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詩的讀後感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2.53W

今夜再讀錢鍾書先生的《談中國詩》一文,不由再次感受到鍾老的博學與智慧。

詩的讀後感

西洋讀者認為中國詩的特徵是富於暗示,而鍾老說他願意換個說法,說這是一種懷孕的靜默,並引用南宋詩人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評論盛唐詩歌的話“言有盡而意無窮”來佐證。又把歐陽修引用同時代詩人梅堯臣的話:“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也引了出來,再舉例柳宗元在《晨詣超師院讀禪經》中已有“淡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的心得詩句,藉此來闡述中國詩“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意境悠遠。

又談,中國詩採用問而不答,以問為答的方式留下了許多蕩氣迴腸,吞言咽理的美妙詩句。李白用《怨情》一詩表達:“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引得人遙思惆悵。南宋詩人鮑照說“壯士皆死盡,餘人安在哉”讓人陡生傷感。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詩》中寫道:“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嘆世事變幻無常。劉希夷在《代悲白頭翁》中寫出“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的黯淡情懷,而趙嘏也在《江樓感舊》中留下“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的愴然傷感,這些詩句都耐人玩味,靜默幽美。

鍾老又說中國詩和西洋詩一樣也都有筆力輕淡,詞氣安和的特點,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李白在《獨坐敬亭山》中也寫:“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最後他借有英國詩人濟慈的名句說:“聽是見的音樂真美,但那聽不見的更美”。

讀錢鍾書先生的散文真正是“此時無聲勝有聲”而後讓人“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第二篇:

2006級34班 吳夢圓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是蘇軾在無可奈何的悲憤中所發出的千年一嘆;而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的五月二十日的開篇也是仰天長嘆:“人生如夢”。誠如錢鍾書先生在他的〈談中國詩〉中所說:“一個人,不管他是中國人,美國人,英國人,總是人。”進而,我想,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其思維也大抵相同吧,中國人的思想中有所謂西洋的東西,西洋人的思想中一如歌德,不也同樣有中國元素麼。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擔心中國文化在哈日哈韓、親-美親法中消失,甚至一些學者看到80後們見面說hello,再見說bye,就禁不住陣陣惶恐。於是對外來文化進行鋪天蓋地的批判,呼籲保護中國文化。彷彿那些洋玩意就是一條條要吸食民族文化精血的螞蝗。在這裡我又要借用錢先生關於中國詩的譬喻了:“研究我們的詩準使諸位對本國的詩有更深的領會,正像諸位在中國小住能增加諸位對本國的愛意,覺得甜蜜的家鄉因遠征增添了甜蜜。”那麼,我想說,當我們坐在空調房中吃著麥當勞、肯得雞,喝著可樂,舔著熱狗,愜意地聽著mp4時,老學究們大可不必如此緊張。這些東西再怎麼著也只是一種快餐文化,而快餐過後,國人最愛的.依然是本國傳統的東西,譬如,有朋自遠方來,身為主人定會邀其聚餐,或下廚房,或進館子。但無論在哪,招待貴客的斷不是麥當勞。再簡單地說,你一定沒在春節見過哪個中國人的團年桌上擺滿了肯得雞。

說到春節,不得不談打到關於節日的問題。我國原先法定的節日為五一、十一和春節,現在新增了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這幾個節日在網上的支援率相當高,足以看出國人對傳統節日的熱愛。可是,當80後們去為西方的情人節、聖誕節而折騰的時候,我們的學究們側目哀嘆中華文化之不保。這還真有點杞人憂天的味道。試想,中國十三億人,為洋節而狂的畢竟是少部分,換個角度看,假使你身在異國,本著入鄉隨俗的思想,也許你會同異國人一起慶祝他們的節日,但是,你一定會“每逢佳節倍思親”。說不定還會如李白一般,吟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句子來,且一吟淚雙流。而你可曾見過有哪個國人因耽誤了過洋節而淚流滿面的?你可曾見過有哪個國人為過聖誕節千里迢迢趕回家與親人團聚的?

當我們對西方文化如臨大敵時,西方人卻對中國文化採取了容納吸收和學習的態度,漢語熱,儒學熱,武術熱,京劇熱,熱遍世界各地。

當今世界,科技越來越發達,資訊越來越便利,人類文明猶如一輛磁懸浮列車飛速前進,因此,我國的經濟與文化都必須逐漸與國際接軌。接軌就要有“拿來主義”的勇氣與智慧。有句老話說的好,不管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