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精品】國小數學教案模板9篇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6.67K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數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國小數學教案模板9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小數加減法:教材第47~51頁(例1、例2和練習八)

加法運算定律的推廣和用計算器計算:教材第52~55頁(例3、例4和練習九)

整理和複習與探索實踐:教材第56~5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現實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小數加減法的筆算和簡單的口算;能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小數加法的簡便運算;學會用計算器進行一些稍複雜的小數加減法計算。

2、使學生經歷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積累從現實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經驗,培養問題意識,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使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和自覺驗算的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方法和與整數加減法的內在聯絡

難點:自主地歸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加法運算定律的推廣

課時安排:7課時

(1)小數加法和減法

 教學內容:p.47、48的例1,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八第1~3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絡,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進一步增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並解決問題的意識,不斷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把小數點對齊”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的道理。

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絡。

教學準備:在黑板上的板書。

教學過程:

一、學習新知:

1、課前在黑板上板書:

鋼筆8元

筆記本3元4角

講義夾4元7角5分

水筆2元6角5分

問:我們平時說價錢習慣說成幾元幾角幾分。現在請你把它們改寫成以元為單位的兩位小數。

指名說一說:8.00元,3.40元,4.75元,2.65元

這些小數哪些能化簡?把它化簡成最簡小數。(8元,3.4元)

2、看黑板上的四樣商品的價錢,請你選擇兩件商品並算出總價。

交流:(可能有的幾種情況)

(1)鋼筆和筆記本一共多少錢?

口答算式和結果,板書:8+3.4=11.4(元)

問:這個“11”哪裡來?為什麼8加的是3而不是4?

補充豎式說算理(略)強調:8是整數,3是整數部分的,要和它對齊。

補充一個整數加法的豎式,說說整數加法在列豎式的時候要注意什麼?(相同數位對齊)特點:右邊對齊。

仔細觀察小數加法:右邊不對齊。

追問:那該對齊什麼?(小數點)

補充:把8改寫成8.0,體會小數點對齊。

那你做這樣的題時,會不會把小數點和小數部分的0補出來?

指出:沒必要補,但要注意整數部分和整數部分對齊,小數部分和小數部分對齊。

繼續算一算:鋼筆和講義夾的總價,鋼筆和水筆的總價。

(2)講義夾和水筆的總價:

指名列式,板書豎式。觀察豎式,體會“小數點對齊,就等於相同數位對齊”。

算出結果:7.40

指出:豎式上算出的結果是兩位小數,寫在橫式上的時候要化簡成7.4

(3)筆記本和講義夾的總價:

列豎式計算,再次體會小數點對齊。

小結:今天我們學的小數加法和以前學的整數加法有什麼相同?

(都要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加起,滿10進1。)

要注意那些地方?

(小數點對齊就是相同數位對齊;豎式上正常計算,橫式上要化簡。)

3、看黑板上的資訊,問:筆記本比講義夾便宜多少錢?

指名列式,板書豎式(略)

說說要注意的地方。

二、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1題。學生完成後交流得數。

注意最後題,豎式上的計算結果是3.00,如果有橫式,只要寫成3

2、第2題。說說錯在哪裡?再訂正。

第1題,小數點沒對齊。第2題,得數的小數點沒點上。第3題,只寫了小數部分,整數部分要寫0。

3、口算第50頁的第1題。

指名讀得數,注意能化簡的要化簡。

4、完成第50頁的第3題。

看線段圖,說說圖意。看線段圖分別提出加法、減法算的問題。再算一算。

三、檢查預習作業。

四、學生作業:第2題

(2)一位小數減兩位小數、整數減小數的小數減法

教學內容:p.48、49的例2,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八第4~6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一位小數減兩位小數、整數減小數的計算方法,進一步理解小數減法。

2、經歷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在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自覺驗算的習慣,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探索一位小數減兩位小數、整數減小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探索當被減數小數部分的位數少於減數時的處理方法。

教學準備:板書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口算8+1.4,讀,說說正確的計算方法。補充豎式,指出:小數點對齊後相加。

二、學習新知:

1、提前板書書上的4件商品的單價。

問:昨天我們利用這些資訊,學會了小數的加法和簡單的小數減法。

說說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什麼?(小數點對齊後加減,化簡)

舉例較簡單的減法:(1)4.75-2.65;(2)4.75-3.4

分別用豎式算出上面的減法,並比較不同:第2小題小數部分缺一個數位,可以補0,算5-0=5,也可以想5不用減,直接移下來。

2、繼續看4件商品的單價,提出較難計算的小數減法問題。

選擇其中一個問題,列式並板書:8-4.75

豎式(略)。指豎式問:這題在計算時有什麼困難?怎麼解決?

(引導:被減數小數部分沒有,要補0,變成8.00後算。8.00-4.75時,可以先不考慮小數點,當成是整數減法來算……)

3、驗算:這題比較難,我們還可以用小數加法來驗算。

補充加法驗算的豎式。規範其書寫格式。

4、與“4.75-3.4”的豎式比較:為什麼兩題都出現了小數部分有缺位情況,一題可以直接算,另一題卻要補0後再算?

