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網際網路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九年級政治必背知識重點總結

欄目: 校園 / 釋出於: / 人氣:5.58K

我們都知道學好政治最關鍵的就是知識的背誦,九年級政治要背誦的內容比較多,你知道有哪些知識是需要加強背誦的嗎?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政治必背知識重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九年級政治必背知識重點總結

  九年級政治必背知識重點總結

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強國

1.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性

(1)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強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任務之一

(2)發展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也是中華文化的價值傳播和價值實現的需要

(3)文化實力和競爭力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誌

2.為什麼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強國

(1)A、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B、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個民族的價值觀源泉,是決定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和創造力的基本條件

(2)A、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佔有獨特的位置,對亞洲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B、中國發展的歷史程序需要更加有力的文化支援,中華民族的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的復興來引領和提升

(3)A、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強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任務之一

B、發展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也是中華文化的價值傳播和價值實現的需要

C、文化實力和競爭力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誌

3.如何建設文化強國?

(1)國家:

A、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大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B、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做到古為今用,同時吸收,借鑑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做到洋為中用

C、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精神文化建立活動

D、創新文化內容和形式,創作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精品

E、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2)青少年

A、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繼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B、要積極吸收外來的有益文化,並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不斷為中華文化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

F、要積極參加多種形式的精神文化建立活動

  九年級政治知識歸納

一、民族精神,興國之魂

1.民族精神的含義:族精神指民族文化中維繫、協調、指導、推動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粹思想,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核心和靈魂

2.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3.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4.不同時期的愛國主義的不同表現

5.民族精神在當代的弘揚與發展

(1)當代中國,愛國主義最鮮明的主題就是不斷髮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民族精神轉化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2)當代中國,我們還需要把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與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統一起來

(3)當代中國,我們要把民族精神轉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際行動,要不斷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自覺把個人與祖國建設、民族振興聯絡起來

二、全面建小康,實現中國夢

1.現代化建設的不同階段

2.我國目前的小康水平: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

3.兩個百年奮鬥目標

(1)在黨成立一百年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巨集偉目標

(2)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4.實現中國夢

(1)什麼是中國夢?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2)提出中國夢的重要意義

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關係

民族精神是時代精神的基礎和源泉,時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當代的繼承和發展

弘揚民族精神的意義

(1)民族文化中維繫、協調、指導、推動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粹思想

(2)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核心和靈魂

(3)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

(4)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九年級政治知識點總結

認清基本國情

1、中國是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已被國際社會所公認。

2、我國的基本國情是: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

3、我國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4、國家根本任務: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5、我國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即 “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6、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7、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8、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9、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硬道理;穩定壓倒一切。

10、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11、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是: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

12、新型的民族關係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13、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和責任,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語言文字。

14、“一國兩制”是黨和國家為完成最終統一大業制定的基本方針。