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遷徙的鳥觀後感8篇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5.91K

看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遷徙的鳥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遷徙的鳥觀後感8篇

遷徙的鳥觀後感1

這星期,我們學習了《燕子專列》這篇課文,知道了燕子在遷徙途中飢寒交迫,瀕臨死亡時,得到了瑞士人們的及時救護,並用專列把這些燕子送到溫暖的地方。

老師在課後向大家推薦了一部紀錄片——《遷徙的鳥》,建議我們在雙休日好好看一遍。

我認認真真地觀看了,它講的是各種候鳥們春天從南方飛往北方,秋天從北方飛往南方的情景。

春天,候鳥們從南方飛往北方。雪雁、白鸛、丹頂鶴、大天鵝……他們告別南方,向著北方出發。有的要飛越2500英里,從墨西哥灣飛到北極地區;有的要飛越3100英里,從非洲中部飛到歐洲西部;有的要飛越1800英里,從美國西部飛到阿拉斯加……

從南方飛往北方的路程,危機重重。候鳥們總是要餓肚子,總是要找不到水喝。在雪山面前,候鳥們總是要遇到雪崩。候鳥們在雪山下的河裡捉魚吃,突然雪山上的大雪塊從山上滑下來,機靈的鳥兒們連忙閃到一旁;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的鳥兒,就葬身大雪了。

在高低起伏的沙丘上,成群結隊的鳥兒們在這歇腳,聽見“噠噠噠”的聲音,鳥兒們提高了警惕,不一會兒,一群馬兒飛奔過來,鳥兒們馬上飛走了。可等馬兒們跑過了,還有一隻鳥兒落隊了……

每每出現這樣的畫面,背景音樂也會變得憂傷起來,我的心就會特別為這些鳥兒難過。

經過千山萬水,候鳥們總算到達目的地。它們在那兒搭巢建窩,產卵孵蛋,養育幼鳥。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候鳥們又要開始遷徙了。

秋天到了,候鳥們要從北方飛往南方了,返回的路程比南方飛往北方的路程還要艱難。它們飛到田野上,獵人們拿槍打它們;它們飛到城邊的河裡,泥土粘住了腳,飛不起來了;經過荒島,翅膀不小心摔斷了……但是它們偶然也會碰到好心人,給鳥兒們吃的。

這樣的跋山涉水,候鳥們又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又開始了新的生活。

紀錄片沒有多少的語言,卻用一幅幅畫面和一段段音樂打動了我。好佩服這些小小的候鳥們,它們不管颳大風下大雨,到了遷徙的時間,再惡劣的天氣也無法阻擋它們;不管遷徙的路上有多少危機,它們還是堅持飛到目的地。它們這種不怕風雨、勇往直前的精神讓我感到震撼。

遷徙的鳥觀後感2

一切為了生存

——《遷徙的鳥》觀後感

“候鳥遷徙的故事,是一種承諾,一個迴歸的承諾。它們的旅程,飛越數千裡,當中危機重重,目的只有一個:生存,候鳥大舉遷徙,是為生存搏鬥。”除了飛行,他們別無選擇。

關於《遷徙的鳥》,總有太多溢美之詞難於言表。影片力求客觀地紀錄了一場關於鳥類遷徙的夢,而創作者的攝像機亦經歷了這一場長途跋涉的飛行。候鳥遷移過程艱辛萬分,既要克服長途飛行的辛勞,亦要克服大自然嚴峻的挑戰。那種面對逆境不屈不撓的精神,甚是值得人們學習,實為現今人生應有的態度。故事重點環繞候鳥南遷北移的旅程,講述候鳥如何克服自然環境,在大風沙中尋找出正確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護自己、在汪洋浩瀚海洋中如何獵食…鳥類的遷徙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過程,儘管途中充滿了艱難險阻,候鳥面對逆境不屈不撓,克服著自然環境中的重重困難,它們的族群就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得以延續。

