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通用29篇)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1.1W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通用29篇)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1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很多優秀文化已經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消亡,這些代表著中華民族精神的典籍,我何時真正的崇敬?何時真正的潛心學習?這些都是世間大道,而我卻在“得來全不費工夫”的環境下,沒有對他們引發崇敬之情,沒有用心去體悟,在茫茫人海中,猶如浮萍,隨波逐流,向細枝末節處找尋人生的答案,愧對古聖先賢,愧對列祖列宗。

《典籍裡的中國》的熱播,是中華之幸,民族之幸。經典猶如大樹之根,不知其根,也就不知其意,不知其意也就肆意妄為!中華五千年的文化,來得多麼不容易,來得多麼坎坷,又來得多麼深沉。這一份厚重的禮物,讓多少中華兒女為之汗顏,我們忘記了歷史,忘記了古聖先賢,但是古聖先賢卻記得我們,記惦著他們的子孫!通過《典籍》的方式對我們諄諄教誨,讓大家追根溯源,迴歸人生的大道。

在《論語》述而篇中:“志於道、據於德、行於仁,遊於藝”,這就是我們人生的脈絡。但我們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中,忽視了根本,只是在“遊於藝”,向錢、物而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的人生價值排序出現了問題,特別是很多家庭有了錢後,物質生活豐富了,但精神層面出現了的問題,隨著社會物慾的影響,不斷地搖擺不定,人生找不到方向,這就需要我們重回經典,在經典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以道作為自己的人生方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不需要抱怨社會的不公平,古聖先賢們在宣傳大道的時候,有多少君王和百姓不認可他們,他們仍然道心不改,堅持自己的夢想,堅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因為他們懂得“大道不孤”。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們學習,堅持維護社會和諧和服務廣大人民之大道,初心不改,不用抱怨,不用悲傷,不要讓負面的能量侵入內心,而要像陽光一樣,照亮他人。

當前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具體,甚至有人在某一方面的建樹而沾沾自喜,我們當有“君子不器”之心,包容萬物,合二為一,以他人之長處,滋潤自己內心,長養自己的德行,克己復禮,嚴於修身,養一身浩然正氣。像古聖先賢一樣,為道可以忘我、忘軀。

向道而行,踏芒而歌!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已經在古聖先賢們的身上得以體現,我們要學習他們的一言一行,才能讓自己內心的良知越來越升發,心境會越來越開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斷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提升我們的人文自信。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2

讀《天工開物》有感偶然的在購物中,選中一本歷史課中背過書名的書,《天工開物》。本是隨意的買來翻翻,但開卷之後,讚歎不已。實在沒有想到,我國在明代,就有這樣的科技著作。

《天工開物》,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我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在理學佔據文化領域的統治地位的當時,《天工開物》既是對古代科學傳統的有效繼承,也與當時興起的各種具有啟蒙意義的反權威意識,實學意識和民生意識息息相關。

由空談走向實踐,是當時有識之士的反思,這種思潮在思維方式上開始散發出近代的氣息。 《天工開物》經翻譯,走向世界之後,獲得極高讚譽,並且影響深遠。《天工開物》被歐洲學者稱為“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法蘭西學院漢學家儒蓮將此書稱為“技術百科全書”,將“天工開物”理解為“對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藝的闡明”。

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博士把《天工開物》稱為“中國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國的狄德羅”,稱《天工開物》是“十七世紀早期的重要工業技術著作”。日本學者評議道:“作為展望在悠久歷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中國技術全貌的書籍,沒有比它更合適的了。”

日本現代科學史學家藪內清也認為宋應星的書足可與十八世紀法國啟蒙學者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匹敵。十八世紀,在歐洲工業革命已經拉開序幕,但農業生產依然十分落後,播種還在使用人工播種。這種播種方式,在種子的密度和覆

土深度上都十分隨意,直接影響出苗率。而此時中國,已經在使用播種機。歐洲的犁設計也比較簡單、原始,操作十分費力,而中國的犁則效率更高也更省力。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809―1882)在讀了儒蓮翻譯的《天工開物》中論桑蠶部分的譯本後,把它稱之為“權威著作”。達爾文在他的《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1868)卷一談到養蠶時寫道:“關於中國古代養蠶的情況,見於儒蓮的權威著作”。他把中國古代養蠶技術措施作為論證人工選擇和人工變異。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3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了一個節目,名叫《典籍裡的中國》。這個節目讓我看得眼淚直下,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古人的詩詞和精神都讓我刮目相看呀!

有個兩千多年以後的讀書人,帶著我們回到兩千多年前去,遇見護《書》人--伏勝先生。讀書人過來請教伏勝《書》好在哪兒?伏勝首先講了“禹貢”就是關於大禹治水,大禹不僅治水,還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那九州指的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廣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跡一步一步地丈量出來的,古人稱大禹的足跡為“禹跡”。

講完“禹貢”之後就開始講他護《書》的經歷了。伏勝壯年時,曾經是秦國的博士,天下的《書》大都被毀了。伏勝,只知道國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大火把國家藏的《書》化為灰燼,伏勝把《書》看成一條活的生命,伏勝與他的妻子和兒女為了逃避兵火,帶上了一車的《書》,坐馬車出咸陽回山東老家。伏勝在中途遭遇兵劫,伏勝的兒子愛護《書》,以命相搏,被亂兵殺害了,伏勝的妻女顛沛流離。後來,伏勝的妻子病重,那一年天降大雪,小女兒因險凍死和餓死。為了取暖他們可以燒掉一車箱《書》,但伏勝的妻子寧死也拒絕燒掉一車《書》。伏勝的妻子說:“這一車的書,是愛子以命相搏才得到保住的”。伏勝的妻子捱餓受冷已經氣衰力竭,伏勝的妻子知道這一車《書》,如愛子的性命,已經比她自己的性命更貴重了。伏勝回到家鄉,剛好家鄉也遭遇兵火,伏勝只好將《書》藏於故宅牆內外出避難。伏勝無時無刻掛念著家中藏的《書》,伏勝當天下初定,他再回家園,鑿開牆壁發現書簡多已朽毀,完整的篇目僅餘二十八篇了。之後伏勝要晁掌故把《書》給帶回都城,流傳天下,之後讀書人帶伏勝到現代的圖書館,古人叫藏書祕府。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而《尚書》的光芒之閃耀至今,無論孔子活伏勝,都是用生命去延續和守護這盞燈的人,酌古至今,學史明智,豐富而珍貴的典籍,值得沒一箇中年國人去品讀,也應該與世界分享,讓我們從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4

大年八年級晚上,無聊之餘翻看手機網頁時,看到頭條上對倪大紅老師飾演的伏生讚不絕口,雖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著網頁上的圖片,不覺便被吸引,認真閱讀完才知道是央視新出的春節檔大型綜藝節目《典籍裡的中國》,一時興起,便想看看演了什麼,開啟愛奇藝app搜尋出來,點開看了幾分鐘,不覺就被節目開篇的精彩解說所吸引。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典的古體字為:上邊是“冊”,下邊是“幾”即為几上放著書。這樣的解說很明朗的說明了何為“典”,讓人印象深刻!

開篇講述了《尚書》傳承至今的艱難不易,講述了古代文人先賢們愛書、護書、傳書的故事。《尚書》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

節目通過古代讀書人伏生與現代讀書人撒貝南的古今對話,通過古代場景伏生護書、講書的事蹟,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繹與現代圖書館孩子們背誦禹貢場景的相互切換,將護書講書傳書的故事有序的講述出來,讓人看懂故事的同時不免產生共情。同時也對曾經學習過得故事、看過的書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再只是存在於腦海中的故事或者看過的只知其字不知其義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有名的賢君,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通過觀看《典籍裡的中國》,還知道了他劃定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節目中古時護書人伏生所問:華夏為何是一體?現代讀書人撒貝南所答:自古是一體。讓人淚目,是啊,華夏自古是一體。

只知武王伐紂建立周朝,不知商紂決戰的牧野盟誓,通過演員們鏗鏘有力的宣誓,對那些簡單的字句有了直觀的認知,原來是這樣的熱血沸騰啊: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我們在學習經典的同時,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去傳播,邀請他們中感興趣的一起學習,從而有更多的人來讀典、學典、傳典,應該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如節目中伏生隨著現代讀書人來到現代圖書館看著小孩子們在背誦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時淚目的那一幕,他應該是欣慰的吧,因為他及家人歷經艱難保護的書,傳承的書很好的流傳了下來,並且為後人所學習。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在雲端下載《書》來看了,人人都可以學書、傳書了!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5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視的一檔文化欄目《典籍裡的中國》,本期選取的典籍是《尚書》。《尚書》被譽為政書之祖史書之祖,的確堪稱典籍。這個節目採用了讓現代讀書人穿越的方式,實現了現代人與西漢時《尚書》護書人講書人伏生對話,以此來詮釋《尚書》裡邊的經典要義。其中有兩個主要場景,一個是通過王維的畫作《伏生授經圖》,引出項羽放火燒咸陽,使得許多珍貴的書籍被焚燬,伏生把《尚書》藏在牆內,若干年後已經有部分竹簡被毀導致內容散佚,又恰幸漢文帝重視文化,派晁錯向伏生學習《尚書》要義,也為《尚書》的流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話說回來,《尚書》何以會成為經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義深遠。比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與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相同的,都在強調人民在一個國家發展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個主旨的表現是通過對《尚書》裡邊的《牧誓》演繹詮釋的。商周之間的“牧野之戰”是一次以少勝多的典型戰役,其中突出了以民為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個內容的展示是《禹貢》,這個故事是通過大禹治水來告訴後人劃分九州的史實及意義。那是我們中國最初的疆域劃分,在此基礎上,我們中國經歷了千年的疆域演變,分分合合之後形成了統一的大中國。