(指出:被減數有空位要補0,減數有空位可以不補0。)

5、學生練習另幾題較難的減法計算(做在書上)指名板書。講評。

3.4-2.65 8-2.65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

(1)第1題,學生獨立計算,交流結果。

(2)第3題,讀出上的新,並依次回答兩個問題。

交流解法。問: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並解答嗎?

2、完成練習八的部分題目:

(1)第4題,強調做這類題的要求:對的要打“√”,不能空著;錯的打“×”,然後在旁邊空的地方訂正。

再分別找出錯在哪裡,再改正。

(2)第6題。讀題後,學生把算式寫在書上,再交流。

四、檢查預習作業。

五、佈置作業:

p.49第2題,p.50第5題

(3)小數加、減法的練習

教學內容:p.51練習八第7~10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結合現實情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問題意識,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2.6+8= 0.86-0.4=

指名說說口算方法。提醒:豎式時可以把小數點對齊後加減,口算時更側重整數部分和整數相加,一位小數和一位小數相加。要看清楚數位。

2、筆算:3.6-1.28= 7.18-3.6=

學生列豎式計算,比較兩個計算。發現前面一題要補0後再減,後面一題可不用補0。

3、小馬虎在計算3.56加一個一位小數時,由於錯誤地把數的末尾對齊,結果得到了4.23。正確的結果應當是多少?

教會學生用還原思想解決這類問題:4.23-3.56=0.67,3.56+6.7=10.26

二、完成書上的練習:

1、直接寫出得數

0.83-0.5= 9.2-6= 2+2.8=

3.4-3.1= 0.73-0.23= 3.6+2.4=

學生完成後,指名交流得數。

2、第9題。觀察折線統計圖,說說你看懂了什麼?

(人的正常體溫是37攝氏度左右,這是位體溫偏高的病人。……)

分別計算:這一天,病人的最高體溫和最低體溫相差多少攝氏度?

從中午12時到下午4時,病人的體溫升高了多少攝氏度?

這一天開始時與結束時,病人的體溫相差多少攝氏度?

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要引導學生會看折線統計圖:折線越陡說明變化越快;折線平說明變化慢。

可按段數相差的格數,找到變化情況。

相差不多的再通過算的方法來進一步確認。

3、第10題。獨立解答書上的問題,再交流。

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注意提問的範圍:提一些需要計算的問題,不要問如“哪個最貴?”之類的問題。

4、思考題:小力用豎式計算5.1加上一個兩位小數時,把加號看成了減號,得2.76。你能幫他算出正確的結果嗎?

要求學生用剛才教的還原方法來解答。交流講評。

三、檢查預習作業:

對比練習:

0.17+0.06= 0.79-0.04= 1.3+0.03=

0.17+0.6= 0.79-0.4= 0.56+0.4=

要求學生看清楚位數再加減。

四、佈置作業:(略)

(4)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

教學內容:p.52的例3,練一練和練習九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整數加法的運算律對小數加法同樣適用,能正確應用加法運算律進行一些小數加法的簡便計算。

2、在探索與交流的活動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增強優化意識;逐步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的意識,體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應用加法運算律進行一些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

教學準備:例題的板書

教學過程:

一、複習:

題組練習:4.3+7 4.3+0.7 4.3+0.07

觀察後說說:(1)這組題有什麼聯絡?(2)通過這組題,你覺得做小數加法要注意什麼?

二、學習新知:

1、課前板書:水彩筆8.9元,筆記本3.6元,鋼筆6.4元,三角尺1.1元

問:現在我要每件商品買一份,需要準備多少錢?

指名列式:8.9+3.6+6.4+1.1

(可能會有學生列式的時候就考慮了簡便的問題,指出:列式的時候,我們一般要按照題中的順序,這樣可以不遺漏不重複。)

觀察這些加數有什麼特點?你準備怎樣算?

(由於有預習,所以不少學生都會考慮簡便的問題。)

板書簡便的過程:=(8.9+1.1)+(3.6+6.4)

=10+10

=20(元)

問:為什麼這裡要用“( )”?

說說這樣算的依據是什麼?

複習加法運算律:a+b=b+a,(a+b)+c=a+(b+c)

找找例題中哪裡運用了加法交換律?那裡運用了加法結合律?

指出:運用加法運算律,也可以使我們的小數加法變得更簡便。

整數簡便計算一般是要把加數湊成整百整千數,而小數加法一般只要湊成整數就可以了。

2、湊整練習:

板書3.3,問:你能說一個小數和它湊成整數嗎?

(2.7,0.7,8.7……)

問:這些小數有什麼共同的地方?說得完麼?指出:我們只要看小數部分,和0.3湊成整數的是0.7。為了統一,我們就用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來繼續湊整。

7.2,1.76,2.37,3.34,0.237,2.178

(老師依次板書上面的數,學生依次說出另一個小數,老師繼續板書)

觀察完整的板書問:

要湊整,你發現了什麼?