而人類在鳥類的遷徙過程中扮演了各種各樣的角色:一位老婦人為遷徙的鶴送上食物;在有些地方,候鳥遭到射殺;一隻還不會飛翔的雛鳥被聯合收割機碾過;一隻候鳥陷在工廠的泥漿裡,無法逃脫……鳥類絕望的反抗中,人心的卑劣與渺小亦凜然曝晒於外,工業時代對大自然的玷汙無情得令人汗顏。

值得一提的還有影片的配樂。有人稱經盛讚該片的配樂“擁有如尼采般接近太陽的氣魄”,充溢著獨屬於夢想時代的巨集大情懷。縱觀影片中鳥類群翔的段落,那適時響起的背景音樂,或而是氣勢磅礴的交響樂,或而是空靈圓潤的女高音獨唱,與影片中的自然聲效完美地彌合成一體,相映成章,透露出一股莽莽蒼蒼的悲愴之氣。除去現場音效,音樂的烘托也是不可或缺的。音樂作為與情感有直接聯絡的元素往往能夠深入到內心世界,將角色的感情,思緒以及事件發展的劇烈激動表達得淋漓盡致。

大型數字紀錄片《遷徙的鳥》無論從拍攝技巧還是內容上,均帶給了我們久違的驚喜,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聽完美感受,這也是電影史上劃時代的創新。那種面對逆境不屈不撓的精神,甚是值得人們學習,實為現今人生應有的態度。

遷徙的鳥觀後感3

看完《遷徙的鳥》,我依然羨慕鳥兒,羨慕它們能如此簡單地將神州大地的美色盡收眼底。蘇老說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一樣。若換是鳥兒,恐怕就不能引起這麼多共鳴來,畢竟這種事情對它們來說實在容易了,容易得就象我們炒菜時任我們多加點鹽還是多加點醬油那樣。

只是,這種羨慕開始有了一種沉重。??

《遷徙的鳥》花了雅克;貝漢4年時刻;耗資4000多萬美元;拍攝隊伍多達600人,其中包括17名世界上最優秀的飛行員和兩個科學考察隊;景點從寒冷的南極到炎熱的沙漠,遍佈50多個國家和地區;膠片長達460多公里。在4年的拍攝過程中,雅克;貝漢的隊伍用了整整一年來親近鳥類,讓它們逐漸習慣人和各種攝影器材,讓它們漸漸覺得這些東西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甚至覺得人就是它們的`同類。

其次,無法忘懷的是片子那悠揚自然動聽美妙令人如痴如醉的音樂,配上那天籟似的鳥聲,那森林的山風,那拍岸的海濤,還有其餘各種大自然純淨的聲音,再加上高科技的數字音效,觀眾一下子彷彿身臨其境,跟隨著音樂或緩或急,或簡單或悲傷。

當我們以為已忘卻了這世間的塵囂時,是那清脆的槍聲,又讓我們不得不從鳥兒的喜怒哀樂中回到現實中來,回到這個殘酷甚至殘暴的現實。正是靠超凡的影片剪輯,才得以將460公里的膠片濃縮成92分鐘的精彩,沒有絲毫雜亂,沒有半點沉悶,一切就這麼靜靜地展示著。據統計,整個片子不超過十句解說,不超過二十句字幕,沒有任何的說教和口號,正是這種留白這種逼人的自然,從內心深處打動了觀眾,並留給了觀眾更多時刻靜靜地去思考去感受。

而片子的背後,最我令我折服的是導演和劇組人員在拍攝過程表現出來的那種堅韌,那種決不罷休的精神。投入再多金錢,投入再昂貴的裝置,沒有這種精神就不可能有這部片子。歷經了千辛萬苦的守候,我想拍攝組必須也隨著鳥兒經歷了一次人生征途的遷徙,甚至換來人生的大澈大悟。

大自然是讓人懾服的,一切生靈在高空的鏡頭下沒有貴賤之分,都顯得那麼渺小和無力。要讓人類更多朋友,讓地球更加祥和,我們就就應放下手中的刀槍,放下心中的刀槍。

遷徙的鳥觀後感4

“鳥的遷徙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一種對於迴歸的承諾。”

