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實習

園林環島實習報告

欄目: 實習 / 釋出於: / 人氣:6.06K

前言:

園林環島實習報告

環島實習是理解大三學生的必修課,今年輪到的是我們。在出發前的前一週就會這一顆好奇的心在等待著,想象自己將要去的地方景色和公司的相貌,還時不時的在自己心裡打著小九九:旅遊與實習同時進行。然而真真的實習卻並非想象的那般。四天的實習結束時,我面對著所採集的資料卻有了那麼多的感觸。

實習目的:

通過對海南省現代設施型別、配套裝置、生產技術等的現場實習,從而增加全面的感性認識,加深對所學課程的理解,使理論知識和實務相結合。

實習時間:201*年4月11日~4月14日

實習地點:樂東市、三亞市、文昌縣、海口市、儋州市。

實習單位和部門:樂東萬鍾香蕉基地、南天生態大觀園、蘭花基地、三亞熱帶設施農業科技示範園、文昌椰子大觀園、海口海南風生香草園、海南現代農業展示示範園、儋州佳龍哈密瓜標準化生產基地。

實習內容:我們本次環島實習時的行走路線如下:

此次環島實習我們自學校出發,按預先設計的行程路線自西線高速向三亞行駛,途徑樂東

市的萬鍾香蕉基地。再行向南天生態大觀園,晚上住三亞。次日在三亞本市區駐足三亞熱帶農業科技示範園和蘭花基地再住宿三亞。第三天啟程由東線高速進軍文昌椰子大觀園和海口海南鳳生香草園,晚上駐足海口。第四日早上在海口市區內尋覓海南現代農業展示示範園之後由西線高速進軍儋州是的加龍哈密瓜標準化生產基地。至此整個環島實習全部結束。本次環島實習中所見溫室型別:文諾形連棟溫室、鋸齒型連棟溫室、圓拱形連棟溫室、圓拱形單棟溫室、尖拱形連棟溫室、桁架形溫室;其他設施型別:蔭棚、防蟲棚、地膜覆蓋。溫室有高檔的自動調控溫室,有中檔溫室,最多的是簡易溫室。

在那裡我們主要駐足在組培中心和香蕉採收現場,萬鍾香蕉基地的組培中心主要組成如下圖:

從解說員的口中得知組培材料來源是,香蕉地裡種植的香蕉植株根部周圍的吸芽。他們將生長健壯的吸芽採集來之後,先剝掉吸芽周圍多餘的葉子,只留中心直徑約5cm的芽心,再進入清洗室。在經過清洗之後的再剝去一部分外部的葉片只留直徑約2cm的生長點。經過一定處理的原材料就直接進入了滅菌室。經過滅菌室的充分滅菌之後直接進入接種室。然而在準備室中進行的是培養器皿的洗滌(但由於該公司所採用的培養器皿是一次性塑料袋,所以將其省略。)以及與組培相關的培養基的配置等工作,該公司所用培養基的凝固劑為卡拉膠,出營養物質外還加入了活性碳,整個培養基看上去是如水狀的膠體。分裝室中主要進行的是培養基往的培養皿中的分裝工作。滅菌室進行對參與組培的所有物件的滅菌。儲藏室主要對已經滅菌培養基的儲藏。接種室中是將滅菌香蕉芽經過切割後接種在培養基中,經過封口處理(袋中要留一定的空氣——便於苗的呼吸以及留有一定的生長空間)就等待進入培養室了。緩衝區起到緩衝的作用,防止菌體進入組培室。培養室專職進行對苗的傳代培養和生根培養。值得注意的.是,從接種室到培養室一定要做好無菌措施。

據瞭解該公司的年產量為一千萬株,除了公司本身用於種植的一百萬株以為,其他的植株全部出售。公司實現了苗期的供應市場和從組培到定植再到採收果實、出售果實的一條龍生產。組培室中的傳代苗每隔18-20天為一代(分苗一次,每次分苗時要剪去葉的一部分且每三個苗為一個單位進行下一代的培養),傳到第八代便將大苗用於生根,而小苗則繼續用於傳代培養。在實習中不難看出:管理水平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組培架上可以發現很多爛掉的苗(如右圖),在煉苗棚中看到整筐的爛苗(如右圖)。

在採收現場看到,採收工具相當的簡單,採大部分取的是人挑(如右圖),採收裝置僅看到一輛簡單的採收車(如右圖)。同時還了解到該公司在生產中面臨著枯萎病(俗稱黃葉病)的困擾,為此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成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目前研究成果顯著,已經選育出具有一定抗病性的品種植株並用於生產:據負責經理講,病害由原來的40%降低到20%。在生產地裡還能見到染病的植株。