這個節目最大的意義是通過對典籍的詮釋,來告訴今人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以及沉澱出的民族精神。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文化自信。但同時,我也覺得,觀賞這樣純文化節目的觀眾還很有限,畢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對中國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極不到位的。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對《尚書》進行獨立閱讀的人,恐怕在學歷上至少要高中學歷,能夠理解精髓就需要專業能力較強的知識分子甚至專家教授了,所以《典籍裡的中國》能夠像《百家講壇》那樣,使歷史文學在一個節目裡獲得普及和推廣,這是比較有意義的。尤其在娛樂氾濫的今天,我還是比較希望主流媒體能夠多一些這樣的節目,努力扭轉一下青少年過於關注娛樂八卦的不良形勢。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6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中華世紀壇序》燙金的字樣深深烙在國人心中。五千年的文明聖火,在風雨飄搖中亦燃未熄,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在中華民族這片桀驁的土地上熠熠生輝。

近日,綜藝型節目《典籍裡的中國》大放異彩,以獨具一格的方式向國人講述不絕如縷的華夏故事。節目第一期介紹了“政書之祖,史書之源”一一《尚書》。“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華夏經典,絃歌不輟。沉重的語句無一不使國人內心澎湃,華夏文明的精髓綿延至今,溢散出無窮的光輝。傳承文化基因,鐫刻華夏文明!

斗轉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經,青石永存。撫摸傳承千年的典籍,翻開古老泛黃的書頁,一個個沉重而又飽經滄桑的文字浮現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華夏之淵源。品讀經典,“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品讀經典,領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深蘊;品讀經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寧”的力量。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熔鑄於字裡行間,鐫刻於時代青石,它們並未湮沒在歷史長河中,在一代代華夏兒女的熱血傳承中與時代接軌,推陳出新,千年繁盛。

風風雨雨,滄海桑田,華夏兒女血液中流淌的責任心和文化情卻未消逝。從愛子護書,以命相搏,用熱血傳承聖火,講授《尚書》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裡的中國》這一文化類綜藝節目的熱映,粼粼歷史長河中倒映出來的正是華夏兒女守護中華文化,傳承華夏文明,護得文學精髓千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壯志與堅定決心。

仰望歷史的天空,華夏文明熠熠生輝;跨越時間的長河,華夏文明綿綿不斷。一片片竹簡本木牘,不只是見證歷史的藏品,更是滋養文化血脈的“甘泉”。與千百年來遺存下來的經典對話,不僅能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也能讓更多國人觸控歷史脈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這是何等的幸運,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華夏文明,使其不絕如縷,薪火相傳,為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礎,傳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無窮的魅力。

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傳承文化基因,鐫刻華夏文明!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7

今有革命之長征,古亦有夫子周遊列國,其雖未完全成功,但對於後代人影響深遠,在現今來說足以算是周遊世界了。

今晚我就看了這麼一部電視紀錄片,寫的正是孔子周遊列國之事,關於此事,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但你也許並沒有深入瞭解過這件事情。孔子這一路,可謂是歷經了千辛萬苦,堪比玄奘西行之九九八十一難,當時又正值諸侯爭霸之際,各地戰火紛紛,狼煙四起。這位偉大的國學大師,甚至被叫做“喪家之犬”,他為了去楚國傳道,被奸臣連困七日,口糧只有一碗稀粥,但他不向奸臣屈服,還說出了千古名句“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但可惜的是,當時他已經60高齡,受不了這種考驗了,但他還去整理各類書籍,為教育做出最後一點貢獻。

在周遊列國的途中,孔子的得意門生那位“一擔食一瓢飲,在陋巷卻不改其樂的顏回以及性格剛強的子路皆離孔子而去,但孔子沒有放棄信仰,繼續派弟子四處遊說,把他的思想發揚光大。而他和弟子的一些言論——《論語》也被後世喜愛。

二千年前,孔子是魯國人,一千年前,孔子是中國人,而現在,孔子已是世界人,《論語》如今已被傳入很多國家,成為一本鉅作,而孔子的思想也影響了許多人,雖說周遊列國失敗了,但“周遊世界”成功了。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8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這是《天工開物》第一卷:乃粒的內容,作者宋應星。

第一次瞭解這部著作是歷史課本里,概念很模糊,直到今天,《典籍裡的中國》播出,我才重新認識了這部書和他的作者。

宋應星,年少時天資聰穎,過目不忘,第一次會試就中舉第三名,而後近二十年茫茫科考路,六次不第,科考路走了六年,累積了不少關於農業手工業的知識,一直想要天下人民生活富足的他就將這些知識彙總起來,在好友涂紹煃的資助下刊印成冊,才有了這部鉅作——《天工開物》的問世。

“天工,人其代之”,“天工”二字取於《尚書》;“開物成務”,“開物”二字取於《易經》。意在用大自然的力量開創萬事萬物。全書共三卷十八篇,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全書理念為“貴五穀而賤金玉”,故將《乃粒》放在首篇。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這與袁隆平院士研究畝產千斤的超級雜交水稻,與國家堅守耕地紅線不謀而合,跨越三百多年的“稻下乘涼夢”一直在延續。

繼往聖之絕學,開萬世之太平。繼往開來,這四個字雖簡單卻有千鈞力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華民族是富有創造力的民族,我們站在前人肩膀上,一定會更有所成。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9

該節目創新性地將電視拍攝、戲劇拍攝以及電影拍攝幾種拍攝手法融為一體,拍攝過程運用環幕投屏、實時跟蹤等現代影視技術手段,將戲劇表演在電視節目中呈現出電影般的效果。

運用古代和現代交融的方式,讓故事的場景自由切換,締造一個時空穿越,古今對話的全景式獨特舞臺。

絕糧七日,追尋大道

由於陳國內憂外患,地小兵微,孔夫子的“仁政”在此地很難被實施,於是他們一行人決定離開陳國前往楚國,途經蔡國的時候,被圍困導致斷糧。

離開陳國,其國親吳派害怕有了孔夫子的輔佐楚國會變得更加強大。於是他們便派兵圍攻孔子一行人,逼迫其改道,不讓他們去陳國。孔子及其弟子在蔡國幽谷這裡被困整整七日,糧草斷絕,幾乎餓死。

七天滴米未進,一行人大多餓病了,很多人都直不起身子。弟子仲由心中十分不解,憤憤不平地質問孔子所追求的天下大義是不是真的存在。

孔子則感嘆道“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從而化解了仲由的疑惑。雖然追尋大義的道路十分坎坷,但孔子的弟子們毫不動搖地追隨他,一路對孔子保護有加。

而孔子也身體力行地詮釋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美德。被困幽谷時,一碗清粥,眾人共食。

君子在志向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也要安貧樂道,小人才會在不得志的時候想入非非,從而胡作非為。

這是孔子在遇困幽谷的時候教給其弟子仲由的道理。

孔子的這些言行展示了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和神韻,對後世影響深遠。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10

孫武,字長卿,春秋時期軍事家、政治家,受祖父等人的影響,他對軍事有著獨特的見解以及特別的感情。

孫武和伍子胥一起輔佐吳王闔閭,伐楚興吳。他們與唐、蔡二國結盟攻打楚國,戰爭雖然勝利了,可吳軍卻並沒有勝利,他們輸給了自己的心。吳王闔閭變了,變得驕奢淫逸,吳軍軍紀渙散。冷靜的孫武給吳王進諫,提出了“四險”,並建議吳王整頓軍紀、班師回朝,然而吳王卻沒有聽從他的建議,依然我行我素。最終“四險”全部應驗。伍子胥也因為報仇而喪失了理智。孫武心灰意冷,辭去將軍職務,歸隱山林。是的,戰爭最能考驗人性。

孫武悟出了戰爭的真諦,所以他主張慎戰。可吳王並沒有領悟,之後幾年,他頻繁地對外用兵,致使國力下降,勞民傷財,最終敗給了越國勾踐。戰爭是為了保家衛國,能讓黎明百姓溫飽,不是為了稱霸。

最後,孫武想將伍子胥的佩劍鑄成犁,“以劍鑄犁,將暴虐之劍鑄成太平之犁。”劍為兵器,生而暴虐,犁為農具,寓意和平。戰爭不過是謀取和平的手段,用手中的暴虐之劍來換取天下和平,這不就是戰爭的目的嗎?