(看位數,位數一樣多的才能湊整;看末尾,末尾加起來是10,如果小數部分有多位的,最後一位加起來是10,前幾位加起來是9。……)

問:1.76和3.34,7.2和2.178能不能湊成整數?為什麼?

三、鞏固練習:

1、用簡便方法計算:

2.78+0.8+0.2 0.37+1.79+0.63

指名口答簡便過程,並說說要注意的問題。

2、五年級一班女子4×100米接力賽跑4位同學的成績如下表。你能很快算出她們完成接力賽的總成績是多少嗎?

問:你知道接力賽的總成績是怎麼算的?

算一算,交流怎樣算更簡便?

(一般學生都會用湊整的方法來計算,但還可以引導學生從估算的角度來觀察,發現通過移多補少,每一個成績都正好可以看成18秒,也就是18×4=72秒)

3、口算下面各題:(p.54第1題)

學生完成後,校對得數。

4、算一算,比一比。(p.54第2題)

觀察題組,說說上下兩題有什麼聯絡?選你認為計算簡便的那題算出結果。

一起按順序口算出另一題,比較兩題結果是否相同,感受“簡便”。

補充板書:a-b-c=?

(1)=a-(b+c)=a-c-b

舉例說說上面等式之間的聯絡。記住連減可以改寫的形式。

5、在一次跳遠比賽中,小強跳了3.06米,小星比小強少跳0.18米,小宇比小星多跳0.32米。小宇跳了多少米?

讀題後,要求學生列出算式:3.06-0.18+0.32

指名說說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師板書計算過程:=3.06-(0.18+0.32)=3.06-0.5

說說這樣算行不行?為什麼?

四、檢查預習作業:

4.52-(3.52+0.72) 4.9+0.1-4.9+0.1

五、佈置作業:

第3題

(5)用計算器計算小數加減法

教學內容:p.53的例4,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九第5~9題

教學目標:

1、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能用計算器計算稍複雜的小數加減法,體會小數加減法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3、在經歷用計算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用計算器計算稍複雜的小數加、減法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解決問題:

1、(第5題)四五年級同學採集樹種,四年級採集了13.5千克,五年級比四年級少採集2.8千克。四五年級同學一共採集多少千克?

讀題後讓學生列式,交流各種解答方法的不同思路:

(1)13.5+(13.5-2.8)

四年級是已知的,五年級的未知,先求出五年級再算出兩個年級

(2)13.5+1.35-2.8

先假設五年級和四年級一樣多,再把五年級少採集的減去。

觀察兩個算式,哪個更簡便?算出結果。

2、(第6題)分別計算書上的4個問題。

交流各個問題,注意有的學生會出現選錯商品價格的現象。

二、學習例4,用計算器計算並探索:

1、課前板書:

商品名稱 數量 單價/元 金額/元

鉛筆 1支 0.80

電池 4節 24.00

鉛筆盒 15.40 15.40

書包 1個 44.70

麵包 3.00 6.00

問:這是一張不完整的發票,說說“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數量關係並算出空的格子。

填寫完整後,算出總金額。

(可以用計算器算,也可以利用資料特點口算或筆算。)

2、如果老師付出100元買這些商品,應找出多少元?

學生列式計算。

3、(第8題)小明家九月上旬的收支情況如下表。算出每次收支後的餘額,並算出合計數。

指導學生看懂該份表格,區分“收入”和“支出”,依次算出每一個空格。

討論:上月結餘、合計收入、合計支出以及表中最後餘額的關係。

4、用計算器計算前三題,說說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1)找到不變的數:小數部分前面都是8,最後一位是9

(2)找到變的數字及變的規律:整數部分是變的,它比最後一個小數的位數少1;它同時還是後面小數部分的8的個數。

(3)按照發現的規律填出最後一題的得數。

5、兩個小數的和是8,相差0.4,這兩個小數分別是多少?

引導學生思考並交流:

(1)畫線段圖(圖略),發現如果把8減0.4,得到的是兩個較小的數;或者把8加上0.4,得到的是兩個較大的數。再除以2就可以了。

(2)從平均數的角度考慮:平均數是4,要符合“相差0.4”,一個數要大0.2,另一個數小0.2

(3)檢驗:兩個條件都要符合“和是8”、“差是0.4”

6、思考題:小華在計算一道小數減數時,把被減數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把減數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你能算出錯誤的答案與正確的答案相差多少嗎?

