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嶽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1.23W

歷史是高中文科裡一門很倚重記憶的學科,而且必修三的歷史知識也比較多,學生們需要加強知識的記憶。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嶽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

19世紀以來的文學藝術

一、文學的主要成就

1、19世紀的文學

(1)浪漫主義文學:強調個人情感。代表作有:法國 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等。

(2)現實主義文學:反映社會現實。代表作有:法國 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社會百科全書), 列夫·托爾斯泰(俄國革命的鏡子)《安娜·卡列尼娜》等。 2、20世紀文學

(1)西方文學:法國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托夫》,美國海明威《老人與海》等。

(2)蘇聯文學:“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高爾基所著的《母親》是“一本非常及時的書”。

二、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

(1)浪漫主義:法國 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導人民》,反映了1830年法國的七月革命。

(2)現實主義:俄國 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3)印象主義:法國 莫奈《日出·印象》,

荷蘭“撲向太陽的畫家”凡高 是“現代繪畫之父”,繪有《向日葵》。

(4)現代主義:西班牙畫家 畢加索《格爾尼卡》反映了法西斯德國對西班牙的侵略。

三、影視藝術的產生與發展

1、電影的出現:19世紀末法國 盧米埃爾兄弟發明。

2、電視的發明與發展:20世紀20年代電視在英國出現;後來出現彩色電視機和衛星傳播節目。

3、影視藝術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乃至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

  高中歷史必修三必備知識

一 、“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及評價

1、原因:

(1)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發生重大變革。社會地位較低的士,受到各諸侯國統治者的重用。他們代表本階層或政治派別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張。

(2)政治和經濟大變動,導致教育和學術領域也發生變化。社會上形成一些以傳播文化、發展學術為宗旨的學者和思想流派。這些學者和思想流派,被稱為“諸子百家”。

(3)學派之間的互相詰難、批駁,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同時,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

2、評價: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

二、孔子和早期儒學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魯國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論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後人尊稱“至聖”。

2、早期儒學:

(1)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認為仁就是愛人,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愛護,融洽相處;要做到待人寬容,“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強調統治者要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取信於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孔子首創私人講學,主張“有教無類”,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學派的兩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張實行“仁政”,進一步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在倫理觀上,孟子主張“性本善”。

荀子也主張統治者施政用“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並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著名論斷。

(3)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加以總結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學派的積極合理成分,使儒學體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

一、 從“無為”到“有為”

(1)原因:秦末戰火頻繁,社會經濟破壞嚴重。

(2)目的:為了恢復生產和安定人心,統治者吸取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減輕田租、赦免自賣為奴婢者為庶人、讓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並免除一定的賦稅和徭役等。

(4)結果:經過六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漢朝的經濟實力逐漸恢復和增強,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繁榮,國力日盛。

(5)漢初面臨的社會問題:

內:諸侯國的勢力日益膨脹,土地兼併嚴重,割據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為患,邊關危機,威脅著西漢的穩定。

(6)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適應國家統一形勢的發展需要,積極有為的政治思想成為時代的需要。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董仲舒其人:

漢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學體系。漢武帝在位期間,董仲舒曾三次參加對策,闡發他的儒學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張:

(1)為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提出不在儒家六經範圍之內的各家學術都應罷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