中國以和為貴的思想,影響後世,深深地刻進了每一位中國人的基因裡。

《孫子兵法》,一本集戰略與哲學的典籍,讓孫武的思想流傳下來,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11

之前對王陽明的個人經歷略有了解,通過本次看《典籍裡的中國》最後一期,演繹了王陽明的一生,比起看書,給人視覺的衝擊確實大一些。

王陽明,生於書香門第,父親王華是狀元,所以少時成長家境優越,除了讀書寫字,他也喜歡舞刀弄槍排兵佈陣。但在朝廷供職之後,他的人生就開始變得坎坷。上書諫言,被廷杖三十,險些斃命。僥倖撐下來還被貶去貴州邊遠地區。途中宦官也派人殺他,不過未能得逞。去了貴州,又不幸染病。即便在這樣多舛的命運的折磨下,他也沒忘記少年時立志做聖賢的志向,先賢的教誨也謹記於心。他一遍遍追問自己什麼是理,什麼是道。最終悟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大道,最後繼續悟出了致良知的道理,從此一生踐行。

我們偶爾會抱怨自己起點不高,不能出生在一個家庭條件好的家庭裡。在看王陽明的一生的時候,從結果來看,無疑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顧其過程,極其艱難。一個狀元的兒子,自己也中進士入朝為官,卻被打個半死,還要貶去偏遠地方,這種巨大落差對一個人的身體的精神打擊是致命的。起點高,也意味著摔得重。如果是塊土,摔下來可能也就散了,變成泥。如果是個皮球,摔得越重,彈的越高。問題是,你經不經得起摔。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因為他是聖賢,所以能講出大道理,能夠忍受非人的遭遇。而是因為,他經受了非人的待遇,然後把這些經歷說出來,也把自己的思考說出來,以教化眾人為己任,最終才得以成聖賢。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12

到底什麼是中國?我想,禹劃九州是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國;名為邦本,本固邦寧是中國;敦睦九族,協和萬邦是中國。有典籍才有中國!

傍晚,一家四口人圍坐在沙發上,對著電視津津有味的看著《典籍裡的中國》。這是大年七年級剛推出的綜藝節目,也是剛剛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說,節目的程序很有新意,採用多舞臺話劇表演,跨時空對話等方式,是觀眾有了沉浸式體驗。

當然,這第一期的內容也是乾貨滿滿。由倪大紅飾演的伏生敘述了他如何保護《尚書》傳授《尚書》。秦末楚漢相爭,民不聊生,伏生為了保護《尚書》,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顛沛流離,其間伏生的愛子為了保護《尚書》與土匪搏鬥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願意燒《尚書》取暖,最終永遠地留在了荒野。而當戰亂結束,伏生回到家鄉,鑿開牆壁,卻發現被他藏在牆壁裡的尚書早已殘破不堪,只剩下28篇,於是他用自己的餘生傳授尚書,希望尚書能夠永遠地流傳下去。浮生活了90多歲,有90多年一直在讀尚書,20多年的顛沛流離,只是為了保護尚書,若不是因為尚書,伏生的兒子和妻子也不會死去。可是伏生卻不後悔,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和勇氣啊!

其中還有幾個片段,是屬於尚書部分的禹貢還有牧誓。其中大禹劃九州,周武王與紂王的牧野之戰,至今還使我的眼中含有淚花。結尾部分,現代讀書人撒貝南向伏生介紹尚書自西漢以後的傳承過程,其中不乏多種坎坷,直到唐代,還有人在一塊大青石上刻下了尚書,為開成石經。華夏經典,絃歌不輟!

如今我們更需要: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在對歷史進行深入思考過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13

這樣的“穿越”才真正有意義,看到伏生問撒老師:“後人可還讀《書》”的時候,內心真的一動。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賢真的有機會問起我們“文脈安在?”我們要做到問心無愧,踏踏實實地回答一句:“斯文在茲!”傳承的故事,經久不衰。

太感動了,之前不懂《尚書》,看到倪大紅老師演繹的尚書的話劇,發現中國這個詞就是從尚書中來,大禹的功勞不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輩子護書傳書,不愧對先人。薪火相傳,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問:華夏何為一體? 答曰:華夏自古一體!

真的喜歡這樣的節目,深厚的文化底蘊加上戲劇衝突,並非大而化之,而是以點代面,細膩又巨集大,讓人熱血沸騰又淚流滿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來,多少學者為我國傳世的典籍皓首窮經,如今《典籍裡的中國》讓經典走進尋常百姓家,它們不再是陽春白雪無人懂賞,而是可以被我們所有人理解、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強烈推薦!

節目不僅僅是敘事,更著力於展現《尚書》中華夏九州的家國概念、“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跨越千年時空的“古今對話”更是富有創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繼往開來,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鑑古知今,學史明智,這些豐富而又珍貴的典籍,值得每個中國人去品讀,也該與世界分享。

中華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中華文化,永續不絕。優秀的典籍使我們明過往、知興替;優秀的演員以入木三分的演繹帶我們邁入千年歷史長河,感知先賢氣節、啟明吾輩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關注央視大型文化類節目,傳承國學國粹,華夏絃歌不輟,你我當仁不讓。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14

最近幾天,央視訊道推出了《典籍裡的中國》第一期,觀後我震撼不已。

《典籍裡的中國》用表演與對話的方式,演繹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現,讓觀眾更深刻地品讀典籍。第一期選擇了《尚書》,“政書之祖,史書之源”。《尚書》又稱為《書》有很多華夏文化的創始性論述,比如第一次出現“禮”,第一次制定曆法。《尚書》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裡面。

教授們講解《尚書》後,大幕拉開,表演開始。說到《尚書》,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勝,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書》講《書》,是《尚書》的傳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與現代人撒貝南的對話為主線,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兩個書中故事與晁錯受文帝之命前來學《書》的歷史故事,讓觀眾深入瞭解《尚書》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讓人感動。他一輩子愛《書》,一家人用生命保護《書》,年老後在山東一帶講《書》,傳承《尚書》。倪大紅老師把伏生演活了,彷彿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結束了,但我的思緒仍未結束。停留在開場的一句話上。“讀《書》而知先賢治政之本,讀《書》而知朝代之興廢之由,讀《書》而知個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是寶貴的財富。

《典籍裡的中國》講述了在這片神州大地上創造文明的故事,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源起何從,我們的腳步邁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讀懂典籍,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品讀典籍,體味經典,吸取智慧,汲取精華,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15

“兵者,國之大業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看完《典籍裡的中國孫子兵法》之後,我們對這句話可以倒背如流了。

孫武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出生於官宦世家,青年時期家族慘遭誣陷,獨自出逃,他帶走的只有被重重麻布包裹的一沓紙。他隱入山林,遇見了他的至交伍子胥。伍子胥與他相約以粥,後向吳王七薦孫武,使其任將軍之職。

柏舉之戰可以說是孫武人生的巔峰時刻。但是戰後,伍子胥為報家仇而對楚王掘墓鞭屍,這也導致他與孫武一刀兩斷。與此同時,吳王窮兵黷武,拒絕了孫武的計謀。這是孫武理想破滅的時刻,上天給了他無以倫比的條件,卻又親手破滅了他的希望。

孫武註定不得其志。各國諸侯都不會認同他的“仁”,人間總是存在戰爭。他悲憫百姓流亡、黎民四散的悲劇世界,看著保衛一方水土的城牆被攻破,想到強徵來的士兵屈服於他人的刀劍下,見證腐朽諸生和昏聵君王鬱鬱而終,而這一切,都會在血雨腥風中不斷重演,生生不息。

孫武的不得志,還表現在與伍子胥的決裂上。他再也見不到那個如同乞丐一般倉皇的人共他探討兵法,他等不到那個忠誠其國的將軍與他共同鋤田。他自然可以把伍子胥相伴一生的劍熔鑄成犁,將暴戾轉為平和與安定。可是,這冷冰冰的物什又怎會擁有伍子胥的音容笑貌與赤膽忠心?他只能釋然,想著伍子胥死前會不會在雪夜之中想著他的一碗的厚粥,然後獨坐長夜至天明。

好在,伍子胥已明白孫武口中的“仁”,且沒人能比他更加明晰其中之要。自此,他們兩個將永遠被書寫在這本兵法中,作為摯友、兄弟,千古流傳……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16

歷史長河未息,時間長流不止,中華文明伊始的文化寶藏卻仍薪火相傳,絃歌不輟。《典籍裡的中國》這檔節目就由中國古代典籍入手,以跨時空對話的舞臺劇形式,帶領我們跨越上千年曆史,溯源華夏文明,挖掘典籍中的精神核心,體會其中綿續至今的文化精粹。

第一期講述的是有“政書之祖,史書之源”之稱的《尚書》。《尚書》之所以能流傳至今,被後世代代傳誦,離不開一個人——伏生。

圖片

從小讀《書》的他深知其中好處,秦起焚書之火,伏生家藏一本《書》。不久戰亂,他攜妻子帶著滿滿一車書簡逃難。路遇兵劫,愛子捨命護書被亂兵殺死;天寒地凍,妻子嚎哭哀求,寧願受凍也不願燒《書》取暖。幾經輾轉,來到家鄉的伏生不得已將負載著妻兒性命的《尚書》藏於古宅壁中。顛沛二十年,再尋書時卻已殘缺大半,只剩二十八篇。耄耋之年的伏生又開始講學傳授,被晁錯記錄下來,才逐漸成為現在的《尚書》。

為什麼《尚書》值得伏生一輩子守護?為什麼典籍值得我們傳承?從《尚書》中,我們看到周武王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的豪情壯志;也能體味民意即天意,順民心者得天下這條顛撲不破的歷史鐵律;我們汲取“滿招損,謙受益”的修身之道;也能收穫“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這樣永不隨時間流逝褪色的治國之理。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能從中感受到的“大禹定九州”的華夏兒女的自豪與驕傲,是我們能從中找到的連線著每一個人的文化紐帶,牽動著每一顆心的民族認同。就如錢宗武所說,“讀《書》,知先賢之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又如蒙曼老師所言:“什麼是中國?中國不僅是孔子、伏生,還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是敦睦九族,協和萬邦。”

“典”即規範、典範,傳承這種規範才能照亮未來。餘秋雨曾說過,一個民族的終極目的。不是軍事的國家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典籍就是中華文化的精粹,是現代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文化基礎。它指導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更激發蘊藏在骨子裡的文化血脈。文化溯源。我們只從何而來;典籍研讀,我們知未而來;投注當下,我們知去向何方。

