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翻譯賞析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1.54W

《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劉長卿。其古詩全文如下:

《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翻譯賞析

晴川落日初低,惆悵孤舟解攜。

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

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

獨恨長沙謫去,江潭春草萋萋。

  【前言】

《謫仙怨》描述的是一個晴朗的日子,斜陽低掛在天邊,一葉孤舟載著友人離去,此刻是何等令人惆悵!鳥兒在平曠的原野上遠近地飛翔,好似人隨流水各奔東西。

  【註釋】

①晴川:指在陽光照耀下的江水

②平蕪:指草木繁茂的原野

③長沙:這裡用漢代賈誼謫遷長沙的典故

④萋萋:草盛貌

  【翻譯

一個晴朗的日子,斜陽低掛在天邊,一葉孤舟載著友人離去,此刻是何等令人惆悵!鳥兒在平曠的原野上遠近地飛翔,好似人隨流水各奔東西。願白雲將自己的思念帶給千里萬里之外的`友人,願那一輪明月載著我的愁思隨著溪水帶到友人的身邊。友人貶謫去的苦恨讓人難以言狀,就如那江邊繁茂的春草一樣雜亂而無際。

  【鑑賞】

天寶十五載正月,安祿山反,陷洛陽,王師敗績,關門不守,車駕幸蜀。途次馬嵬驛,六軍不發,賜貴妃自盡,然後駕行。次駱谷,上登高下馬,望秦川,謠辭陵廟,再拜嗚咽流涕,左右皆泣。謂力士曰:“吾聽九齡之言,不到於此。”乃命中使往韶州以太牢祭之。因上馬索長笛,吹笛曲成,潸然流涕,佇立久之。時有司旋錄成譜,及鑾駕至成都,乃進此譜,請名曲,帝謂吾因思九齡,亦別有意,可名此曲為《謫仙怨》。其旨屬馬嵬之事。厥後以亂離隔絕,有人自西川傳得者無由知,但呼為《劍南神曲》。其音怨切,諸曲莫比。大曆中,江南人盛為此曲。隨州刺史劉長卿左遷睦州司馬,祖筵之內,長卿遂撰其詞,吹之為曲,意頗自得,蓋亦不知本事。餘既備知,聊因暇日撰其詞,覆命樂工唱之,用廣其不知者。

歷來解此詩者,都認為這是劉長卿回憶當日為樑耿餞行之作,“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云云,皆指樑耿而言,此說大謬。樑耿,生平無考,未見有受貶的記載。詩中解舟而行的遷客,應是劉長卿本人。理由有三:①如果樑耿也是貶謫之身,劉長卿很可能發一番同病相憐的感慨,但詩中並無此意。②長卿常以賈誼自況,如:“舊遊憐我長沙謫,載酒沙頭送遷客”(《聽笛歌》)、“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新年作》)、“絳老更能經幾歲,賈生何事又三年”(《歲日見新曆因寄都官裴郎中》),且有著名的《長沙過賈誼宅》詩。③此詩既酬樑耿見寄六言,又答秦徵君徐少府見集苕溪,則斷無僅言樑耿、不及秦徐的道理,“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云云,正感其餞別之情也。

劉徵先生曾有小文,提到他在長沙一家博物館裡見到一個唐代青瓷彩盤,盤上題詩:“鳥飛平無(蕪)近遠,人隨流水東西。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顯然這是擷取劉詩的中間兩聯,由此約可想見劉詩流傳之廣。這裡有一處異文“近遠”值得注意。見於載籍的各種版本,均作“遠近”。常心而論,“遠近”不至訛為“近遠”,而“近遠”卻很可能誤為“遠近”。高仲武《中興間氣集》說劉長卿“甚能煉飾”,劉熙載《藝概》也說其“以研煉字句見長”。可以說煉字煉句是大曆詩風的一大特點,而在其代表人物劉長卿的詩中,最能體現這一特點。“鳥向平蕪近遠”,飛鳥向平蕪飛去,由近而遠,正可起興“人隨流水東西”。“東西”即“自東而西”,即獨孤及序言所說“將涉江而西”。這樣的措辭,在初盛唐詩中殆不可見,允稱“以新雋開中晚之風”。為什麼這裡的“東西”須理解為“自東而西”而不是杜甫“世亂各東西”式的“各自東西”呢?我們且往下看。“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前文已稍及,這是有感於秦徵君徐少府送別之情而云然。“白雲”意象為劉長卿所偏愛,甚於秋風夕陽。在長卿500多首詩中,出現“白雲”一詞的,至少在50首以上,而以“雲”為意象的,更不知凡幾。“白雲”在劉詩中有多種用法,或為荒遠之地,或為方士隱修處,或為漂泊的化身。此處以後者為是,但又不囿於這一理解。以“白雲”為孤舟遠謫的劉長卿固無不可,以其為秦徵君徐少府送別之情,則似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