指名說說思考方法。明確:被減數少算了,結果也少算了;減數多減了,結果也偏小。

三、佈置作業(略)

(6) 整理與練習(一)

教學內容:p.56、57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溝通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的聯絡,提高計算能力,發展數學思考,激發學習的興趣。

2、綜合運用有關負數、小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體會小數加減法的廣泛應用價值,拓展知識面,提高正確選擇資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1、口算:2.5+3.2 0.83-0.5 0.25+0.75

9.8-4.8 1.7+0.4 1-0.6

1.2-0.8 0.92-0.2 0.52+0.4

要求學生注意小數部分的不同位數,選擇這樣的既題讓學生說說口算方法。

2、用豎式計算:(第2題)

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做在本子上。做完後,可請平時多訂正的學生說說得數,有問題的再講具體的計算過程。

3、簡便計算:

4.3+0.98+0.7 3.6+1.98+6.02

7.5+4.9-6.5 5.27-3.9-0.1

8.44-(5.44+2.8) 1.29+3.7+2.71+6.3

學生獨立做在本子上,後交流:

(1)只有加法的,改變加數的位置湊整數加比較簡便。(如第1、2、6題)

(2)連減題,可以減去兩個減數的和也可以先減後面的數再減前面的數,要根據具體的數來定。說說第4、5題的簡便計算方法。

(3)有加有減題。在改變運算順序的時候要帶符號“搬家”,舉例:第3題。

指出:簡便計算的目的是要“簡便”,但如果不按規定隨意改變會出現錯誤的結果,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用不簡便算一算的方法檢查結果是否一樣。

二、解決問題練習:

1、第4題,要求學生看懂圖的意思,明白竹竿分成了幾部分,然後再列式解答。

2、第5題,讀讀表格中的資料,說說其含義。

依次回答書上的問題。

3、第6題,簡單介紹“警戒水位”及相關概念。

說說表格中的各資料分別表示什麼?

指出:+和-如果用在某個數前,表示的是增加或減少的意思。

如果用在算式裡,是表示加或減的意思。

依次加或減,算出結果,並對照警戒水位,說說哪幾天的水位超過了。

4、思考題:

指導學生讀懂題目的意思。引導學生用兩種方法解答:

(1)分段算出每一秒的落地距離,再加起來。

(2)簡單介紹等差數列求和方法,並用該方法算出和

比較兩種方法,檢查結果是否一致。

三、佈置作業:(略)

⑺ 整理與練習(二)

教學內容:P58 7

教學目標:1.通過對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專案的調查和了解,使學生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絡;

2、讓學生通過計算有關專案的合計數,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本單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併產生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

3.通過此次教學,使學生能積極關注家庭收入情況,體貼父母工作的艱辛,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支出和收入在計算時採取的方法

教學準備: 讓學生提前收集:上月的電話繳費單,水電燃氣三個月的繳費資料

教學過程:

1、 拿出你家上個月的電話繳費單,看看每個月的電話費包含哪幾個部分。

小組交流,分組彙報;

上月餘額、本月消費、本月餘額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你能寫出他們之間的數量關係式嗎?

本月消費有很多,你怎樣算本月消費的合計數。

計算一下是不是存在這樣的關係呢?上月餘額—本月消費=本月餘額

小組交流一下誰家的電話費最多,各自的餘額又是多少呢?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話費,那麼又有什麼樣的數量關係呢,我們一起來幫他算算。

2、 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個月的水電氣消費的資料填在書上,然後自己算一下合計數,看看誰家的哪項費用最少?

①家庭支出較低者:

②家庭支出中等者:

③家庭支出較高者:

再與你家庭的收入情況結合起來考慮,哪些同學的'家庭儲蓄額最多,支出較多的同學考慮一下能不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呢?

通過這次的記帳你有什麼樣的體會?

3、 統計一下自己上週的收入、支出和結餘情況

你的收入是從哪兒來?你的支出合理嗎?必要嗎?

你結餘多少?你準備怎樣處置你結餘的錢?

4、 我們應當如何合理安排收入與支出?

5、 圍繞書上的三個方面的指標回憶相關的學習過程,舉例說說自己在學習本單元中學得好的地方和學得不理想的地方,然後在小組內向組長彙報,自己給自己評幾顆星。

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連自己小家都管理不好的人,更談不上管理好國家這個“大家”。具備了治理小家庭的能力,才能管理好國家這個“大家”,小家治好了,才能治理好國家。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整理家庭收入與支出情況,已具備了初步料理家務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理財技巧,相信經過一定時間的努力,我們也一定能治理好國家,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回去收集你家一週內生活費用的支出情況,並用計算器算出合計數。並對家庭支出的各種資料作出相應的判斷,給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初步學會理財。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知道四邊形的特徵。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們的角都是直角。

2.通過畫一畫、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發展空間想象能力。

3.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感知四邊形的特徵,能判別四邊形。

教具、學具:課件一套、三角尺、四邊形、格子紙等。

教學過程:

(一)感知四邊形的特徵

1.認識四邊形。

(1)師:(板書課題)看一看,今天我們要學習什麼?你見過四邊形嗎?你認為它是什麼樣的?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長方形、正方形等四邊形的圖片。

(2)出示下列學生沒有說到的圖形。

師:那這個是四邊形嗎?它們有什麼共同特徵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四條邊,四個角。)

2.判斷四邊形。

(1)老師這裡還有一些圖形,請你判斷一下它們是四邊形嗎?(書第35頁中的圖形補充4個圖形,用課件展示。)