古典是晦澀難懂的,文化是深沉深刻的。但我們必須要挑起承載中華文明的這根大梁,像伏生一般傳其書、明其義。除此之外,還要守正創新,守護文化遺產不僅需要情懷,更需要看穿歷史的智慧和創新求變的勇氣,讓典籍的核心以現代的方式被更多人所接受,進而傳承。這也許就是《典籍裡的中國》之意義所在。

讓我們懷揣著對先賢聖人的崇敬,對華夏文明的熱愛,踐行君子之道,攜一縷古典芬芳駕文化之舟駛向未來!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17

週五晚上,我寫完作業,習慣性地跑到客廳開啟電視,想要看點兒什麼,一直竟想不出來到底要看什麼。正當我關閉電視的時候,媽媽走了過來,向我推薦了《典籍裡的中國》這個節目。

帶著好奇與期待,我再次開啟電視,找到了《典籍裡的中國之》。開場,節目就以戲劇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滿分作文網《天工開物》的作者宋應星以及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又以戲劇的形式演繹了宋應星的一生與《天工開物》的成書過程。

《天工開物》的作者是宋應星,字長庚。《天工開物》一書出版距今384年。宋應星在書中梳理了130多種生產技術和工具,在對古代各項生產技術的系統總結中,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技術體系。“物自天生,工開於人”,《天工開物》體現著格物致知的科學態度和熠熠生輝的智慧光芒。

看完這期節目,我不僅瞭解了許多科學文化常識,更被宋應星和袁隆平這種求真務實、造福百姓的態度所吸引。他們都是心懷夢想的人,禾下乘涼,天下富足是他們共同的夢。發展科學,利益民生,造福人類,促進文明是他們乃至整個中華民族共同的目標。

我的夢想是什麼?我的目標是什麼?我要如何實現它們?我捫心自問道。成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帶領更多孩子在書籍的懷抱中變得更加淵博是我的目標。多讀書,多積累則是我實現目標的方法。書是一位知心朋友,你可以從它那裡獲得激勵,書是一位老師,你可以從它那裡學到知識,書是一位心理學家,你可以從他那裡獲得安慰……“只有多讀書,不斷為自己充電,才能不斷進步。”我想。

想到這裡,我回到書桌前。重新拿出了那張已經被我遺忘的計劃表,然後更加認真地閱讀,寫讀書筆記……

睡前,我躺在床上,又想起了自己總結的那句話,“只有不斷地為自己充電,才能不斷的進步……”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18

《典籍裡的中國》作為一檔全新大型文化類節目,以多舞臺、多場景、古今對話的創新方式出現在大眾眼前,剛播出便收穫了4。5億的播放量。

節目將聚集多名演員來演繹典籍裡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藉由不同時空座標裡寫書人、讀書人的閃亮故事,讓經典照進現實,展現經典書籍中的中華文化。

當我初看這個節目時,我的感覺是:驚豔!首先,節目的場景設計十分巧妙,甚至可以說是獨具匠心。為了讓觀眾沉浸地走進歷史,確實做了很多考慮,旋轉式座椅就是一大體現;其次就是演員的深情演繹,古人的情感複雜,不是那麼容易揣摩的。

比如最近一期中的“伏生”角色,伏生作為一個心繫《尚書》且年過九旬的老人,其扮演者倪大紅老師需要從人物心理、語速、動作快慢等多個方面考慮如何去展現人物形象,這很考驗演員的職業技能和其對作品的深度理解;同時,我們從節目中也可以看到很多觀眾都被伏生的“捨命護書”所感動,熱淚盈眶,這也恰恰滿足了我們一點點的精神需求。生活在快時代的我們,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品讀經典,這個節目也正是一個好的契機,我們需要感謝這個節目,感謝這種創意!

節目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幾句:“讀《書》而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典籍不僅僅是一本歷史悠久的書,他蘊含的更多是一種智慧,一種情懷,一個國家的象徵。希望中國文化能夠在各輩人的努力下薪火相傳,經久不息!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19

大年七年級,《典籍裡的中國》在央視一套首播,“當代讀書人”撒貝南與倪大紅扮演的“古代護書人”伏生對談,讓觀眾朋友們穿越千年去到《尚書》裡的中國,憑藉其獨特的思想穿透力和藝術感染力,迅速引發現象級傳播。《尚書》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歷史文獻彙編,被稱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其中很多名句廣為流傳,更有一些佳句所含哲理與組工之道不謀而合。

“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語出《尚書·大禹謨》。意思是沒有經過驗證的話不輕信,沒有徵詢過眾人意見的謀略不輕用。這告訴組工人要貼近百姓,實事求是,“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組工幹部不能握著筆桿“抓落實”,拿著滑鼠“搞調查”。要“一竿子插到底”,邁開大步到最艱苦、最複雜、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了解群眾呼聲,掌握幹部動態、用最鮮活的一手資料為組織工作提供最真實、最科學的決策依據。要“一顆心為人民”,沉下去接地氣,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真正紮根到基層群眾生活中去,貼近群眾願望和訴求,解群眾之所困,幹群眾之所盼。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語出《尚書·大禹謨》。意思是能為國家大事不辭辛勞,居家生活儉樸。這告訴組工人要廉潔自律,用過硬的作風創造過硬的成果。作為新時代的組工幹部要像“青花瓷”一樣堅持“實”字當頭、“素”字為先,要多在“素”字上下功夫,牢記:“一絲一線,我之名節,一分一釐,民為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要辦事清廉,過得了人情關、說情關、招呼關,寧願別人說無情,也不拿原則作交易,永葆組工幹部清正廉明、清廉如水的政治本色。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身體力行、嚴以律己,當好“榜樣”,在黨員幹部隊伍中掀起廉政新“浪潮”;要帶頭樹立團結協作的作風、嚴謹細緻的作風、真抓實幹的作風、公道正派的作風和廉潔守紀的作風。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語出《尚書·旅獒》。意思是堆壘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還是不算完成。這告訴組工人要慎終如始,一以貫之。組工事業十分艱鉅,如果不謹慎處之,篤心為之,很容易功虧一簣。組工事業馬虎不得,要慎終如始,紮實推進。前進的路上充滿著酸甜苦辣,正因為迎接一次次的挑戰,經受重重磨礪,組工人的形象在打磨中愈加高大偉岸,不僅磨了性子、煉了素質,千磨萬擊也讓組工幹部愈挫愈勇。一次次地修改文稿,一遍遍地稽核,相同的事情重複著做,會有些枯燥有些無趣,但是組工幹部要在這樣的工作寫照中逐漸成長,要硬著頭皮啃硬骨頭,更要靜下性子查漏補缺,在重複和瑣碎中提高我們鍥而不捨的毅力。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語出《尚書·仲虺之誥》。意思是遇事多問人就會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自以為是、剛愎自用的人會使自己知識貧乏。“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組工人應不斷學思踐悟,在積累中成長。要堅信這樣一個道理:水的清澈不是因為其不含雜質,而是懂得沉澱。沉澱來自於日常工作的不斷學習和經驗積累,正好比古代聖賢用詩文來點綴自身氣質。一篇篇新穎獨特的黨建文章、一份份直擊痛點的調研報告、一篇篇情真意切的工作彙報,更能彰顯組工幹部筆耕不輟、學以致用的新氣質。組工幹部應含英咀華,撰寫思想深邃的新篇章;在不斷的調查研究中,抽絲剝繭,豐富黨日活動的新內涵;在不斷的思索沉澱中,條分縷析,樹立科學用人的新導向。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20

“上古先賢的言行,記載在《書》裡,讓後世讀《書》而知先賢治政之本,讀《書》而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

這是出自節目中倪大紅老師飾演伏生的一句話,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由深入淺地闡釋了讀《書》的好處。由典籍,到個人,到社會,到國邦,到文化。讀《書》如此,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更是如此。

“典”始於夏禹,是國家的告示公文,相當於如今的法律。《尚書》對我們當代人而言,其思想已深入人心,或為銘記的道德、或為市井風俗。伏生一生輾轉漂泊,最後在秦焚書之際藏《書》於牆縫,是對“典”的傳承;而子康沉於享樂、碌於打獵,竟誤失國都,淪為歷史的反面教材,是對“典”的失格與輕視。因此,傳承典籍,需要我們常備在心。

下面將從節目製作這一角度來談談我的感受。

節目的流程為:舞臺劇準備——舞臺劇——撒貝南(現代讀書人)的思考。從舞臺劇說起,撒貝南對伏生的恭敬、對武王的崇敬我都能感受到,但他的演技與倪大紅老師簡直格格不入。倪大紅老師飾演的伏生真是演技精湛,無論語言還是動作,都十分契合伏生形象。當然這僅僅是個舞臺劇,過分苛刻也實在不近人情。

還有一些關於歷史問題,相當於一些對節目的建議。開幕王道士(王圓籙)發現藏經洞,其表現的表情是激動喜悅,但我覺得如果從王圓籙這深挖,其實更能表現《尚書》這些典籍的來之不易。王圓籙將藏書賣給外國人斯坦因,而打動他的僅僅是四塊馬蹄銀和三十英鎊,後《尚書》等一批古籍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期被運至北京,誰也不知道它們遇到了何等的坎坷。“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陳寅恪)。若能將典籍的輾轉講得更豐滿,我相信更能豐富《典籍裡的中國》。

從焚書坑儒、文字獄到開放、兼收幷蓄的中華文化史,對應著的是從命運多舛刀步步走向復興的華夏,其實給觀眾的印象更深,畢竟典籍裡的中國突出的是“中國”二字(“中國”是被修飾語)。