《遷徙的鳥》是由著名法國大導演雅克·貝漢執導的一部非常出色、評價極高的自然紀錄片。它直接界定了世界頂級紀錄片“獲取真實”的標準——前後共600多人蔘與拍攝,歷時3年多、耗資4000多萬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記錄膠片長達460多公里。丹頂鶴的優雅,鸚鵡的聰慧,大雁的忍耐,天鵝的繾綣,企鵝的母子情深,白隼古怪的黑孩子,還有那紅眼睛水鳥扇著短翅膀在水上奔跑的滑稽都在這部片子裡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印象深刻。

該片採用了超科技空中拍攝系統攝製,全程追縱候鳥南遷北徙的壯舉,帶領觀眾體驗候鳥“遷居”的艱辛過程,同時也捕捉各式各樣候鳥的奇趣生態,既益智又生動。攝製組在鏡頭下孵蛋,使得剛出生的鳥兒不畏懼鏡頭,待到他們遷徙時,就會和攝像機一起翱翔,使得拍攝更加真實自然。

導演在時間、空間和故事結構上都做了巧妙的構思和編排,在成千上萬種候鳥中選取一隅,圍繞“為完成歸來的承諾,遷徙是一場生命搏鬥”的主題從“危機故事”和“承諾的故事”兩個方面講述了候鳥在時空編織的經緯中遷徙所遭遇的種種。

這部紀錄片的音樂唱片還獲得了奧斯卡20xx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提名、法國電影凱薩獎最佳剪輯、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開篇是澳洲音樂鬼才Nick Cave貢獻的一首溫暖而略帶感傷的情歌,混入鳥群展翅的聲音,導演請音像師用迷你麥克風和行動式集音器專門錄製不同鳥類的飛行聲音做底本製作了片中的音樂,未加修飾卻與鋼琴之聲渾然一體。還有由藝術搖滾大師Robert Wyatt帶來的大氣而凝重的“大地的主人”,其後的器樂作品中,時而以北歐民歌清亮悠遠的氣質加深候鳥們歸來的優雅意象,時而以緊張的管絃樂合奏描繪迷途於工業汙染煙霧中的候鳥們,進而用福音合唱讚頌鳥類飛越海洋荒漠,森林河流,冰川山谷的壯麗景象。

這部無論從拍攝技巧還是內容上,都帶給我們久違驚喜的影片,通過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聽完美感受,這也可以說是電影史上劃時代的創新。

這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一個對歸來的承諾。它們的旅程千里迢迢,歷經了危機重重,只為一個目的:生存。

遷徙的鳥觀後感5

《遷徙的鳥》觀後感真正的朋友是什麼

候鳥遷徙的故事,是一種承諾,一個迴歸的承諾。它們的旅程,飛越數千裡,當中危機重重,目的只有一個:生存,候鳥大舉遷徙,是為生存搏鬥。除了飛行,他們別無選取。

關於《遷徙的鳥》,總有太多溢美之詞難於言表。影片力求客觀地紀錄了一場關於鳥類遷徙的夢,而創作者的攝像機亦經歷了這一場長途跋涉的飛行。候鳥遷移過程艱辛萬分,既要克服長途飛行的辛勞,亦要克服大自然嚴峻的挑戰。那種應對逆境不屈不撓的精神,甚是值得人們學習,實為現今人生應有的態度。故事重點環繞候鳥南遷北移的旅程,講述候鳥如何克服自然環境,在大風沙中尋找出正確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護自己、在汪洋浩瀚海洋中如何獵食&鳥類的遷徙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過程,儘管途中充滿了艱難險阻,候鳥應對逆境不屈不撓,克服著自然環境中的重重困難,它們的族群就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得以延續。

而人類在鳥類的遷徙過程中扮演了各種各樣的主角:一位老婦人為遷徙的鶴送上食物;在有些地方,候鳥遭到射殺;一隻還不會飛翔的雛鳥被聯合收割機碾過;一隻候鳥陷在工廠的泥漿裡,無法逃脫鳥類絕望的反抗中,人心的卑劣與渺小亦凜然曝晒於外,工業時代對大自然的玷汙無情得令人汗顏。讀書筆記1000字