文洛溫室有兩個實習單位有建設,一個是萬鍾香蕉基地組培中心東側旁邊的研究所, 另一個是海南現代農業展示示範園。不同之處是:覆蓋材料方面:前者四周採用塑料薄膜為覆蓋材料,頂上採用陽光板材為覆蓋材料;後者四周以玻璃覆蓋材料,頂部則是以陽光板材為覆蓋材料。開窗系統則:前者採用卷膜開窗而後者是推杆開窗。通風方式:前者是利用熱壓通風而後者則是採用機械強制通風。用途方面:前者用於科研而後者則是用於觀光展覽。

圓拱型溫室在很多地方都有建設,主要有如下的幾種樣式:連棟型圓拱形溫室(有柱的和無住的,),單棟圓拱形溫室(有柱的和無住的)。總體覆蓋材料有塑料薄膜、防蟲網和遮陽網。開窗系統:卷膜式側開窗,推杆式開窗側開窗,卷膜式頂開窗。通風方式:風壓通風和機械通風;但因為成本的成本高的不同,除蘭花基地使用機械通風之外,其他全部採取熱壓通風。在示範園以及哈密瓜生產基地主要以簡易的溫室為主:防蟲網溫室在示範園內很常見;有的連門都沒有,只掛著個防蟲網或者是片薄膜;哈密瓜基地的連棟溫室連天溝都沒有,而是採用防蟲網代替;萬鍾香蕉生產基地將圓拱連棟溫室改變為蔭棚使用。

尖拱形溫室只有在三亞韌帶設施農業科技示範園內見到,有一座正在建設中的,還用應用於生產的(如右圖)。在結構上非常的簡單,更不要說配備裝置了。唯一加入的就是有防風措施(抗風柱),以及斜撐。開窗方式是卷膜開窗系統。有的連門都沒有,只掛著個防蟲網或者是片薄膜。鋸齒型溫室之用在海南師範元內見到。其面積很大,裝置配套齊全。整個溫室採取自動控制,各個系統相互配合,為室內的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該溫室主要用於生產觀光作物為主,其內部有好多的設施系統,無土栽培佔主要位置。水培生產尤為明顯,樹牆等的造景都由其建設而成。改溫室為典型的鋸齒形溫室,在示範方面的確是很好的範例。其他溫室型別也有好多,如像只有水泥柱和防蟲網組成的平頂溫室;還有水泥柱和鋼管柱組合而成,四周和頂上覆蓋防蟲網或薄膜的平頂溫室;還有水泥柱鋼管組合成的承力結構的圓拱形溫室。在整個實習過程中,生產設施又很多,主要有如下幾種:水培系統、霧培系統、沙培系統。

在觀賞園以及示範園中主要用於造景,在南天植物大觀園中採用沙培而栽培的仙人掌系列植

物造就了一個沙培的海洋世界在那裡有長壽的仙人掌柱子,也有仙人掌金字塔,也有仙人掌球體,在哪如此多的小仙人掌組成的天地裡猶如一顆顆的星星鑲嵌在沙的海洋裡。在無土栽培園裡,植物造就的牆體,植物造就的迷宮都是由水培和霧培創造的奇蹟。更為神奇的是在蘭花大世界中利用蘭花的生長特性,給蘭花采取一天只澆一次營養液的方式培養出了根系完全暴露在空氣中的蘭花植株。

而改良的土壤栽培在個基地中大面積栽培,在原土壤中加入了多種基質增加土壤的透氣性。而採用基質育苗則更成為了基地的主要模式。至於犁地的工具就只有在海南農業科技示範園中見到了這種(如右圖)。

實習體會:

百聞不如一見,生產中的知識真的學無止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學習與時間相結合才能真真的查缺補漏,完善知識完善自我。在這次的實習中讓我體會深刻:不是去實習我只不會見到樹根樁的垃圾桶,不是去實習我是不會見到盡然有防蟲網做的溫室,不是去實習我更不會見到蔭棚式的溫室……所以,多實踐是必須和必要的。

實習建議:

實習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能否將生產的設施栽培變得更加漂亮和吸引人,因為在長久的農業生產中都給人一種髒、亂的情景,如果設施栽培人無法將此現狀改變那真是太浪費那麼好的資源了,我認為在為生產提供產量和產品質量的同時改變生產環境是必需的。當然,這需要技術以及經濟的投入,但我認為不改變生產環境很難吸引大量人才的湧入,吸引人的學習興趣和奉獻。

實結:

實習已經結束,在此實習過程中讓我更加較全面的瞭解了海南現代設施的型別和現在的發展現狀。在專業知識方面有了一定的擴充套件,在一定的程度上給了我學習的方向。以前知識所見的圖片在這次的實習中都以實物而替代,這將會給我很多的構思和想象的空間。同時在以後的學習中知道更多自己應該注意和必須注意的知識。總之,本次實習意義很重大,將會給我的學習和學習興趣帶來很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