另一件事是武王伐紂,帝辛(紂)在中學教材裡是昏庸殘暴的暴君,但自從周朝開始就有人為帝辛正名,與武王的糾紛出於文王。《史記》中記載,商末周部落漸漸強大,嚴重危害到商的統治,於是帝辛將文王捉進監獄,周人上供金帛才勉強換回文王的命。

教員曾說“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看做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紂王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使商朝亡了國。史書說:周武王伐紂,‘血流漂杵’,這是誇張的說法。孟子不相信這個說法,他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帝辛將商朝版圖拓展到長江一代,他對於後朝的影響力可見一斑。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歷史向的節目,其實可以再嚴謹些。

最後談談植根與華夏民族心中的儒家文化,這裡說的是春秋孔子的“禮”文化。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會秩序是貴賤、尊卑、長幼、親疏有別,要求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符合他們在家族內的身份和社會、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為規範,這就是禮。禮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差別性。所以人們指出“禮”的特徵是“別異”和“辨異”。簡單來說,“禮”即“周禮”,是劃分階級的表現,各個階級有個各的“禮”,而不是我們常說的“待人以禮”“禮儀”。相比之下,墨子的“兼愛非攻”才是站在當時人民的一方,但儒家畢竟維護的是奴隸主階級的利益,這也難怪儒家要罵墨子“無君無父”“禽獸”了。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流傳至今,統治階級的功勞貌似更大(如佛教、東主教)。我們現在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應一妄貶低,也不應不假思索地拔高

比起從典籍裡看中國,我更樂意從人民和歷史看中國。因為典籍是可以擬造的,正如“典”的造字法,而歷史不是可刪可添的,不是虛飾。況且,人民不是睜眼瞎,一切謊言都會被無情拆穿於眾目睽睽之下。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21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題記

穿越時空,觀先人李時珍之經歷,看完《典籍裡的中國》,受益頗豐,寫下心中所想。

學醫難,行醫更難。少時的李時珍便有一個行醫夢,可作為醫者的父親李言聞自是清楚醫者之難,一再反對他。長大後的李時珍鄉試三次未中,他心中的夢想便愈加堅定。他為從醫曾求父親三次,終與父親共為“逆行舟”。為鄉民看病,不辭勞苦,成了李時珍的日常。儘管他深知從醫的艱辛,但他依舊帶著“壽國以壽萬民”的志向坦然地踏上了征程。

學醫難,行醫難,修本草書更難。在行醫救民的過程中,李時珍目睹了不識藥、用錯藥的案例,心中由此萌發利了重修本草的種子。”天下醫書,利益天下”,李時珍集古代醫書之大成,又通過自身實踐,三十年飽經風霜,三十年嘔心瀝血,著成《本草綱目》。

可誰能想到,出書更難。當時竟無一書商想要刊印。從書商口中得知,得到王世貞作的序,《本草綱目》便可發行,李時珍跋山涉水去求王世貞作序,對於李時珍而言,彎下腰求序比挺直腰著書更難,可為了造福百姓,他甘願奉獻。幸而《本草綱目》得到了王世貞的賞識。

然而李時珍又擔心《本草綱目》存在錯誤,誤導後世子孫,在流去的十年光陰裡,李時珍重修本草,不負所願,《本草綱目》得以印發。令人噓不已的是,年過七旬的李時珍沒能看到出版的《本草綱目》,這也是他留下的遺憾。穿越百年,讓李時珍看到被後人所珍藏的《本草綱目》,了卻了他的夙願。

李時珍的一生,用“難”形容再合適不過,他用“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的行醫精神克服種種磨難,他是一個不怕難的人,一個迎難而上的人,李時珍艱苦奮鬥了半生,彰顯的是實事求是、格物明理的大醫精神,醫者仁心、懸壺濟世的大醫情懷。就是這樣一個人,完成了需百人整理撰寫的浩大工程,造就了醫藥學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救死扶傷,一心為民;艱難卓絕,著成本草;鍥而不捨,求序刊印。這是李時珍一生的寫照,我們永遠懷念他!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22

今晚看央視一頻道:典籍裡的中國。說的是《本草綱目》的寫作和刊印的故事。

明朝李時珍本是醫藥後代,兒孫亦行醫。他邊行醫邊著書,花三十餘年編寫中國醫藥這本鉅著,1500餘萬字,且分門別類,很科學有理。“天下醫書,利益天下”。故事講到李時珍修正前人關於醫藥材料的種種謬誤,親力親為,付諸實踐,寫完書,卻難刊印——太大部頭了,書商不敢承接。要有名人王世貞作序,書才可賣,書商才敢刊印。於是,李時珍不遠千里前往,求諸於王世貞。王是名家,不知李為何人,不見。“心比鐵石堅,至死不怕難”。終於通過王的書童,將書稿送到王面前,感動了王世貞,王要求李精心修訂,又歷十年,使《本草綱目》更為完備,王方予作序。待書印好,李時珍已經過世。

此遺作是中國中醫典籍,現在為聯合國世界遺產。李時珍這位中國古代科學家(1518年——1593),與愛因斯坦等科學巨匠齊名。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23

一部名著,延續千百年,歷經三代名人之手;一種精神,傳承無數載,受盡風雨永垂不朽,這正是最近一期《典籍裡的中國》的主題《周易》。

《周易》分為《易經》與《易傳》,相傳我國對於天道的研究最早追溯至上古伏羲,而中古時期的周文王結合前人研究與個人見解,著成《易經》;近古的孔子及弟子,為《易經》作注而成《易傳》,經傳合一,終成《周易》。

司馬遷曾道:“文王拘而演周易。”在文王父親季歷時,商王朝就封他做西方諸侯的首領。而後周文王父親被商紂王殺死,文王繼位。因為文王十分賢德有禮,許多賢人志士前來投奔他,商紂王出於忌妒,將他囚禁於羑里,並來害了他的兒子。然而,周文王在如此絕境之中仍然沒有放棄,而是潛心鑽研先祖伏羲留下來的天地大道,完成了《易經》。這就如同司馬遷後面所說:“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古時的志士們尚能在如此絕境中完成鉅著,我們就更不應該為了某個小小的挫折而放棄目標!

猶記得我第一次看關於《周易》的書籍時,書上全講的是八卦風水,晦澀難懂,於是我很快就不看了,並且認為這不過是一個故弄玄虛的講風水的“雜書”,怎能名入“四書五經”之列?

直到今天,我才對這本書的看法有了轉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最常聽到《周易》裡的兩句話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顯然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學習天,以自強不息;學習地,以厚德載物。那麼,這做人的道理與我先前看到的八卦、占卜大相徑庭,是為什麼呢?原來,在孔子之前,《易經》大多是講天象與自然;而在孔子對其深究並著成《易傳》後,《周易》便開始偏向於關注內心與倫理,孔子促使周易》由佔筵之書轉為義理之學,對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周易》中一個重要的思想是學習“天”,因為天始終剛勁堅挺、運轉不息,是君子的表率,它也從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這如同我們的人生,在逆境中也要堅持理想,堅持信念,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認為,每位華夏兒女都有責任將《周易》帶給我們的自然規律,生存之道,做人之道傳承下去,將五千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24

每期必追的《典籍裡的中國》,第四期《本草綱目》敘述了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的先人李時珍歷經四十年踏萬水千山,穿風霜雨雪,歷寒來暑往,守一盞孤燈,完成一部劃時代的鉅作,被世界稱作《中國古代百科全書》。

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行醫一生,告誡李時珍:學醫難,行醫難,修本草書更難。但李時珍說:百姓需要,總得有人要做呀……李時珍考證本草,猶為注重實地考察,整合歷代本草,以綱目分之,總標正名為綱,附釋名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誤為輔,列出各種藥物的形狀,附以氣味、主治、還有藥方,甚為實用,完成了一部利益天下的天下醫書。

當看到先人李時珍耗盡畢生心血完成的皇皇五十二卷鉅作無法刊刻,他滿頭銀髮還要千里奔波去求序時,禁不住熱淚奪眶而出。節目最新穎也是最讓人拍手叫好的是現代讀書人撒貝南帶領先人李時珍穿越到現代,他恭捧著自己修撰的《本草綱目》時,好像真的是圓了先人沒親眼目睹鉅作刊刻的遺願。

每一部典籍都凝聚著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們世代守護薪火相傳。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25

我十分喜歡旅遊,我的偶像就是徐霞客,但是我對於他的瞭解並不多,這次有機會在電視上看到《典籍裡的中國》這部記錄片,才對徐霞客有了更深的瞭解。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多麼豪邁灑脫呀!而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便是用他的雙腳,走遍了祖國的錦繡河山,用生命履行了這句話。徐霞客小時候受父母的影響,立志要踏遍祖國各地,尋訪長江源頭。長大後初心未變,便開始遊歷各地,沒有先進的儀器,他就用腳丈量,用眼觀測。腿疾復發時,他忍著病痛也要爬到長江源頭。路上遇到強盜搶劫,他寧可犧牲自己,也不願損失辛苦得來的資料。徐霞客生命最後幾年的西南“萬里遐徵”,糾正了“長江源頭是岷江”的說法,為中國現代地理學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此外,徐霞客還為後世留下了許多文章,如《遊天台山日記》、《遊黃山日記》……看完這部紀錄片,我被徐霞客熱愛祖國每一寸山河的精神深深打動了。他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地奔走於中華大地,途中的艱難險阻沒有嚇到他,反而使他愈加堅定。徐霞客的事蹟讓我明白:堅持鑄就成功之路,成功由堅持誕生!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26

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書。禹貢》

禹分別土地的疆界,行走高山砍削樹木作為路標,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

“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義”。在歷史的長河裡,有的名字註定會被銘記。如果沒有妻子家人捨命護書的伏生,《尚書》也會消失在秦皇焚書的火裡,如果沒有畢生讀《書》講《書》的伏生,《尚書》的命運又會如何?歷史沒有如果,以至於兩千多年後我們回眸歷史誦讀經典時仍然對這份歷史的僥倖充滿敬畏與感恩,幸而有伏生!