值得一提的還有影片的配樂。有人稱經盛讚該片的配樂擁有如尼采般接近太陽的氣魄,充溢著獨屬於夢想時代的巨集大情懷。縱觀影片中鳥類群翔的段落,那適時響起的背景音樂,或而是氣勢磅礴的交響樂,或而是空靈圓潤的女高音獨唱,與影片中的自然聲效完美地彌合成一體,相映成章,透露出一股莽莽蒼蒼的悲愴之氣。除去現場音效,音樂的烘托也是不可或缺的。音樂作為與情感有直接聯絡的元素往往能夠深入到內心世界,將主角的感情,

思緒以及事件發展的劇烈激動表達得淋漓盡致。

大型數字紀錄片《遷徙的鳥》無論從拍攝技巧還是資料上,均帶給了我們久違的驚喜,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聽完美感受,這也是電影史上劃時代的創新。那種應對逆境不屈不撓的精神,甚是值得人們學習,實為現今人生應有的態度。

遷徙的鳥觀後感6

《遷徙的鳥》是一部很值得觀看的電影。它獲得75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提名,法國電影凱薩獎最佳剪輯、最佳音樂等多項獎。據說,攝製組由300多名成員組成,包括50多名飛行師和50多名鳥類專家,跟隨著侯鳥的遷徙路徑整整三年時間,全部拍攝行程近十萬公里。看過的人都被它的畫面所震撼,也會被它的音樂所感染。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英文雜誌上看到《To Be By Your Side》這首歌,簡單看了歌詞大意,以為只是一首普通的情歌。在後面的介紹中卻得知它是一部描述候鳥的影片插曲,好奇感油然而生。

“鳥的遷徙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開篇的這句簡短的話引起了我對鳥與人類關係的深入思考。鳥是影片裡面帥氣的男主角,大自然便是美麗卻不妖豔的女主角,人類連配角都不是。影片中沒有太多的解說,大自然被它拍攝成一幅幅漂亮的圖畫,可以看出,導演確實花了很大的心思,太多的言語顯得蒼白無力,活生生的畫面足以說明一切。

鳥是人類最難與接近的動物,是什麼樣的拍攝技巧使得人類能夠與鳥零距離接觸呢?拍攝的工作人員付出了很多努力才得到了鳥類的信任,風雨過後總會綻放絢麗的彩虹,他們收穫了成功。候鳥感受到了他們的真誠,這種對鳥類的保護意識值得每一個人學習。光是領略到還不夠,必須拿出我們的誠意來,我想這才是導演的意圖。

鳥作為地球的一分子,它們眼觀人類的進步也暗自欣喜,同時也感覺到了生存的危機。為了配合所謂的現代化建設,它們不得不從這片林子遷到另一片林子,林子越來約難找,窩越來越小。飛翔不再自由自在,漸漸的,空氣中有了塵土的顏色;漸漸的,也將聽不到風吹動樹葉的聲音。曾幾何時,俯視大地,看不到路上飛馳的汽車;眺望空中,看不到航行的飛機;它們帶著自由與飛翔的夢想,享受著單純的快樂。然而,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它們不但漸失夢想,而且漸失幻想的能力,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自由飛翔。於是,失望與難過不斷糾纏,它們開始躲藏自己遠離人類。大自然因為有了飛翔的鳥兒,更加的神奇亦更富有魅力。作為地球的一分子,我們有責任讓我們的家園保持原有的魅力,喚醒身邊沉睡的人們,還鳥兒一片自由的天空。

遷徙的鳥觀後感7

——《遷徙的鳥》觀後感

雪鵝4000km、鴿子4000km、長頸天鵝3000km、加拿大鵝3500km、白頭鷹3000km……

當這些令人咋舌的資料擺在我面前時,我實在不明白:是什麼動力驅使這些遷徙的鳥兒飛越重重困難,年復一年地進行這危險的飛翔呢?