說說為什麼不是。那你覺得四邊形光有四條邊行嗎?是怎樣的四條邊?(補充板書:直的。)

(2)你有沒有辦法把這些不是四邊形的圖形改成四邊形?(根據學生回答課件中操作。)

(二)尋找四邊形

1.找生活中的四邊形。

師:同學們真能幹,經過你們的修改,這些圖形都成了四邊形,那請你們找一找在你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是四邊形的。請你摸給大家看。

2.找主題圖中的四邊形。

師:其實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你看這是一幅校園圖,你能從中找到四邊形嗎?(課件出示,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的四邊形用紅色閃一閃,提取出來放在螢幕的右邊。)

(三)小結:我們找到了這麼多的四邊形,那麼什麼樣的圖形是四邊形呢?(多指名學生說)

(四)四邊形分類

1.指導分法。

師:雖然這些都是四邊形,可它們的樣子還是有些不同的,你們看,這是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菱形,這些都有自己的名字,而這個是任意四邊形(在黑板上邊指邊說)。接下來請你們拿出練習紙,你能按一定的標準給這些特殊的四邊形分分類嗎?先想一想你打算怎麼分?需要什麼工具嗎?

練習紙:

根據學生回答師:你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這些角的大小(板書:比),你還可以用尺量一量它們的邊長(板書:量)。

2.小組合作進行分類。

師:下面就請你們分類,老師先給你們一些建議。(課件出示)

友情提示:

1.請你選擇好工具,定好分類的標準。

2.分類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

3.四人小組交流,說說你分類的理由。

4.推薦一名同學發言。

3.反饋、交流。

各組派代表發言,(實物在黑板上移動展示)說說分法,並說明這樣分的理由。

(1)按角分:長方形、正方形一類(四個角都是直角);

菱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一類(沒有直角)。

(2)按邊分: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梯形一類(對邊不相等)。

(3)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

正方形、菱形一類(四條邊相等);

梯形一類(四條邊都不相等)。

4.小結:師:你們分的好極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那麼我們再來確認一下,到底什麼樣的圖形是四邊形?

(五)畫四邊形(書第36頁做一做2)

師:我們已經會認四邊形,還會根據它們的特點進行分類,接下來我們來畫一畫四邊形,你覺得怎樣才能又標準又快的畫出這些四邊形呢?需要老師給你們提供什麼工具嗎?(尺、格子圖)請你們把這6個四邊形都畫一畫,一邊畫一邊想一想,這些四邊形有什麼不同。

實物投影展示,講評。

你覺得這些四邊形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

(長方形、正方形有四個直角,長方形的對邊一樣長,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梯形有兩個角是直角,但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菱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但它的角不是直角;平行四邊形的對邊一樣長,但它的角也不是直角;還有一個四邊形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四個角也都不是直角。)

(六)拼四邊形

師:太棒了,你們把這些四邊形看的非常透徹了。信封裡有一些四邊形,我們來看看有些什麼,請你們四人合作,選幾個拼成一個四邊形(信封材料準備)。

信封裡的四邊形:

交流、展示。

還有不同拼法嗎?

(七)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太強了,老師佩服你們,在這節課裡,你們認識了什麼?它是什麼樣的?還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識?四邊形還有很多知識,我們以後再學。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學習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46頁。

  學習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二月的天數。

2、會給月份分類,能運用左拳和歌訣識記各月的天數。

3、能運用多種方法算出一年的天數。

  自主預習

自學教材第46頁

1、多媒體展示新成立圖片,你知道新是哪一年成立的?

(1949年10月1日)

2、多媒體展示第29屆北京奧運會圖片,說說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是什麼時候?( 8年8月8日 )

3、多媒體展示植樹節與兒童節圖片,說說各是哪一天?

4、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交流合作

  1、小組內交流年曆卡,交流你知道的年月日的知識。

(1)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有多少天?

(2)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有幾種情況?把它統計下來。

  2、綜合:

(1)你能根據每月天數的不同,對十二個月進行分類嗎?

31天:有()()()()()()()月

30天:有()()()()月

28天:有()月

29天:有()月

(2)我們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月。

(3)數一數,一年中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

  3、識記大小月

(1)這麼多大小月,有什麼辦法能很快記住哪幾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你有什麼好方法嗎?說說自己的識記方法。

(2)(課件出示)用左拳記憶法,你能用左拳給我們試一試嗎?

(3)(課件出示)歌訣法:

一、三、五、七、八、十、臘(指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小遊戲:小組長隨便報一個月份,要是大月兩手五指張開,要是小月兩手握拳。

  4、認識二月

(1)二月是大月還是小月?

(2)二月在平年是多少天?在閏年是多少天?

  5、找節日。

(1)找出教師節、六一兒童節,並說出是星期幾?

(2)找己和父母的生日,並做標記。

  6、算一算:0年一共有多少天?