很長時間以來,經典對於普通人群而言都是高深莫測艱深難解讓人仰望的存在,我們很難做到通過獨立閱讀典籍文獻從而透過歷史的歲月來解讀經典,這是經典傳播和傳承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尷尬。一方面幾千年遙遠的歲月沉澱了經典的`厚重,但同時也因為幾千年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語言文字意義的變遷和變化影響並侷限著經典的傳播和理解。另一方面為了便於廣泛地傳播和理解,在傳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把經典文獻通俗化大眾化,當典故變為故事,經典內容在變得通俗易懂的同時也難免變得淺顯甚至出現錯解誤解,不可避免地影響著經典的深刻與厚重。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流傳幾千年,家喻戶曉婦幼皆知。伏生護書的故事也是深入人心讓人感動,我們在學習和講述這些典故時總是很容易把它們當成是在遙遠年代裡發生在個人身上的故事,在他們的故事裡看到並學習他們身上的優秀品質,這似乎已經已經成為我們平時學習和講述這些典籍裡的故事的目的和宗旨。是的,間隔幾千年的歷史歲月,我們自然無法在閱讀和理解中把自己代入到當時的情境中去,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去經歷,與此同時,我們所具備的文化和歷史的素養也侷限了我們的歷史視域和理解的境界,我們很少把他們個體的行為和選擇、個體命運的走向和歷史的大背景相結合,去思考和推拓他們的行為和選擇背後的歷史影響和歷史意義。厚重的歷史變得平淡,我們也由此缺失了一份歷史的情懷和感動,並因此把自己和歷史割裂開來,以一種遙遠的與我無關的態度來對待典籍對待歷史。不曾意識到那些久遠的典籍裡是民族悠久的歷史,裡面的思想已經內化為民族傳統和文化的基因,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和方方面面的生活,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本身也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而在今天這個資訊爆炸觀念多元變化日新月異的年代裡,傳統的觀念和當下的流行似乎成為一對矛盾體,如何理解和麵對傳統、如何在把握當下的同時又能兼顧傳統,似乎是大家共同的難題和困惑。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年年過年,年味卻越來越淡越來越遙遠,從期盼過年到覺得過年是一種負擔和麻煩,當傳統節日的氛圍變得寡淡,在這種變化中我們失去的到底是什麼?很是茫然。我們一邊在各種上演的劇情裡感慨傳統文化的豐富和傳統禮儀的厚重,豔羨各種儀式感給人的生活注入的莊重感動和溫暖,渴望充滿儀式感的生活,一邊又厭倦生活中所剩無幾的傳統禮儀帶來的瑣碎和麻煩。當疲憊的身體和萎縮的精神相互碰撞糾纏,我們似乎更願意放空思想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為地放鬆自己的身體,因為這樣更簡單。

這兩天在網上看到關於山東某些地方的拜年習俗帶來的爭議,跪拜,這是傳統禮儀中的大禮,禮儀之邦山東,先師孔子的故鄉,某些地方在過年時族人集體跪拜祖先,拜年時給長輩行跪拜之禮,他們把這種儀式視為對傳統文化和傳統禮儀最後的堅守與倔強。但是在很多人的理解中,這種跪拜的方式卻是封建社會的遺毒,是奴化的象徵。傳統和當下就這樣又一次激烈地碰撞在一起,讓人深思發人深省。看到其中兩個非常醒目的評論,一個說孔子都已經逝去兩千多年了,國人卻還是跪著站不起。一個說有的人雖然身體站立著,思想卻是跪著的,有的人雖然身體跪拜著,思想卻是站立的。誰是誰非,或許沒有一槌定音讓人不容反駁的答案,值得慶幸的是,在我們今天這個年代,跪或不跪,拜或不拜,堅守傳統或是放棄傳統,我們都有足夠的選擇自由。

在理解判斷傳統和當下的矛盾與對立的同時有沒有問過自己,對於傳統,對於經典我們真正瞭解多少?什麼才是經典?要不要學習經典?經典為什麼會具有這麼強大的生命力以至於現在仍然影響著我們方方面面的生活?學習經典的意義又何在?

經典不僅僅是文獻和典籍裡的文字,傳統也不僅僅是過去的歲月裡先祖們遵循的各種規範,所有的經典和傳統都是歷史的部分,一切的歷史都是當代史,任何的現實任何的當下都源自歷史且隨機融入歷史,並積澱為新的歷史,且我們對歷史的學習和回顧無可避免地都是在照應現實,在經典和現實的碰撞中尋求經典的現實意義。經典的價值是在歷史積澱中所形成的不容迴避的、始終塑造著我們的複雜的因緣關聯體系。經典與一個民族自古至今所發生的無限複雜的聯絡,將作為歷史攜帶入未來,在任何時代裡不被任何個人和群體所否定。經典不竭不衰的生命力,貫穿於一個民族歷史的發展與演變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和現實不斷對話、碰撞,通過研讀、反思、闡釋,通過整體認知和現實轉化的過程,解答各類重要的歷史問題,從而來解讀現實,面對現實,經典與歷史與現實密不可分。

我們現在的時代,是傳統文化沒落的時代,也是思想迷茫的時代,我們悲哀地感嘆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既想擺脫傳統,又無法擺脫傳統,又又發現今天的時代沒有誰能全方位地重建一個新學說和新思想的山河大地。於是我們對於傳統或是當下的流行,陷入一種無意識的迷狂,要麼固守傳統照搬傳統,對傳統不加思考地複製貼上。要麼全盤地否定和割裂傳統,卻又對當下價值觀的醜與惡好與壞失去理性的思考和判斷,袖手旁觀隨波逐流,僅僅把自己當成一個被動的參與者和不需要有太多自覺的旁觀者,不曾意識到,社會發展過程中,思想和價值觀的建立,每個卑微渺小的個體都有屬於自己的道德責任和歷史擔當。每一個普通人都是時代思想和價值觀的踐行者,而價值觀對社會和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影響最終也會反饋到個體的身上。都說法律的完善意味的是道德的進一步淪喪。如果放棄了這份道德責任和自覺,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傳統道德以及傳統和道德結構下秩序和價值觀的破壞者。

當今世界,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道德的價值卻江河日下,有人說傳統是創新的桎梏,民族曾經的苦難也是因為落後傳統的固守,殊不知幾千年的中華文明歷經磨難而不倒,飽經風雨而不衰,成為世界範圍內獨一無二的古老文明,正是得益於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任何技術的創新與科技的發展都是因為人而存在,失去了人文之光的科技發展與創新將格外地尖銳和冰冷,並將影響著人類社會整體的和平與發展。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經典的傳統文化對人性的定義,對生命朝向的引領,優秀傳統文化對人的教育和塑造,對社會的健康推進,早已在歷史裡得以驗證。傳統是扔不掉也是不能扔的,生活中無數的事例告訴我們,當我們想與傳統背道而馳拋棄傳統時,會驚訝地發現,我們拋棄傳統的過程也無可避免地帶上了傳統的烙印。傳統所具有的全方位的存在以及隨時可以復甦的生命力,這種歷史的真相是誰也無法掩蓋無法逃離的。輕易地否定傳統,只會導致該延續的延續不了,該拋棄的拋棄不掉,非要自欺欺人背過身去不看傳統、否定傳統,砸亂傳統,導致傳統的價值不能實現,我們會可悲地發現,傳統中的不合時宜的某些惡果和毒瘤會以一種新的現代的方式借屍還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揚棄的態度辯證地學習和理解文化和文明在歷史中的延續過程,溫故而知新,直面傳統,反思傳統,延續傳統,在這個過程中讓文明得以進一步推進,讓新與舊並存,或許,這才是我們面對傳統學習經典應有的態度。

《典籍裡的中國》的播出,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優秀傳統文化在文化陣地上的強勢迴歸,是復興民族文化的必然之路,經典傳播的銀屏化也一定會帶動經典和傳統文化的普世化全民化!期待更多的精彩。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27

近日,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開播,首期通過演繹漢代伏生傳《尚書》的感人故事,在古今對話、時空轉換中,讓《尚書》這部傳統文化經典進入大眾視野。節目不僅呈現了精彩的舞臺演出,更著力於展現《尚書》中華夏九州的家國概念、“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

讓《尚書》的奧義可感可知

“說來不是我捨命護《書》,是我妻、我子、我全家捨命護《書》!”

