,大量外調,既影響了養殖戶效益,又增加了加工企業生產成本。

三、加快發展我市肉羊產業的思路與建議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各級對農業尤其是畜牧業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立足我市優勢,緊緊抓住當前有利時機積極推進肉羊產業發展非常關鍵。積極宣傳肉羊養殖業發展面臨的大好形勢和我市發展肉羊產業的優勢,積極推廣典型經驗,切實增強農戶發展肉羊養殖業的信心;重點扶持加工龍頭企業、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區),扶持肉羊品種改良、無公害畜產品認證和畜牧合作社發展;運用貼息等方式,引導和鼓勵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門加大對肉羊業的信貸支援力度;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特別是民營資本參與肉羊業建設,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切實落實肉羊生產用水用電用地扶持政策。

(二)搞好產業規劃,發揮好龍頭帶動作用。做好小尾寒羊主產區規劃,以陽谷、東阿、莘縣、冠縣四縣為主建設肉羊生產基地。大力推廣“公司+中介組織+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經營方式,引導加工企業和農民建立起穩定的緊密關係和利益聯結機制,儘快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存關係。實施肉羊生產加工龍頭帶動戰略,積極發展肉羊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開發利用,以加工促發展帶基地。按照“扶優、扶強、做大”原則,鼓勵陽谷張秋鎮魯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和山東新世紀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擴張生產規模,儘快成為競爭優勢明顯、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型企業集團,規範建設高唐樑村、茌平回民李、臨清尚店等牛羊宰殺專業市場(村),使其儘快達到大城市市場準入要求標準。

(三)加大肉羊品種引進改良力度,切實提高肉羊品質。以品種改良為核心,實行引進良種和改良土種相結合的辦法,提高優質肉羊品種普及率,帶動產業升級。小尾寒羊適應性強,抗病力高,具有早熟、多羔、生長快、產肉多、肉味好、裘用價值高等遺傳特點,是優良的地方良種,被譽為“國寶”,對其雜交改良後,可以進行高檔羊肉生產。在全面搞好小尾寒羊提純復壯的基礎上,有計劃的引進國外大型肉用綿羊品種進行經濟雜交,發展肥羔和高檔羊肉生產非常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

(四)推進機制體制創新,提高服務能力。積極引導企業、農民和經濟實體發展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圍繞產業各個環節搞好服務,加快科技推廣應用,促進行業自律,提高組織化程度,實施產銷對接。組織肉羊飼養場(戶)、飼料生產企業、種羊繁育場、羔羊生產場(戶)、屠宰加工企業等組成肉羊合作社,形成一個上下銜接、左右配合的網路體系,架起飼養戶、企業與市場的橋樑,進一步推動肉羊產業化發展。同時,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組織教學、科研、生產單位,對肉羊產業化經營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聯合攻關,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圍繞標準化生產,重點推廣標準化生產場(區)設計、生產工藝、飼養技術、疫病防治技術、環境控制技術和糞汙無害化處理技術,指導投入品的合理使用盡快建立起支撐標準化的技術體系,促進肉羊產品質量不斷提高。

(五)開發本地飼草料資源,篩選合理利用方案。與本地及周邊農產品加工廠簽訂長期包銷合同,成立飼草料專業調運合作組織,定期送到各養殖戶並指導貯存加工使用。構建飼草料供、銷網路,隨時聯絡、均衡供應、及時調劑、送貨上門,使規模養羊戶既能保持日糧穩定供應,又能大幅度降低原料採購費用,使廠家、養羊戶雙方受益。定期公佈瓜果蔬菜加工下腳料等農產品加工副產品價格、採購方向、加工儲存技術、飼餵注意事項等,推廣玉米秸青貯和麥秸氨化飼餵技術等。

肉羊產業調研報告3

一、調研主題

我縣肉羊產業發展現狀

二、調研時間

20xx年9月25-10月25日

三、調研地點

小壩子鄉、萬勝永鄉、魚兒山鎮、大灘鎮、四岔口鄉、北頭營鄉

四、調研主要內容

認真貫徹“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深入研究我縣脫貧攻堅產業全覆蓋實施方案,並在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總體圍繞肉羊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的堅實作用,以養殖科學佈局,養殖模式升級,品種改良,養殖與管理技術提升,疫病防控,完善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延長產業鏈條,拓展營銷市場等方面調研,通過政策引導,思想解放,推動我縣肉羊養殖業發展程序。

五、解決的主要問題

嚴格落實國家各項扶持優惠政策,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投入機制,保障肉羊養殖產業發展。整合涉農扶貧專案資金,在基地建設、原材料採購、裝置引進以及體制創新等方面給予重點幫助和扶持。嚴格落實我縣《豐寧滿族自治縣脫貧攻堅產業全覆蓋工作實施方案》(20xx-2020年)等有關優惠政策。對脫貧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和發展潛力較大的產業進行重點扶持。