  展示提升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穫,其他小組認真傾聽,適時補充糾正。教師及時點撥。)

  反饋測評

1.填空:

①常用的時間單位,除了時、分、秒以外,還有()

②一年有()個月,每月有31天的叫()月,有()個月;每月只有30天的叫()月,有()個月。

2.猜一猜:小明說:我在外婆家連續住了62天,正好是連續的2個月,你知道我是哪兩個月去的嗎?

  拓展延伸

1、時間是寶貴的,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說些什麼?

2、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年、月、日的有關問題,你有什麼收穫?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經歷體積與容積的概念的建立過程,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感知常用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大小,能正確地選擇合適的單位進行相應數量的計量。

2、在親歷感知,在感悟中形成對學科學習的內在興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通過參與試驗、分析與嘗試,掌握體積和容積概念,會確定體積和容積相應並能正確地把握體積的大小。

教學方法動手操作、分析、合作

教學準備每個小組準備一個盛水的量杯一個土豆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知識,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容積”。

二、感受物體的體積

1、分組實驗

方法:將土豆放入一個盛水的量杯中,注意記錄放入前後的水位高度。

猜想:量杯中的水位會發生什麼變化?

觀察:通過對上面實驗的觀察,有什麼發現?看到——土豆放入時,水位上升了;取出時,水位又基本復原。

思考:這個現象說明了什麼?

生:土豆佔有空間,入水時,水會被擠開,造成水位上升;而取出時,土豆所佔的位置空出,水於是又復原。

2、體積的意義:

師引導學生讀書57頁中間文字並結合實驗同桌交流自己所理解的體積的概念。

3、想一想:你還能用其它方法感受物體的體積嗎?

三、感受物體的容積

1、①1箱牛奶的體積與6盒牛奶的體積比?(1箱牛奶體積大於6盒牛奶的體積。)②1盒牛奶的體積與1杯牛奶的體積比?(1盒牛奶的體積大於1杯牛奶的體積。)

從上面的結論中你想到了什麼?(整個容器體積大於內中裝的體積)

2、歸納容積的意義(板書)

3、同桌互相舉例說明物體的體積與容器,及其大小比較。

四、體積單位

1、長度、面積和體積基本單位的確定:

稜長為1釐米的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厘米

稜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分米

稜長為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米

感覺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

(1)如果同學們在正方體模型中蹲著,會蹲下幾個?

(2)如果把書包放在這個正方體模型中壘起來,大約可以壘多少個?

2、容積單位的確定:

師指出:我把能容納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物體的容積的大小分別叫做1毫升和1升。

在生活中計量液體的體積常以毫升和升為單位。(讓學生認真閱讀理解59—60頁中的文字,然後同桌相互說一說)

3、課堂活動:60頁1、2題。通過課堂互動,讓學生在搜尋和交流中熟悉和增強體積和容積單位大小的實感。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有什麼新的感受?

六、佈置作業

課本62-63頁練習十二第1、2、5題。

第二課時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教學要求:使學生學會求減法算式中的未知數x,進一步鞏固減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係,能正確地求出減法中的未知數x,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

練習十七第5題。讓學生說說怎樣想的?

2、提問:減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有什麼關係?

(板書:減數=被減數-差被減數=減數+差)

3、25()=15()34=62

說出是怎樣想的,為什麼這樣算。

二、教學新課

1、引入新課

如果把題目裡的()換成x,就是怎樣的兩題?(板書:25-x=15x-34=62)

說明:這樣的題就是求減法算式中的未知數x。

2、學生試做。

(1)提問:這兩道題裡的x你會求嗎?請大家試一試。指名板演。提問;第一題怎樣算的?為什麼用減法?

指出:求減法算式裡的x,也要先看x是減法裡的什麼數,再根據減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想這個數等於什麼。這裡x是減數,等於被減數減差,所以先得出x=2515,再算出x=10。把x=10放到原來的式子中算一算,看一看2510是不是等於15。

(2)提問:第二題怎樣算的?為什麼這道題要用減法算?請你用原來的式子算一算,x=96對不對?

(3)隨能再說一說,都是求減法算式裡的x,為什麼第一題要用減法,第二題要用加法?(看清x在減法中是什麼數,如果x是減數,就要用被減數減差來求結果;如果x是被減數,就要用減數加差來求結果。)

3.鞏固練習。

(1)說出x是什麼數,x等於怎樣的式子。

X-50=30x-38=12x-46=15

50-x=3038-x=1246-x=15

(2)做想想算算第1題。

4.教學例8

(1)出示例8

提問:這道題可以怎樣想?哪個數用x表示?這道題可以怎樣列式解答?請大家做一做,求出這個數。並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解答的?

5.做想想算算第2題。

三、課堂練習

1.做練習十七第6題第(1)小題。

2.做練習十七第6題第(2)小題。

3.課堂作業

練習十七第8、9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說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為什麼?

20+17=37 12-Y=4 a+12=35

21-b<14 x=14+23 16+a=27+b

2、解方程

X+125=370 520+X=710 X-4.9=6.4

120-X=25 7.8+X=2.5 X+8.5=12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板演。

選3題讓學生說說想的過程。

集體訂正,幫有錯的同學分析錯誤原因,使其明白。

  二、完成第6頁的7~12題。

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指名回答,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使學生明白:根據等式的性質是含有未知數的一邊只剩下未知數,就能很快知道最後的結果。

第9題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學生說:錯在哪裡,幫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怎樣改正,我們在做題時要注意一些什麼?