節目中,演員倪大紅飾演的“古代護書人”伏生,是講述書中故事、解讀書中思想要義的串聯人物,撒貝南則以“當代讀書人”的身份與伏生對談。他們又共同遇見了四千多年前治水分九州的大禹、三千多年前牧野誓師的周武王。

選擇《尚書》作為節目的開篇,是因為《尚書》素有“政書之祖,史書之源”之稱,記載了中華民族上古時期從堯、舜、禹到夏、商、周的重要歷史。開啟這本書,我們可以追溯到華夏文明的源頭。

《尚書》共五十八篇,按照時間順序編排分成四部分,《虞書》《夏書》《商書》《周書》。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三字經》在介紹《尚書》時用了這樣十二個字:“有典謨,有訓誥,有誓命,書之奧”。即《書》的奧義充分地體現在典謨、訓誥和誓命當中。這裡說的是《尚書》的六種體例:典、謨、訓、誥、誓、命。

典是先王們用來治國的典章制度,如《尚書》的第一篇叫《堯典》,記載了堯和舜治理國家的一些事情。謨是記載古時君臣謀劃治國方略的言論,如《皋陶謨》篇就主要記載了舜和大臣們討論國家大計的對話。訓即大臣對於君主的勸諫。誥主要是君主對臣民的告示、告誡以及勸勉。誓是在戰爭時期的戰前君主對將士的動員令或宣戰令。命就是君主所頒佈的正式命令。

《荀子·勸學》中說“《書》者,政事之紀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也說“《書》以道政事,儒者不能異說也”。可見古人認為,《尚書》所記載的就是上古時期治國理政的大經大法,《尚書》和蘊含其中的治國理想,早已成為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開啟《尚書》,格言警句俯拾皆是:談及官吏選用,有“知人則哲,能官人”“官不及私暱,惟其能;爵罔及惡德,惟其賢”,要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舉、無偏無黨。處理對外關係時,應以“睦乃四鄰”“協和萬邦”為最高準則。圍繞從政者個人的修身立德,有“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要從自身著眼,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要從細節著眼,從小事做起,做到兢兢業業、慎始慎終。而“滿招損,謙受益”“有容,德乃大”“克勤於邦,克儉於家”……這些出自《尚書》的名句,其思想內涵更是早已超越為政的範疇,成為全體民眾共同遵循的道德規範。

如何把《尚書》這樣的上古典籍變成當代觀眾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典籍裡的中國》戲劇部分成為了節目突出的創新亮點,演員對角色的塑造堪稱“出彩”,為提升節目的質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此次擔任《典籍裡的中國》藝術總監,她認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精神,中國國家話劇院責無旁貸!”此番創作始終堅持“守正創新”,在深入傳統文化寶庫、探得“寶物”的基礎上,以現代人的視角提取精神內涵,同時將多時空舞臺與視覺技術手段結合,讓傳統題材作品既保有傳統的獨特韻味,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趣味。藉助電視節目與戲劇各自獨特的表達優勢,對蘊含在古籍中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中國價值,進行了視覺化、故事化、直觀化的藝術轉碼,讓更多的觀眾感受到中華文明之光,感動於中國文化的傳承力量。

禹定九州 華夏一體

節目中,反覆誦讀了《禹貢》開篇的“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幾句。演員重現了大禹與先民治水的場景,他們僅有簡陋的治水工具,卻不畏洪水氾濫,誓要爭天下安寧。

然而正如節目中所介紹的,禹最大的功績並不僅如此,在治水的同時,他還做了治理、考察、規劃等一系列工作。通過這些工作開闢出一大片文明的土地,形成華夏文明的地理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到處都有禹留下的足跡,於是就誕生了“禹跡”這樣一個名詞,以此指代華夏這片文明地域。

可以說,禹跡是華夏疆域的第一個名稱,先秦時期的人們普遍使用這個名稱來表示自己所在的位置。例如春秋時期的銅器“秦公簋”上的銘文就寫著“鼏宅禹跡”。山東臨淄齊國故城出土的“叔夷鍾”上亦寫有“處禹之堵”,這是齊靈公為封賞大臣叔夷而鑄造的銅器。“鼏宅禹跡”“處禹之堵”這兩句話其實意思基本一致,即居住在禹跡的範圍之內。

伏生有這樣一句臺詞:“茫茫禹跡,畫為九州”。這句話出自《左傳》,從這句話中我們瞭解禹跡與九州的關係——九州是對禹跡的進一步分割槽。因為禹跡的範圍太大了,人們在禹跡裡還是分不清東南西北,於是把禹跡分成九個區域——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以後再說自己在什麼州,就既表明了自己在禹跡裡面,也說清了自己的具體方位。

為什麼是九州?不妨看“州”這個字。州字在甲骨文裡就出現了,字形中自上而下的三條曲線是“川”,表示河流;中間曲線上的小圓圈,意思是水所環繞的一塊地方。所以,“州”的本義是指水中的陸地。而治水可以簡單理解為把水排走、開闢出一塊塊乾燥可居的地塊,古人於是把“州”與治水這兩件事情放在一起講,由此傳播開大禹治水、劃定九州的故事。

九州中的一些名字今天還在被使用,如徐州、揚州、荊州等。雖然今天這些州的範圍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位置仍然與古代那些州有著直接的關係。有些州的名稱則成為省的簡稱,如河南簡稱豫,河北簡稱冀。

隨著歷史發展,九州成為華夏文明區域的代名詞,其中包含兩個最基本的意思。第一是地理範圍。九州包括了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區,這是華夏文明最核心的地域。第二是完整性。九州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地域,就是最早被稱作禹跡的那個地域。九個州,一個都不能少,少一個,華夏地域就不完整了。這一點深深地銘刻在華夏人的心中。

在節目的演繹中,主持人撒貝南與伏生這樣一番對話,讓觀眾們心潮澎湃:

“華夏為何一體?”

“自古就是一體。”

中華民族的大地,和中國的文明、思想完全融合在一起。這片大地浸潤了漫長的歷史,其中的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只是自然之物,而是有著歷史的意蘊。悠悠千年,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朝代如何更迭,這份對原鄉故土的樸素情感始終流淌在炎黃子孫的血脈之中。

民心即天命

“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伏生講解的第二個故事來自《牧誓》,說的是周武王在牧野之戰時領著眾人念出出征誓詞。舞臺上,萬軍之中,周武王振臂一呼,眾人齊聲響應。在演員們的演繹下,彷彿古戰場就出現在我們面前。短短的幾句話氣勢如虹,讓人感受到了勢不可擋的力量。《牧誓》不僅描述了武王伐紂的過程,也指明瞭武王伐紂的原因,寫出了興亡之道。

《典籍裡的中國》的創新之處,不僅在於戲劇化結構和影視化表達,其更大的創意是在主題立意上的交相輝映。大禹治水安民、武王為民伐紂等多場戲劇,始終圍繞“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這一鮮明主題展開。

正如節目嘉賓、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介紹,“民本”這一概念即萌發於《尚書》。除了節目中提到的《五子之歌》《禹貢》《牧誓》等,在《尚書》多篇中均可看到,為政者們不僅提出了“民惟邦本”、“民心”為重的思想,並且也在治國理政實踐中篤行之。

翻開《尚書》首篇《堯典》,文中對堯帝的頌揚是同百姓密切相連的。如:“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這是說,堯能發揚美德才智,使九族親密和睦,還能公平地善待百姓人家。“百姓昭明”的“昭”字,本義是昏暗中出現一抹亮光,有引導光明之意,這是指百姓們從昏暗的日子裡看到了曙光。“黎民”一詞,最早出現於《堯典》,“黎”從“黍”,是一穗聚有很多顆粒的小黃米。黎民指眾多人民。“黎民於變時雍”是說眾多人民也隨著變得友好和睦了。可見,在《堯典》裡,領袖與人民的關係已講得生動而富有深意。

《尚書》還記載了堯時期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皋陶。皋陶輔佐了堯、舜、禹三代帝王,同堯、舜、禹共同被後人並稱為“上古四聖”。在《皋陶謨》篇中,他向大禹講了執政九德:“寬而慄,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

通觀九德,充滿哲思和智慧,均能體現出對待人民的態度。皋陶認為,能做到三德,就可以做卿大夫;能做到六德,就可以做諸侯;如果能把九德普遍施行於政治,使有德才的人擔任職務,那麼各種事情都會成功。

大禹還曾向皋陶請教:怎樣才能使臣子同心協力?皋陶則告訴大禹最高執政者的四項要務:修身律己,教導親屬,知人善任,安民。前三項要務,都是為了安民,也只有做到了前三項,才能真正實現安民。

可以看到,在《尚書》這一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文獻中,對人民的認識就已非常深入且非常智慧。

皋陶的思想深遠地影響了孔子,孟子等又把孔子的思想繼承下來,如孟子直接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禮記·大學》裡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說,其中也包含著四項,一是修身律己,二是要教育家屬子女向自己看齊,做到這兩項才有可能去做後兩項,即治國並使天下太平。這與皋陶論“修身律己,教導親屬,知人善任,安民”,正是一脈相承,成為後世一代又一代讀書人畢生的追求。

自《尚書》始,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民本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帶來了不能忽視的巨大影響和偉大力量。西方有很多城堡,惟中國有萬里長城。長城為何要綿延萬里?因為它身後的土地和人民需要——它不像西方城堡那樣只是為了保護城堡內貴族的安全,而是要護佑所有百姓,為所有人阻擋戰火烽煙。

“讀《書》,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有冊有典,以史鑑今,是中華民族之幸事——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行。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28

《典籍裡的中國》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於牛年新春重點打造的大型原創文化節目。節目聚焦中華優秀文化典籍中的經典名篇,展現其中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講述感人至深的傳承故事。節目綜合運用環幕投屏、實時跟蹤等新科技手段,創新設計出“歷史空間”“現實空間”,並以跨越時空對話的形式營造了“故事講述場”,生動演繹中華典籍精華的源遠流長。本節目是樹立文化自信的典範,對於大學聯考語文極具指導性。

節目中,演員重現了大禹與先民治水的場景,他們僅有簡陋的治水工具,卻不畏洪水氾濫,誓要天下安寧。在《尚書·禹貢》一篇中,我們能夠看到一個更為壯闊的大禹分定九州歷史: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書·禹貢》作為中國古代地理學的典範之作,他的問世、留存對後世產生了什麼影響?

