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國小數學如何進行計算教學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2.97W

進行計算教學

國小數學如何進行計算教學

  一、計算的工具性要充分體現

人教版國小五年級數學教材中呈現計算教學的有關內容,是通過創設激發學生學習的生活情境來實現的。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後再去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必然要用到計算。通過計算,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課堂氣氛,改變了以前傳統計算課上那種氣氛沉悶、枯燥乏味的教學情境。

  二、貫穿“生活線”與“數學線”結合

課堂上,教師既要始終貫穿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生活線,又要貫穿嘗試、交流、反思、提高的數學線。在數學課堂上,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將兩條線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它們自然交融在一起。這樣,既有濃厚的生活味,更有濃濃的數學味,較好地實現了數學的目標。讓學生先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把所有不同的方法在全班交流,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思維的碰撞,再反思自己的做法後,重新選擇這時自己認為最好的方法繼續解決後面的問題。這樣學生既能認識到自己原先思維的不足並及時改正,又能及時發現比自己更優化的方法,使學生的思維水平不斷提高。

  三、強化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計算

傳統教學以上學生掌握計算方法為重點,而新課程卻強調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不但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才是發展性的教學思想。因此,應加強算理方面的教學,在這一點上“浪費點時間”是值得的。可以根據學生思維特點與知識基礎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方法,如:動手操作、實物演示、課件演示等。這一過程在學生頭腦中留下的表象對學生會起到事半功倍、舉一反三的作用。

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培養學生認真、嚴格、刻苦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加強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大量事實說明,缺乏認真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計算上造成錯誤的重要原因之一。那麼要培養哪些習慣呢?

1.校對的習慣。計算都要抄題,要求學生凡是抄下來的都校對,做到不錯不漏。

2.審題的習慣。這是計算正確、迅速的前提。一要審數字和符號,並觀察它們之間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內在聯絡。二要審運算順序,明確先算什麼,後算什麼。三要審計算方法的合理、簡便,分析運算和資料的特點,聯絡運算性質和定律,能否簡算,不能直接簡算的可否通過分、合、轉換、省略等方法使運算簡便,然後才動手解題。

3.養成仔細計算、規範書寫的習慣。要求按格式書寫,字跡端正、不潦草,不塗改、不貼上,保持作業的整齊美觀。

數學計算教學設計

  講清算理,揭示規律

在計算教學時,要讓學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這樣,計算教學就會變得生動活潑、多姿多彩。低年級學生直觀思維佔主導,逐漸向抽象思維過渡,心理學家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促進思維發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維和數學抽象之間架一座橋樑,充分發揮學具操作的作用,方能使學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計算能力的提高也就有了切實的保證。在計算8+6的教學時,我沒有停留在演算法多樣上,更沒有讓學生“喜歡哪種方法,就用哪種方法計算”,而是引導學生髮現這些演算法相通的地方,都是通過湊十來達到口算的目的,使學生懂得這種題目通過“看大數,拆小數,先湊十,再加幾”的方法口算,這種“湊十法”的口算策略同樣適用於後續學習8加幾、7加幾的進位加法,因而這種策略的優化其潛在價值巨大。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絡。”在進行9加幾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請出小棒一起來學習,在學生自主動手操作中優化得出湊十法,為後面繼續學習進位加、退位減打下基礎。還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去理解新知識,構建教學知識結構的主要方式,教學中恰當地運用舊知識,通過類比同化新知,實現知識的正遷移,有利於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和對新的認識結構的認同。比如,想加算減、口訣求商等都是學生通過知識間的.聯絡來進行繼續學習的。再如進位加和退位減的方法要講清楚,讓學生理解透徹,他們才能正確熟練地運用方法計算。課堂上,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想、去做、去發現問題並尋求解決問題之法。同時,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幾種演算法,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理清解決問題的思路。及時對“多樣化”進行“優化”,尋求簡潔、容易、快速的方法。要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和交流,感受不同策略的特點,領悟不同方法的優劣,做出合理的判斷和價值評價。為了使學生頭腦中算理清楚,計算起來就有條不紊,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使學生理清算理。(1)領悟法。如:在低年級講授進位加法時,可讓學生在擺一擺,畫一畫,數一數的基礎上體會湊十的過程,發現滿十進一的現象,學生會對“十進位制”這一自然數的進位方法有很好的認識。在計算中應用到滿十進一的理論時才不會疑惑不解。我們把這種方法稱為“領悟法”。(2)對比明理法。如:二年級學習三位數加、減法時,涉及到口算、估算、豎式計算,對於這一知識的教學,我改變計算題以做題為主的慣例,鼓勵學生多動嘴說,說一說算理,說一說想的過程,目的在於使學生的思維高度活躍,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加強訓練是途徑

計算能力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長期訓練逐步形成的。訓練時要注意:突出重點。如萬以內的加減法,練習的重點是進位和退位。要牢記加進位數和減退位數,難點是連續進位和退位;兩三位數的乘法要練習第二、第三部分積的對位;小數的計算則注意小數點位置的處理,加、減、除法強調小數點對齊,注意用0佔位;簡便運算則重點練習運用定律、性質和湊整。因此,在組織訓練時必須明確為什麼練,練什麼,要求達到什麼程度,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打好基礎。教學大綱指出:“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

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據各年級對計算的要求,圍繞重點,組織一系列的有效訓練,持之以恆,逐步達到熟練。湊整的訓練一定要加強,如:74+26=100,63+37=100,252+748=1000,25×4=100,125×8=1000等,要教給學生迅速觀察,判斷、湊整的能力。這些要求到了中、高年級 也不應忽略。同時要加強乘、加的口算訓練,如兩位數乘三位數176×47,當用7去乘被乘數的十位時,還要加上6×7進上來的4,所以7×7+4這類的口算必須在教學之前加以訓練。除數是兩位數,商是二、三位數的除法,試商是難點,如果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不過關,試商就困難。估算能力不強,試商也直接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