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教師要特別關注前面解題還有錯的學生,爭取人人過關。

集體訂正,分析錯誤原因。

第12題

學生讀題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只要學生說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師都要給於肯定。

  三、課堂作業

第6頁的第10、11題。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7~10頁,例5、例6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並掌握等式的性質,即在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以一個數時0除外),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質。

2、使學生掌握利用相應的性質解一步計算的方程。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在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以一個數時0除外)這一等式的性質。

教學過程:

  一、複習等式的性質

1、前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等式的性質,誰還記得?

2、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學們猜想一下,如果在一個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除以一個數時0除外),所得結果還會是等式嗎?

3、生自由猜想,指名說說自己的理由。

4、那麼,下面我們就通過學習來驗證一下我們的猜想。

  二、教學例五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例五圖,並看圖填空。

2、集體核對

3、通過這些圖和算式,你有什麼發現?

4、接下來,請大家要課練本上任意寫一個等式。請你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乘同一個數,計算並觀察一下,還是等式嗎?再將這個等式兩邊同時除以同一個數,還是等式嗎?能同時除以0嗎?

5、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又有什麼發現?

6、引導學生初步總結等式的性質(關於乘除的)

7、板書出示: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於0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8、練一練第一題

⑴、指名讀題

⑵、生獨立填寫在書上,集體核對

⑶、你是根據什麼來填寫的?

  三、教學例六

1、出示例六教學掛圖,指名讀題,同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例六圖

2、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3、根據題意怎樣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麼想的?板書:40X=960

4、在計算時,方程兩邊都要除以幾?為什麼?

5、生獨立計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對

6、計算出X=24後,我們怎樣才能確定這個數是否正確?請大家口算檢驗一下。最後將例六填寫完整。

7、小結:在剛才計算例六的過程中,我們將方程的兩邊都同時除以40,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將等式兩邊都同時除以40,等式仍成立?

8、試一試

⑴、出示X÷0.2=0.8

⑵、生獨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師巡視並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⑶、集體核對,指名口答:你是怎樣解方程的?為什麼可以這樣做?

9、練一練第二題

⑴、生獨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師巡視。

⑵、集體訂正。

  四、鞏固練習

1、練習二第一題

⑴、請每位同學在小組裡說一說每一題應該怎樣解,指名口答。(第三組)

⑵、生獨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

⑶、集體核對

2、練習二第二題

⑴、指名讀題

⑵、生獨立填寫,師巡視。

⑶、你在填的時候是怎樣想的?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材P8頁例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根據線路圖說出走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在生活中學習知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簡單的線路。

教學難點:

語言描述行走的方向。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小朋友們,你們坐過公交車嗎?有沒有獨自乘公交車去到動物園玩過?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再次到動物園遊玩,那麼,我們現在就出發,好嗎?

2、揭示課題:認識路線。

二、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1、引入:師出示1路車路線圖。

師:有了這張路線圖,你們一定能很快知道各個站點在動物園的哪個方向,誰來說一說?

師:小朋友觀察真仔細,你能在小組內說一說1路車的行車路線嗎?

從火車站出發向 行駛 先引導學生在組內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師:誰還能說一說你想從哪個站點出發到哪個站點的路線?

2、出示動物園的導遊圖。

3、師:我們乘坐1路車來到動物園,這裡的動物可真不少,誰來說一說有哪些動物?

4、你最喜歡哪種動物,它在動物園的什麼位置?請你在小組內說一說。

師:猴子在熊貓的什麼方向?獅子在大門的什麼方向?學生指名回答。接下來由學生提問,學生指名回答。

5、小朋友真聰明,我這兒還有一個要求:我想從大門出發去看完所有的動物,再從大門出來,我應該先去哪兒,再去哪,請幫我安排一條路線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線圖。b)指名介紹路線圖。c)集體評價。

三、達標訓練

1、我來當導遊:通過下面的路線圖說說從甲地到乙地是如何行進的?途中經過哪些地方?

2、從動物園向( )走到電影院,然後,又向( )走到少年宮。

3、從火車站向( )走到站前街,又向( )走到商店。

4、從游泳館向( )走到圖書館。又向( )走到醫院。

四、作業佈置

教材P10 5-7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探索2、5倍數的特徵,初步理解奇數、偶數的概念。

教學重點:

發現2、5倍數的特徵並靈活運用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師:奧運帶給我們的除了那種奮勇拼搏的體育精神,還有一點那就是要提高人們的健身意識。過一段時間我們學校要舉行團體操表演,有哪些表演形式呢?我們來看一看吧

(學生認真看錶演情況。)

二、探究新知

1、活動一:師:從圖中你們知道了哪些資訊?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學生觀察情境圖,說出自己通過觀察發現的資訊,提出問題,全班交流。

2、活動二:師:我們首先解決“各項表演分別可以選派幾人參加”這個問題。請你們想一想,每個方隊得人數有沒有規律?到問題時要仔細分析、驗證,不能輕易下結論。

學生獨立思考,然後交流。學生的思考可能停留在圖中呈現的人數上,3個5、6個2、5個3。教師可適時引導:各隊的人數與2、3、5有沒有關係?