六、調研方法和安排

1、方式方法

堅持龍頭企業重點看,養殖企業、養殖大戶都走全,散養戶多詢問的原則,分片區調研走訪。

(一)把擁有全產業鏈條的愛尚羊企業作為主要調研物件,對旗下分佈幾個鄉鎮的養殖場經理進行座談,詢問經營狀況、疫病防控,科學管理等,對屠宰加工廠屠宰、質檢、銷售等環節進行調研。

(二)對養殖企業、養殖大戶進行調研,詢問產業規劃、養殖數量、經營狀況、是否帶貧、有無散撒、糞汙處理和政策扶持等問題調研。

(三)對原有散撒放牧的養殖戶進行走訪,詢問其圈養以來的.突出問題和需要的政策扶持。

2、具體安排

由我本人與一名辦公室人員和農業農村局抽調一名分管領導組成調研小組,在9月25日-10月25日結合主題教育學習內容深入到龍頭企業、到鄉鎮、到重點發展肉羊養殖村,開展調研。在10月30日完成一篇高質量的我縣肉羊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肉羊產業調研報告4

近xx年來,我國肉羊養殖業平穩發展,肉羊生產成本較低,肉羊產品銷路看好,市場穩定。我市是國家優勢肉羊產業帶和省沿黃牛羊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目前全市羊飼養總量達265多萬隻,已具備年提供羊肉2.5萬噸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出口羊肉3204噸,創匯658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1.48%、20.73% ,佔畜產品出口創匯總額的28.01%。最近,資訊科就我市進一步發展肉羊生產的條件、存在的制約因素進行了調研分析,並提出了加快發展我市肉羊產業的建議,供參閱。

生產基礎良好。我市屬於黃河沖積平原,有發展畜牧業、從事肉羊養殖的傳統,生產經驗豐富。我市又是農業大市,全市常年農作物播種面積達1420萬畝,每年可提供農作物秸杆710萬噸,為肉羊養殖業發展能夠提供充足的飼草資源,加上近年來青貯氨化技術的'應用和人工牧草種植的推廣,為肉羊生產奠定了良好的飼草飼料基礎條件。

專業宰殺市場(村)初具規模。近年來,我市培植規範了一批規模大、標準高的肉羊宰殺專業市場和專業村,在肉羊生產銷售方面發揮了基礎性作用。如XX縣朝城、XX縣城關鎮等羊肉批發市場和茌平洪屯回民李、臨清尚店焦莊、高唐南鎮樑莊等羊肉宰殺專業村經營思路靈活,市場適應性強,產品倍受北京、天津、濟南、青島等大中城市消費者青睞。目前全市肉羊宰殺專業市場和專業村已具備年宰殺銷售羊100多萬隻的能力,年交易額達2億元。

宰殺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目前,我市擁有清真肉羊加工龍頭企業兩個,總投資1468元,現已具備年宰殺加工肉羊110萬隻的能力,產品主要供應中東、俄羅斯、港澳、歐盟等國際市場。其中陽谷張秋鎮魯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總投資868萬元,年宰殺加工能力80萬隻,產品主要供應國內高階市場和中東、俄羅斯、阿聯酋等國際市場,xx年實現銷售收入9200萬元,出口創匯1520萬美元,列全省首位。該企業現已獲得haccp認證,並取得了科威特、阿曼、阿聯酋、約旦、利比亞、巴林、剛果、海地、黎巴嫩等國家的自營進出口權。

規模生產效益可觀。實踐證明,農村養羊的適度規模繁殖母羊為50-100只、育肥羊為200-500只,以小尾寒羊為例,存欄繁殖母羊80只、育肥羊400只,年可獲純收益17萬元(母羊:80只×1000元/只=80000元;育肥羊:400只×150元/只×1.5=90000元)。

生產管理水平落後,經濟效益較差。儘管我市在肉羊養殖業發展過程中積極引導農戶改建暖棚圈舍,推廣應用秸稈綜合加工利用技術,但大部分養殖戶目前還沿襲著傳統的生產方式,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產速度慢,羔羊發病率、死亡率高。肉羊養殖尚未徹底從“夏壯——秋肥——冬瘦——春死”的圈子中擺脫出來。

羊群結構不合理,品種老化。由於近幾年肉羊市場價格較好,羔羊肉走俏,養殖戶不注重選備後備母羊,把羔羊大部分出售,造成適齡母羊比例偏低,週轉速度慢,出欄率降低。

資金匱乏,發展投入短缺。儘管我市近幾年每年都投入一定數量的扶持資金用於肉羊產業發展,但其數額較小,很難滿足農民規模發展肉羊的資金需求,一些優質肉羊品種無法大量引進,高新技術難以實施。

