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教育考試

2018大學聯考語文試卷試題分析

欄目: 教育考試 / 釋出於: / 人氣:1.67W

今天多一份拼搏、明天多幾份歡笑,爭取在明年的大學聯考中取得好成績。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聯考語文試卷試題分析,希望大家喜歡。

2018大學聯考語文試卷試題分析

  大學聯考語文試卷試題分析

和去年比五分舊貌五分新顏

費了多少思量,多少猜測,2017年的大學聯考語文試題終於如期掀起了她神祕的面紗,給人的總體感覺是,和去年相比,五分舊貌,五分新顏,卻還是傳說中想象中的模樣。

今年的語文大學聯考試卷,呂雪靜用八個字概括:如水靈動,如山沉穩。

說她如水靈動,是說今年的大學聯考語文試卷和去年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和突破。變化主要體現在,論述類文字考查的重點和去年有所不同,往年的三道題考查的重點依次是對概念的理解、句間關係和作者的觀點態度。今年增加了文章論證的邏輯性的考查。

如2017年的考試大綱規定的那樣,實用類文字閱讀和文學類文字閱讀由選考變為必考,而且實用文字由原來的傳記變為多則材料的綜合,圖文並茂。試題結構和傳說中的一樣,實用文字兩道客觀題一道主觀題,分值分別是3分、5分、4分,總分12分。

文學類閱讀一個客觀題兩道主觀題,分值分別是3分、5分、6分,總分14分。這樣的試題結構學生已練習了一年,早已見慣,不會引起什麼心理衝擊。可能引起心理衝擊的可能會是實用文字的第一個選擇題,考查對內容的梳理,題目很新穎,學生對這樣的題型接觸不多,但試題難度不大。

作文題目很平和沒有審題難度

詩歌閱讀,一如既往地體現了出題人選材的傾向性:一是非名家的名作,二是名家的非名作。本詩就是屬於第二種情況。今年詩歌閱讀的最大變化體現在由原來的兩道主觀題變為一客(五選二)一主,這樣的變化也在意料之中,詩歌的閱讀難度不大,大部分學生都能讀懂,主觀題考查對詩句的賞析,也是常規題型。

語言文字運用是歷年考查中最愛出新的一個板塊,每年都有新寵入門。今年的新寵是19題的語言得體和21題的推斷,得體已經銷聲匿跡好多年,今年是“前度劉郎今又來”,題目很貼近生活實際,學生不難得到正確答案。21題推斷的考查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這樣的語言運用題包含著對學生思維品質的考查,讓人點贊。

成語、病句、補寫句子仍是恩寵不衰,地位穩固。成語也沒有如傳說中那樣進行瘦身,還是原來的六選三。

作文在經過了去年的漫畫視覺衝擊後,今年的題目又迴歸純文字,形式很新穎,讓學生從所給的關鍵詞中選出三個關鍵詞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人讀懂中國。題目很平和,沒有審題難度,學生可選擇的角度很多,選擇的空間很大,而且引導學生關注現實,視野開闊,有很好的導向作用。所給的關鍵詞有正面有反面,便於考查學生辯證思考的能力。

試卷材料貼近社會生活

說她如山沉穩,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指她基本的骨架沒變,考查的能力點和主要的題型沒變。整張試卷仍是由論述類閱讀、文學類文字閱讀、實用文字閱讀、古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和作文幾大板塊構成。

論述類閱讀依然是三道選擇題,依然是設計為選錯題。實用類文字閱讀和文學類文字閱讀雖然由選考變為必考,但題型中仍然保留著常規題型。

文言文閱讀,保持著從正史中選取正面人物的命題思路,今年的《謝弘微傳》選材於《宋史》,考查的內容與2016年試題結構、命題角度一致,依次考查文言句讀、文化常識、篩選資訊、文言翻譯,保持著穩定性。原文秉持著“文不甚甚,言不甚俗”的傳統,閱讀難度不大,學生作起來應該沒什麼問題。

名句默寫除了分值由6分變為5分外,由“兩高一初”改為“一高一初”外,仍然是理解性的默寫,所考內容仍然都在《考試大綱》要求背誦的64篇的範圍內。題目難度不大,得分率會很高。

二是她的內在的品質沒變。承繼著去年的優點,今年的語文試卷一如既往地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檢測,如理解分析能力,資訊篩選和整合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思考辨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

  大學聯考語文通假字複習資料

邪:同“耶”;呢,嗎,疑問語氣助詞。“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奄:同“晻”;日無光。形容詞。“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

厭:通“履”;滿足。形容詞。“暴秦之慾無厭。。

厭:通“饜”;滿足。形容詞。“默而知之,學而不厭。”

要:同“邀”;邀請。動詞。“張良出,要項伯。

陰:通“蔭”;綠蔭。名詞。“佳木秀而繁陰。”

有:同“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副詞。“其級七千有餘。”

有:同“又”;再。副詞。”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與:同“歟”;呢。疑問語氣詞“是誰之過與?

