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教育考試

2018大學聯考語文文學常識複習試題

欄目: 教育考試 / 釋出於: / 人氣:1.71W

把握大學聯考、就是創造未來,珍惜大學聯考複習的每一分鐘,我們就能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聯考語文文學常識複習試題,希望大家喜歡。

2018大學聯考語文文學常識複習試題
  大學聯考語文文學常識複習試題

1.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林逋,字君復,北宋著名詩人,他一生不做官不婚娶,妻梅子鶴,其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歷為傳誦,是詠梅詩中的極品。

B.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鑑》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書名起先為《通志》,宋神宗改名為《資治通鑑》,認為該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

C.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她的後期詞作常含故國之思和身世之感,《聲聲慢》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D.宋末詩人文天祥,一生致力於國事,詩文洋溢著堅貞不屈的愛國情懷,其《正氣歌》中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直被後人傳誦。

2.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關漢卿、王實甫、白樸、馬致遠被稱為“元曲四大家”,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有《竇娥冤》《西廂記》《漢宮秋》《倩女離魂》。

B.“南戲中興之祖”是人們對南戲優秀作品《琵琶記》的譽稱,該劇為元末高明所作。

C.“臨川四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四部劇作的合稱,即《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紫釵記》。因作家是江西臨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神靈夢感來啟開情節,故得此名。

D.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元散曲作家中成就最高者。其中《天淨沙秋思》及《夜行船秋思》尤為著名。

3.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令的基本形式是單支曲,又稱“葉兒”。每支小令只用一個曲牌,一韻到底,多用來寫景抒情,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便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

B.套數又名套曲,就是在同一宮調內,聯接許多曲牌成一組曲,來歌詠一個內容,可寫景抒情,也可敘述故事,如睢景臣的《哨遍高祖還鄉》

C.雜劇是古典戲曲的一種形式,產生於金末元初,是在金院本和諸宮調的影響下,吸收歷代各種表演藝術成果而形成的完整而成熟的戲劇藝術。

D.元雜劇可分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兩種,在結構上包括四折一楔子,每折戲可用不同的宮調演唱。

4.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傳奇的名稱曾用來指唐宋文人用文言寫作的短篇小說,到明代專指一種特定的戲曲形式。

B.與宋元南戲一脈相承的傳奇,在明代有兩大流派,即以湯顯祖為代表的“臨川派”和以沈王景為代表的“吳江派”。

C.傳奇的戲劇結構,篇幅長短不限,視故事情節而增減,一段戲稱為一出,通常一部作品有幾十出。

D.清代最傑出的傳奇作家和作品是洪昇的《桃花扇》和孔尚任的《長生殿》,這兩部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較高成就,成為清代傳奇發展的頂峰。

5.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話本產生於南宋,是說話藝人講說故事的底本,它是適應都市的繁榮和市民階層的需要而產生的。

B.擬話本是模擬話本而作的小說,其名最初見於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著名的作品有馮夢龍的“三言”和淩濛初的“二拍”。

C.馮夢龍的“三言”又稱“古今小說”,它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

D.起源於宋元說話的章回小說,以分回標目為主要特點,盛行於明清兩代,是我國古代長篇小說的主要形式。

6.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為中國古典小說之一的演義小說,它主要以通俗的語言,依正史記載結合野史雜記及民間傳說,加以深化鋪陳而成,如《三國演義》。

B.神怪小說大多是寫神仙怪誕之事,但其中亦寓含著作者對現實的態度,吳承恩的《西遊記》就是神怪小說的巨集篇鉅作。

C.產生於明代,以描述世俗生活為主的世情小說流傳下來的作品以《金瓶梅》為代表。

D.譴責小說是以暴露社會,指責政治****為主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李伯元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就是一部譴責小說的上乘之作。

7.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草堂詩餘》《東坡樂府》《稼軒長短句》《白石道人歌曲》均是詞集。