肉羊預混料生產、使用重視程度不夠。我市專用羊預混料基本不生產,出售商也不多。少數生產廠家的肉羊預混料中,維生素及各類微量元素含量低、價格高。養殖戶新增預混料的很少且很盲目,據調查,規模飼養戶近三分之一肉羊發病、死亡病例是維生素、礦物質缺乏造成的。雖然我市農作物秸稈、農產品加工副產品、下腳料產量較高,但利用率不高,加工貯存不合理,浪費嚴重。目前全市玉米秸利用率僅佔總產量的29.8%,麥秸不到10%;對各類鮮酒糟、醬油(醋)糟、玉米澱粉渣、棉皮、瓜果蔬菜加工下腳料等農產品加工副產品的利用效率也很低,貯存加工不科學,黴爛變質多,飼餵效果不好。

規模化程度低,產業鏈條不健全。目前我市肉羊養殖主要是以農戶為基礎的超小規模分散飼養方式,並且肉羊養殖與加工聯接不緊密,產、加、銷脫節問題普遍存在,養殖戶銷售不便,加工企業貨源渠道不暢,大量外調,既影響了養殖戶效益,又增加了加工企業生產成本。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各級對農業尤其是畜牧業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立足我市優勢,緊緊抓住當前有利時機積極推進肉羊產業發展非常關鍵。積極宣傳肉羊養殖業發展面臨的大好形勢和我市發展肉羊產業的優勢,積極推廣典型經驗,切實增強農戶發展肉羊養殖業的信心;重點扶持加工龍頭企業、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區),扶持肉羊品種改良、無公害畜產品認證和畜牧合作社發展;運用貼息等方式,引導和鼓勵農業發展

銀行、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門加大對肉羊業的信貸支援力度;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特別是民營資本參與肉羊業建設,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切實落實肉羊生產用水用電用地扶持政策。

搞好產業規劃,發揮好龍頭帶動作用。做好小尾寒羊主產區規劃,以陽谷、東阿、XX縣、XX縣四縣為主建設肉羊生產基地。大力推廣“公司+中介組織+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經營方式,引導加工企業和農民建立起穩定的緊密關係和利益聯結機制,儘快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存關係。實施肉羊生產加工龍頭帶動戰略,積極發展肉羊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開發利用,以加工促發展帶基地。按照“扶優、扶強、做大”原則,鼓勵陽谷張秋鎮魯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和山東新世紀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擴張生產規模,儘快成為競爭優勢明顯、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型企業集團,規範建設高唐樑村、茌平回民李、臨清尚店等牛羊宰殺專業市場(村),使其儘快達到大城市市場準入要求標準。

加大肉羊品種引進改良力度,切實提高肉羊品質。以品種改良為核心,實行引進良種和改良土種相結合的辦法,提高優質肉羊品種普及率,帶動產業升級。小尾寒羊適應性強,抗病力高,具有早熟、多羔、生長快、產肉多、肉味好、裘用價值高等遺傳特點,是優良的地方良種,被譽為“國寶”,對其雜交改良後,可以進行高檔羊肉生產。在全面搞好小尾寒羊提純復壯的基礎上,有計劃的引進國外大型肉用綿羊品種進行經濟雜交,發展肥羔和高檔羊肉生產非常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

推進機制體制創新,提高服務能力。積極引導企業、農民和經濟實體發展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圍繞產業各個環節搞好服務,加快科技推廣應用,促進行業自律,提高組織化程度,實施產銷對接。組織肉羊飼養場(戶)、飼料生產企業、種羊繁育場、羔羊生產場(戶)、屠宰加工企業等組成肉羊合作社,形成一個上下銜接、左右配合的網路體系,架起飼養戶、企業與市場的橋樑,進一步推動肉羊產業化發展。同時,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組織教學、科研、生產單位,對肉羊產業化經營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聯合攻關,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圍繞標準化生產,重點推廣標準化生產場(區)設計、生產工藝、飼養技術、疫病防治技術、環境控制技術和糞汙無害化處理技術,指導投入品的合理使用盡快建立起支撐標準化的技術體系,促進肉羊產品質量不斷提高。

開發本地飼草料資源,篩選合理利用方案。與本地及周邊農產品加工廠簽訂長期包銷合同,成立飼草料專業調運合作組織,定期送到各養殖戶並指導貯存加工使用。構建飼草料供、銷網路,隨時聯絡、均衡供應、及時調劑、送貨上門,使規模養羊戶既能保持日糧穩定供應,又能大幅度降低原料採購費用,使廠家、養羊戶雙方受益。定期公佈瓜果蔬菜加工下腳料等農產品加工副產品價格、採購方向、加工儲存技術、飼餵注意事項等,推廣玉米秸青貯和麥秸氨化飼餵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