蚤:通“早”;在先,還沒到時候。形容詞。“旦日不可不蚤來謝項王。”

振:通“震”;震動。動詞。“執敲撲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支:通“肢”;肢體。名詞。“四支猶溫,一目未瞑,”

知:通“智”;聰明,智慧。形容詞。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名詞。“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直:通“值”;價錢,代價。名詞。“系向牛頭充炭直。”

著:同“著”,穿。動詞。“著我舊時裳。”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詞,“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大學聯考語文文言文解題方法

一、語境推斷

文言文實詞含義豐富,大多都存在一詞多義現象,要想對其進行準確的界定、理解,需要我們藉助上下文的語境進行推斷。

如2006年天津卷考查的是“

南迫洛陽”一句中“迫”字的含義。審視該句語境“今河內帶河為國,戶口殷實,北通上黨,南迫洛陽”可以看出,“南迫洛陽”一句是交代“河內”的地理位置,所以“迫”解釋為“逼近”更符合上下文意。據此可以推斷,該題A項的解釋是不合語境的,因為“逼迫”的物件應為“人”,而該句中“迫”的物件是“物”(洛陽)。

又如2005年重慶大學聯考試題會考查“富人有不佔田籍而質人田券至萬畝”中“質”字的含義,從這一段的上下文來看是說那些富人不擁有“田籍”卻要向百姓收稅,由此看來“質”與質問之間顯然沒有什麼關係,而應理解為“抵押”。

二、巧借字形

中國漢字中多為會意字和形聲字,因此我們可以藉助漢字的形旁來忖度實詞的含義。

如2006年天津卷考查“有牧人御眾之才”中“牧”的含義。該句中的“牧”是一個左右結構的會意字,左為“牛(泛指牲畜”,右為“人手中拿著一條鞭子”,把兩者的意思聯絡起來,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物件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統治,治理”之意了。所以該項的解釋是正確的。

又如2004年全國大學聯考試題甲卷要求解釋“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這其中涉及對一個“糴”字的考查,而這個字對於大多數的考生而言都比較陌生。如果觀察這個字的.字形我們不難發現,這是一個由“入”字和“米”字組成的會意字,故其本意應為“買進糧食”,與“糶”相對。

此外古漢語中的通假字絕大多數為形近通假,故而藉助字形還可以幫助我們識別通假字: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娶)(《孔雀東南飛》)

屈平既絀(黜)(《屈原列傳》)

召有司案圖。(按)(《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遷移聯想

近幾年的大學聯考文言文趨於淺近,且貼近生活,貼近課本。因此,在揣測實詞含義時可以遷移聯想,從而對這些實詞作出正確的援引解釋。

如2006年四川大學聯考試題考查“環堵之中”的“堵”的含義,聯想到高中語文課文《促織》中有“於敗堵叢草處探石發穴”的句子,這裡的“堵”,就是“牆”的意思。推斷出所給選項“院子”的說法顯然有誤。

如2005年北京大學聯考試題考查“慶封出獵,景公與陳無宇、公孫灶、公孫躉誅封”一句中“誅”字的含義,我們就可以聯想到成語“口誅筆伐”中的“誅”是“討伐、譴責”的意思,這樣就不難推斷出題幹所說的“殺掉”是錯誤的。

如2001年全國大學聯考試題要求解釋“使老弱女子乘城”中“乘”的含義,聯絡高中課本第三冊中《氓》一文中“乘彼陒垣,以望復關”一句,這裡的“乘”字應理解為“登上”,從而排除“巡視”這一錯誤選項。

四、語法求解

所謂語法求解,即運用現代漢語的語法常識,通過判斷其詞性的方法對所給選項進行推斷排除。

如2006年安徽大學聯考試題中“資生之業,靡不畢書”一句中,考查“資”的含義,由語法結構可以看出“資生”一詞應為動賓結構,“生”應為“資”的賓語,故這裡解釋為“資財”顯然有誤,應理解為“憑藉、獲取,本文指用來謀生的方法。”。

又如:2005年浙江大學聯考試題“庭除甚蕪。除:廢棄”。從句子結構形式看“庭除”是句子的主語,從而推斷“除”是名詞,解釋為“廢棄”顯然有誤。聯絡《蘇武傳》可知“除”是“臺階”的意思。

又如2004年湖北大學聯考試題會考查“昌期少年,不閒吏事”一句中“閒”字的含義,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該句主語是“昌期”,後邊有賓語是“吏事”,根據語法可以推斷“閒”應該是一個動詞,由此初步推斷“空閒”這種解釋有誤,這裡應理解為通假字,通“嫻”,是熟悉的意思。

五、妙用修辭

在古漢語中常常會出現“互文見義”、“同義詞複用”等文言現象,故而我們可以依據這一特徵,藉助已知實詞的含義推斷未知實詞的含義。

如1991年全國大學聯考試題中要求解釋“頑魯者亦當矜憐”中“頑魯”一詞的含義,我們可以參照原文,找到與這句話相對應的句子“賢俊者自可賞愛”,從而可得出“頑魯”是相對“賢俊”而言的,即“才德不出眾,愚昧蠢笨”之意,而非“頑皮”、“固執”抑或“魯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