B.把長篇小說分成若干章節,每一章節叫做“一回”,用這種形式寫成的小說叫做“章回小說”,如《紅樓夢》《三國演義》《烈火金剛》等。

C.《阿房宮賦》《師說》《論積貯疏》《項脊軒志》《石鐘山記》都在標題中標明瞭文體。

D.“念奴嬌”“永遇樂”“水調歌頭”“倘秀才”“西江月”“揚州慢”“雨霖鈴”等都是詞牌名。

  大學聯考語文文言文固定句式

1、其……之謂:可譯為“大概說的就是……吧”。如:

①野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莊子秋水》

②《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史記》

2、孰與:表示比較選擇。翻譯為“與……相比”或“誰與誰比,哪一個更怎麼樣”。如:

①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廉頗藺相如列傳》

3、無乃……歟(乎):表示委婉商榷語氣,相當於“豈不是……嗎”、“恐怕……吧”。如:

①求!無乃爾是過與? ——《季氏將伐顓臾》

②舉兵伐之,無乃妨於義乎 ——《魏文侯書》

③無乃毀滅先聖,自是非他歟?——《榴窗隨判》

④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殽之戰》

⑤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 ——《勾踐滅吳》

4、得無……乎(耶):表示推測性的疑問語氣,翻譯為“莫非”“恐怕……吧”或“該不會……吧”。

①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

②日食飲得無衰乎? ——《觸龍說趙太后》

“得無”本是一個表示測度的語氣副詞。但在《岳陽樓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中“得無”是兩個詞,相當於現在說的“能不”,以反問語氣表達肯定的意思。

5、何……為:表示詢問或反問。翻譯為“為什麼……呢?”“怎麼……呢?”或“還要……幹什麼呢”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論語》

②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鴻門宴》

③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史記·項羽本紀》

6、奚以……為?:可譯為“哪裡用得著……呢”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莊子·逍遙遊》

7、所以:①表原因,可譯為”……的原因“;②表手段和目的,可譯為“用來……的人(物或手段等)”。如:

①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表示原因)——《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表示原因)——《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 (表手段)——《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表手段)——《師說》)

  大學聯考語文複習講義

★雍州

中國古代九州之一,在今陝西中北部、甘肅、青海東南部以及寧夏一帶的地方。九州是中國古代典籍中所記載的夏商周時代的區域劃分,後成為中國的代稱。

★商君

即商鞅。商鞅的變法使秦國國力迅速增強。卻因得罪很多人不得善終。

★連橫

即連衡,戰國時期的外交政策,與“合縱”相對。就是西邊的秦國拉攏東面的一些國家,共同進攻其他國家。從地域上說,秦在西,六國在東,六國中任何一國與秦國結盟都是東西結合,東西為橫,故稱“連橫”。

★合縱

“合眾弱以攻一強”,許多國家聯合起來抵抗秦國,以防止秦國的兼併。

合縱與連橫變化無常。最初合縱既可以對秦國,也可以對齊國。連橫可以聯秦,也可以聯楚,這就是所謂“朝秦暮楚”。後來因為秦國的強大,成為東方六國的共同威脅,於是合縱成為六國合力抗秦,連橫則是六國分別與秦國結盟,以求苟安。

★百越

秦漢時期,中原人把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區所有種族均稱作“越”,史稱“北方胡,南方越”,因民族眾多,故稱“百越”。

秦漢以後,百越是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區所有民族的泛稱。

★黔首

戰國時期秦國及秦代對平民的稱呼。

古代表示平民的稱呼有百姓、民、匹夫、布衣、黎民、黎苗、氓隸、白衣、白屋、丁口、白身、庶人、褐夫、閭左、閭閻、野人等。

★陶朱、猗頓

陶朱,即陶朱公范蠡,傳說他曾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後代很多生意人供奉他,稱他為財神。猗頓,戰國時鉅商。

★句讀

古代的文章或者書,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讀的時候,按照句意和語氣,在必須停頓的地方,用簡單的符號標記一下,以便識別。

★巫醫樂師百工

“巫”指從事占卜、祈禱等為人祈福、去災的人。“醫”指以治病為職業的人。上古巫醫不分。“樂師”指以演奏音樂為職業的人。“百工”西周時指工奴,後來泛指各種手工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