《尚書》是怎樣一部書?

《尚書》,最早書名為《書》,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列為重要核心儒家經典之一,歷代儒家研習之基本書籍, “尚”即“上”,《尚書》就是上古的書,傳統《尚書》(又稱《今文尚書》)由伏生傳下來。傳說是上古文化《三墳五典》遺留著作。

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被王道士發現,內藏典籍萬卷。這些典籍穿越千年,重回世人面前。清朝末年,部分經卷被運到京師,《尚書》文獻當時最早的傳世文字也在其中。如今,敦煌藏經存於中國國家圖書館,《尚書》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傳承。《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也是最早的一部歷史典籍。

其“典”、“漠”、“訓”、“告”、“誓”、“命”六體,有的是講演辭,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談話記錄。《尚書》記事的內容,上起原始社會末期的唐堯,下至春秋時的秦穆公。

《尚書》按時代先後,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個部分,共100篇。古人“尚”與“上”通用,“書”原來就是史,上古時,史為記事之官,書為史官所記之史,由於這部書所記載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書》。《尚書》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尚書者,上古帝王之書,或以為上所為,下所書,故謂之《尚書》。”(王充《論衡·正說篇》)

關於《尚書》的編纂者,歷來有不同的說法,但司馬遷和班固都肯定它是孔子編纂的。孔子是中國古代文化承上啟下的集大成者,他生活的年代是禮、樂廢,《詩》《書》缺的春秋末期。所以他周遊列國之後回到魯國,把晚年的精力都花在編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上面,還為《尚書》寫了序。司馬遷說,孔子“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史記·孔子世家》)因此,《尚書》被儒家列為經典之一。

孔子收徒講學時,還選用了這些典籍作為教材。他認為這六種教材,可以使人“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禮記·經解》)這說明了“六經”的教育意義和教育價值。

漢武帝時,魯共王劉餘為了擴大自己的宮殿範圍,拆毀了孔子的舊宅,並從孔宅牆壁中發現了許多用蝌蚪文字(漢以前的大篆或瘤文)寫成的竹簡,為古文《尚書》。當時的學者孔安國(孔子的後代),把它和通行的今文《尚書》互相校讀了一遍,多出了16篇。這部古文《尚書》一直沒有被漢朝所重視,也沒有列於學官,又沒有人傳授。到王莽時才把這部古文《尚書》列於學官。到東漢時,才逐漸盛行,當時的大學者馬融、鄭玄等人併為它作註釋,於是才盛行於世。但它與今文《尚書》相比較,還是不如今文《尚書》被人重視。後來,它就逐漸散失了。

東晉元帝(司馬睿)時,豫章內史梅曾經向朝廷獻上25篇的古文《尚書》(它與漢代的古文《尚書》也不同),還有偽造的孔安國《尚書傳》。東晉政府把它列於學官,影響較大,在社會上流傳了很長的時間。到唐朝貞觀五年(631),唐太宗命令修撰群經正義,孔穎達作《尚書正義》和陸德明寫《經典釋文》時,都是根據梅所獻的這個本子。於是它便成了官府的標準本,以後又收入《十三經注疏》中,廣為流行。

由於漢朝時從孔府壁中取出的蝌蚪文《尚書》早已散失,東晉梅的古文《尚書》雖被認為是偽書,但它仍被收入《十三經注疏》中,廣為流行,也就弄假成真了。我們今天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即今文《尚書》與梅氏所獻的古文《尚書》的合編本,共58篇,即《虞書》五篇、《夏書》四篇、《商書》十七篇、《周書》三十二篇。《尚書》為我們研究我國原始社會末期和夏商周奴隸社會歷史,留下了珍貴的資料。如《堯典》記載著堯、舜、禹的“禪讓”故事,反映了原始公社制度權位繼承情況。《禹貢》是我國最早的歷史地理文獻。《盤庚》記述商朝遷都情況。

《尚書》是難讀的。司馬遷寫《史記》時,採用了《尚書》的材料,或錄全文,或取部分文字,但他運用了“以訓話代經文”的原則,把《尚書》的原文翻譯了一遍,使先秦的古書,變成為漢代通行的語言文字。例如《尚書·堯典》中有“欽若昊天”的話,《史記·五帝本紀》便寫為“敬順昊天”。又如《堯典》中的“馨子”,《五帝本紀》中改作“盲者”。所以我們可以把《尚書》和《史記》中的《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等對照來讀。

什麼是《禹貢》?

《尚書》中的《禹貢》是中國古代歷史文獻中公認的一篇具有系統性地理觀念的文章,也是中國古代地理的典範之作,全書共一千二百字,分九州、導山、導水、水功與五服五個部分組成。

《禹貢》所說的九州,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樑、雍。依次敘述各州疆域、水利、土質、賦稅、貢物、貢道,也述及山川、湖泊、草木、物產等情況,對土壤的記述尤詳。

導山分九州山脈為三條四列,敘述20餘座主要山脈的名稱、分佈特點及治理情形,山系概念明確,所記的山真實可靠。

導水以敘述9條河流為主線,對河流名稱、分佈特徵、疏導情形加以敘述。導山、導水篇幅較小,重點記述黃河流域的山川,導山(鑿山)、導水的目的是疏通河道、宣洩洪水。

水功總括九州水土經過治理以後,河川皆與四海相通,再無壅塞潰決之患。

五服敘述在國力所及範圍,以京都為中心,由近及遠,分為甸、侯、綏、要、荒五服,每服又各以百里、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不等,規定貢物、賦稅標準等,反映作者在政治上的大一統思想。

後世司馬遷的《史記·夏本紀》,班固的《漢書·地理志》都將《禹貢》的內容原封不動的抄錄了過來。

今天的我們再來看《禹貢》,會發現兩問題,第一它太簡略;第二它所描繪的地理分佈非常規整,總體感覺就是不那麼靠譜。但是這在古代卻是了不起的發明,特別是在文化底子薄弱的初漢,對於我們這個世界認知幾乎又迴歸到了一窮二白的地步,突然出現一份地圖,就算畫得再糟糕,也至少比沒有好,特別是針對水患而言,《尚書》剛重見天日那段時間,人們如獲至寶,哪裡發生了水災?在什麼地方?應該怎麼辦?全憑一篇《禹貢》作為指導。

從中國古代地理學的發展角度來看,《禹貢》提出了一系列系統的地理觀念,構成了中國區域地理最古老的典範。

典籍裡的中國觀後感 篇29

大年八年級晚上,無聊之餘翻看手機網頁時,看到頭條上對倪大紅老師飾演的伏生讚不絕口,雖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著網頁上的圖片,不覺便被吸引,認真閱讀完才知道是央視新出的春節檔大型綜藝節目《典籍裡的中國》,一時興起,便想看看演了什麼,開啟愛奇藝app搜素出來,點開看了幾分鐘,不覺就被節目開篇的精彩解說所吸引。

惟股先人,有冊有典。典的古體字為:上邊是“冊”,下邊是“幾”即為几上放著書。這樣的解說很明朗的說明了何為“典”,讓人印象深刻!

開篇講述了《尚書》傳承至今的艱難不易,講述了古代文人先資們愛書、護書、傳書的故事。《尚書》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

節目通過古代讀書人伏生與現代讀書人撒貝南的古今對話,通過古代場伏生護書、講書的事蹟,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繹與現代圖書館孩子們背誦禺貢場景的相互切換,將護書講書傳書的故事有序的講述出來,讓人看懂故事的同時不免產生共情,同時也對曾經學習過得故事、看過的書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再只是存在於腦海中的故事或者看過的只知其字不知其義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有名的賢君,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通過觀看《典籍裡的中國》,還知道了他劃定九州(黃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節目中古時護書人伏生所問:華夏為何是一體?現代讀書人撒貝南所答:自古是一體。

讓人淚目,是啊,華夏自古是一體。

只知武王伐紂建立周朝,不知商紂決戰的牧野盟誓,通過演員們鏗錫有力的宣誓,對那些簡單的字句有了直觀的認知,原來是這樣的熱血沸騰啊: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今人為何要讀典?知先資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所以讀典是多麼重要啊,作為當代的年輕人,我們不僅要讀典、學典、還要傳典,記得小時候,都是媽媽邊幹活邊教我學習詩歌。從簡單的鋤禾日當午,汗滴未下土,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到複雜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再到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等等,通過這樣長期的耳濡目染和媽媽有意無意的言傳身教,使我對這些詩歌印象深刻,記憶猶新外,更對詩歌有了一種本能的喜歡,現在閒來無事時也會翻上一兩篇。

我想小時候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應該是很重要的,所以現在偶爾會和家裡的小侄子一起互相提醒著背背詩歌,以激發他對詩歌的喜歡。我想這也是對於經典的一種傳輸吧!

所以我們在學習經典的同時,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去傳播,邀請他們中感興趣的一起學習,從而有更多的人來讀典、學典、傳典,應該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如節目中伏生隨著現代讀書人來到現代圖書館看著小孩子們在背誦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時淚目的那一幕,他應該是欣慰的吧,因為他及家人歷經艱難保護的書,傳承的書很好的流傳了下來,並且為後人所學習。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在雲端下載《書》來看了,人人都可以學書、傳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