在遷徙中,鳥兒們面臨著眾多難關:槍殺、雪崩、寒冷、天敵、疲倦……沒有人可以幫忙,更沒有人擁有能力去幫忙。在自然面前,一切都顯得如此微不足道,鳥兒們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去決定命運。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優勝劣汰是大自然千百年來默守的法則,對於鳥類也不例外。於是,不計其數的鳥兒被淘汰了。記得一群紅鵝在跨越東歐時,其中一隻被工廠瀝青粘住,同伴們只能選擇離開,剩下他孤單地靜候死亡,一群加拿大鵝遷徙時,突如其來的馬群使得一隻加拿大鵝被拋棄,最終只能徘徊在廣漠的戈壁,不斷哀鳴……

既然如此艱險,它們又為什麼要遷徙呢?

我想,這動力應該是鳥兒們的一個夢,一個關於溫暖春天的夢。沒錯,遷徙是痛苦的,但鳥兒們也會快樂,因為它們知道:只有經歷過最苦,才能品嚐到至甜。它們飛著,痛並快樂著。

其實,人不也跟鳥一樣嗎?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人如同圈養的家禽,雖然十分安穩,但到頭來只有被人果腹的下場;而那些勇於拼搏,渴望未來,充滿夢想的人,如同那些展翅高飛的鳥兒,勇敢地向溫暖的春天遷徙!

對於我,我心甘情願地選擇後者。有人說,那太辛苦了,可我不這麼想:如果成功,那便說明我是個強者;如果不幸失敗,我也不算輸——畢竟比起那些不願嘗試的人,我已經是贏家!

還記得影片結尾說:"這些候鳥的迴歸是對春天的一種敬意,歸來為完成一個諾言。"現在應改成:這些候鳥的迴歸是對勇者的一種敬意,它們歸來是為了證明——自己從不曾後悔!

遷徙的鳥觀後感8

我總相信,大自然賜予了世界最豐饒的禮物。接納我們生存,看歷史的鬥轉變遷、動物的生息繁衍,得以擁有包容的胸襟以及更為開闊的視野。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的其他生靈,卻往往在用渺小的甚至微弱的生命跳動觸及我們的心靈,在所謂的四季輪迴的習性更替裡給我們以感動。

“鳥的遷徙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

候鳥的遷徙雖然只是季節性的習性,但卻讓它們不得不跋山涉水跨越千里,唯有不停地飛行去往南方的溫暖地,才得以將自己的生命延續。中間穿插著兩個溫暖的故事,向觀眾傳遞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深刻理念。它們在用行動證明著生命的珍惜不朽,用每一公里的飛行距離在詮釋堅持的意義。遇到過雪崩、獵人、天敵、迷路等一系列不可抗因素,丟失過一度並肩作戰的戰友,但依舊不得不為了最終的目的地而忘卻苦難、固執向前。這是一個關於堅持的故事,卻讓人看到了暖動人心的力量,因為太難做到,而佩服它們的得到。小男孩的解綁、老婦人的投喂,是僅有的閃現在畫面中的兩個人物,但都帶著人文主義的光芒,是拯救的存在,而襯托了在這場“逃亡”裡的溫暖成分,一貫提倡的這種和諧共處在這部紀錄片之中被完全地顯露出來。

整部紀錄片的畫面堪稱震撼,不難預見,整個拍攝一定是一場浩大的工程,甚至在我眼裡算是一個奇蹟。影片通過高科技空中拍攝系統全程追蹤候鳥南遷北徙的壯舉,600多人的參與拍攝,歷時3年之久,耗資4000多萬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攝製組提前一年與鳥類的接觸適應才換取了它們的信任,得以在專業飛行員的跟蹤拍攝中得到最完美的呈現。

極少的字幕疊加,多是用音效來突出整個情節的程序,時而明朗歡快,時而突突急急,幾首淳樸的法語民謠讓人彷彿置身於田野之中,遇見大自然的靈動與美妙。獵人數qiang的音效突然閃現,急促而出人意料,直接營造了一種令人驚訝惋惜之感,直接帶動了觀眾的情緒。

紀錄片最重要的從來都不是情節的繁複,而是觀眾的共鳴,所以不難看出它的成功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