3、活動三;

師:在1—100的自然數中,2的倍數有那些?5的倍數有哪些呢?3的倍數有哪些呢?先獨立思考,然後小組討論。

學生自主思考後,可能採用無序排列、有序列舉、在百數表中 圈出或塗色等解決問題的方法。

4、活動四

師:同學們了不起,用這麼多辦法找出了100以內2、5的倍數,那你們有沒有發現2的倍數、5的倍數都是一些什麼樣的數?

師:像2、4、6、8、10、12……都是偶數,1、3、5、7、9、11……都是奇數。

師:你能再說出幾個偶數、奇數的例子。

學生獨立思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2、5的倍數的特徵。

學生認真聽講

學生舉例,相互交流。

三、課堂練習

自主練習第1、2題。學生自主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全班交流。

第3題數學遊戲:應用今天學到的知識,看數字卡片說一句話。如:20是偶數,是2的倍數,同時也是5的倍數等。同位兩人輪流出卡片,參與遊戲。

四、課後小結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這節課你學到了些什麼?還有什麼問題?你對自己有什麼評價?

國小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學生正確理解面積和周長的意義,能運用概念正確地計算面積和周長.

2.提高學生綜合、概括的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區別面積和周長的意義、計量單位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地進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麵積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師:我們已學習過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麵積的計算,下面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

1.怎樣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2.怎樣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那麼,周長和麵積有什麼不同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板書課題:面積和周長的比較)

二、學習新課.

出示圖形,這是一個長方形,長4釐米,寬3釐米.請同學提出問題,可以求什麼?(周長、面積各是多少?)

師:請同學在自己作業本上,分別求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和麵積.(訂正時,老師板書)

通過計算你能發現周長與面積有什麼不同嗎?請根據下面幾個問題進行思考.

投影出示思考題:

1.周長和麵積各指的是什麼?

2.周長和麵積的計算方法各是什麼?

3.周長和麵積各用什麼計量單位?

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小組討論.

集體討論歸納:

1.長方形周長是指長方形四條邊的長度和,而它的面積是指四條邊圍成的面的大小.

2.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3.求周長計算出的結果要用長度單位,求面積計算出的結果要用面積單位.

師:同學們講得很好,那麼我們能不能簡單地概括出面積和周長究竟有哪幾點不同呢?

(在老師的引導下,共同歸納、概括)

板書:

面積和周長的區別:

1.概念不同;

2.計算方法不同;

3.計量單位不同.

師:現在老師有一個問題,要向同學們請教,願意幫忙嗎?

如果計算正方形的周長和麵積,是不是也存在這3點不同呢?(正方形的周長和麵積也具備這3點不同)

師: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假如一個正方形它的邊長是4,會求它的周長和麵積嗎?

(學生敘述列式過程,老師寫在黑板上)

師:這兩個算式都是“4×4”,這不是完全相同嗎?你們怎麼能說它們不同呢?

(討論一下,然後再回答)

待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老師再歸納.

師:周長的4×4是4個邊長,式子中的第一個4是4釐米.面積的4×4是4個4平方釐米,所以兩個算式雖然都是4×4,但表示的意義不同.

說明面積和周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做題時要特別注意區分,要認真審題.

三、鞏固反饋.

1.請你用手指出桌面的周長,摸一摸桌面的面積.

2.出示正方形手帕,請同學指出它的周長和麵積.

3.計算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和麵積.

投影出示:

4.選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 )裡.

(1)一個正方形花壇,邊長20米.如果在花壇的四周圍上欄杆,欄杆長多少?( )

(2)一個正方形花壇,邊長20米.如果李欣每天早晨圍著花壇跑5圈,他每天早晨要跑多少米?( )

(3)一個正方形花壇,邊長20米.如果在這個花壇裡種草坪,這個草坪的面積是多少?( )

A.20×20=400(米)B. 20×4=80(米)

C.20×20=400(平方米)D.20×4×5=400(米)

5.計算下面兩個圖形的周長和麵積.

投影出示

比較一下,組合後圖形的周長、面積,與組合前兩個圖形周長之和、面積之和有什麼相同?有什麼不同?(面積相同,周長不同)

能說說為什麼周長不同嗎?組合圖形的周長指的是哪部分?

師生共同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面積和周長有三點不同:1.概念不同;2.計算方法不同;3.計量單位不同.

課後作業

1.填表.

圖 形

邊 長

周 長

面 積

長方形

長18釐米,寬16釐米

長方形

長7米,寬4米

正方形

12 分米

2.學校操場的長是110米,寬是90米.它的面積和周長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